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营养治疗现状及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世界营养日"调查数据,纳入来自中国华北、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家大型三甲医院肿瘤住院病人共306例,收集并分析其疾病信息、营养治疗及30 d预后信息。结果该306例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3%(157/306),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5.3%(108/306),其中肠外营养应用率达45.8%(140/306)。74.4%(218/293)的病人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肿瘤病人的30 d预后,但对营养状况良好者效果不明显。33.3%的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和46.9%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病人没有接受营养干预,而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病人被施以营养治疗的比例高达51.0%。病人营养状况、住院期间手术、自评健康状况是我国肿瘤住院病人3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实施不够规范,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差、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营养状况差的肿瘤病人应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现状,为开展临床营养支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309例住院患儿采用STRONGkids儿童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参考标准及自制患儿营养支持情况调查表,通过现场查阅病历信息、床边查看营养护理及测量相关数据的方法收集资料。结果 8.41%住院患儿存在高度营养风险,48.87%存在中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为22.65%。111例(35.92%)患儿实施营养支持,其中肠内营养17例、肠外营养68例,肠内联合肠外营养26例。结论住院患儿的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率偏低,营养支持方式欠佳。应正确评估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指导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3.
据文献报道,美国外科病人中50%患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英国普外病房中也存在相同情况。我国住院病人及外科手术病人营养状况如何,尚未见报道。为了反映国内住院病人有关营养问题,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了60例外科住院病人禁食期间蛋白质、热能的实际补给情况。一、资料与方法全部资料来源于我院1991年4月~1992年1月外科住院病例,具备下列条件者选为调查对象: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住院病人营养(及营养干预)状况,分析营养不良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5年世界营养日纳入本院外科住院病人97例,采用世界营养日问卷进行调查。以病人BMI18.5和(或)近3个月内非主观体重下降5%作为营养不良的判定标准。结果:(1)所调查病人中有31例(31.96%)营养不良。(2)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病人中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32.50%和29.41%,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消化系统(37.88%)与非消化系统(7.14%)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患病率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胃、十二指肠(50.00%)与结肠直肠(16.67%)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患病率间亦有统计学差异(P=0.02)。(3)在营养不良和无营养不良的病人中,分别有12例(38.71%)和17例(25.76%)接受营养干预。其中,肠外营养例数是肠内营养的4倍,肠外营养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疾病病人。(4)营养不良病人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无营养不良病人(P0.00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P0.001)。结论:BMI18.5和(或)5%的非主观体重下降可作为初筛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标准。营养不良延长病人住院时间。住院病人营养干预及其方式,有待提高临床认知和实施。  相似文献   

5.
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调查本院 2 0 0 2~ 2 0 0 3年间普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多项营养评价指标测定 4 0 12例非急诊住院患者营养状况 ,分析年龄、疾病等因素与营养状况之间关系。结果 各项指标进行营养评价得出本院普外科非急诊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 :BMI 2 1 3% ,TSF5 0 6 % ,MAC 2 0 5 % ,AMC 2 1 2 % ,SGA 38 0 % ,MNA 2 0 8% ,ALB 2 4 2 % ,PA 35 4 % ,TLC 5 5 8%。 >6 0岁组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高于≤ 6 0岁患者、消化道外疾病患者及良性疾病患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 2 0 5 %~ 5 5 8% ,不同的营养评价指标得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  相似文献   

6.
Χ������Ӫ��֧�ֺ����Ż�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营养不良(不足)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围手术期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可以提早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围手术期选择合理、优化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评估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方法: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收集2014年11月6日我院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和饮食情况。营养不良的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MI)<18.5或近3个月无意识体重下降大于5%。统计分析营养不良和总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49例病人问卷结果纳入本研究,其中16例(46.6%)前1周的进食量正常,83例(33.3%)营养日当天午餐进食量正常。73例(29.3%)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营养不良在不同性别、年龄、行动力、已住院时间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前1周饮食减少和行动力降低是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与总住院时间相关。结论: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增加饮食和适当活动是改善病人营养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老年病人营养支持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WHO标准 ,≥ 6 5岁者为老年人 ,但 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上提出老龄以 6 0岁为标准 ,亚太地区大多采用此标准。我国现有老年人约 1亿 ,2 0 0 1年已步入老龄化国家 ;上海已于 1979年进入老龄化城市。至 2 0 0 0年底上海的户籍人口 132 1万 ,其中≥ 6 0岁老年人口为 2 4 1.76万 ,占 18.2 9 %。随着老龄人口激剧增速 ,老年病人也相应增多。据我院连续一年对入院时 >12岁的所有病人进行每月抽查一天结果显示 ,>6 5岁的老年病人占 4 5 %~ 5 0 %。有报道老年住院病人中有相当部分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如Hill等报告老年住院病人中营养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山东省部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山东省34家大中型医院普外科5376例住院患者,用改良版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应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获取4843例(90%)的BMI值,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64%和17.64%,营养不良风险患者的支持率为84.0%,非必须的支持率为11.4%。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比率为3.81:1。肠内营养管饲与口服之比为1.61:1,肠外营养全和一和单一输注比例为1.55:1。结论山东省医院普外科营养风险发生率不高,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Ӫ��——����ٴ�Ӫ��֧�ֵ���ѡ;��   总被引:305,自引:1,他引:304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 ,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 ,但住院病人中仍有 30 %~5 0 %属营养不良。在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当胃肠功能有障碍时 ,常因无有效的方法提供必需的营养 ,而出现许多病人在富裕中饥饿。近 30年来 ,临床营养支持的方法 (包括肠内与肠外途径 )有了迅速的发展 ,有关机体正常或疾病时代谢的研究也为之增多 ,了解更为深入 ,有的已达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营养支持的要求也不再停留在维持机体的氮平衡 ,保持病人的瘦体物质 (leanbodymass) ,而是要维持细胞的代谢 ,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 182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现状。