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1型糖尿病(T1DM)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和测序的方法,检测118例1型糖尿病患儿和150例正常儿童IL-18基因.137位点C/G和-607位点C/A单核苷酸的多态性。结果①IL-18基因-607位点C/A的-607A等位基因在T1DM和对照组中的发生率分别为41%和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137位点C/G的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②IL-18基因.137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T1DM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7位点的CC基因型T1DM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AA基因型T1DM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IL-18基因-607位点的CC基因型的新发糖尿病患儿更易发生酮症酸中毒。③IL-18基因的-137G/-607C单体基因型在T1DM和正常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IL-18基因-607位点的CC基因型和-137G/-607C单体基因型可能与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而-607位点的AA基因型可能是T1DM的保护性基因型。-607位点的CC基因型与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Tian M  Zhao DY  Wen GY  Shi SY  Chen RH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1):856-859
目的探讨IL-8启动子-251A/T基因多态性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及毛支后婴幼儿喘息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320例RSV毛支患者及272例正常对照者IL-8基因-251A/T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8、IgE浓度。并对人组的毛支患儿随访3年,记录婴幼儿毛支后喘息再发的情况。结果(1)RSV毛支组和对照组IL-8-251位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6%、37.7%,两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基因型TT、AT、AA的毛支患儿血清IL-8浓度分别为(17±6)ng/L、(21±7)ng/L、(24±9)ng/L,三种基因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RSV毛支后喘息组和未再喘息组IL-8-251位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4.6%、35.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启动子-251A/T基因多态性与RSV毛支易感性相关,且携带IL-8-251A等位基因的患儿在RSV毛支后更容易出现喘息。  相似文献   

3.
RANTES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活性因子(RANTES)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44例正常儿童、44例哮喘患儿血清中及45例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上清中RANTES的含量,同时对45例哮喘患儿DNA样本进行RANTES基因型确定。结果 哮喘患儿血清中RANTES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儿童(P〈0.01)。未发现RANTES-403(G/A)、-28(C/G)两位点的不同基因型显著影响哮喘患儿血清RANTES蛋白的水平(P〉0.05),但两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哮喘患儿,其PBMC分泌的RANTES水平有所不同:-403GA及-403AA基因型个体低于-403GG纯合型(P=0.06),-28CG杂合型个体低于CC纯合型(P〈0.05)。结论 趋化因子RANTES在哮喘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RANTES基因启动子区单核甘酸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其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蛋白的表达,最终影响哮喘的发病过程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①研究血清、腹腔渗液中自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型中的价值;②探讨IL-6基因启动子-174G/C、-572G/C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儿急性阑尾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1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依据病理诊断分为普通组(单纯/化脓)、重症组(坏疽/穿孔)两组,以健康儿童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及腹腔渗液中IL-6浓度,用PCR-RFLP并测序法确定IL-6基因启动子的基因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普通组及重症组血IL-6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组血IL-6浓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重症组腹腔渗液IL-6、血C反应蛋白的浓度明显高于普通组,发病时间明显长于普通组,P〈0.01。②重症组-572CC型频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11;三组间-174位点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重症组及对照组-572CC型患儿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72G携带型,P〈0.05;普通组-572CC型血清IL-6的表达水平高于-572G携带者,P=0.056。④logistic regression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572位点的基因型、发病时间(症状出现至手术)与重症阑尾炎的发生有关。结论①IL-6有助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严重程度分型。但非急性阑尾炎或急性重症阑尾炎的特异性检测指标;②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CC型与小儿重症阑尾炎发生有关,IL-6基因-572C等位基因调控转录及表达的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蛋白尿的关系及其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PNS蛋白尿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导致肾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与NS组患儿血清TGF—β1、VEGF水平,比较两指标与蛋白尿、肾病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PNS与正常肾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表达,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蛋白尿阳性NS组,其血清TGF—β1、VEGF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和蛋白尿阴性组显著增高(P〈0.05),两指标间呈正相关(r=0.4305)。②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FSGS)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微小病变型肾病(MCNS)组、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MSPGN)组及对照组(P〈0.01)。③FSGS及MSPGN组血清VEGF水平较MCNS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④TGF-β1、VEGF在病变肾组织中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TGF—β1的蛋白表达强度在MCNS、MSPGN、膜性肾病(MN)、FSGS4组中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FSGS组TGF—β1表达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强(P〈0.05);而VEGF蛋白表达强度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以及有无间质纤维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血清TGF—β1、VEGF水平与PNS蛋白尿的产生有关,且与肾脏病理损害类型有关;②NS患儿肾组织均存在TGF-β1、VEGF蛋白表达增强,尤以TGF—β1表达增强为著,且表达强度可能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癫疴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癫疴患儿治疗前后及38例正常儿童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32)、28.6%(8/28)、33.3%(12/36)、30.0%(6/20),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癫痫不同发作类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部分发作组、全身发作组及分类不明发作组癫痫患儿在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χ^2=5.39,P〈0.05;χ^2=14.40,P〈o.01;χ^2=11.67,P〈0.01)。