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1例(186眼)白内障患儿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观察术后1周至1年患儿的矫正眼视力变化。结果术后矫正视力〉4.7共56眼(30.1%);4.0~4.7共109眼(58.6%);〈4.0共21眼(11.3%)。术后并发症瞳孔区晶体前絮状渗出15例(8.1%);角膜内皮水肿26例(14.0%);人工晶体植入局限性粘连9例(4.8%)。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时如何依据视觉发育的特点合理地选择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方法收集2003-01-2006-10辽宁省友谊医院眼科施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手术患儿136例178眼,按手术时年龄分为2组sA组2~5岁70例102眼,B组6~14岁66例76眼,观察术后1周至1年患儿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变化。结果A组眼轴长度变化为(3.08±1.89)mm,屈光度变化为(4.12±2.92)D,B组眼轴长度变化为(O.84±0.76)mm,屈光度变化为(2.07±1.36)D。结论儿童人工晶体眼仍存在视觉发育的近视趋向,故较小年龄患儿人工晶体度数应以低度欠矫为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大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353眼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重点是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合理的分工合作及严格的防感控措施。结果:手术均顺利,无感染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合理的工作分工及严格的防感控措施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并评价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67例70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实施小切口现代囊外白内障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粱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达〈0.1者6眼,占8.6%;0.1-0.3者16眼,占22.9%;0.4-0.5者20眼,占28.6%;〉0.5者28例,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眼压由术前(30.2±5.4)mmHg降至术后的(11.7±3.7)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有效控制眼压,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角膜异物致眼部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本组358例患者,先滴盐酸奥布卡因做表面麻醉,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氯霉素滴眼液浸湿无菌棉签轻轻拭去。对于嵌入角膜表面的异物,局部滴1%盐酸奥布卡因后,用1ml的注射器针头将异物剔除。结果:本组病人角膜异物中一次性取净339例,经2次除锈取净19例;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及角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角膜异物处理需仔细认真操作,避免对局部组织的损伤,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及其监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目的:探讨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的方法及术中各种监护方法的作用。方法:宫内节育器,残留胚物,胎骨、子宫内膜钙化,水吸收缝合线和取环钩断铯嵌顿115例,其中82例曾经行常规取环或刮宫未能取全,部患者在B超介入下行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3例植入胎盘和1例胎骨残狼狈为奸残入2/3肌壁同时腹腔镜监护,1例多块胎骨残留并嵌入宫壁行腹腔镜超声监护,结果:111例宫内异物经宫腔镜取出,术后子宫出血,闭经,排液,腹痛,尿频及血尿等症状消失。4例嵌入宫壁的胎骨未能完全取出,其中1例术后4个月妊娠,1例于夹取嵌入2/3肌壁的胎骨时子宫穿孔,B超见灌流液翻滚进入盆腔,腹腔镜缝合创口治愈,结论:B超监护下宫腔镜宫内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B超监护无损伤,有效,可作为首选或常规监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对30例(4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超声乳化吸出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术后均采取精细的护理措施及心理辅导,观察术后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检查患儿视力均比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1年矫正视力≥4.5者40眼(83.33%),矫正视力≥4.0者48眼(100%),未出现护理质量问题。结论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以进一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阴道损伤的早期诊断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例骨盆骨折并阴道损伤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34.5岁。患者均为骨盆骨折合并阴道损伤,10例患者一期行阴道修复手术治疗,2例患者为从外院转入我院,全身合并伤较重,合并有盆腔感染,二期行阴道修复手术。结果:12例患者均存活。10例一期修复患者中8例已婚,7例术后1个月性生活正常,1例术后1个月性生活时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性生活满意;2例未婚,月经正常。2例二期修复患者均有性交时疼痛,性生活不满意。结论:女性骨盆骨折存在骨盆前环损伤时,应高度怀疑有阴道损伤的可能。早期诊断阴道损伤并给予及时修复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病人流伴宫颈修复术及术后患者康复情况。方法:将400例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比较200例早期妊娠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人流同时行宫颈修复术,与200例传统人工流产1月转经后3—7天行宫颈修复术患者在花费、术后性生活恢复、子宫复旧、宫颈创面恢复时闻情况。结果:无痛流产伴宫颈修复术患者人均消费少,术后恢复正常性生活时间较短,子宫复旧、创面出血与常规手术无明显差异。结论:无痛流产伴宫颈修复术及术后康复较传统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创伤小,花费少,性生活恢复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肱骨干下段骨折合并罕见神经牵拉伤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行手术治疗,将骨折内固定后探查桡神经,若无明显损伤,则考虑其他神经亦同为牵拉伤所致,保守治疗三个月,若无恢复再行神经探查术。结果:术后一直随访,两个月时患者右手活动已接近正常,三个月时完全恢复,无任何神经症状,恢复良好。结论:治疗上非骨性压迫,术中误伤宜先保守治疗观察3个月,若无进展再行神经探查手术。合并神经牵拉伤的肱骨干骨折,早期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阴道修复网片(total vaginal mesh,TVM)即Gynecare 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及联合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gfree vaginal tape-obtutor,TVT-O)尿道中段悬吊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或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Ⅱ度以上子宫和(或)阴道壁脱垂患者24例,其中本次手术前已切除子宫5例,术中同时切除子宫12例,保留子宫7例。16例用全盆底修复网片(total Prolift),8例用前盆修复网片(anterior Prolift);10例因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同时行TVT-O尿道中段悬吊术。结果:24例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12.5%)出血量超过500ml;术后随访12~20个月,1例至术后10个月时发现阴道壁网片侵蚀(4.2%,1/24),经门诊4次修剪好转;24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用Prolift盆底修复网片系统进行盆底重建术,手术安全、易行、微创,近期疗效肯定;合并SUI者同时使用TVT-O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脏器脱垂(POP)的患者,行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与单纯盆底修复术的疗效差异。