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背景:韧带和其他生物软组织一样,具有黏弹性特性,其应力松弛和蠕变黏弹性特性是为适应人的生理功能需要而存在的。研究说明骨性关节炎对韧带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目的: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内侧副韧带的应力松弛流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闭合关节刻痕法复制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取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各10个试样,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应力松弛实验的应变增加速度为5%/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观察应力松弛数据和曲线、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和病态组试样应力松弛最初600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正常组7200s应力松弛量0.47MPa,病态组7200s应力松弛量0.29MPa。模型组7200s应力松弛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说明骨性关节炎时可以使膝关节对内侧副韧带应力松弛量降低,对膝关节应力松弛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为正常人尸体和动物动脉血管的应力松弛特性,而老龄化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对比分析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应力松弛特性,为高血压致血管损伤修复提供应力松弛指标。方法:对四五个月龄正常SD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左冠状动脉各10个试样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应力松弛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0.1)℃的温度场下以0.0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变,设定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采用归一化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组试样的归一化应力松弛方程。结果与结论:两组试样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SD组试样7200s应变上升量大于自发性高血压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正常SD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左冠状动脉具有不同的应力松弛特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应力松弛是下腔静脉的重要黏弹性指标,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目的:比较正常动物下腔静脉和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下腔静脉的应力松弛特性。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对正常动物下腔静脉和老龄深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下腔静脉各10个试样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应力松弛实验应变增加速度为1%/s,设定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以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与结论:正常对照组试样7200s应力松弛量为0.0268MPa,模型组试样7200s应力松弛量为0.023MPa,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变化的,应力松弛最初600s变化较大,之后应力缓慢下降,达到7200s时应力松弛曲线基本水平。结果可见老龄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应力松弛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深静脉血栓对下腔静脉应力松弛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内侧副韧带的应力松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韧带和其他生物软组织一样,具有黏弹性特性,其应力松弛和蠕变黏弹性特性是为适应人的生理功能需要而存在的。研究说明骨性关节炎对韧带力学性能具有一定影响。目的:比较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内侧副韧带的应力松弛流变特性,确定骨性关节炎对内侧副韧带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闭合关节刻痕法复制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取正常和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大鼠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各10个试样,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应力松弛实验的应变增加速度为5%/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数据,观察应力松弛数据和曲线、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结果与结论:正常组和病态组试样应力松弛最初600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正常组7200s应力松弛量0.47MPa,病态组7200s应力松弛量0.29MPa。模型组7200s应力松弛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且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说明骨性关节炎时可以使膝关节对内侧副韧带应力松弛量降低,对膝关节应力松弛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背景:以往的研究多以一个标本加工成二个或多个试样进行实验,且标本多以纵向取样进行应力松弛实验。目的:比较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和纵向取样的拉伸应力松弛特性,为临床提供股骨下端松质骨的生物力学参数。方法:正常国人男性尸体股骨标本10个,左右侧各5个,年龄20~30岁,死亡后1h内解剖尸体取出左、右侧股骨,以生理盐水浸湿的沙布包裹标本,置于-20℃冰箱内保存。实验前取出标本,在常温下解冻,每个标本加工成长20mm,宽20mm,高20mm的试样。先对10个试样进行纵向应力松弛实验,之后待试样恢复24h后再对10个标本进行横向应力松弛实验。应力松弛实验的应变增加速度为0.5%/s,设定实验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实验数据。结果与结论:股骨下端松质骨纵向试样7200s应力松弛量为0.58MPa,横向试样7200s应力松弛量为0.72MPa。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股骨下端松质骨横向7200s应力松弛量大于纵向。结果可以看出三参数模型建立的股骨下端松质骨的应力松弛方程能很好的反映股骨下端松质骨的应力松弛特性。  相似文献   

