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以Ⅲ期为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手术根治切除的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1月至2004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361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分析。结果:总的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0.6%、27.5%、23.4%和20.1%。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区域数、淋巴结转移个数、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时间均为Ⅲ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和手术并发症是Ⅲ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中,淋巴结转移度、肿瘤浸润深度和手术并发症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沈飚  高俊  樊天友  王健 《肿瘤学杂志》2010,16(9):732-734
[目的]探讨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胸外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96例单纯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8%(257/296)、54.0%(160/296)、42.9%(127/296)。ⅡA期和Ⅱ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1.3%(99/193)和27.2%(28/103)(P〈0.001)。患者的性别、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均为预后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及肿瘤长度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影响Ⅱ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有性别、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缘情况、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339例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术后生存评价及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和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回顾性分析新疆肿瘤医院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33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总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9%、41.94%、23.12%,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减轻、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结转移个数、侵润深度、术后病理分期、脉管瘤栓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病理分期、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中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预防性照射的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食管癌术后三维适形预防性放疗的生存率、治疗失败部位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56例患者术后放疗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5%、57.1%和46.0%,中位生存期为49.0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TNM分期与食管癌术后放疗患者预后有关(P均<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横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横径、淋巴结转移数、TNM分期是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预防性照射对淋巴结阳性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胸、上腹部两切口(Ivor-Lewis术式)、左胸一切口(Sweet术式)两种术式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351例经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9例患者经Ivor-Lewis术式食管癌根治术,222例经Sweet术式食管癌根治术,分别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远期生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vor-Lewis及Sweet术式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1.6%、6.8%;心率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7%、11.7%;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15±6.41)个、(13.19±7.26)个;平均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1.95±2.49)个、(1.31±2.21)个;胸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4.0%、14.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呼吸衰竭、膈疝、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or-Lewis术及Sweet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1.7%、51.0%、37.5%和81.0%、48.3%、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1);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部位、淋巴结转移数量、病理分期、神经脉管浸润、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分析发现肿瘤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神经脉管浸润、围手术期输血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vor-Lewis术式较Sweet术式切缘阳性率低、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心率失常发生率低,具有一定优势,但在远期生存率上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161例>70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特点、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9.8%和35.9%,平均生存时间为(49.148±4.0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6.47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占总清除淋巴结数比例)、病理分期、肺功能和淋巴结转移区域数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度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OR=4.067,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39/1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5/161)。结论:选择性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预后的病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胸段食管鳞癌术后辅助3D-CRT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以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3、5 a总生存率分别为54.1%和45.0%,3、5 a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1%、44.6%.中位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分别为46个月和4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TNM分期和淋巴结引流区域转移组数是影响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癌栓(P=0.010)、肿瘤细胞分化程度(P=0.009)和N分期(P=0.01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脉管癌栓(P=0.024)、N分期(P=0.001)和切缘(P=0.034)是影响Ⅱ~Ⅲ期胸段食管癌术后3D-CRT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3D-CRT能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脉管癌栓、肿瘤细胞分化程度、N分期是预测食管癌术后3D-CRT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从52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中选择12项指标,先后进行单因素和逐步Cox回归分析,建立术后生存预测模型.结果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度和生长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1);预后指数值小的患者预后好.结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为提高患者预后,应加强对区域淋巴结的处理;可应用预测模型来预测不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模式,临床病理指标与复发模式的关系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随访资料,行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56 例,全部病例均按TNM分期(1997年UICC分期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全组中141 例术后复发(55.08%),复发平均时间15.1 个月(4~58个月),其中淋巴结转移82例(58.16%);血行性转移15例(10.64%);混合型转移(血行转移伴淋巴结转移或吻合口复发)26例(18.44%);吻合口复发18例(12.77%)。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4,P=0.037,P=0.004)。 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颈部;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及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大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胸中段食管癌术后上纵隔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中、下纵隔和腹部。辅助放化疗组淋巴结转移及吻合口复发3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辅助放化疗组血行及混合转移13例,与无辅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 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术后复发主要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局部淋巴结转移与术后复发相关;胸上段食管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胸下段食管癌术后腹部淋巴结转移率高;术后放化疗治疗对局部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和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Lu ZM  Zhang H  Wang MH  Cui DH  Yang YQ  Huang HZ 《癌症》2006,25(5):604-608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强度包括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度即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数和切除淋巴结数的比值。这两个指标是评估食管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因素,进而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式。方法: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12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中按美国胸科协会(AST)Casson修订淋巴结分组清扫淋巴结。结果:120例胸段食管鳞癌清扫淋巴结2631个,平均每例22个。胸上段食管鳞癌向颈部转移的淋巴结转移度(20.9%)大于胸中段(12.9%)和胸下段食管癌(6.8%)(P<0.05)。胸下段淋巴结向腹部胃周转移淋巴结转移度(37.5%)大于胸中段(17.5%)和胸上段食管癌(7.1%)(P<0.05)。隆突淋巴结转移以中段多见。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强度显著相关(P<0.05),食管癌病变长度与转移强度不相关(P>0.05)。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时间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P<0.05)。结论:食管癌术中应注意淋巴结转移强度高的区域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浸润深度、食管癌分化、食管环壁生长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重要因素。在胸段食管癌淋巴清扫手术中,经右胸三野淋巴结清扫明显优于经左胸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了解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PESC)的临床生物学特性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47例PESC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食管鳞癌及腺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ESC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死亡率分别为93.6%、17.0%和2.1%,与食管鳞癌及腺癌相似。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病变分期和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侵袭深度及手术性质  相似文献   

12.
