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右心室-肺动脉耦联(VAC)参数在评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H) 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4月期间62例CTD-PH患者临床及CMR资料,根据危险分层将其分为组1(低危及中低危患者,n=39例)和组2(中高危及高危患者,n=23例),并对患者的左右心室容积、功能参数、左心室心肌组织学参数及VAC进行分析,寻找用于预测CTD-PH危险分层的最佳模型。结果:右心室容积功能参数和右心室插入部的组织学参数在两组PH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和VAC具有独立预测效能,联合RVEDVI和VAC具有最高的预测准确性(AUC=0.839,95%CI:0.735~0.944,P < 0.001)。结论:右心室相关的容积、功能参数和右心室插入部的组织学参数可用于评估CTD-PH危险分层,联合RVEDVI和VAC可提高评估危险分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Tei指数(TDI-Tei)及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AD)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方法 4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一般资料,Simpson法测量右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TDI获取各组右室侧壁三尖瓣环处的频谱图,测量等容舒张期(I RT)、等容收缩期(ICT)、射血期(ET)及TDI-Tei.应用STI技术分别测量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处和室间隔三尖瓣环以及此两点连线的中点相对于心尖部的位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TDI-Tei均增高(P<0.05),T1、T2及Tm则明显减低(P<0.01),RVEF明显减低(P<0.01).中度PAH组和重度PAH组相比,TDI-Tei及T1、T2、Tm均存在差异(P<0.05),RVEF则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PAH组和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PAH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受损;TDI-Tei联合三尖瓣环位移参数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邓燕  郭盛兰  马国添  梁梅馨 《广西医学》2009,31(11):1571-1573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评估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的价值。方法应用SRI定量检测36例PH患者(PH组)及35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观察右心室6节段及右心室整体心肌非同步相关参数,包括:QRS波至右心室6节段及右心室整体心肌收缩期达峰时间(Ts)、右心室机械不同步指数(RV—DI),并对所获参数进行心率校正;测量右心室功能相关参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MPI指数(RVMPI)、右心室游离壁三尖辩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宣整体应变率(RV Strain)及右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RV Sas)。结果PH组RV—DI、右心室整体Ts大于对照组(P〈0.05),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殁中间段Ts长于室间隔相应节段TB及对照组相应节段Ts(P〈0.05);PH组右心室功能相关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RV-DI与RVFAC及RVEF呈负相关(r=-0.81,P〈0.05;r=-0.85,P〈0.01)。结论PH患者存在右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SRI可作为临床判断右心室机械不同步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瓣环组织位移技术(tissue motion annular displacement,TMAD)测量三尖瓣环位移(tricuspid annular displacement,TAD)评价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明确诊断为肺心病患者43例,依据肺动脉压力分为两组,A组(30 mmHg〈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1 mmHg=0.133 kPa)20例,B组(肺动脉收缩压〉50 mmHg)23例,健康对照组32例。应用TMAD技术测得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1)、室间隔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及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右心室纵向缩短率(Tm%),右心室射血分数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肺心病A组及B组T1、T2、Tm、Tm%及RVEF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肺心病B组T1、T2、Tm、Tm%及RVEF均低于A组(P〈0.05);三尖瓣环位移各参数与RVEF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TMAD技术测量TAD可以迅速、准确评价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5.
