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琪 《大众健康》2007,(4):60-60
“清明节”快到了。作为节气的清明,将农作时令的迫近、祭奠亲人的肃穆与踏青游春的喜悦结合起来了,表现出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清明时值暮春,气候多变,且常阴雨绵绵。在人们户外活动频率骤然增加的时候,稍有不慎,即会损体伤身。因此,清明期间,更应注意养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林子寒 《健康》2012,(4):28-29
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清明节踏青的习俗始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绝句。清明前后踏青,是我国古代民间颇为盛行的活动,更是男女老幼颇为喜爱而又易行的节目。清明踏青,不仅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而且锻炼身体。可是你知道怎样踏青才健康吗?  相似文献   

3.
清明节在古时又被称为“踏青节”,更有杜甫的绝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清明前后,人体肝脉经气旺盛,而肝主疏泄,因而需将调节情志作为第—要务。而适时到郊外踏青能促进全身气血畅通运行,保持心情的舒畅。  相似文献   

4.
阿桃 《现代养生》2012,(4):60-60
清明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的名称至少出现于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而其渊源则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近,并出于对晋国名臣介之推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5.
清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一到,气候明显转暖,雨量增多,空气湿度增大,百花齐放,春意盎然,春游踏青正当时,人们的户外活动进一步增多。然而中医认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春风容易导致风寒入侵,加上清明多雨,湿气较之前会有所加重,在“风”和“湿”共同作用下,容易引发感冒、风湿、肩周炎等病痛。  相似文献   

6.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清明踏青、祭祖扫墓尽孝,回归自然,享受天然氧吧,实在是心旷神怡.清明节踏青祭祖,这是我们祖先的慧光,把春意盎然的时节,定为祭祖尽孝的清明节,真正是把孝道祭祖与养生健体结合,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7.
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此时太阳处在黄经15度,已经向北半球偏移。清明过后春光明媚,景色清净明亮,人们开始走出户室,春游踏青。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民谚道:“清明雷雨后,蜈蚣到处有;背风向阳坡,便是蜈蚣窝。”每年四五月,蜈蚣结束冬眠,开始向地面或地表浅层移动,活动比较迟缓,而且尚未进食或进食很少,易于捕捉,易于干燥,药用效果也最好,是捕捉加工的黄金时节。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足虫等,属节肢动物,隶属于唇足纲,蜈蚣目,蜈蚣科的少棘蜈蚣和多棘蜈蚣。蜈蚣体偏长,  相似文献   

9.
钱琦 《家庭医学》2021,(3):42-42
清明节不仅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自然界草长莺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吃青团:提升肺气青团子的做法各地或有差异。有的是将新鲜的鼠曲草捣烂与米粉拌匀糅合,制成团子;有的是将浆麦草捣烂压榨成汁,和以米粉成面,制成团子。青团子成品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为老少皆宜之食品。鼠曲草是一种野生植物,主要生长于江苏、浙江一带,其性平,味甘。清明时节,人往往火郁于内,寒覆于外,易得寒热咳嗽,鼠曲草可提升肺气。  相似文献   

10.
又到清明饮茶时。 找一处清幽之地,把春天波动的情绪浸泡在一壶清茶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诗词中的清明踏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踏青,内容丰富多彩,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进行野炊,采摘百草,狩猎,放风筝等。"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这话说的在理,春天万物苏醒满目葱茏,正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踏青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陶冶自己的心情。所以,历代文人墨客更是与踏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吟诗作赋,为春游大抒雅怀。  相似文献   

12.
《大众医学》2011,(4):50-51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时节,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故清明含有明洁之意。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扫墓、寒食、插柳、放风筝等习俗。常言道:清明断雪,  相似文献   

13.
暮春四月,草长莺飞。清明之日,既是奠祭故人的传统节日,又是植树踏青的大好时光。说起清明奠祭故人的来历,溯源在山西。据传,晋文公即位前,曾在外流亡十几年,臣子介子推一直跟随他,在晋文公无饭可吃的困难之时,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池食用。回国后,从者皆赏,却忘记子推。介子推得知此情,感到文公已不需要他的辅佐,乃背起老母,隐居于山西介休的绵山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有清明饮茶的习惯。清明茶采自茶叶的嫩芽,是新春的第一出茶。“清明时节雨纷纷”,因为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清明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唐代诗人卢仝曾这样形容喝茶的感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可见国人对茶的热爱。 如今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一族也爱上了喝茶,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适合喝哪种茶,现在,不妨跟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吧!  相似文献   

15.
一个白雪皑皑,寒风凛冽的冬日,父亲和已瞎眼的祖母,一老一小,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去沿村乞讨。富人家的狗咬破工他的后腿,那殷红的血伴着那小小的脚印,一步一步的留在莹白的雪地之中。父亲已经走了十年了!石门峰山坡上的野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已经十个春秋。父亲在我们生活中的概念,都是陵园、祭祀、扫墓、清明节一类的词汇。我们和父亲阴阳两隔,联系我们的,也只有每次烧给他的那些黄黄的、薄薄的纸钱。在天国的父亲,您生活的还好吗?  相似文献   

16.
清明时节气候渐暖、草木茂盛,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好时节。此时人们常常通过祭祖和扫墓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但许多人难免因思念亲人而伤感,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人,更应学会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春季也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需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相似文献   

17.
清明话养生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的好时节。自古清明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  相似文献   

18.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七绝脍炙人口,为千古绝唱。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代有自称“诗医”者,觉得此诗中有多余的字,于是将时节、路上、借问、牧童全部删去,一变而成五绝,有人拍手称善。今乃仿此故事,把末二句改成“提着青团何处去?举步奔向新旧坟”,描绘江南人清明祭祖的景象,东施效颦,聊备一格。  相似文献   

19.
民谚道:"清明雷雨后,蜈蚣到处有;背风向阳坡,便是蜈蚣窝。"每年四五月,蜈蚣结束冬眠,开始向地面或地表浅层移动,活动比较迟缓,而且尚未进食或进食很少,易于捕捉,易于干燥,药用效果也最好,是捕捉加工的黄金时节。  相似文献   

20.
钱琦 《健康生活》2021,(3):60-60
临近清明,气温忽高忽低,“乱穿衣”的现象也在街头到处上演.最近感冒的人数也明显增加,而这次的感冒和“春姑娘”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人一看天气暖和了就开始“乱穿衣”,老话说要春捂秋冻,但却被很多人忽略了.这段时间气温忽高忽低,前一天冷得像冬天,后一天就温暖如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