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早衰的病因与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妇女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退、闭经,伴有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状态的一组疾病[1].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1%~3%,30岁之前发病率约为0.1%,20岁之前发病率约为0.01%[2].近十年来POF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生率有逐年升高且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由于POF导致不孕不育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对POF的病因学及高危因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POF)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为POF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于我院诊治的特发性POF患者105例(特发性POF组)和月经规则、性激素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11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为调查对象,根据填写的《卵巢早衰发病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特发性PO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特发性POF的危险因素有使用染发剂(OR =5.641,95% CI 2.441—13.035)、经常因小事烦恼(OR =4.811,95%CI 1.950~11.873)、经常感到疲倦(OR=8.827,95% CI 2.758—28.249)、有害物质接触史(OR=9.095,95%CI 1.012 ~ 81.759);特发性POF的保护因素是经常锻炼(OR=0.439,95% CI 0.200—0.964).结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衡和经常锻炼可能有利于降低特发性POF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卵巢早衰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发表的11篇关于POF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对所选的因素进行异质性检验、合并OR值及95%CI。结果:与POF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家族史);医源性因素(盆腔手术史、腹部及盆腔X线照射);感染因素(腮腺炎病史);饮食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经常食用蔬菜、经常食用豆制品、染发);心理因素(心情);月经、婚育史(月经初潮早、离异或丧偶、口服避孕药、人工流产次数)。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吸烟1.97(1.56,2.48)、盆腔手术史3.88(2.77,5.42)、腮腺炎病史8.77(1.62,47.40)、离异或丧偶2.15(1.07,4.32)、经常食用蔬菜0.54(0.42,0.70)、饮酒2.19(1.36,3.55)、人工流产次数1.52(1.23,1.89)、经常食用豆制品0.65(0.25,1.66)、心情0.16(0.11,0.24)、口服避孕药2.47(0.97,6.27)、月经初潮早1.38(0.59,3.21)、家族史4.46(1.89,10.53)、腹部及盆腔X线照射2.92(1.88,4.54)、染发3.56(2.01,6.31)。结论:经常食用蔬菜和心情好是卵巢早衰的保护因素;经常食用豆制品、口服避孕药及月经初潮早与POF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100例卵巢早衰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POF)的发病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个性特征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分析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卵巢早衰的预防、保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00例POF患者(POF组)和100例正常绝经的妇女(对照组)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A型行为量表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包括A型行为、被动吸烟、腮腺炎病史、经常出差、青春期穿紧身内衣、不良情绪、装修异味、接触毒物史、月经初潮早等;保护因素有经常锻炼、经常食豆制品及蔬菜、母乳喂养等.结论: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健康心态、避免接触有害的环境,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延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的发病率为1%~3%,其病因尚不甚清楚.有许多因素尤其一些基因与之有关.其中以X染色体变异为最多见.在治疗上除传统的激素替代方法,又提出了诱发排卵,辅助生殖及免疫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卵巢早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卵巢早衰是大多数难处理的家族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已知与其病因有关的因素有自身免疫、染色体异常、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异常和放射损伤等。诊断的生化标准为FSH〉40IU/L或LH〉30IU/L,E2〈25pg/ml。治疗以激素替代治疗,诱导排卵,赠卵,免疫抑制剂应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卵巢早衰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早衰是妇科疾病中的疑难病症之一。目前,该病的病因尚无定论,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就此对国外近5年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方法、实验模型和治疗方面新的论点、方法作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8.
卵巢早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卵巢早衰的发病率为1%-3%,其病因尚不甚清楚。有许多因素尤其一些基因与之有关。其中以X染色体变异为最多见。在治疗上除传统的激素替代方法,又提出诱发排卵,辅助生殖及免疫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1997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诊治卵巢早衰 30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 2 0~ 4 0岁 ,平均 36岁 ,<2 5岁 4例 ,占 13.33% ;2 6~ 30岁 10例 ,占 33.33% ;>31岁 16例 ,占5 3.33%。患者月经初潮年龄为 12~ 18岁 ,平均 13岁 ;患者闭经前平均行经 7.5年 ,就诊时闭经最少 6个月 ,最长 10年 ,平均 3.2年 ;突发性闭经 8例 ,月经稀发渐至闭经 2 2例 ;未婚 3例 ,已婚 2 7例 ,其中 18例有流产或分娩史 ;2 6例 ( 86 .6 7% )有不同程度的低雌激素血症表现 ;16例 ( 5 3.33% )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和乳房萎缩 ,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0.