赵德霞  丁连芹  巨兰  于丹  陈旭  孙宇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98-99,101,161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跟踪技术评价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右冠轻微病变(右冠狭窄〈70%)患者(A组)20例,下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B组)20例,对照组(NC组)为体检健康者30例。应用STI测得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室间隔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及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右心室纵向缩短率。右室射血分数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结果与NC组比较,A、B组T1、T2、Tm、Tm%、RVEF均明显减低(P〈0.05);B组较A组T1、T2、Tm、Tm%、RVEF亦明显减低(P〈0.05);各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RVEF均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STI可以评价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心脏病右心室功能不全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不同肺动脉压力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变化特点,探讨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9例风心病择期行瓣膜替换术患者,根据不同瓣膜病变情况分为单纯主动脉瓣病变(AO)组、二尖瓣关闭不全(MI)组、二尖瓣狭窄(MS)组和联合瓣膜病变(DV)组.运用多腔漂浮导管及REF-1TM右心功能监测仪,动态观察围术期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右心室前负荷指数(RVEDVI)、右心室每搏作功指数(RVSWI)、右心作功指数(RCWI)的变化,运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术前、术后12、24、36、48 h的右心室室壁应力(RVWS)、跨三尖瓣血流参数充盈早期峰值流速(E)与充盈晚期峰值流速(A)之比(E/A)和三尖瓣返流量(TI)的变化规律.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室收缩指标及前、后负荷间均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而与右心室舒张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和体循环阻力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风心病肺动脉高压与右心室功能不全互为因果,关系密切,围术期积极采取措施,回复肺动脉高压,对防治右心室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右心功能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超声技术,将二维超声SIMPSON法右室射血分数(RVEF)测值、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血流参数与右心导管所测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能够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超声诊断指标,以明确其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价值。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经超声和/或心导管检查证实的无心内分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31例(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1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4例,在房粘液瘤3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2岁。心功能I~三级,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探讨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比较右心造影对测值的影响。方法选择肺源性心脏病代偿组、失代偿组、正常对照组各20例分别进行造影前、后实时三维超声的采集成像,计算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每博输出量(RVSV)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并根据心内膜是否清晰可辨分为心内膜边界清晰者、心内膜边界欠清晰者,比较两者三维超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代偿组、失代偿组RVEDV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RVEF值减低(均P<0.01),代偿组与对照组RV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失代偿组RVSV与代偿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组RVEDV较代偿组明显增大,RVEF明显减低(均P<0.01)。心内膜边界欠清晰者造影后较造影前RVEDV、R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能够客观地反映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右心声学造影改善了心内膜边界的可识别性,提高了右心室收缩功能测值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 time-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RT-3DE技术测量80例急性肺栓塞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RVEDV)、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RVESV)、每搏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RVSV)、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多普勒超声测定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Tricuspid regurgitation pressure gradi-ent,TRPG)及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选取8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肺栓塞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VEDV、TRPG及SPAP值增大,RVSV、RVEF减低(P<0.05)。结论:RT-3DE能够较客观地反映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 总结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应心脏磁共振成像(CMR)上心肌组织特征?右心室形态学和功能改变,探讨CMR在ARVD/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已确诊ARVD/C且行CMR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CMR图像由两名医师进行心脏容积和功能等定量评价,同时进行心室壁组织特性?形态学特征及心室壁运动的定性评估?定量测量指标包括右心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其中RVEDV指标经体表面积(BSA)校正,获得右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RVEDVI)?定性评估包括脂肪浸润?“手风琴征”?延迟强化及心室壁运动等?【结果】共35例患者确诊为ARVD/C且行CMR检查,其中男22例(62.9%),女13例(37.1%),平均年龄(32.0 ± 11.8)岁,年龄范围(15 ~ 57)岁?常见的症状依次分别为心悸25例(71.4%)?胸闷10例(28.6%)和晕厥6例(17.1%)?所有患者均有室性心律失常?图像定量评估指标(RVEDV?RVEF)的观察者间一致性良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996-0.999, P < 0.001)?CMR评估RVEF为(33.51 ± 13.19)%,RVEDVI为(174.74 ± 64.36)mL/m2?依据2010年修订的ARVD/C诊断标准中CMR的定量参数分析显示:其中RVEDVI符合主要标准的为24例(88.9%),符合次要标准的为3例(11.1%); RVEF符合主要标准的为20例(57.1%),符合次要标准的为8例(22.9%)?21例(60.0%)可见脂肪浸润;19例(54.3%)出现“手风琴征”;29例(82.9%)CMR显示心室壁延迟强化,其中18例(51.4%)可及左心室壁延迟强化;28例(80.0%)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结论】 CMR可以全面评价ARVD/C患者心脏的解剖形态?