6.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因尚无定论,但和血管血流时的应力变化有关.目的:比较正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升主动脉的应力松弛流变特性,确定动脉粥样硬化对升主动脉应力松弛特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8-12-16/3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普通级雄性4月龄SD大鼠20只,体质量165~200 g,随机分成正常对照10只,模型组10只,参考文献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两组大鼠饲养4周后处死,取出大鼠升主动脉,密封后置于-20℃冰箱内保存备用.实验前取出标本,常温下解冻,切取试样.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正常对照和模型组各8个试样进行应力松驰实验.应力松弛实验的应变增加速度为5%/s.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主要观察指标:①应力松弛曲线和数据.②归一化应力松驰函数方程的计算.结果:正常对照和模型组升主动脉应力松弛最初600 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正常对照组7 200 s应力松弛量1.5 MPa,模型组7 200 s应力松弛量0.856 MPa.结论: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动脉粥样硬化对升主动脉应力松弛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手指屈肌腱应力松弛的蠕变实验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背景:屈肌腱损伤都要进行吻接修复.目的:通过实验定量得出手指屈肌腱应力松弛和蠕变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为人工屈肌腱和临床外科吻接术提供黏弹性力学参数.设计、时间及地点:单因素实验,于2006-06-20/3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实验标奉取自正常国人急性头部创伤致岁匕的新鲜尸体4具由白求恩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均为男性,年龄19~28岁.于死亡2h之内解剖尸体取下屈肌腱.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手指屈肌腱各8个试样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模拟人体体温36.5℃的温度场下进行实验,应力松弛的应变增加速度为5%/s,蠕变实验的应力增加速度为O.05 GPa/min.设定实验时间为7 200 s,采集100个数据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主要观察指标:①应力松弛曲线.②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方程的计算.③蠕变实验曲线结果.④归一化蠕变函数方程计算结粜.结果:手指屈肌腱应力松弛、蠕变最初600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应变缓慢上升,7200 s应力松弛量为0.219MPa,7022s 蠕变量为3.1%.结论: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其具有很好的黏弹性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臂丛神经上千是新生儿分娩过程中臂丛神经损伤的好发部位。 目的:对新鲜胎儿尸体臂丛神经上千进行拉伸实验、应力松弛实验以及蠕变实验,分析其拉伸力学性质和黏弹性力学性质。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多变量分析。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工程力学系。 材料:实验标本为死亡的新鲜6.5~8月龄胎儿30具,男16具,女14具。 方法:①常温解冻后取出臂丛神经上千,沿标本纵向切取100个试样,分别用于拉伸实验32个,应力松弛实验32个,蠕变实验32个,预实验4个。②拉伸实验、应力松弛实验、蠕变实验各自独立,均分为4组:男性6.5~7月胎龄组、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女性6,5~7月胎龄组、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各8个试样。③对臂丛神经上千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得出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对臂丛神经上千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和蠕变实验,得出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系数,拟合实验曲线。主要观察指标:臂丛神经上千的拉伸力学性质和黏弹性力学性质。 结果:①6.5~7月龄胎儿臂丛神经上千的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均小于8月龄以上胎儿(P〈0.05)。男、女胎儿臂丛神经之间拉伸力学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7200s蠕变量大于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10.2&;#177;1.1)%,(7.2&;#177;1.08)%,P〈0.05]。女性6.5~7月胎龄组7200s蠕变量与男性6.5~7月胎龄组基本相近[(16.7&;#177;1.6)%,(15.1&;#177;1.2)%,P〉0.05]。③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7200s应力松弛量与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基本相似(P〉0.05)。男性6.5~7月胎龄组7200s应力松弛量大于女性6.5~7月胎龄组(P〈0.05)。 结论:分娩过程中相同外力作用下,只有少数抵抗外力能力差的胎儿会产生臂丛神经损伤,这种臂丛神经上千拉伸力学性质个体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此外,在相同应力作用下男、女小月龄组的蠕变量均大于大月龄组,分析认为是由于小月龄胎儿臂纵神经发育不如大月龄胎儿成熟。  相似文献   

9.