结果 1 182例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4.45%,男性营养风险发生率23.89%,女性25.14%。住院患者营养支持应用率为35.03%,肠内营养应用率为4.65%,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8.09%,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28%。结论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对肿瘤病人的围手术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已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 ,可查阅到大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PRCT)文章。经过严格筛选 ,挑选出的PRCT文献中样本涉及近 2 5 0 0余例外科疾病病人 ,结论不一 ,对其利弊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1 肠外营养13篇PRCT文章 ,总病例数 12 5 0例病人行术前肠外营养支持。多数入选病人伴有中度营养不良 ,检测指标包括体重 ,血浆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指数。术前TPN治疗至少 7~ 10天。结果 :体重和血浆蛋白水平差异无明显意义 ,绝大多数接受TPN治疗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现状及推广合理应用的循证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朱明 《临床外科杂志》2008,16(12):793-794
虽然1965年中国就有了试探性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到1971年有比较规范的肠外营养支持,到1974年又有比较规范的肠内营养支持,但是20世纪70—80年代的临床病例仍然很少,几乎全是有营养不良(不足)的患者,所以当年应用肠外肠内营养的适应证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普外科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应用微型营养评定 (MNA)方法调查和分析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方法  115例普外科老年患者接受MNA的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检测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根据MNA得分 ,普外科老年患者中有 3例 (2 .6% )属营养不良 ,68例 (5 9.1% )属营养不良高危人群 ;而社区居民中仅分别有 2例 (1.7% )和 2 2例 (19.1% )出现相应程度的营养不良。②根据上臂围、TSF和上臂肌围测得值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3 3 .1%、2 5 .2 %和 3 2 .2 %。③根据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总淋巴细胞计数 ,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2 0 %、2 3 %。④普外科老年患者的MNA得分与BMI、上臂围、TSF、上臂肌围、血浆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中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高危状态的发生率高于社区老人 ,必须加强营养干预。②提倡在普外科老年患者中应用MNA问卷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以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5.
�������Ƶ���״����չ����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肠外瘘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法。在2 0世纪 70年代以前病死率高达 5 0 %~ 6 0 % ,至今仍在15 %~ 2 0 %。我科于 70年代专门设立肠外瘘治疗专业组 ,形成了全国肠外瘘治疗中心。于 197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 116 8例肠外瘘病人 ,治愈率达 93%。1 肠外瘘治疗的现状在 1970年以前 ,肠外瘘发生后的首选治疗是紧急手术修补肠瘘。但由于腹腔内感染严重 ,肠袢组织不健康而愈合不良 ,早期手术失败率高达 80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与腹腔感染。同时发现肠外瘘瘘口局部有随炎症、感染的发展而逐渐扩大 ,再随感染、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和微型营养评定法(MNA)筛查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的患者,评估饮食干预的效果,分析其对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2例住院脑卒中及脑外伤患者,入院首日采用MNA-SF和MNA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分别在第2、4周后再评估。结果共69例患者完成3次评估并接受为期4周的饮食干预措施,入院评估发现营养风险患者40例(24.69%)、营养不良29例(17.90%)。饮食干预4周后存在营养风险26例(16.05%),营养不良10例(6.17%)。患者MNA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均P<0.05)。结论采用MNA-SF和MNA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饮食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评估与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液体疗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营养状况予肠外营养.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营养指标和生化检查进行营养评估.结果 观察组术后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PN可改善营养不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进行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术后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46例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215例)和肠内营养组(215例)及对照组(216例),术后营养支持7d,采用等热卡[125.5kJ(30kcal)·kg-1·d-1]和等氮(0.25g·kg-1·d-1);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直至恢复正常饮食。观察比较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入选的3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总死亡率为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外营养组33.5%(72例),肠内营养组28.4%(61例),对照组44.9%(97例);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1;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0。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2%,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5.3%,P=0.002;而两组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vs.23.7%,P=0.06)。住院时间:肠外营养组(11.2±5.0)d,肠内营养组(9.8±3.4)d,对照组(14.5±7.1)d;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02;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3;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1。结论术后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预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液体疗法,观察组根据患者营养状况予肠外营养。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营养指标和生化检查进行营养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营养不良及潜在营养不良总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应用PN可改善营养不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进行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方法对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状况、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现状进行调查。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在我院胃肠外科中心住院的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况〔包括体重指数(BMI)、近期体重和进食情况〕及年龄3个方面,评定营养风险。NRS≥3分为有营养风险,NRS<3分为无营养风险;BMI<18.5 kg/m2或白蛋白<30 g/L并结合临床情况判定是否营养不良(不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86例患者,其中329例成功完成筛查。有营养风险者165例(50.15%),无营养风险者164例(49.85%)。329例患者中营养不良者57例(17.33%);按照性别:231例男性胃癌患者中营养不良(不足)38例,所占比例为16.45%,有营养风险者111例,占48.05%;98例女性胃癌患者中营养不良(不足)19例,所占比例为19.39%,有营养风险者54例,占55.10%。329例胃癌患者中有237例实施了临床营养支持(72.04%),其中有营养风险患者165例中,实施临床营养支持者115例(69.70%),无营养风险患者164例中实施临床营养支持122例(74.39%)。结论目前胃癌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有营养风险者比例均较高,并且临床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这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基于证据的临床营养支持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