结论癫痫患儿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增加,提示癫痼发作中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治疗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降低,为癫痫的有效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淋巴瘤的发生、分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8例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前后及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VEGF测定。结果 初发及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儿VEGF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Ⅲ、Ⅳ期高于Ⅰ、Ⅱ期患儿(P〈0.01);缓解者较治疔前明显降低(P〈0.01);B组高于A组(P〈0.01);HL与NHL的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动态监测VEGF对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辅助诊断、疗效评定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ALL患儿治疗前后骨髓细胞VEGF的表达。选择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患儿15例正常骨髓作为对照。结果 VEGF在ALL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7.4917,P〈0.01),一个疗程后显著降低(t=5.7530,P〈0.01);VEGF表达治疗前后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F=3.7781、4.2305,P均〈0.05),高危组治疗后水平下降,较化疗前差异无显著性,但显著高于对照组(t=1.9808,P〈0.05);治疗前后早期治疗反应差与早期治疗反应好者VEGF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t=1.8439、3.4938,P均〈0.05),治疗反应好组治疗后显著降低(t=1.8038,P〈0.05),治疗反应差组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t=1.3798,P〉0.05)。结论 VEGF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高表达,与临床危险因素有关,可以作为一个影响儿童ALL疗效、预后,评定危险程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IE新生儿血清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胱抑素C(CysC)的变化。方法对56例HIE患儿(轻、中、重度分别为18、19、19例)及42例正常新生儿用日本O(ympus AU 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CK—BB、CysC。结果1.中度HIE患儿血清CK—BB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与轻度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各组HIE患儿CySC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均〈0.01),中重度HIE患儿与轻度组比较血清CysC均显著升高(P均〈0.01)。2.新生儿血清CK—BB与CysC呈高度正相关(r=0.85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K—BB、CysC水平,可尽早发现HIE患儿的脑、肾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变化与作用。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组(非发绀组)48例(心衰组20例,无心衰组28例),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组(发绀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测定以上各组儿童血清LEP,VEGF和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及体重指数(BMI)。结果:先心病患儿各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BMI差异有显著性(P<0.01)。发绀组、心衰组、无心衰组及对照组间血清LEP,LEP/BMI及VEGF浓度有明显差异(P<0.01)。与无心衰组比较,发绀组、心衰组LEP,LEP/BMI及VEGF浓度明显升高(P<0.01)。在非发绀组患儿中,心衰组和无心衰组血清LEP与BMI均呈正相关(P<0.01)。在发绀组患儿中,血清LEP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P<0.01); 血红蛋白含量与VEGF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动脉血氧饱和度与血清VEGF及LEP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结论:LEP和VEGF参与CHD的病理生理过程。LEP和VEGF与非发绀型CHD的心衰发生有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0):802-8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例CHD患儿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4组:无肺动脉高压组及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测定各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NGAL含量,分析血清NGAL含量与肺动脉高压及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CHD伴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NGAL含量均高于不伴肺动脉高压组,血清NGAL浓度随着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各组患儿术后血清NGAL含量均较术前降低(P<0.01)。血清NGAL含量与肺动脉高压的程度、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CHD所致肺动脉高压时,血清NGAL浓度增高;手术中止异常分流后,血清NGAL浓度逐渐降低。血清NGAL水平或可作为衡量肺动脉高压程度和评价手术效果的血清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采用竞争性酶免疫法检测66例住院心力衰竭患儿(肺炎并心力衰竭2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心力衰竭22例,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19例)及60例对照组患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健康儿童各20例)外周血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力衰竭患儿心室射血分数(LVEF)、缩短分数(FS),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估测肺动脉压力。结果1.肺炎心力衰竭组及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组NT-pro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组均较相应对照组(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显著增高(Pa<0.001);先天性心脏病并中重度PH心力衰竭组较先天性心脏病无PH或轻度PH心力衰竭组水平亦明显增高(Pa<0.05)。2.三组心力衰竭患儿间LVEF、F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a>0.05)。3.肺炎对照组、先天性心脏病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NT-proBNP水平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血清NT-proBNP对肺炎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均有较敏感而特异的诊断价值,且随肺动脉压力增高而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一氧化氮(NO)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25例CHD伴PH(PH组)及16例CHD不伴PH(对照组)患儿静脉血血清VEGF和NO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PH组血清VEGF和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PH组血清VEGF和NO含量与平均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12,P<0.01;r=0.602,P<0.01);(3)PH组血清中VEGF与NO含量呈正相关(r=0.801,P<0.01).结论 VEGF和NO在CHD伴PH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保护作用;VEGF可能通过NO介导而发挥其血管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非平衡法测定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 (AM )水平 ,并观察心脏手术后AM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 :CHD肺高压组AM明显高于无肺高压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P<0.01)。