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14日,呼图壁县县城发生一起因食用牛头肉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检测食物中毒优势型ST6型菌株的毒力基因特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源性病原菌的监测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地区7次食物中毒收集的32株ST6型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VFDB数据库进行毒力因子分析,并通过序列比对进行SEA亚型分析。结果第1-4起食物中毒ST6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谱完全相同;第5-7起食物中毒中,同一起食物中毒的暴发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一致,而非暴发菌株与暴发菌株携带的毒力因子不完全一致。在32株ST6型菌中,与粘附、酶和Ⅶ型分泌系统相关的毒力基因具有较高的携带率,α-溶血素(hly/hla)、β-溶血素(hlb)、δ-溶血素(hld)、γ-溶血素基因(hlgA、hlgB、hlgC)、肠毒素A基因(sea)和表皮剥脱毒素A基因(eta)的携带率均为100%,双组分白细胞毒素LukDE基因(lukD和lukE)的携带率为96.8%。所有菌株携带的肠毒素A均为SEA1亚型。结论32株ST6型食物中毒相关菌株携带多个毒力因子基因,以cna、sea、eta、lukD、lukE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编码的毒力因子可能对ST6型菌株的致病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玲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3):214-215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耐药趋势及用药情况,供临床治疗参考。方法对临床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统计临床用药情况、疗程及预后。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多为老年发病、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659例肺部感染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3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2例,万古霉素敏感率为71.4%、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曲松敏感率/〉50%,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其敏感性最低。而临床上敏感率最高的万古霉素用药频率却为最低。结论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临床的用药情并非如此,证明临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重视程度不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怀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6,12(6):43-4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粘附素陈怀青综述陆承平审校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创伤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而且可引致败血症、疖、脓肿等。作为人兽共患病的重要病原菌,其致病性长期来为医学家所关注。但以往主要对凝固酶、葡激酶等胞外酶及肠毒素、杀白细胞毒、表皮剥脱毒素以及毒性休... 相似文献
6.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下称金葡菌肺炎)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而且多耐药菌株感染逐渐增加,此现象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金葡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和酶,包括肠毒素、杀白细胞素、致红斑毒素、溶血毒素、表皮脱落毒素、透明质酸酶、纤维蛋白溶解酶、过氧化氢酶、凝固酶等,这些物质能保护细菌不被吞噬,且可使感染处血管痉挛、溶血,组织缺氧坏死,局部化脓和炎症扩散。金葡菌还可在抗生素诱导下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水解多种抗生素使之失活,即产生耐药。临床上常见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菌 相似文献
7.
北京电力医院分离的2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96株来源于痰液(占82.5%);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康复病区和呼吸科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3.1%;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氯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提供选药依据。方法对2012-01~2014-06该院临床分离出的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常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应用K-B纸片扩散法,按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美国临床实验室准化委员会(CLSI/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共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91株(46.4%),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05株(53.6%)。其中MRSA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以老年患者为主。MRSA及MS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均敏感。MRSA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青霉素G、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100%,MSSA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MR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SSA和MRSA对抗菌药物耐药率不同,须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控制耐药菌株,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07~2009年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监测.结果 3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06株.在临床标本中,痰液分离率最高,占57.6%;感染分布以呼吸内科为主,占43.4%.MRSA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很高且明显高于MSSA,并呈现多重耐药;MSSA对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在80%左右;MRSA和MSSA对糖肽类、利奎唑胺和奎奴普汀/达福普汀都很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严重,特别是对MRSA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19例皮肤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袁萍,朱风华,朱莲勤,刘苏玲,周永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人兽共患疾病之一,多数经创伤感染。因对驴进行直肠检查,致人健康皮肤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此类病例尚属少见。