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CPB)设备的应用,会导致血小板功能性障碍,止血、凝血系统、补体系统功能紊乱,溶酶系统激活纤维。溶酶系统被激活后,直接影响血凝块的形成,影响血小板的功能[1]。80年代开始,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抑肽酶能暂时抑制溶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选择房缺、室缺修补术患者与心脏瓣膜转换术患者,应用小剂量抑肽毒,观察其减少术后失血量的效果并加以比较,探讨抑肽酶的作用机制。方法 40例房缺、室缺修补术患者分为对照组(A1 n=20),小剂量抑肽酶组(A2 n=20),38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B1 n=20),小剂量抑肽酶组(B2 n=18),于麻醉后(T10、转机后10min(T2)、鱼精蛋白拮抗后10min(T3)、体外循环后2h(T4)各时间上测定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纤维蛋白)、ACT(全血激活凝固时间)、血小板计数。结果 FDP、Fib在T2、T3、T4时A2明显优于A1(P〈0.01),在T2时B2与B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渗血量B2明显多于A2(P〈0.01)。结论 小剂量抑肽酶在减少术后渗血量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小剂量抑肽酶在小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抑肽酶用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并从两组中各抽取18例监测凝血和纤溶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CPB术后Plat、PT、FIB无显著影响,APTT缩短,PLG、AT-Ⅲ活性明显下降,α^2-AP活性明显提高。术后3h用药组APTT仍低于对照组,α^2-AP活性则高于对照组。术后24h用药组心包纵隔引流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0。结论:在小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作者将3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用药组。所用抑肽酶为国产制剂,每例应用总剂量为6万u/kg。观察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并测定血中PC、Fib、FD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剂量国产抑酶有明显的止血效果,用药组比对照组出血量,输血量分别减少50%左右,并证明抑肽酶是通过抑制纤溶等因素起止血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采取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基础上(转流中预充小剂量抑肽酶4~5万kIU/kg,手术失血回输,术后机器余血回输)再局部应用抑肽酶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10例)、局部应用抑肽酶组(A组10例)。检测指标:①D-二聚体(D-D)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蛋白c(PC)含量;②纵隔心包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结果:局部用抑肽酶组引流液中D-D含量、t-PA活性、P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1).PAI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小时纵隔心包引流量、血红蛋白丢失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在常规采用综合性血液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局部应用抑肽酶可收到更佳的血液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韦涌初  曾建业 《广西医学》2002,24(10):1582-1584
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转流时间长、再次手术的病人 ,手术创面往往广泛渗血 ,难以用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大量出血一方面增加急性心包填塞的危险性 ,影响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 ,大量输血增加输血性传染病的机会。近年来研究表明 ( 1、2、3 )体外循环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术后出血量约 3 5 %~ 6 3 %,减少库血输入量约 46 %~ 5 4 %。显示出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止血作用 ,现就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抑肽酶的作用机制 …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抑肽酶心内直视手术的因效果。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组)15例和对照组(大剂量组)15例。研究组放血结束后静脉滴注抑肽酶100万kIU,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100万kIU,停机后持续静脉输入抑肽酶50万kIU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分别给予抑肽酶200万kIU、200万KIU和100万KIU。结果: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且术后  相似文献   

8.
龙新平 《四川医学》2005,26(6):609-610
目的体外循环转流能破坏血小板及凝血系统的功能。观察抑肽酶对纤溶系统及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方法对20例患者观察术中和术后24h输血量,胸腔引流量ACT及输血浆量。结果抑肽酶对血小板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出血及库血用量,减少因出血和输血引发的并发症。结论抑太酶作为一种丝氨酸蛋白抑制剂,有良好抑制纤溶系统及保护血小板的功能,减少出血。在维护体外循环期间正常的凝血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抑肽酶在心脏外科体外循环中已广泛应用 ,其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已得到肯定。但抑肽酶的副作用 ,尤其是过敏反应已逐渐受到重视 ,严重者可导致生命危险 [1 ] 。我们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对 8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5 3例 ,女 32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3例 ,单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 ) 4 8例 ,双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 主动脉瓣 ) 2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2例 ,术前访视病人均否认有过敏史 ,其中2例有抑肽酶应用史。麻醉及体外循环方法基本固定。1.2…  相似文献   