心肌的组织学特性以及心室壁的运动情况,并准确评估右心室的功能,可在ARVD/C诊断中提供相应的信息,是ARVD/C诊断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对98例109眼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达94.5%,与国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5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的形态、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SPWMD及IVM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波间期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S组显著延长(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RV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与RVS组相比,RVA组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均P〈0.05)。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主动固定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导线组)45例,用被动固定导线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导线组)43例,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检测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导线组固定次数(1.5±0.8)次与被动导线组(1.3±0.5)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主动导线组手术时间(73.45±11.21)min较被动导线组(68.34±11.43)min长(t=2.12,P<0.05),曝光时间(9.13±3.04)min较被动导线组(7.11±2.21)min长(t=3.58,P<0.01).主动导线置入15min后可达到理想参数,但起搏阈值(0.69±0.18)V较被动导线组(0.56±0.12)V高(t=4.00,P<0.01).术后1个月时随访,两组的起搏参数主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70±0.19)V、阻抗(699.31±147.25)Ω、感知灵敏度(13.57±4.56)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8±0.14)V、阻抗(662.79±126.14)Ω、感知灵敏度(14.51±4.31)mV.手术时主动导线组旋出15min后的起搏阈值(0.69±0.18)V、阻抗(708.22±142.03)Ω、感知灵敏度(13.33±4.71)mV;被动导线组起搏阈值(0.56±0.12)V、阻抗(653.62±117.58)Ω、感知灵敏度(14.76±3.98)mV,两组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使用主动导线行RVOT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e echocardiogram in right ventricular overload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 D McCann  N B Harbold  E R Giuliani 《JAMA》1972,221(11):1243-12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的主动电极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的被动电极起搏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1001例。根据心室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 RVOTS 组(521例)和 RVA 组(480例)。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心室起搏电极相关的基本参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RVOTS 组术后即刻起搏阈值[(0.77±0.28)V]比 RVA 组[(0.53±0.17)V]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VOTS 组术中曝光时间[(18.76±8.43)min]比 RVA 组[(9.66±4.35)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术后1 w 及术后1、6、12、18、24个月起搏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在不同时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起搏参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长期保持稳定。RVOTS 组心脏穿孔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RV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心脏超声测量各参数及心功能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 >0.05)。RVA 组随访中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 RVOTS 组高(P <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在 RVOTS 起搏是可行的,长期随访起搏参数稳定。但是当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 RVOTS并指向前壁或游离壁可能增加心脏穿孔风险。  相似文献   

18.
周振宇  陈世蓉  刘涛  陈勇 《西部医学》2012,24(9):1746-1747,1750
目的评估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的效果。方法将96例起搏器植入患者分为右室心尖起搏组(58例)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38例),其中流出道间隔起搏组又分为高位间隔组(25例)和低位间隔组(13例)。测量各组术前、术后完全起搏的QRS时限(QRSd)、术后完全起搏的QRSd与术前QRSd的差值(ΔQRSd)。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完全起搏时QRSd短于右室心尖起搏组[(139±8.6)ms vs(156±15.4)ms,P〈0.001],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组ΔQRSd〈右室心尖起搏组[(39±10.9)ms vs(57±13.2)ms,P〈0.001]。高位间隔组与低位间隔组术后、术前QRSd、ΔQRS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9.
杜小兵 《四川医学》2012,33(3):464-466
目的探讨高位右室间隔(HRVS)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170例置入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RVA组,n=83)和右室间隔起搏组(HRVS组,n=87)。分别测量两组成功置入后即刻和术后1个月起搏参数及心电图、术后3个月组织多普勒同步性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观察随访1年中有无并发症。结果成功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HRVS组与RVA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阻抗方面均无明显差异,HRVS组比RVA组QRS波明显更窄。组织多普勒(TDI)检测RVE组与HRVS组同步性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VS组三项差值均达到同步标准,RVAP组三项差值均不同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的LVEF值,HRVS组高于RVE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统计学意义差异更加显著(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左室舒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随访中未发现电极脱位、心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H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了保证心室收缩的同步性,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高位右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Assessmentofrightventricularsystolicfunctionisimportantinthemanagementandprognosisofavarietyofcardiacandpulmonarydisorders,butcurrenttechniqueshavelimitationsmainlyduetotheanatomicpositionandstructureoftherightventricle[1].Thoughtheradiographyofrightvent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