我院牧医系学生检查驴直肠时,致19人前臂健康皮肤感染金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0-2005年北京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了解其型别构成特征。方法分别对48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aureus,MRSA)和3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aureus,MSSA)进行spa基因序列分析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析,并与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 locus sequencing typing,MLST)进行比较。结果在MRSA中,t030和t037为主要spa型别,分别占47.92%(23/48)和37.50%(18/48);t002只在2005年菌株中出现,占14.58%(7/48)。3株MSSA型别分别为t377和t304。PFGE按带型差异及相似度分析,将所有菌株分为5组11型。结论t030和t037是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spa优势型别,A组和D组为PFGE优势型别。合理使用MLST、PFGE和spa分型方法对我国MRSA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683株临床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引起的社区和医院感染一直是临床上的重要难题.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本院683株临床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的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心内膜炎的临床变迁。分析了1977~1994年我院确诊的金葡菌心内膜炎21例,并与1957~1977年我院确诊的金葡菌心内膜炎11例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近年来,金葡菌心内膜炎有上升趋势,以右心内膜炎增加明显,后者尤与静脉毒瘾、血管介入性操作等有关。右心内膜炎在其高危因素、基础心脏病、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与左心内膜炎有明显区别。室壁心内膜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有赖于超声心动图确诊。并发症种类有所增多且较严重。由于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使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提高对金葡菌心内膜炎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09—2010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方法:按统一的材料、方法和判断标准[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09年版]对急诊ICU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离的117株金葡菌行耐药性监测,并对下呼吸道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株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85.5%,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为14.5%;随着年龄的增加,MRSA感染者增多;MRSA对喹诺酮、红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和达福普汀-奎奴普丁的敏感率仍保持100%;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株(VISA)和耐药株(VRSA);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Ⅱ)评分、高龄(>70岁)、住院天数>20 d、清蛋白水平、慢性肺病、机械通气、意识障碍、长期住护理院是下呼吸道感染MRSA的危险因素,清蛋白、高龄和住护理院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RSA的耐药性高,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并根据分离株的耐药特点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萄)是临床常见致病菌。近年来该菌耐药数目不断增多,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出现,使感染的发生率成倍增加[1],临床上治疗十分棘手。了解金葡菌产生耐药的机制,对指导选择抗生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概述对肝内酞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属于诱导酶,与质粒介导及染色体突变有关,能破坏具有β—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必然性菌素类和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抗生素失活。这种抗药性可以通过质粒的传导及转座号作用在金葡菌中流行.造成大量的耐药… 相似文献
17.
葡萄球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可乘虚而入,引起各种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主要引起动物的组织、器官和创伤的感染和化脓,严重可引起败血症或脓败血症。也可引起人肺炎、乳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广泛存在于人体,侵袭力强,可以耐受各种极端环境,并以不同形式出现,可长期寄居于患者组织中而不引起临床症状,也可导致暴发性全身感染.血液透析(HD)患者存在局部或系统性易感因素,SA感染发生率高,本文将对HD患者SA感染的发生机制及防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200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细菌室分离的SAU,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苯唑西林抑菌直径≤20mm为MRSA。结果5年共分离SAU1521株,MRSA890株,占SAU58.5%。SAU主要分布于急诊科255株(16.8%)、其他内科201株(13.2%);外科危重病房171株(SICU,11.2%)。MRSA主要分布于急诊科199株(22.4%);SICU148株(16.6%)和呼吸危重病房131株(14.7%)等。痰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最多,共725株(81.5%);其次为创伤口分泌物62株(7.0%)以及血液27株(3.0%);咽试子17株(1.9%);尿液16株(1.8%);胸腔引流液8株(0.9%);其他标本25株(2.8%)。最近3年门诊分离出MRSA菌株,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和伤口分泌物。MRSA对多种药物耐药,但对SMZ有较好敏感性,无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MRSA菌株;各科室分离的MRSA对多种抗生素均高度耐药。结论近5年中我院SAU尤其是MRSA分离率有所增加。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但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MRSA菌株。加强对SAU耐药性的监测,对合理应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病原学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糖尿病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发热仅18例,咳嗽、咳黄脓痰仅12例,胸片有显著x线改变者仅21例。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药物红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敏感率较高,夫西地酸,万古霉素无耐药。结论糖尿病并金葡菌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出现率高,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糖尿病肾病首选夫西地酸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