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放式病房管理对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50例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4月前封闭式病房管理下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封闭组,2016年4月~10月开展开放式病房管理下收治的75例患者作为开放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行为表现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开放组住院期间不良行为发生率为6.7%明显好于封闭组的20.0%(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PANSS总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出院时开放组的PANSS总评分明显好于封闭组(P<0.05);两组管理12周后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管理前明显改善,管理12周后开放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好于封闭组(P<0.05)。结论开放式病房管理对提升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并能减少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放式病房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对照组患者实行封闭式管理。两组患者在入院时、治疗4周后、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所有量表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在BPRSI、TAQ及NOSIE测定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3项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开放式病房管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激惹情绪、促进自知力恢复、提高社会能力、社会兴趣。  相似文献   

3.
周湘梅  马莹  吴虹 《护理学报》2014,(15):58-60
目的探讨药物管理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药物管理训练,观察研究3个月,并于出院半年、1年时进行随访。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后、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时进行评定。结果入组前两组比较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8、0.19、1.02,P0.05)。药物管理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30),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服药态度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t=3.03、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05)。1年随访时,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7.62,P0.05)。结论药物管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疾病长期预后及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妙妙  周玉英  丁皎  陈洁 《中国康复》2012,27(3):232-234
目的:探讨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半开放管理。训练组患者实行全开放管理,并参加社会技能训练。用阴性和阳性症状(PANS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在入组前及训练结束后对2组患者同步测评并比较。结果:入组前2组患者PANSS、SDS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结束后训练组SDSS、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放式管理及社会技能训练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社会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复习,综述了自主服药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学进展.治疗依从性差一直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尤其是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最大难题.服药训练是指一套鼓励精神疾病患者自行管理精神科药物的计划,医生和护士把服药管理的主导角色淡化,并将服药管理的责任下放到患者身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同时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策略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相关因素的分析,提供护理对策以期使这类病人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1临床资料 自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入住开放式与封闭式病房的意外风险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入住开放式病房,对照组入住封闭式病房;采用跌倒、噎食、攻击、自杀、出走5个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风险状况。结果两组患者中有攻击风险者占40.0%,有自杀风险者占24.4%;研究组跌倒、噎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走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新入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风险评估管理,是预防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开放管理出走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全开放管理模式中发生出走行为相关原因和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时策,以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方法 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住全开放病区的574倒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32例惠者进行分析。结果 出走原因有:患者病情、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担心家庭。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走行为可以归纳出几个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病人重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缓解病情、减轻症状、防止己缓解的症状反复,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恢复社会功能,尽早回归社会。可在临床护理中,我们经常遇到病人拒药、藏药,甚至有的病人想方设法把已吃进去的药吐出来。所以精神科护士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不协调为主要表现的迁延性疾病,其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药物。因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同,对服药的态度也不同。所以,药物能否服入,对精神病患者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是全球精神病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是病情复发和再住院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环境和测量方法的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率从11%到80%不等,平均为41%,间接导致失业、长期残疾、住院时间延长、自杀、过早死亡等。而依从性水平与患者自身、药物、疾病、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本综述的目的是根据现有的初步研究结果,总结影响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中介因素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于春梅 《全科护理》2013,(27):2548-2549
导致精神疾病复发的根源之一是病人对服药依从性差。依从性是指病人对各种治疗服药过程的主动配合程度。病人对服药依从性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和效果。精神分裂症病人对药物维持治疗常不重视,很多病人因服药依从性差而自行停药,导致疾病复发或病情波动。因而,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1]。1影响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原因①病程长、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治疗信心。②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杀未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服药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48例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婚姻、经济状况、家族史、生活事件、病程、临床分型、临床症状、自杀时间、自杀季节、自杀地点、自杀方式等进行调查,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果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自杀未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同期自杀未遂急诊入院患者(270例)的92%;自杀的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的自杀意念与其文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个人经济收入、家庭收入、经济压力、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自杀未遂前自杀意念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及早针对患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的心理进行护理干预,患者家庭及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以减少患者的自杀率。  相似文献   

15.
开放式心理病房住院强迫症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开放式心理病房51例强迫症患者实施二重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效果。护理时给予入院指导和评估,注重心理护理技巧,配合治疗项目侧重生活作息节律的训练和指导,加强睡眠护理,重点做好出院指导,以巩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院服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的12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1例.干预组由专科护士对患者及家属存在的问题进行家庭教育、患者教育,及定期随访为主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精神卫生指导,不作系统的疾病和健康知识宣教.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干预前药物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比率分别为10%,28%,62%,干预后分别为52%,32%,1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2,P<0.01).对照组干预后药物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的比率分别为15%,24%,61%,两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7,P<0.01).结论 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4周后观察组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程度和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服药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服药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服药护理,干预组46例在常规服药护理基础上,增加并运用"知、会、能"三步服药训练。对病人的自知力及治疗态度(ITAQ)、服药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干预前后不同阶段进行评定。[结果]三步服药训练后,出院时、出院半年和出院1年,干预组病人TIAQ得分及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ADL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药技能训练提高了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步技能训练有效提高了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服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疗效,促进康复。方法对93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病人服药依从性高低与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认识、家庭关怀及健康指导有关(P<0.01)。结论 加强精神卫生和药物知识教育,重视服药劝导,有助于服药依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全开放管理模式中发生出走行为相关原因和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3月住全开放病区的5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32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出走原因有:患者病情、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担心家庭.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走行为可以归纳出几个主要原因,并据此采取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