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发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5%[1],其中室间隔完整者约为50%。TGA是一种心房与心室连接一致而心室与大动脉连接不一致的圆锥动脉干畸形[2]。由于TGA患儿的主动脉发自右心室,接受来自体循环的静脉血,而肺动脉发自左心室,接受来自肺静脉的动脉血,患儿出生后即出现严重的低氧血  相似文献   

2.
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IVS)是一种罕见先天性心脏病,尚未发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TGAIVS图像特征进行研究的报道。笔者对15例TGAIVS的CDE图像特征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极为少见,本病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常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4.
大动脉转位是最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大动脉转位产前超声图像特征与产后资料,旨在探讨本病产前超声诊断特征,超声诊断线索及有效的心脏扫查动面,以提高其产前超声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大动脉转位(TGA)的产前超声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筛查的11例TGA胎儿在四腔心断面、左、右心室流出道断面、三血管和三血管气管断面的声像图特征.全部病例均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尸检证实.结果 ①11例TGA中(单纯性完全型TGA 6例,复合性TGA 4例,矫正型TGA 1例)除1例漏诊外,其余10例均被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②在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流出道断面上,能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呈平行走向(10例),主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右心室(8例),肺动脉发自形态学的左心室(9例);③在四腔心断面上,单纯性完全型和矫正型TGA都表现为四腔心对称,而复合性完全型TGA皆表现为四腔心不对称;④在三血管断面上,TGA胎儿降主动脉比肺动脉更靠前胸壁(7例),在三血管气管断面上,8例TGA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皆显示两条血管而非三条血管(主动脉弓和上腔静脉).结论 心脏基础加强等级心脏扫查各个断面能显示TGA的声像图特点,有助于TGA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女 ,2 8岁。睡眠中突发头晕、恶心、呕吐 1小时来诊。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率 80 /min ,Ⅱ导联呈qRsr 型 ,Ⅲ、aVF、V3R~ 5R 导联呈Qr型 ,上述各导联ST段均呈斜形向上抬高 >0 1mV(见图 1、2 )。图 1 肢体导联心电图图 2 胸壁导联心电图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收入院。查体 :血压12 0 / 80mmHg。心界不大 ,律齐 ,心音有力 ,心尖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 :左右心房位置正常。左右心室位置颠倒 ,主动脉起始于位居左侧解剖位置的右心室 ,而肺动脉起始于位居右侧解剖位置的左心室 ,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1例,因病例罕见,现报道如下。 患儿,男,75天。出生后即发现气短、活动耐力差伴紫绀、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查体:体温36.5℃,脉搏120次/分,血压80/50mmHg,有口唇紫绀及杵状指(趾),双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 120次/分,律齐,胸骨右缘二、三肋间可闻及I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8.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手术治疗难度很大。我院于1987年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根治手术。手术采用了动脉转流手术方法,将主肺动脉、主动脉互换其位,移植冠状动脉,修补室间隔缺损。手术集中了当今先进的心血管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总结10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行左心室训练术的术后护理经验.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分流血管堵塞、肺部渗出、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护理重点是严密监测和维护心功能,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严格抗凝等.本组患儿均转出重症监护室,行二期大动脉调转术.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6个月,2011年9月因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吃奶量少、活动后呼吸费力来我院就诊.查体:体格发育正常,口周及指端发绀,面色发青,心前区隆起,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Ⅲ级全收缩期舒张期杂音,腹软,肝脾无肿大.门诊心脏超声检查:①右房增大,右心室壁增厚,右心室缩小(图1);②室间隔回声连续,房间隔可见回声中断约7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该处左向右分流;③主动脉内径增宽,右室流出道变窄,肺动脉瓣瓣膜回声增强,收缩期未见开放,CDFI示瓣口未见血流通过,肺动脉主干内径约7.5 mm;④三尖瓣较小,瓣口可见少许血流通过,瓣口可测及轻度反流;⑤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约5 mm,与右室窦隙相通,瘘口约3.5 mm,脉冲多普勒(PW)测及双期双向血流,CDFI示右室逆行灌注右侧冠状动脉,呈蓝色血流信号(图2);⑥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起始部之间测及一管状无回声区,内径约2 mm,CDFI示该处左至右分流,PW在肺动脉主干内测及收缩和舒张期分流频谱.超声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三尖瓣发育不良,右室发育不良型(Ⅰ型),右冠状动脉-右室窦隙形成,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全麻下行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吻合术(GLEEN),术后诊断:先无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型)、右侧冠状动脉右室窦隙形成、三尖瓣、右室发育不良、房间隔缺损(Ⅱ孔型)、动脉导管未闭,与术前超声诊断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照手术或心导管造影结果探讨超声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价值,提高超声心动图的首次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54例TGA经手术及心导管造影证实的TGA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心外科手术治疗39例,其中37例为超声诊断TGA,符合率94.9%。2例误诊右室双出口;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诊断15例,其中14例超声诊断为TGA,符合率93.3%,1例超声误诊为右室双出口。