且AM随着肺高压病情加重而升高 ;中、重度肺高压组AM高于轻度肺高压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肺高压组术后AM明显下降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P<0.01)。CHD组患儿AM与肺动脉收缩压 (PASP)呈显著正相关 (r=0.77,P<0.05)。本资料表明 ,AM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肺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AM的升高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对维持肺循环稳定 ,减缓肺高压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儿童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布特征,探讨其与儿童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7月于心血管内科住院、初次诊断未经治疗的121例原发性高血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基因型分为CC型组(19例)、CT型组(51例)和TT型组(51例);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分为H型高血压组(47例)和单纯高血压组(74例),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差异,分析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儿童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高血压儿童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北京地区健康成年人群和中国汉族成年人群(P<0.001)。TT型组血清Hcy水平高于CC型组和CT型组(P<0.001)。H型高血压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01),且MTHFR基因C677T多为TT基因型,TT基因型与H型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存在关联(OR=12.71,P<0.001)。H型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间靶器官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初次诊断时,H型高血压组即可存在多脏器受累情况,占11%(5/4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儿童MTHFR基因C677T的T等位基因突变率高且与血清Hcy水平具有一定关联,TT基因型是儿童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早期靶器官损伤严重程度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位点-1082A/G、-819C/T和-592C/A多态性与IL-10水平及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1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组91例,重症组46例,另选取行健康体检儿童12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临床数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0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IL-10基因位点-1082A/G、-819C/T和-592C/A的多态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V71感染组患儿的-1082位点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更高(P < 0.05)。在EV71感染组中,重症组-1082位点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轻症组(P < 0.05)。两组间IL-10基因位点-819C/T和-592C/A多态性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 < 0.05)。IL-10-1082 AA基因型、-819 TT基因型和-592 AA基因型与IL-10的低表达有关(P < 0.05)。在单倍型构建上,EV71感染组GCC单倍型的频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5)。在EV71重症感染组中,ATA单倍型患儿的IL-10水平较其他单倍型显著降低,而GCC患儿的IL-10水平较其他单倍型显著升高(P < 0.05);轻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各单倍型间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10基因多态性与IL-10表达水平及EV71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痰液及血清亚硝酸盐/硝酸盐(NO2-/NO3-)变化及体外循环转流(CPB)和术后、外源性吸入一氧化氮(NO)对肺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CHD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36例(A组),CHD未并PH患儿30例(B组),无CHD患者32例(C组)。3组术前及A、B组术后分别测定痰液及血清NO2-/NO3-,A组术后分别经NO吸入及静脉予硝普钠30 min,26、h测定痰液及血液NO2-/NO3-。结果术前痰液及血液NO2-/NO3-A组明显低于B、C组,术后A、B组痰液及血清NO2-/NO3-均减低,吸入NO后痰液NO2-/NO3-增加明显。相关分析示吸入NO后痰液和血液NO2-/NO3-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吸入NO治疗对CHD并PH患儿效果更明显,反映在痰液和血液变化基本一致,对局部肺组织中NO2-/NO3-变化研究,痰液较血清标本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的变化及其与PH相关性,探论PH的形成机制,为临床有效治疗PH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对全部研究对象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CHD类型并测定肺动脉收缩压。按彩色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4组。正常儿童25例,CHD 75例,其中无PH 25例,轻度PH 25例,中、重度肺PH 25例。取CHD组术前静脉血4 mL,迅速分离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NO水平,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H2S水平。结果CHD患儿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浆NO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不再随肺动脉收缩压增加而增加,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NO水平无相关性。CHD并中重度PH组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CHD并轻度CHD组,CHD并轻度PH组血浆H2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浆H2S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HD致PH形成时NO水平升高,代偿性内源性NO上调可能对缓解PH起一定作用。CHD致PH形成时H2S明显降低,内源性H2S下调可能在PH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20例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心衰患儿(心衰组),20例无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组),30例伴心衰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先心+心衰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组别的血清IGF-1及IGFBP-3进行比较;并对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其血清IGF-1、IGFBP-3及cTnI水平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先心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血清IGF-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先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心衰组血清IGF-1及IGFBP-3水平明显增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心衰组患儿按心功能分级比较的各亚组间随心功能下降血清IGF-1水平依次降低(P<0.01),且该组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血清cTnI水平呈负相关(分别r=-0.692、-0.530,P<0.05)。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作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及合并心衰的危险因素,这也为该类患儿使用外源性IGF-1治疗心衰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