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8-2010年调血脂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DDs居首位的血脂调节药为他汀类,单品种DDDs排序前2位的是阿托伐他汀钙、辛伐他汀。结论他汀类调血脂药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血脂药,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相似文献   

2.
调查我院调血脂药品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收集我院2004~2006年数据库内的调血脂药消耗数据,用Excel对药品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3年来,我院所用的调血脂药以他汀类药物最多,占用药频度的93.42%,国产的辛伐他汀(辛可)是所有药品中增长最快的,增幅达到829%.调脂药的用量及消耗金额呈逐渐上升趋势,2004~2006年总体增长227%;以辛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占据了调血脂药物绝大部分市场,第二大贝特类的药物使用频度占5.72%.我院调脂药使用情况整体上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2004-2006年我院调血脂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4-2006年调血脂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调血脂药物使用金额情况、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我院的调血脂药物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脂药物品种。结论:我院调血脂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调节血脂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株洲一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1月调节血脂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医院调节血脂药的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其年度用药金额占医院药品总销售金额0.194%~0.249%;他汀类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节血脂药,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3种药在3年内稳居使用金额、使用频度前3位。结论:该院调节血脂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血脂防治教育和培训,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调脂治疗的达标率,使患者最大获益;加大新药品种的引进,方便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庄华玲  李瑞珍 《医药导报》2002,21(4):242-243
目的:了解调血脂药物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为计算单位,对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2000年调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总用药人次(DDDs)的排序、按药理分类的DDDs比较和药物来源的DDDs比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血脂药物DDDs年增长率19.09%,销售金额年增长率36.18%,HMG CoA还原酶抑制药的DDDs年增长率74.04%,合资企业生产的调血脂药物的DDDs两年间上升74.04%,销售金额两年间上升55.27%.结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调血脂药物平均日治疗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诊药房调血脂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门诊药房2009年至2011年调血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他汀类、贝特类药销售金额增幅明显,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85%,35.19%。结论医院调血脂药临床应用合理,他汀类、贝特类药占主导地位,高效、安全、依从性好的药物受到临床青睐。  相似文献   

7.
杨建苗  周鹏 《海峡药学》2013,(8):161-163
调查我院2008~2011年4年中调节血脂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额以每年近35%的增长速度递增,DDDs同步性较好。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他汀类药物,非诺贝特缓释胶囊的用药频度仅次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说明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调节血脂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调节血脂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8—2010年3年中调节血脂药销售金额、销售量,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年DDDs和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额以每年近30%的增长速度递增,DDDs同步性较好。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他汀类药物,多烯酸乙酯胶丸的用药频度仅次于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结论: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合理,管理完善;疗效好、价格低的调节血脂药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调脂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度常用调脂类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等情况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及金额排序居前的是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该院3年来他汀类降血脂药的销售金额、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阿托伐他汀持续3年占他汀类降血脂药构成比的40%以上。结论他汀类药物占调脂治疗的主导地位,我院调血脂药物使用较平稳。  相似文献   

10.
王陆军  刘慧  凌春燕  潘海燕 《中国药房》2014,(18):1646-1650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34家医院调脂药的临床应用情况、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京市34家医院2010-2012年调脂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调脂药销售金额及DDDs均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73%、35.29%;他汀类、中成药类及贝特类始终占据调脂药市场的主导地位,三者的DDDs之和占总DDDs的比例均超过96.00%;他汀类药的DDDs显著上升,分别占总DDDs的68.65%、71.67%、74.53%;中成药类和贝特类的DDDs构成比逐年下降;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中,阿托伐他汀以绝对优势占调脂药市场的首位,但瑞舒伐他汀年均增长率最快,2012年已跃居第2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的市场份额增长幅度巨大。结论:该地区调脂药各类药物构成比相对稳定,他汀类药在调脂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新型调脂药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了新选择,销售前景看好;以血脂康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市场份额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统计2001~2003年郑州大学3所附院头孢菌素类药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结果:3年中,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09%;第三代头孢菌素约占70%,用量最大;2003年与2001年相比,第三代头孢菌素DDDs上升549.25%,日用药金额则下降75.32%;第四代头孢菌素年用药金额较少,但DDDs逐渐上升。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用量剧增,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该类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2.
2005-2007年我院调血脂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调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05—2007年调血脂药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每日药费以及年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他汀类调脂药是该院临床上主要的调血脂药物,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  相似文献   

13.
分析南京地区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情况,为该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运用药物经济学的金额分析法和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南京地区34家医院抗精神病药总的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逐年上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17%和8.68%,典型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与用药频度(DDDs)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63%和-9.98%。南京地区使用的抗精神病药是以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为主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建议相关部门调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价格及医保政策,惠及更多患者。  相似文献   

14.
田莉 《中国药事》2015,(2):215-219
目的:通过对2011-2013年恺德心血管病医院调脂药物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结合最新研究报告、作用机制以及不良反应,概述调脂药的用药情况以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恺德心血管病医院调脂药的临床用药情况,以调脂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率(DDDs)、构成比例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阿托伐他汀(阿乐+立普妥)使用金额居调脂药物的首位,并且逐年显著增加,DDDs比例均在85%以上。2013年新引进的瑞舒伐他汀DDDs占11.98%,而苯扎贝特的DDDs逐年下降。结论:恺德心血管病医院调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目前临床治疗趋势,但也存在临床上对调脂药认识不足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应深入了解各种调脂药的调脂机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用或联用调脂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杭州地区18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统计杭州地区18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品种、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Dc).结果 2001~2004年杭州地区18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购药金额、DDDs、DDDc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4.35%,12.64%,10.38%,2004年杭州地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降低药价,但高DDDc的药物尤其是注射用药物增长速度很快;左氧氟沙星位居购药金额首位,占喹诺酮类药物总购药金额的53.14%,其DDDs占总DDDs的33.35%.结论 喹诺酮药物的临床使用逐渐增多,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调脂药物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伟侨  曹国华 《医药导报》2002,21(2):113-115
目的:了解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2000年调脂药物的使用情况,着重分析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值(DDD)分析法,对5年中消耗的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其用药频率及日均用药费用及调脂药销售金额、品种变化.结果:1997年他汀类销售金额随整体调脂药物增长有较大增幅;从1998年起他汀类品种逐渐增加,辛伐他汀的总用药人次值(DDDs)一直位居首位,日均用药费用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该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符合经济、适用原则,基本无一味追求新药、贵药现象.  相似文献   

17.
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广州地区35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品种、用药频度、购药金额均逐年增加,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2.94%和13.64%,注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6.93%和35.56%;口服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25%和10.34%。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用药量逐年快速增长。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利用情况,希望为该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8年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均逐年减少,总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的年平均增长率AARG分别为-13.33%和-11.65%。总用药频度DDDs为1785.42万日,总用药金额为27427.14万元。左氧氟沙星位于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的第一位,分别占喹诺酮类药物总DDDs的42.02%和总用药金额的32.72%。结论广州地区20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虽逐年减少,但为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调节血脂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调节血脂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为我院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分别居销售金额的前2位,瑞舒伐他汀成为使用增长最快的药物。DDDs排序前5位药品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钙、氟伐他汀、非诺贝特、阿昔莫司。结论:我院调节血脂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符合调节血脂药的国内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20.
林碧英  许惠溢  黎碧云 《海峡药学》2008,20(10):158-160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我院2007年他汀类调血脂药物使用金额情况、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我院的他汀类调血脂药物用药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均为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辛伐他汀(国产及舒降之)、洛伐他汀(lovastatin)、氟伐他汀(nuvastatin,来适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