Surg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esophageal small-cell carcino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rimary esophageal small-cell carcinoma (PESC) is arare malignant disease of esophagus. Because of its highmalignancy and ability of invasion and early lymphaticand hematogenous metastases, the prognosis is poor.From 1974 to 1996, 47 patients with PESC had beentreated surgically in our dep~ellt. In order to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SC, the results of theirtreatyment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ESCC)['] or with pr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胃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相关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进行预后的生存分析。结果:235例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24.3个月,其中早期复发145例(≤2年),晚期复发90例(>2年)。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化疗与早期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1)、淋巴结转移(P=0.007)、术后化疗(P=0.011)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13)、TNM分期(P<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术后化疗是胃癌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且预后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哈萨克族食管癌属于新疆地区特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ysyl oxidase-like 2,LOXL2)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及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探讨LOXL2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索Oncomine数据库中LOXL2 mRNA在E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收集2009-03-01-2012-03-3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80例新疆哈萨克族ESC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OXL2在80例新疆哈萨克族ESCC患者中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有2个研究涉及ECT2在ES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mRNA表达,2组微阵列数据集中,LOXL2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3.95×10-16,P=6.87×10-7.80例ESC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LOX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28.7%(x2 =4.665,P=0.031),且LOXL2蛋白表达与ESCC的肿瘤分化程度(x2=9.126、P=0.010)、淋巴结转移(x2=4.393、P=0.036)及TNM分期(x2=6.519、P=0.011)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浸润深度及CE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LOXL2阳性表达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OS分别为6.7%和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612,P=0.032.结论 LOXL2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ESCC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其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LOXL2在新疆哈萨克族E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反映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山西省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641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食管癌术后患者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2%、56.21%、43.75%、41.31%、37.52%,中位生存期为887.56 d.年龄、工作状态、经济状况、肿瘤解剖部位、分化程度、侵犯层次、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治疗方式、手术方式、病理形态、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转移数、上消化道癌家族史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细胞类型、切缘情况、食管癌家族史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经济状况、解剖部位、侵犯层次、治疗方式、手术方式、淋巴结转移数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 0.05).结论 食管癌侵犯层次越深、淋巴结转移越多,预后越差.早期治疗对食管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应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食管腺癌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PEAC)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合理的手术指征及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对106例PEAC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3603例食管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EAC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手术死亡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5%、2.8%和23.5%,与食管鳞癌相似;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变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及手术切除性质。其总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0%,低于食管鳞癌(P<0.01);其手术5年后死于转移复发的占82.4%,高于食管鳞癌(P<0.01)。辅助放疗对Ⅰ、Ⅱa期患者有一定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结论PEAC和食管鳞癌相比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患者预后差。手术是其首选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指征为0、Ⅰ、Ⅱ期及估计可切除的Ⅲ期甚至Ⅳ期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手段。辅助放疗可能对N0患者有所帮助,对N1患者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Perisotin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titide 3-kinase,PI3K)在多种肿瘤组织高表达,参与细胞增殖、侵袭与转移.Perisotin与PI3K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表达的相关性及对ESCC患者的预后价值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Periostin和PI3K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Periostin和PI3K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2009-05-05 2011-06-03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ESCC标本79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riostin和PI3K在ESCC组织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表达.结果 Periostin在E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4% (58/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39.2% (31/79),x2=18.76,P<0.001.PI3K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7.2%(61/7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鳞状上皮的36.7% (29/79),x2=26.44,P<0.001.Periostin蛋白高表达与ESCC组织的肿瘤分期、脉管侵犯、侵袭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PI3K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Periostin和PI3K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6,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eriostin和PI3K蛋白高表达的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均短于低表达者,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Periostin是影响局部晚期ES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eriostin和PI3K同时高表达,或其中1个蛋白高表达,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度分别是2个蛋白均低表达的7.805和3.251倍,P值分别为0.002和0.054.结论 Periostin在ESCC中高表达与肿瘤分期、脉管侵犯、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而PI3K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期及预后相关.Periostin 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Periostin和PI3K可能较单个蛋白更有预测患者生存时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