10.
赵立新 《吉林医学》2007,28(17):1883-1884
目的:观察抑肽酶在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例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肽酶组术后8小时胸液量减少。结论:抑肽酶具有维持纤溶性稳定,保护血小板功能,从而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25例抑肽酶组和对照组体外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血液纤溶酶原抗原(Plg)、纤溶酶活性(Plm)、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素(tPA)、纤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及D-二聚体(D-D)的研究。发现对照组术后Plg、Plm及PAI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5、P<0.001及P<0.05);tPA、D-D明显增加(P<0.005、P<0.001)。抑肽酶组除tPA较术前明显降低外(P<0.005),其余各项指标亦明显增加,但术后抑肽酶组tPA、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P<0.05),而P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表明体外循环时纤溶活性增加,抑肽酶能抑制tPA、促进PAI的活性,从而抑制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 ,对照组经右肺动脉灌注 4℃乳酸林格液 ,实验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开放主动脉并停 CPB后收集肺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 ,测定肺功能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气道压在 CPB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两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 CPB结束后 30 ,60 min均较左肺静脉血氧分压高 ,实验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停 CPB6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组右房 /右肺静脉白细胞比值和脂质过氧化物 ( malondialdehyde,MDA)在开放主动脉后 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观察提示两组左肺均有明显肺泡内出血和间质水肿 ,对照组右肺病理改变较左肺轻 ,实验组右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CPB期间肺动脉灌注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可以明显减轻 CPB对肺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组(抑肽组,n=20)和B组(对照组,n=2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4kIU/kg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液代替。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A、B两组cTnI在CPB开始后均不同程度升高,A组升高值较B组低,在CPB后各时点的差异显著(P<0·01)。CK、CK-MB明显高于转流前,至开放循环72h后恢复至CPB前水平,A组的变化值均较B组小(P<0·01)。A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窦性心率恢复率高于B组(P<0·05)。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能加强心肌保护的效果,抑肽酶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的变化,并探讨抑肽酶对其影响。方法 3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例和小剂量抑肽酶组20例。分别于术前空腹,CPB开始后15min及30min、术后3h、术后24h取静脉血。检测血浆NPY值和血小板计数(PC)。结果 两组患者NPY值于CPB开始后升高,PC于CPB开始后降低;NPY、PC于术后开始逐步恢复但未至正常基础值。对照组CPB期间血浆NPY释放增加与血小板计数下降呈显著负相关(r=-0.648,P〈0.05)。实验组NPY在CPB期间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PC的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期间使用抑肽酶能有效地保护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的下降,抑制血浆NPY的释放,从而有利于循环功能的稳定,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5.
杨文惠  张洪  商保军 《医学综述》2010,16(15):2374-237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的血液保护功能。方法选择9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乌司他丁组(30例):给予乌司他丁12000U/kg,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开始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抑肽酶组(30例):于CPB中一次性给予抑肽酶5000000U;对照组(30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术后24h胸腔积液量减少33.3%(P<0.05),抑肽酶组术后24h胸腔积液量减少39.8%(P<0.05),乌司他丁组和抑肽酶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肽酶组有2例发生严重过敏。结论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均具有维持纤溶活性稳定,保护血小板功能,从而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周艳红  李乐之 《医学综述》2014,(22):4114-4116
肺复张策略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一部分,通过肺复张可减少肺损伤、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和机械通气损伤可造成肺损伤导致低氧血症。因肺复张可能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在为其实施肺复张时应把握实施肺复张的时机、通气模式、通气压力及维持时间、复张后呼气末正压的维持、复张频率,严密监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手术血液综合再利用是否可以减少库血的使用量以及是否造成肝、肾功能损害。方法回顾研究了150例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和150例对照患者的输血量、医疗费用以及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血液综合再利用患者输血量比对照组几乎少50%(P<0.01),特别是术前放血的患者;而两组的肾功能均正常,胆红素均较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液综合再利用组放血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较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血液再利用方法,能够大大减少库血的用量,且不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同时可改善患者手术后的凝血状态,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20例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了超滤法,并另用10例作为对照。超滤组超滤时间为24.7±9.6mm(12~49min),滤出液量为1433.5±482.6ml(650~2 350ml)。结果:超滤组与对照组的投入液量无明显差别,超滤组的排除液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血液超滤后,血球压积、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分别提高了33.8%、34.7%和26.0%(P<0.01)。同时,超滤法未引起血液粘度的异常增高,也无其他副作用发现。  相似文献   

19.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肺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PB的肺损伤和抑肽酶的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 2 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 12例 ) ,实验组在体外循环机中加入抑肽酶 10万KIU/Kg;对照组则不用抑肽酶。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左右房中性粒细胞 (PMN)、血小板 (Pt)、IL - 6、IL - 10、TNF -α、肺泡氧合指数 (OI)。结果 两组转流前左、右房PMN、Pt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 5分钟检测左房PMN、Pt明显低于右房 (P <0 .0 5 ) ;实验组左、右心房血中PMN、Pt无明显差异 (P >0 .0 5 )。CPB开始后 ,两组桡动脉血IL - 6、IL - 10、TNF -α进行性增高 ,对照组IL - 6、TNF -α增高更显著 (P <0 .0 5 )。实验组IL - 10增高更显著 (P<0 .0 5 )。CPB后实验组患者肺泡氧合指数 (O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抑肽酶能通过保护血小板 ,抑制炎症因子IL - 6、TNF -α的产生 ,并能加速抗炎因子IL - 10的释放 ,从而抑制白细胞的激活、肺内聚集和扣留 ,减轻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和通气功能障碍 ,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观察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在体外循环 (CPB)中作用及效果。方法  4 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4例 ,超滤组于CPB停机后 ,待血液动力学基本稳定时 ,使体内血液经动脉供血管经超滤器超滤后进入右房。对照组不行改良动、静脉超滤。结果 术后输入库血量对照组 5 90ml,超滤组 310ml(P <0 .0 1)。超滤组平均滤出液5 4 0ml,术后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浆蛋白、纤维蛋白与超滤前比速度增高 (P <0 .0 1)。结论 改良动、静脉超滤技术有利于术后多余水分排出 ,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输血量 ,适用于小体重、血液稀释度大的婴幼儿和长时间CPB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