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支持在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86例,按出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出院后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向患者发送健康宣教、服药指导及服药提醒等内容的手机短信。比较出院1年两组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1年观察组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手机短信支持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全程给予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评定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服药依从性、WHOQO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WHOQOL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环境领域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WHOQOL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在精神科推广。  相似文献   

4.
周湘梅  马莹  吴虹 《护理学报》2014,(15):58-60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药物管理训练,观察研究3个月,并于出院半年、1年时进行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后、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比较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8、0.19、1.02,P0.05)。药物管理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30),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t=3.03、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05)。1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7.62,P0.05)。结论药物管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疾病长期预后及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训练,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1年时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分,及出院1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院1年BPRS评分、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训练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对预防复发和改善预后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峰  文艳  尹竹芳 《中国康复》2015,30(1):76-77
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并配对纳入其家属,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家属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家属施予传统的健康宣教。采用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1年末进行评定,并于出院1年末统计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末,2组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BPRS、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出院1年末(P<0.01)。观察组出院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减少复发,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自我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和HAMA、SPBS、CD-RISC、PANS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SPBS、PAN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RISC各维度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和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而提升疾病诊治和护理配合度,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首次精神分裂症发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出院后采取电话随访、定期家访及集体督导等多种干预措施进行院外延续健康教育。采用自设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采用BPRS量表评价患者的疾病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出院半年、1年后BP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1)。结论院外延续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家属参与患者治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恢复及其亲属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且出院的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由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根据随访时间将患者及家属分为4个小组并对应建立微信群进行互动管理。于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6个月和9个月4个时间点,分别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亲属的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6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得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可有效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并可缓解患者亲属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秀红 《当代护士》2016,(10):106-107
目的探讨每日短信提醒服药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临床痊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日进行电话短信督促。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无差别。结果在出院第六个月末评价,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短信提醒服务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式延续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门诊随诊,在患者出院1年时调查两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延续护理能提高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综合干预在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敷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中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及对照组82例,观察组实施个性电话随访、社区集体性服药督导及健康教育等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与出院6个月时相比,出院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则显著降低且复发率显著提高。结论对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护理综合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院团体心理治疗对心身病房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心身疾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2例,分别采取常规出院指导与出院团体心理治疗,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服用依从性、自我调节行为、家庭负担、社会支持变化与出院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自我调节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3.13%)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团体心理治疗可有效提升心身疾病患者的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心身疾病患者的家庭负担,提升其社会支持水平,对心身疾病出院后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冥想放松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首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心理、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4周的冥想放松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SSMI-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比较实施冥想放松训练前后病人病耻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SMIC、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SSMI-C、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冥想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性的心理护理,采取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6个月各评定1次。出院随访1年。结果2组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均以观察组较好(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病人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增加药物管理技能训练,对两组病人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评价病人的病情,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比较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和出院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出院时BPRS评分相当,但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12个月末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TAQ 评分在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末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管理技能训练能提高病人服药治疗依从性,对预防复发、改善预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群组看病管理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为开展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研究组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点,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观察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护理模式,不给予任何形式的社区医疗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 - 74)以及复发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干预前(出院时),两组PANSS、SDSS和GQOLI -74评定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研究组PANSS,SDSS总分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服药依从性、GQOLI - 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群组看病管理模式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社会功能,提高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对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可行性与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出院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分别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调查依从性,并进行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复发率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M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复发率为7.0%,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5,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是改善患者近期效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8月~2008年7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家属给予一般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家属在一般性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有计划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2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2组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出院6个月后怠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了解评分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怠者的服药依从性、再住院率及冲动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做好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怠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了解的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从性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实施依从性干预后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观察组,将2016年1~12月该院实施依从性干预前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及其照料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接受依从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项目(WHO DASⅡ)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以及家庭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治疗依从性评分和IT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WHO DAS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出院后3个月ZB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从性干预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提升预后效果,减轻家庭照顾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