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卢裕武 《四川中医》2010,(11):88-88
目的:观察芎芷蚕蝎汤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用芎芷蚕蝎汤加减治疗,并对治疗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3周后,总有效率达95.80%。结论:芎芷蚕蝎汤治疗偏头痛能发挥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芎芷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芎芷止痛汤治疗;对照组32例内服苯噻啶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止痛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川芎止痛汤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58例均用川芎止痛汤治疗,14剂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39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结论:川芎止痛汤是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芎芷祛风合剂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偏头痛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芎芷祛风合剂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心得安)10mg,每日3次,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芎芷祛风合剂可改善偏头痛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姜远飞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285-2286
目的 观察自拟芎芷止痛汤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芎芷止痛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00%(P< 0.01).疼痛改善方面,两组NRS评分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芎芷止痛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芎芷羌葛汤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芎芷羌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诊断明确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芎芷羌葛汤,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等检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芎芷羌葛汤是防治偏头痛的有效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芎芷天麻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采用芎芷天麻汤,1剂/d;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胶囊,5mg/次,每晚服用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程度等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天数、头痛发作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合并用止痛药人次和平均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芎芷天麻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芎芷石膏汤对头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芎芷石膏汤(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蒿苯)加减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至于率和有效率90.3%.结论:本方治疗头疼效果好,有疏风清热、镇静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葛红芎芷汤联合药渣枕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疗效。[方法]对82例门诊患者使用自拟葛红芎芷汤(葛根50g,红花、川芎各10g,白芷15g,羌活20g,防风、白芍、当归各15g,牛膝、桃仁各10g,鸡血藤、伸筋草各30g)1剂/d,水煎服,2次/d。药渣晾干后装入枕头中,睡觉时枕在颈后部。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10d),判定疗效。[结果]治愈78例,好转4例,无效4例,有效率95.12%。[结论]葛红芎芷汤联合药渣枕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芎芷四虫汤治疗三叉神经痛药物组成:川芎12g,白芷15g,僵蚕12g,地龙15g,全蝎10g,蜈蚣2条(研末冲服),细辛3g,菊花15g.防风12g,羌活10g,天麻10g,甘草10g。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治疗效果:共治疗50例,治愈42例,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芎芷地龙汤的活性成分,预测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通过TCMSP平台收集芎芷地龙汤活性成分并进行ADME筛选,收集活性成分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偏头痛的相关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进行PPI分析;使用Cytoscape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进行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芎芷地龙汤85个潜在活性成分和145个潜在治疗靶点;芎芷地龙汤治疗偏头痛关键靶点为JUN、TNF、MAPK1、AKT1、RELA等;可能参与的通路有Pathway in cancer通路、HIF-1信号、TNF信号通路、TLR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槲皮素、β-谷甾醇等是芎芷地龙汤中的主要活性成分;TNF、MAPK1、AKT1等基因可能在治疗偏头痛时参与调控;芎芷地龙汤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低氧反应、炎性因子释放、神经递质传递、血管张力等机制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芎芷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芎芷汤,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β-EP含量。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β-EP含量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芎芷汤治疗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浆β-E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加味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对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药: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四逆散加味,日1剂,连用10剂;对照组用氟桂嗪胶囊,每次10mg,1日1次,连用10天。结果:治疗组35例中,基本恢复5例,占15.2%;显效5例,占15.2%;有效10例,占30.3%;无效13例,占39.41%。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0.6%,(P<0.01)。结论:本法对偏头痛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用自拟川芎四白汤治疗偏头痛5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治的53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黑龙江省卫生厅1994年编著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偏头痛”的诊断依据。其中男21例,女32例;病程最长11年,最短2年;典型偏头痛34例,普通型偏头痛11例,复杂型偏头痛8例。1.2治疗方法:自拟川芎四白汤,由川芎50g,白芍30g,白附子10g,白僵蚕20g,白芷25g,全蝎10g,蜈蚣3条,柴胡20g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芎归辛蚣汤(处方:川芎、当归、细辛、蜈蚣)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比灵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和血液黏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颅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治疗后改善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变黏度、低切变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芎归辛蚣汤治疗偏头痛能够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状态,可以有效治疗偏头痛。  相似文献   

16.
地珠芎芷汤治疗头痛87例许沛虎,赵敬华关键词头痛,中医药疗法,地珠芎芷汤,治疗应用笔者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以地珠芎芷汤为基本方治疗头痛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7例,其中男35例,女52例;年龄14岁以下者9例,15岁~3...  相似文献   

17.
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纬  陈生  高雪  熊广 《江西中医药》2009,40(4):56-57
目的:观察芎芷石膏汤加减对鼻后滴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芎芷石膏汤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患者,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鼻窦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32例符合鼻后滴流综合征诊断标准且证属痰热阻窍型患者中,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芎芷石膏汤加减治疗痰热阻窍型鼻后滴流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卢桂兰  李维基 《陕西中医》2012,33(2):170-171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类中药组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芎芷汤(川芎、白芷、细辛、白芍、炙甘草、藁本等)治疗;对照组28例内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谷维素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汤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芎芷止痛汤治偏头痛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目前西医还未有理想的根治药物 ,笔者近年来用芎芷止痛汤治疗偏头痛获得满意疗效 ,并观察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诊断标准根据 1 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的偏头痛标准。68例中 ,男 32例 ,女 36例 ;年龄 1 9~ 5 9岁 ;病程最长 1 5年 ,最短 1 6d;有家族史 38例 (女性 2 1例 ) ,68例均经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2 治疗方法芎芷止痛汤药物组成 :川芎 30 g,白芷 2 5 g,白芍 2 5 g,细辛 6g,全蝎 1 0 g,柴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服逍遥散加减及外用芎芷塞鼻散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者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逍遥散加减内服,并配合芎芷塞鼻散外用,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疗法对于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