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对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无转移大肠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鼠抗人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5 8例无转移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进行定量检测。计数 2 0 0倍视野下 3个最高血管密度区的微血管数 (MVC) ,取其均数。结果MVC与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复发 (P <0 0 5 )及肝转移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2 1时 ,发生肝转移及局部复发的风险极大 ;MVC与患者预后 (P <0 0 1)有关 ,当MVC值大于 11时 ,5年内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 ,MVC值大于 2 1时 ,所有患者 5年内死亡。结论大肠癌组织内的MVC在无转移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肝转移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大意义 ,可用于识别有高危复发转移和不良预后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胃瘤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5):307-309,I057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治疗实体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近5年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实体肿瘤的生长,发展,转移及预后好坏均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体外及动物实验表明,抑制,阻断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后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结论: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将成为治疗实体肿瘤的一个有希望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ao H  Lin Y  Yin H  Wang R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5):0-9, 57
目的探讨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人因子Ⅷ相关抗原(F-ⅧRAg)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131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微血管进行定量。计数200×视野下5个最高血管密度区的微血管数(MVC),取其均数,分析MVC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MVC随TNM分期而增加(P<0.01)。MVC与癌组织浸润的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5)有关。高MVC组(MVC≥16)根治术的复发率(58.4%)明显高于低MVC组(MVC<16)的复发率(29.7%)(P<0.05),高MVC患者预后较低MVC者差(P<0.05),5年生存率可通过P=e1.6231-0.1036·MVC1+e1.6231-0.1036·MVC进行估算。多因素分析表明,MVC是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癌组织内的MVC是预测肿瘤恶性行为的一个有用指标,可用于识别有高危复发和不良预后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血管形成与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指导治疗也有深远的影响,文中综述了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简史、血管形成的机理、肿瘤血管的特点、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预后、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血管形成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判断预后的指标;针对抗血管形成药物的研制更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常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倍体数量以及S期比例等来决定乳癌术后是否进行化疗,然而目前还没有一项指标或联合指标能可靠地预测乳癌术后的转归[1]。近年发现肿瘤血管密度有可能较精确地预测肿瘤的转移趋势,是乳癌预后既独立而又可靠的一个指标,对乳癌术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肿瘤血管的新生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癌前病变缺少新生血管,而在癌变组织中则常见大量新生血管,且新生的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间存在诸多…  相似文献   

7.
新生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新生血管生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可否用于预测HCC侵袭、转移和预后。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了 2 0例正常肝组织、2 0例肝硬化组织、85例HCC及癌旁组织中CD34的表达 ,以及HCC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CD34的染色定位在血管内皮细胞上 ,HCC窦样血管CD34表达为强阳性 ;除门管区小血管分支及中央静脉外 ,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基本不表达CD34 ;HCC的MVD范围 (18~ 36 0 ) / 0 74mm2 、(15 6 5±6 2 4) / 0 74mm2 。HCC的MVD与肿瘤大小、病灶数目、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形成、包膜状况均有显著关系 (P <0 0 5或 0 0 1) ;与HBsAg是否阳性、术前AFP水平无关 (P >0 0 5 ) ;与预后亦有关 ,少血管组(MVD <15 6 )预后显著优于多血管组 (MVD≥ 15 6 ) ,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少血管组为 5 3个月 ,多血管组为 14个月 ,(P <0 0 0 1)。结论 CD34的表达反映了HCC的新生血管化 ,与HCC的发展有关。MVD可作为判断HC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管形成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血管形成在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指导治疗也有深远的影响,文中综述了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简史、血管形成的机理,肿瘤血管的特点,血管形成在肿瘤生长、预后、转移中的作用,以及在泌尿系肿瘤中的作用,血管形成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判断预后的指标,针对抗血管形成药物的研制更具有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环氧化酶-2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贵龙  姚榛祥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0):1271-1272
动物和体外实验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OX-2)有助于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可支持血管依赖性的实体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我们旨在探讨COX-2的过度表达是否与乳腺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血管新生(Angiogenesis,AG)是指源于已经存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新毛细血管性血管生长,是肿瘤细胞诱导的毛细血管形成和肿瘤中血液循环建立的复杂过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如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一样,其生长和转移也必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生成〔1,2〕。因此,进行泌尿系统肿瘤的AG研究,将可能为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更准确地评价肿瘤的预后,并为探索肿瘤的抗AG治疗提供有益的启示。1 肿瘤AG的细胞生物学基础〔1~3〕肿瘤AG是一个多步骤、多环节过程,涉及到内皮细胞(Endot…  相似文献   

11.
肿瘤诱导的血管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诱导的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治疗及预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上亦将发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肿瘤血管形成的激活物,肿瘤血管形成的机理,肿瘤血管的形态特点。  相似文献   

12.
肿瘤新生血管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生血管与肿瘤的产生、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控制血管形成是抑制肿瘤生长和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新生血管的产生机制即新生血管开关的平衡假说,有关新生血管诱生剂的信号传导以及受体,配体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血管新生与肿瘤休眠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肿瘤出现后,转移灶可在几个月到几年内不迅速生长,这种休眠状态与血管新生的负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形成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多种血管生成正负调节因子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中肿瘤血管形成的临床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肝癌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及其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癌生长、转移与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以及抗新生血管形成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分析肝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建立裸鼠角膜微囊移植模型以比较不同转移潜能肝癌诱导血管的能力;采用CD34抗体特异标记肝癌组织中的新生血管数目,探讨其与肝癌病人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和Endostatin;建立肝癌裸鼠种植模型,采用血管形成抑制剂进行干预治疗。结果在侵袭性肝癌组织中VEGFmRNA及表达高于非侵袭性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100的肝癌术后复发率为MVD<100的肝癌病人的3倍。血清VEGF高水平且endostatin低水平的肝癌MVD高于VEGF低水平和(或)endostatin高水平的肝癌(73±33vs.47±21,P<0.05)。结论肝癌诱导血管生长的能力与其转移能力平行。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与肝癌病人术后复发有关。抗血管治疗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三氧化二砷抑制荷瘤鼠肿瘤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采用三氧化二砷 (As2 O3 )膀胱灌注荷瘤小鼠 ,观察小鼠膀胱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情况 ,评价As2 O3 对肿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T73 9小鼠由上海同济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BTT73 9小鼠膀胱癌细胞由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武文森教授提供。Ⅷ因子试剂盒购于北京中山公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于武汉博士德公司。2 .方法 :(1)细胞的制备 :BTT73 9肿瘤细胞用磷酸缓冲液 (PBS)将其浓度调为 4× 10 5/0 .0 2ml取 2ml冰浴备用。(2 )小鼠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制作 :选取 6~ 8周、2 0g左右的雌性T…  相似文献   

18.
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转移的必要条件,膀胱肿瘤的血管新生与其预后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抗膀胱肿瘤血管新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肿瘤新生血管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常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倍体数量以及S期比例等来决定乳癌术后是否进行化疗,然而目前还没有一项指标或联合指标能可靠地预测乳癌术后的转归[1].近年发现肿瘤血管密度有可能较精确地预测肿瘤的转移趋势,是乳癌预后既独立而又可靠的一个指标,对乳癌术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这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形成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对近年来受到关注的多种血管生成正负调节因子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