背景:臂丛神经上干是新生儿分娩过程中臂丛神经损伤的好发部位。目的:对新鲜胎儿尸体臂丛神经上干进行拉伸实验、应力松弛实验以及蠕变实验,分析其拉伸力学性质和黏弹性力学性质。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多变量分析。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工程力学系。材料:实验标本为死亡的新鲜6.5~8月龄胎儿30具,男16具,女14具。方法:①常温解冻后取出臂丛神经上干,沿标本纵向切取100个试样,分别用于拉伸实验32个,应力松弛实验32个,蠕变实验32个,预实验4个。②拉伸实验、应力松弛实验、蠕变实验各自独立,均分为4组:男性6.5~7月胎龄组、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女性6.5~7月胎龄组、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各8个试样。③对臂丛神经上干进行单向拉伸实验,得出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对臂丛神经上干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和蠕变实验,得出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和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归一化蠕变函数及曲线。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回归系数,拟合实验曲线。主要观察指标:臂丛神经上干的拉伸力学性质和黏弹性力学性质。结果:①6.5~7月龄胎儿臂丛神经上干的破坏载荷、强度极限、最大应变均小于8月龄以上胎儿(P<0.05)。男、女胎儿臂丛神经之间拉伸力学性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7200s蠕变量大于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10.2±1.1)%,(7.2±1.08)%,P<0.05]。女性6.5~7月胎龄组7200s蠕变量与男性6.5~7月胎龄组基本相近[(16.7±1.6)%,(15.1±1.2)%,P>0.05]。③男性8月以上胎龄组7200s应力松弛量与女性8月以上胎龄组基本相似(P>0.05)。男性6.5~7月胎龄组7200s应力松弛量大于女性6.5~7月胎龄组(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相同外力作用下,只有少数抵抗外力能力差的胎儿会产生臂丛神经损伤,这种臂丛神经上干拉伸力学性质个体差异可能是由于遗传、营养不良等因素造成的。此外,在相同应力作用下男、女小月龄组的蠕变量均大于大月龄组,分析认为是由于小月龄胎儿臂纵神经发育不如大月龄胎儿成熟。  相似文献   

10.
背景:去卵巢大鼠脊椎骨会发生哪些应力松弛与蠕变及时间的变化规律?目的: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对雌性大鼠承重骨黏弹性特性的影响。方法:Wistar雌性大鼠44只随机等分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于0周摘除卵巢,14周后对大鼠L4椎骨进行应变增加速度为1%/s的应力松弛实验和应力增加速度为0.01MPa/s的蠕变实验,在7200s采集100个数据。结果与结论:大鼠L4椎骨对照组7200s应力松弛量和蠕变量大于模型组(P〈0.05);同时大鼠L4椎骨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提示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椎骨黏弹性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临床施行血管重建术,内径小于6mm的人工合成血管替代人体小动脉或静脉一直未获得满意的效果,因而目前小动脉及静脉代用品的研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移植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设计非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郧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完成,对象为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妇产科收集胎龄在37 40周自然分娩正常胎儿脐带静脉20例,产妇年龄在20~30岁.干预取胎儿脐带静脉20例,依胎盘端为近端,胎儿端为远端分为近、中、远3段.在生物软组织力学试验机上测定近、中、远段脐带静脉的压力-直径关系,计算出弹性模量.横断取材,冷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法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其几何形态学指标.主要观察指标脐带静脉的血管各相同性增量弹性模量(Einc)、血管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血管容积弹性模量(Ev)、直径和壁厚.结果近、中、远段脐带静脉的Einc,Ep和Ev均随压力的上升而增大,近段3种弹性模量(Einc26.98±3.21,Ep16.58±2.12,Ev8.31±2.35)均低于远段(Einc33.20±4.21,Ep119.45±2.87,Ev9.71±1.32)(F=95.74~126.52,P<0.05),由近段到远段呈增大趋势.中膜厚度[(0.30±0.05)mm,(0.24±0.03)mm]及直径[(3.07±0.12)mm,(2.30±0.13)mm]值从近段到远段逐渐减小(F=12.76,P<0.01).结论脐带静脉作为小口径动脉移植的替代材料是可行的,在血管移植时,应注意选择不同段脐带静脉,使作为移植材料的脐带静脉与宿主血管材料间的生物力学特性尽量相近,以提高移植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高分辨率血流 (high definition-flow, HD-FLOW)成像在11-13+6周帆状脐带胎盘入口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141例于我院进行早孕、中孕筛查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 (共2296个胎儿) 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1-13+6周脐带胎盘入口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经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位于胎膜上,被认定为帆状胎盘;B组: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在胎盘边缘处,难以确定插入点在胎膜或胎盘实质;C组: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为胎盘实质,认定该组为正常胎盘。将检查结果与中孕期和胎儿出生后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早孕期超声HD-FLOW检查相对于中孕期检查来说对胎儿附着位置的一次检查显示率以及单胎、双胎的一次检查显示率来说要高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于11-13+6周时对胎儿进行检查发现,A组共21例,B组32例,C组2243例。