结论超声心动图对TGA具有无创、安全、准确及可重复应用的优点,且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占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位,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10%,是新生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国内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总结10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异常声像图表现,探讨产前超声对诊断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或经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TGA的9胎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结果 9胎TGA胎儿四腔心切面均显示正常的心轴及房室连接关系;左心室流出道切面8胎出现"雏鸟喙"征;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8胎2条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呈平行关系;三血管气管(3VT)切面6胎仅显示2条大血管;主动脉弓切面7胎显示主动脉弓弧度不同程度增大。四腔心切面及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均可见4胎室间隔上段缺损。结论 TGA胎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3VT切面及主动脉弓切面均具有特征性表现,包括"雏鸟喙"征、2条大动脉呈平行关系、3VT切面仅显示2条大血管、主动脉弓弧度增大,其中以"雏鸟喙"征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5.
产前超声诊断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在我院诊断的胎儿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超声病例资料.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获取四腔心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双房切面及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并采用心脏三节段分析法进行分析.在四腔心切面上判定心房位置及房-室连接有无异常,在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基础上追踪显示2条大动脉的走行,判定心室-大动脉连接有无异常.结果 10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胎儿中,经尸检或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有2例为单纯矫正型大动脉转位,4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2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狭窄,1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为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主动脉缩窄.结论 四腔心切面及双流出道切面是诊断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主要切面.采用三节段分析法及连续追踪法是分析本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4例胎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表现, 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胎儿中, 3例四腔心切面正常, 1例可见室间隔缺损。左室及右室流出道切面4例胎儿可见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 2例可见室间隔膜部缺损。三血管气管切面4例均仅可见2条血管。  结论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 重点观察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有助于产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大动脉调转带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at efies,TGA)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该病预后凶险,出生后第一年的生存率仅有10%。1975年Jatene首先采用大动脉调转术(简称Switch术)获得成功,目前已成为治疗TGA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 IVS )的超声表现及探测要点,并依据结果作初步临床评估.方法收集13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的PA IVS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并与手术和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随访时间6~15个月.结果 13例患儿中11例在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得到确诊,另2例误诊.有 8例进行随访,结果显示:3例未经手术早期死亡,2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存活,1例死亡;3 例未手术存活至今.结论超声心动图对PA IV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超声检查中不仅仅是做出诊断,观察右心室发育情况(三尖瓣环直径)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并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评价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大动脉调转术(ASO)后早、中期解剖左室功能和构型改变.方法 2DE追踪随访20例室间隔完整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IVS)行ASO术患儿.根据检查时年龄是否达到6月分为术后早期组和术后中期组.另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健康婴幼儿分别设置对照1组和对照2组.2DE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PWTd)、内径(LVIDd)及长径(L),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速度、A峰速度及E/A.组织多普勒于室间隔基底段测量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计算标化等容舒张时间(IVRTn)、室壁厚度指数(PWTd/LVIDd)、几何构型指数(LVIDd/L).结果 ①PWTd值术后早期组大于对照1组[(0.41±0.06) cm对(0.36±0.05) cm,P=0.022],LVIDd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0.21)cm对(2.21±0.23) cm,P=0.117],PWTd/LVIDd术后早期组大于对照1组(0.20±0.04对0.16±0.01,P=0.001);②PWTd、LVIDd、PWTd/LVIDd术后中期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术后解剖左室发育,EDV、ESV、L、LVIDd逐渐增加且均与术后随访时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0、0.83、0.73、0.90,P值均约0.000,R2分别为0.809、0.694、0.528、0.808,而PWTd与术后随访时年龄相关性不显著(r=0.56,P=0.000,R2=0.309).结论 TGA/IVS患儿ASO术后早期左室壁稍厚;术后中期解剖左室功能及构型恢复至正常,提示最佳手术时期内手术可避免心肌纤维发生不可逆转的病理性改变,术后解剖左室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20.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大动脉调转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TGA)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该病预后凶险,出生后第一年的生存率仅有1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