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黑热病一例     
患儿男 ,3个月 ,因发热 11d ,于 1995年 6月 18日入院。患儿因不明原因发热 11d ,每日体温波动在 38~ 41℃ ,午后、夜间体温高达 39℃以上 ,偶咳 ,无抽搐、呕吐。系第一胎、足月顺产 ,出生在湖南永兴县鱼鲤塘镇矮塘铺林场 ,未到过外地 ;其父母均为当地人 ,其母系林场职工 ;其父未到过疫区。父母均体健 ,家族成员及本地区人员无类似病史。体检 :体温 :38.6℃ ,体重 6kg。发育营养中等 ,吸吮有力 ,哭声响亮 ,反应好 ,中度贫血貌 ,皮肤颜色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腹平软 ,无压痛 ,肝肋下 2 .5cm ,脾脏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1岁3个月,陕西省宝鸡市人,以"间断发热2周"于2007年1月24日人院.患儿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不规则发热,最高体温39.5℃,口服布洛芬可退热,无皮疹及脱屑,外院按支原体感染诊断、静滴"阿奇霉素"9 d,"更昔洛韦"7 d及"丙种球蛋白5"3 d无效.  相似文献   

4.
患儿曹红峰 ,男 ,3月 ,湖南省永兴县矮塘铺人 ;因发热 11天 ,于 1995年 6月 18日第一次入院。11天来体温在 3 8~ 4 0℃之间波动 ;无畏寒、呕吐、惊厥 ,偶有咳嗽 ;近 4天来大便稍稀 ,日 3~ 4次 ,无粘液脓血便 ,在当地治疗无好转 ,转入我院 ,拟支气管炎收入院。系 1胎 1产 ,孕 4 0周 ,医院分娩 ,顺产 ,生后哭声响亮 ,体重 4 Kg,母乳喂养 ,已接种疫苗。既往体健。父母系林场工作 ,体健 ,家中成员体健。检查 :T 3 7.5℃ ,P 14 0次 /分 ,R 5 0次 /分 ,Wt6.5 Kg。发育正常营养稍差 ,贫血面容 ,神志清 ,精神差 ,呼吸平稳 ,无气促发绀 ,口唇、…  相似文献   

5.
6.
黑热病15例     
目的 探讨小儿黑热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梯级量、大剂量锑剂治疗小儿黑热病 15例。结果  1例因全身衰竭死亡 ,1例 15个月后复发经用第 2个疗程而治愈 ,余均治愈未复发。治疗后血沉下降 ,显著低于治疗前 (t=3.14 6 P <0 .0 5 )。结论 梯级量、大剂量锑剂治疗小儿黑热病毒副作用不明显 ,疗效好。血沉可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黑热病10例     
目的 总结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转归情况.方法 总结10例黑热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10例患儿中男3例,女7例;中位年龄1.63岁.9例来自黑热病高发地区,5例家中有狗喂养史.10例均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院外发热时间7d~1个月.9例面色苍白,5例营养不良.10例均有肝脾大,其中2例为巨脾,2例有少量腹腔积液.8例合并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10例血细胞减少,7例肝酶升高,8例清蛋白减少,5例血脂异常,4例胆红素升高,3例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血rK39免疫层析法检测10例患儿均阳性,且骨髓增生活跃,其中9例骨髓涂片检出利什曼原虫.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3~6d,9例体温恢复正常,1例0.5a后复发,再次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有效.住院期间肝脾回缩不明显,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反复高热,伴有肝脾大及血细胞减少,尤其来自黑热病高发地区的患儿,在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应高度怀疑黑热病,rK39免疫学及骨髓穿刺检查能明确诊断,予葡萄糖酸锑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黑热病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1.5a,因持续发热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颌下可触及黄豆大小的淋巴结,质软。肝肋下4cm,剑突下5cm,脾肋下 5 cm,质软。双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血 Hb 96 g/L,WBC4.2×109/L,L0.73,M0.04,N0.23,BPC103×109/L,肝肾功能正常。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三系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等,血红蛋白填充欠佳。多片全片观察浆细胞,网状细胞易见,可见散在的利-杜小体,并经地方病防治所检验…  相似文献   