中孕期检查显示29例帆状胎盘,23例球拍状胎盘,正常胎盘2244例。胎儿出生后检查显示28例帆状胎盘,23例球拍状胎盘,正常胎盘2245例。11-13+6周诊断准确率为98.26% (2256/2296) 。结论:HD-FLOW技术在11-13+6周帆状脐带胎盘入口筛查中具有一定价值,能够对部分帆状胎盘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背景:围产期组织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良好来源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目的:比较3种来源于不同围产期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方法:以“mesenchymal stem cel s, fetal blood, umbilical cord, placenta”为检索词,检索PudMed数据库中2002年1月至2012年4月的文献,纳入与脐血、脐带、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权威性且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48篇文献,对其中16篇文献进行综述.主要阐述3种来源于不同围产期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以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内容,相对于脐血、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脐带华通胶质的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分离方法简单,分离成功率高,扩增潜能较高,分化潜能较高以及致瘤性低而成为相对优越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4.
Furcate insertion (FI) is an extremely rare abnormality of umbilical cord insertion.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FI is hemorrhage from the umbilical vein at the site of FI of the umbilical cord, which can cause sudden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 Because of its rarity, no prenatal diagnosis of FI has been reported. A 31-year-old woman at 34 weeks’ gestation was referred to us for suspected abnormal cord insertion. Ultrasonography showed normal fetal growth and amniotic fluid volume, with no fetal anomalies. Although the umbilical cord contained three vessels inser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lacenta, the umbilical vessels separated from the cord substance before their insertion to the placenta.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FI. During labor at 37 weeks’ gestation, fetal heart rate was normal and a healthy neonate was delivered. At macroscopic examination, the umbilical cord was inser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centa, and the placental parenchymal tissue just under the cord insertion was deficient and had been changed to white, elastic hard tissu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white tissue revealed fibrin deposition and focal infarction. Although FI is a very rare condition, prenatal diagnosi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detail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studies. Therefore, taking precautions and keeping in mind the poor fetal outcome associated with FI are preferred.  相似文献   

15.
胎盘造血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胎盘在整个胎儿时期造血中的作用,寻找造血干/祖细胞的新来源,供临床移植应用。方法 分别测定脐动脉和脐静脉血中CD34^+细胞,粒-巨噬泵细胞集落(CFU-GM0及造智力在子含量,胎盘绒毛膜组织切片采用HE染色和CD34单抗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脐静脉血中CE34^+、CD34^+/CD38^-细胞及CFU-GM含量均高于脐动脉,脐静脉血中含有较多的造血刺激因子,而造血抑制因子的含量与肮动脉  相似文献   

16.
于波  高明  李新颖 《中国临床康复》2012,(37):6902-6905
背景:国内关于老龄高血压模型动物左冠状动脉一维拉伸力学性质鲜有报道。目的:观察SD大鼠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冠状动脉的蠕变特性。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4月龄SD大鼠和老龄(12月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冠状动脉进行蠕变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0.1)℃的温度场下以0.05%/s的应变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力,设定时间为7200s。结果与结论:两组试样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在最初600s应变变化较快,随时间延长应变缓慢上升,SD组大鼠试样7200s应应变上升量大于自发性高血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正常SD大鼠左冠状动脉和老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冠状动脉具有不同蠕变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