卵巢保守性手术后卵巢早衰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研究卵巢保守性手术引起卵巢早衰的原因。方法 :选择因卵巢保守性手术引起卵巢早衰 6例为研究组 ,同期行卵巢保守性手术后卵巢功能正常 6例为对照组 ,观察术后月经变化 ,临床症状 ,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 ,B超测定所得卵巢体积 ,手术方式 ,术中所测囊肿大小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因卵巢保守性手术引起意外绝经的病例 ,均为双侧卵巢手术 ,且多行单侧附件切除加对侧囊肿挖除术 ;与对照组相比 ,卵巢早衰组术后保留的正常卵巢组织显著小 (P <0 .0 5 ) ;术中所测卵巢囊肿体积明显大 (P <0 .0 5 ) ;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术前囊肿较大 ,术后残留正常卵巢组织过少和术中损伤卵巢较大血管是卵巢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早衰的主要原因。年轻妇女尤其是有生育要求者 ,应尽早手术 ,行卵巢保守性手术时原则上不切除单侧卵巢 ,尽量保留正常卵巢 ,术中避免损伤卵巢主要血管 ,防止缝扎过紧  相似文献   

11.
卵巢早衰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卵巢早衰的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 ,对卵巢早衰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还很不清楚。关于卵巢早衰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显示 ,某些基因 (如DIAPH2、HS6ST、E2F、LINE1、XPNPEP2、FMR、POXL2、FSHR、AIRE、抑制素等 )可能与卵巢早衰的发生有关。就近年卵巢早衰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卵巢早衰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陈蔚  雷小敏 《生殖与避孕》2004,24(1):43-47,54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妇科内分泌疾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3%。有许多因素与之相关,如自身免疫因素、细胞与分子遗传性因素、代谢因素、理化药物及感染因素等。对其病因学的研究,旨在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提高生育力,缓解低雌激素水平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卵巢早衰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卵巢早衰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以 40岁前过早绝经、低雌激素血症和高促性腺激素血症为临床特征。近 10年来卵巢早衰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成为生殖内分泌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卵巢早衰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现将近年研究结果 ,尤其是遗传学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能为卵巢早衰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卵巢早衰及卵巢不敏感性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卵巢早衰(POF)是一种临床高度异质且病因复杂的疾病,遗传因素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遗传因素主要包括X染色体、常染色体异常、微小RNA表达异常等。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高通量测序(NGS)技术等迅猛发展,可对基因标志物或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间的内部联系,揭示新的致病基因,为POF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崭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卵巢早衰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早衰(premature ouarian failure,POF)定义为女性在40岁前发生卵巢功能衰竭,继发性闭经(至少6个月以上),同时伴有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40U/L)和雌激素水平下降.POF发生率约为1%,多为散发,也有家族性的[1].近年来,卵巢早衰患者在女性不孕症中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该病不仅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还会增加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未生育妇女卵巢早衰患者行激素周期治疗和促排卵治疗,评价其疗效,探讨可能有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对13例患者行雌孕激素周期治疗3~6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清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相子宫的变化,并采用3种方案促排卵治疗。结果:13例患者经雌孕激素治疗3~6个周期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雌二醇(E2)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B超子宫横切面的横径、前后径有增厚(P<0.05),但子宫纵切面的长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显著增厚(P<0.01)。以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案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HMG/HCG方案促排卵治疗有成熟卵泡发育并各有1例妊娠。结论:卵巢早衰患者应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并尽早行激素周期治疗,有利于促排卵治疗成功,HMG/HCG和GnRHa/HMG/HCG这两种促排卵方案均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用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方法研究其发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寻找可能的候选基因,其中研究最多的是X染色体的异常及其相关基因缺陷,如ZFX,DIA,XIST,FMR1,AT2等。对其发病机制的阐明有助于对该病的检测,预测可能发病人群,帮助加深对卵细胞发生、迁移、增殖、成熟和卵巢功能维持机制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卵巢早衰(POF)因病因复杂、机制不明,成为一个临床上难治的疾病.大部分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不明,已知POF的病因包括医源性因素(如化疗、放疗及外科手术)、自身免疫性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酶学障碍等.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是POF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证据表明约20%的POF与自身免疫失调有关,包括HLA-DR抗原的异常表达、抗卵巢抗体等自身抗体等.认为血清抑制素水平、自身抗体可作为POF的预测指标,及时对其行 糖皮质激素和雄激素、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逆转POF.  相似文献   

20.
卵巢早衰(POF)的病因包括遗传、免疫、代谢、病毒感染以及医源性等因素.涉及X染色体长臂的畸变、X染色体及常染色体的某种基因突变都与POF相关.某些病例卵巢组织炎性改变,自身抗体特别是抗自身类固醇生成细胞抗体(st-c-Abs)的发现,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异常等现象提示POF的发病可能与免疫因素相关.半乳糖血症、某些病毒感染后、放化疗后及体外受精(IVF)助孕周期中对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低下的患者数年后患POF的现象也提示POF与代谢、病毒感染以及医源性因素相关.对POF病因的探究已成为生殖领域关注热点,并将有助于谮对症治疗和满足患者生育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