9.
例1,女,3岁,以间断发热、消瘦11个月,脾大7个月入院。当地有癫皮狗。体检T38.4℃,重度贫血貌,肤色较黑,肝肋下5cm,剑下4cm,脾脏Ⅰ线16cm,Ⅱ线5cm,Ⅲ线3cm,余正常。Hb55g/L,RBC2.62×10~(12)/L,WBC1.5×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O/L,血清白蛋白23g/L,球蛋白44g/L,GPT正常。入院后骨髓片发现利杜氏小体,按黑热病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以来我院儿科共收治17例黑热病患儿,其中部分患儿在外院长期诊断不明而来我院就全,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7例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0月~12岁,<1岁者1例,1~3岁5例,~7岁4例,~12岁7例。夏秋季发病15例,冬季发病2例。病程24天~1.5年。17例中均有乏  相似文献   

11.
小儿黑热病1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黑热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黑热病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总结易导致误诊的原因。结果1.本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早期除均有发热(100%)、脾脏大(100%)、贫血(94.7%)、白细胞减少(89.5%)等表现外,常易继发营养不良、血浆球蛋白增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2.本组起病隐匿,病程越长,临床症状如脾脏大、贫血、ESR增快、白细胞降低或全血细胞降低越明显;3.骨髓涂片检查利杜体,并结合免疫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使用推荐剂量葡萄糖酸锑钠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结论早期诊断并减少黑热病误诊的关键在于详细了解流行病学资料和及早行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2.
黑热病是由黑热病原虫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近年来本病有所增多,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现将3例经病原学证实的黑热病误诊病例报告如下。例1,女,2岁。因不规则发热、纳差、乏力、咳嗽、逐渐消瘦半年入院。病初体温不规则,多在38~39℃,午后及晚间较明显,有疲倦、咳嗽。外院拟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1岁4个月,因“发热10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0d受凉发热,最高体温39.5℃,伴寒战,无咳嗽,流清涕,气急、气喘,呕吐,食欲欠佳,二便正常,间断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感冒颗粒”,热未退,来我院门诊查血CRP:65.56mg/dl,hsCRP ﹥10mg/d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4.3×109/L,血小板计数76×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81.5%,单核细胞百分数5.5%,中性粒细胞百分数13%;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院。患儿自发病以来,无低热,盗汗,食欲欠佳,睡眠可,精神状况欠佳,大便通畅,小便多,体重无减轻。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4℃,脉搏:130次/min,呼吸频率:40次/min,体重:9.0kg,神志清,精神欠佳,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皮疹、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端正,眼睑无浮肿,双瞳孔等大圆,光反应灵敏,耳鼻无异常,口唇及指趾甲床苍白,口腔黏膜干燥,无溃疡,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无抵抗,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三凹征阴性,两胸廓对称,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心界不大,心率130次/min,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细湿啰音。腹部柔软,全腹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0cm,质软,边缘清。四肢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14.
黑热病是由杜利什曼原虫引起慢性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已相当少见。我科于2004年6月收治1例由国外输入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黑热病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儿黑热病180例进行临床分析,小儿黑热病早期表现多不典型,部分病例以变态反应性并发症而就诊,故易致误诊。锑剂治疗仍敏感,总治愈率为91.8%。在总量及疗程不变的条件下,每日由小到大梯级量治疗,毒副作用及1年复发率较每日平均量治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我县位于川西北山区,与甘肃文县毗邻,沿河一带为黑热病疫区。本文收集1983年2月至1988年5月40例住院病儿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40例主要来自县城以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黑热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6例黑热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多来自疫区,男27例、女19例,除5、6月份外,其余月份各有散发。临床表现以长期、反复发热及贫血、腹胀、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伴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以贫血、血三系减少、肝功能受损、C反应蛋白升高常见;43例患儿行骨髓细胞学检查,26例(60.47%)见利-杜氏小体;30例患儿行黑热病血清学抗体检测,28例(93.33%)阳性。30例患儿接受正规锑剂治疗,26例治愈、3例死亡、1例未愈出院,锑剂治疗有效率86.67%。结论对来自黑热病疫区,长期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的患儿,应完善骨髓穿刺、血清抗体等检查,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8.
小儿黑热病5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热病是地方性传染病,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不典型病例易误诊。我们于1987年至1991年收治小儿黑热病162例,误诊51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2岁,其中5个月~3岁27例,占52.9%全部病例均生  相似文献   

19.
105例小儿黑热病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位于四川西北山区,早在60年代黑热病就已灭绝,自1987年5月发现第1例黑热病以来,有逐年增多趋势,我院1987年5月至1990年6月收治小儿黑热病105例,均随访半年以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其临床特征为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等。HP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HPS分为感染相关性HPS(infection-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恶性相关性H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