方法:32例压力性尿失禁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20例接受TVT手术,12例未行TVT手术,只进行了盆底修复或(和)其他妇科手术,术前、术后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TVT组术中出现膀胱穿孔1例,术后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TVT组随访4~26个月,90%完全治愈,10%明显改善。单纯修复组随访7~24个月,治愈率66.7%,1例复发,1例加重。结论: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与盆底修复同时进行可显著提高压力性尿失禁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18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例经阴道分娩,均有阴道侧切伤、会阴撕裂伤,1例剖宫产分娩无阴道分娩及人工流产史;16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分别误诊为肛周纤维瘤、肛周皮脂囊肿;18例中有4例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除1例多病灶患者术后30个月复发外,其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根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与妇科检查作出诊断,部分病例累及肛门括约肌者应慎重,以防误诊;手术治疗是首选手段,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术中正确处理及术后假绝经治疗有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跟腱断裂伴足跟部皮肤缺损方法。方法:选跟腱断裂伴足跟部皮肤缺损17例行清创VSD封闭负压引流治疗,二期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跟腱外露。结果:17例术后伤足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无迟发感染、皮肤破溃和窦道形成。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可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皮瓣移植提供良好基床,提高皮瓣成活率。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携带隐神经提供很好覆盖能恢复部分感觉。VSD技术结合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断裂伴足跟部皮肤缺损疗效确切,易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局部随意皮瓣转移修复术在外阴癌术后会阴区域创面修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12例外阴癌患者,外阴根治性局部扩大切除术中会阴部存在创面,无法直接关闭,应用局部随意皮瓣进行创面覆盖手术。结果 12例患者年龄55~78岁,中位年龄70岁,同期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10例,外阴癌术后病理证实鳞癌11例,直肠腺癌转移癌1例。11例鳞癌患者肿瘤分期为:T2N0M0 3例,T2N1M0 5例,T2N2M0 2例,T3N1M0 1例。11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局部伤口裂开,经换药治疗后延迟愈合,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感染、出血、皮瓣坏死等并发症。12例患者随访时间2个月至20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截至2017年12月,各皮瓣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外阴癌手术造成的会阴部创面,可以选择局部随意皮瓣手术进行创面修复及覆盖,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及母儿结局。 方法根据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1例及近5年文献报道47例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及母儿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本例患者33岁,妊娠6周因妊娠剧吐收住入院,经过治疗病情反复未能好转,发现血钙升高,进一步诊断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要求终止妊娠,3个月后行甲状旁腺切除手术,随访半年患者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恢复正常。文献检索的47例妊娠合并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孕期及中孕期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分别为4例和21例,总体母胎结局较好,其术前的血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严重危害母胎安全,漏诊误诊风险高,患者结合临床实际可早孕期选择药物治疗,降低血钙水平,待中孕期后选择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母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阴道闭锁临床表现复杂,北京协和医院把阴道闭锁分为阴道下段闭锁(Ⅰ型)和阴道完全闭锁(Ⅱ型),准确的分型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于阴道闭锁Ⅱ型,"罗湖三式"通过闭锁宫颈切除+腹腔镜腹膜阴道成形(罗湖二式)+子宫人工阴道吻合术的组合,成功解决了阴道闭锁Ⅱ型保留生育功能的难题。对于阴道闭锁Ⅰ型中闭锁位置较高的病例,"罗湖四式"通过腹腔镜下闭锁阴道切开+腹膜阴道成形术(罗湖二式)的结合,也成功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阴道闭锁的类型进行正确诊断,协助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应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以避免患者延误治疗。术后利用阴道模具进行短时间定期扩张以保持人工阴道的通畅,合并严重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可加用药物治疗。阴道闭锁保留子宫术后的远期妊娠结局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症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海南妇产科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EMT合并不孕症患者126例,分析术后24个月的妊娠情况、妊娠结局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术后24个月,累积妊娠率51.59%,良好妊娠结局率为34.13%,不同年龄、术后时间、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患者的妊娠率及良好妊娠结局率不同(P <0.05),而临床病理分型,r-AFS分期Ⅰ、Ⅱ期之间,Ⅲ、Ⅳ之间与术后妊娠率及良好妊娠结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术后时间、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与EMT合并不孕症患者是否妊娠及妊娠结局有关,而目前的证据无法提示临床病理分型,r-AFS分期Ⅰ、Ⅱ期之间,Ⅲ、Ⅳ之间与术后妊娠率及良好妊娠结局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中腹腔取出异位节育环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站接收的24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患者,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12例。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镜取出异位节育环的方法,开腹组采用经开腹取出异位节育环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取出IUD,通过对比分析显示,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取器法取出异位节育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防止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患者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护理方法和评价。方法选择2009年12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手术后切口出现液化的患者45例进行研究,其中年龄分布为41岁,合并症研究显示合并肥胖患者为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3例,合并咳嗽为3侧。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宣传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析其效果。结果45例患者在经对症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均未出现复发病例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多伴随肥胖、耱尿病和咳嗽。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