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中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水(含10 mmol·L-1四丁基氢氧化铵与10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8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应用外标法对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中已知杂质阿糖腺苷和腺嘌呤进行检查,其他未知杂质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进行检查。结果:阿糖腺苷和腺嘌呤分别在0.0765~1.530 7μg·ml-1(r=0.999 9),0.078 0~1.560 0μ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2%,n=9)、97.0%(RSD=1.2%,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单磷酸阿糖腺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90∶1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9nm,柱温:25℃。样品用流动相溶解进行色谱分析。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在23.03~69.08m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最低检测限为0.022mg.L-1。高、中、低6个浓度的RSD<2.0%,日内RSD<2.0%。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单磷酸阿糖腺苷原料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有关物质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4.6 mm ×250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V∶V=20∶8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60 nm。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杂质成分分离度高,已知杂质阿糖腺苷和腺嘌呤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8,检出限分别为0.89 ng和1.04 ng。结论:该法用于测定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有关物质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测定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中15种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选取45Sc、72Ge、115In、209Bi这4种同位素作为内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进行测定。RF功率为1 600 W,采样深度为10 mm,雾化器流速为0.77 L·min-1,稀释气体流速为0.14 L·min-1,蠕动泵为6 r·min-1。结果 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3~1.000 0;方法检出限为0.006 4~12.053 1 ng·mL-1;回收率在90.0%~11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n=9)。结论 该方法准确,便捷,灵敏,适用于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离子对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测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采用NovapakC18(150×3.9mm,4μm)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10mmol/L氢氧化四丁基铵和10mmol/LKH2PO4)(15∶85),检测波长258nm。本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为0.63%。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测定单磷酸阿糖腺苷原料药中7种残留溶剂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使用DB-624毛细管柱(30m×0.32mm,1.8μm)为色谱柱,以水为溶剂,测定单磷酸阿糖腺苷原料中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吡啶的含量。结果: 甲醇、乙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吡啶分离度好,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7种有机溶剂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79~0.9995之间;3个水平的回收率分别在81%~108%之间,各组分检出限在0.0497~0.499μg·mL-1之间。结论: 此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单磷酸阿糖腺苷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酒泉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酒泉市人民医院2016年8~10月儿科门诊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处方,对患儿的年龄、疾病诊断、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用量、疗程和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率高达59.08%;使用患儿中,年龄最小的为5 d,最大的13岁.以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率最高,达46.29%;使用剂量最低为0.05 g/d,最大为0.3 g/d,疗程多为1~3 d;单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占41.25%,其余均为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比例达58.75%.结论 酒泉市人民医院门诊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存在超适应症用药、用药剂量过大、过度联合用药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佘凡  王自义  高翔  李秋菲 《安徽医药》2017,21(12):2164-2168
目的 建立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无菌检查方法标准.方法 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采用薄膜过滤法,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无菌方法适用性研究.结果 确定了规格为0.1g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无菌检查方法.14家企业(共111批次)无菌检验方法均为:取样品60支,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 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每次100 mL,共冲洗2次.结论 通过对14家企业生产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方法验证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试验,最终确定严谨统一的无菌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泛昔洛韦组和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激素、炉甘石洗剂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措施,泛昔洛韦组加用泛昔洛韦口服治疗;单磷酸阿糖腺苷组则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神经痛发生率等。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泛昔洛韦组(P<0.05);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者疱疹消退、疼痛消失、皮损痊愈及结痂时间均显著少于泛昔洛韦组(P<0.05);同时单磷酸阿糖腺苷组患者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泛昔洛韦组(P<0.05)。结论相较于泛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病损痊愈,并减少神经痛遗留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茶碱为内标,测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使用西德SERVA公司的阴离子柱(4.6×250m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pH值为3.05±0.05,检测波长258um,在32~48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100.1%.±RSD=1.07%(n=6),本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同时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对照组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51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咳痰、发热、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发酵液中的阿糖腺苷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分析技术,色谱柱:Phenomenex C18(4.60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95,V/V),流速:0.7m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25℃;质谱离子源ESI,雾化气压力:20.00psi,干燥气流速:8L·min-1,干燥气温度:350℃;质谱扫描质量范围:50~1000.采用全扫描一级质谱(full scan)和选择离子全扫描二级质谱(full scan MS2)及三级质谱(full scan MS3)等方式进行测定,正离子方式检测. 结果 初步分析了发酵液中的阿糖腺苷及其有关物质的结构. 结论 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对发酵产物进行初步鉴别.  相似文献   

14.
杜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3):151-152
目的 分析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滴注,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止泡、止痛、完全结痂及皮损痊愈时间方面优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2%,观察组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徐硕  邝咏梅  徐文峰  金鹏飞   《中国药师》2022,(12):2272-2274
摘要:目的:建立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HPLC技术,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至3.0)(75∶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4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盐酸阿莫罗芬在50.42~151.3μg·ml-1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0.78%(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能够用于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李锡岩 《齐鲁药事》1989,8(1):44-47
<正> 阿糖腺苷(Ara—A,Vidarabine,arabinofuranosyl adenine)及阿糖腺苷单磷酸(AraAMP,Ara—Amonophosphate)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实验证明无论在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折地平片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钠0.005mol·L-1,磷酸氢二钠0.004mol L-1)-乙腈(30∶70)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56nm;柱温30℃.结果阿折地平在2.50~4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高、中、低3种不同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00.2%、100.5%,RSD为0.49%、0.57%、0.64%.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阿折地平片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治疗,疗程均3~5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1.4%、92.9%,高于对照组的42.5%、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疱疹破溃为溃疡4例,对照组疱疹破溃为溃疡16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丽  李强 《中国药物警戒》2015,(1):45-48,52
目的通过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数据库中2004年1月~2014年7月10日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国内2个厂家的药品说明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14岁以下儿童(88.02%)居多,但说明书中却无儿童用药信息;联合用药215例,联用品种以抗生素为主(68.38%);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55%)为主,表现为皮疹(44.40%)和瘙痒(5.69%)等,但说明书中却无相关风险提示。结论重视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引发的不良反应,完善药品说明书,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于海洲  阮健 《中国药房》2014,(34):3219-3220
目的:考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5、25、35℃避光和光照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变化,并考察配伍前后配伍液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在避光条件下,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单磷酸阿糖腺苷百分含量在99%以上(相对于0 h);而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放置时间的延长,配伍液中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含量有所下降,pH值及不溶性微粒则无变化。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后,24h内于避光条件下可稳定共存,光照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