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细菌感染组144例和非细菌感染组80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5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WBC、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感染组WBC、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WBC、PCT和CRP有助于诊断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对鉴别儿科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9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PCT、CRP及WBC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及WBC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PCT和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及WBC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PCT和CRP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WBC。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3年间在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157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同时选取7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 PCT、CRP 水平测定和全血 WBC 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的 PCT、CRP 和 WBC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细菌感染组的 WBC、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C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 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RP、WB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 可以快速客观地判别儿童感染的类型以及感染严重程度,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1例确诊AID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白细胞计数,比较上述指标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AI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高(P<0.05),两组WBC和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PCT诊断AID合并细菌感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病情稳定的SLE合并细菌感染组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提示CRP诊断病情稳定的SLE合并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PCT。结论 PCT在AID合并细菌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并受疾病种类及病情活动度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检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AURI患者,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4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6例,另取同期本院43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抽取各组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3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各指标阳性检出率;3组治疗后血清PCT、WBC及CRP水平。结果 3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WBC、CRP及PCT+WBC+CRP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血清PCT、WBC及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细菌感染组血清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且非细菌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WBC及CRP水平检测可提高AURI阳性检出率,有利于为疾病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729-1731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新生儿84例,以及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40例(对照组)。将8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检查分为细菌感染组(n=36)和非细菌感染组(n=48)。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及各指标对疾病的检出率,评估各指标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并绘制分析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①三组WBC、CRP、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PR、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WB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WBC、CRP、PCT诊断细菌性感染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P<0.05);③各指标诊断中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最高,PCT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均最高;④ROC曲线显示,PCT指标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AUC最大(P<0.05)。结论:降钙素原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效能较高,各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患儿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谭书江  田杰  孙慧超 《重庆医学》2013,42(13):1514-1516
目的比较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84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106)和非细菌感染组(n=78),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WBC和CRP,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儿科重症感染患者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9例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属于细菌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另外选取50名健康的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SAA、PCT、CRP、白细胞,比较3组数据间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的SAA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的SAA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的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的白细胞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白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SAA、PCT、CRP和白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73.7%、81.6%、73.7%、78.9%,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感染患儿行SAA、PCT、CRP和白细胞联合检测能提升诊断的灵敏度,降低误诊率,对于诊断、鉴别感染性疾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疑似感染的新生儿65例,根据感染部位及范围分为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比观察3组患儿血液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以及PCT与CRP的敏感性。结果:(1)全身感染组PCT、CRP及WBC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P0.05),局部感染组PCT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及WBC与非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身感染组PCT敏感性为85.2%,CRP为62.7%;局部感染组PCT敏感性为69.5%,CRP为42.7%,;非感染组PCT敏感性12.7%,CRP为38.2%,3组间PCT与CRP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诊断敏感性高,作为检测指标优于CRP,临床上可以通过对PCT的动态监测对患儿感染程度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呼吸系统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呼吸系统感染儿童128例(细菌感染组6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0例),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儿童PCT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率高于CRP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P<0.05),非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低于CRP和白细胞计数阳性率(P<0.05)。结论 PCT、CRP和白细胞计数是儿童呼吸系统细菌感染最常用的检测指标,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优于白细胞计数及CRP等传统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前降钙素(PCT)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关川崎病(KD)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232例KD患儿应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测定血PCT水平,同时检测病原学,按病原学结果分两组,阳性165例(阳性组),阴性67例(阴性组);将阳性组患儿分成两组,细菌感染组及非细菌感染组,并比较血PCT、血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WBC)、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对细菌感染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血PCT水平比较: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0.05);细菌感染组高于非细菌感染组(<0.05)。血CRP、WBC、N水平在各组患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PCT是特异性区分细菌感染相关KD和非细菌感染相关KD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菌培养阳性和40例细菌培养阴性住院患者的PCT、血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PCT检测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结果:2组PC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阳性组WBC和CRP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细菌培养阳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36.11%、63.89%、97.22%,细菌培养阴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25.00%、22.50%、72.50%,细菌培养阳性组WBC、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2组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依次为PCT 36.11%、WBC 63.89%、CRP 97.22%,特异度依次为PCT 75.00%、WBC 77.50%、CRP27.50%。结论:PCT在细菌感染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与WBC和CRP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6例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病例,分为重症感染和一般感染2个观察组,选取52例同期住院非感染性病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PCT检测值、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PCT值在2个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感染组高于一般感染组,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PCT值与新生儿细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在新生儿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与hs-CR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WBC计数阳性率(均P<0.05);在一般感染组,PCT阳性率显著高于hs-CRP及WBC计数(均P<0.05);在对照组,PCT阴性率显著高于hs-CRP及WBC计数(均P<0.05)。结论 :PCT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早期的参考指标和判断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126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与血清学结果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入院治疗前及治疗后PCT、CRP、WBC及ESR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CRP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阳性率,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细菌感染组WBC、ESR水平及阳性率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和CRP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均显著增高,但是在早期判定感染性质上PCT较CRP更优越,PCT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感染性疾病的程度,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80例,病毒感染组60例,所有患儿均在入院时抽取静脉血做PCT、CRP、WBC检测,比较三项检测指标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结论 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过程中,PCT、CRP、WBC三项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好地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代志彬  常欣 《医学综述》2015,(2):351-3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儿科住院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4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并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并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3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病毒感染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两者分别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判断患儿病情,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在危重患儿感染预测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分为A组(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分别18例、22例、24例.分别检测PCT、CRP、WBC.结果 PCT、CRP、WBC水平3组中均以A组最高,C组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高于CRP、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危重患儿感染预测尤其是细菌诊断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建宁  黎雪英  庞祥华  曹龙翎 《吉林医学》2012,33(17):3594-359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将儿科92例患儿分成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用酶联荧光免疫技术测定其PCT值,并与CRP和WBC计数做比较。结果:全身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93.10%、51.28%和16.66%;三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PCT≥2 ng/ml为临界值,PCT诊断新生儿全身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度为75.86%,特异性为95.83%,优于CRP和WBC计数。结论:PCT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与CRP和WBC计数相比,对新生儿细菌感染引起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