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犬肾动脉灌注平阳霉素(PYM)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产生的肾血管损伤,以验证PLE对血管的栓塞作用?方法:29只雄性家犬分3组:假手术组?PYM组和PLE组?PYM组在药物灌注后1?7和14天取材,PLE组在1?3?7?14?28和56天取材,观察各组肾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PYM组药物灌注后1天表现为局灶性血管内膜轻度肿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为主;7天内膜肿胀减轻;14天内膜形态基本恢复正常?PLE组早期(1~7天),肾脏毛细血管袢和动脉中膜(以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为主)纤维素样坏死,伴血栓形成和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后期(14~56天)以血管壁平滑肌增生和纤维化,管腔狭窄和闭塞为主;两组均对静脉损伤轻微?结论:PLE较单纯PYM对肾血管的损伤作用早且持久,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末梢栓塞剂用于临床血管栓塞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BSA-MS)兔耳中央动脉栓塞过程中的平阳霉素(PYM)体内药动学行为.方法 采用兔耳中央动脉为栓塞模型,分别给予PYM水针剂与PYM-BSA-MS混悬液,在不同时间经另侧耳缘静脉取血,经血浆样品处理后,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给药后,微球组平阳霉素显示明显的缓释效果,药-时曲线下面积与同剂量水针剂组相当,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延长.结论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具有在栓塞部位缓慢释药,并维持局部血药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注射、喷射冷冻、喷射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分别作用于兔耳后静脉所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结构的形态学改变.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一组于兔耳后静脉注射平阳霉素,一组对兔耳后静脉行喷射冷冻,一组将喷射冷冻与平阳霉素注射联合作用于兔耳后静脉.另取1只白兔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在处置后1,3,7,14,28和56 d后各组兔耳后静脉的变化.结果:平阳霉素静脉内注射后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缩窄,最终闭锁;15~20 s的喷射冷冻所致的血栓形成、水肿、炎性浸润等改变为可逆性变化; 15~20 s的喷射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可使局部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腔缩窄并闭锁. 结论:15~20 s的喷射冷冻与平阳霉素静脉内注射联合使用, 可导致静脉内血栓形成,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管腔缩窄并闭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对体外培养的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human venous malformation endothelialcells,HVMECs)增殖活性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人静脉畸形组织中培养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HVMECs)。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PYM(0.01~1 000μg/mL)作用不同时间(6、12、18、24、48h)后HVMECs的生长抑制率。同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结果 0.01、1、10、1 000μg/mL PYM作用内皮细胞6h后,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91.3±0.4)%、(82.4±0.5)%、(75.2±0.1)%、(28.3±0.5)%。5、10、1 000μg/mL PYM作用内皮细胞24h后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75.0±0.3)%、(58.4±0.5)%、(2.0±0.5)%(均P<0.01)。>10μg/mL PYM对内皮细胞活性抑制较严重。0.01μg/mL PYM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细胞未见明显改变,1μg/mL PYM作用细胞24h后,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较明显,10μg/mL PYM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可见内皮细胞空泡性变,胞质水肿,核膜皱缩,染色质浓缩,核仁趋边。结论平阳霉素对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在体外实验中PYM能诱导静脉畸形内皮细胞形态呈现凋亡样改变。  相似文献   

5.
兔肺小动脉内羊水栓塞成分的时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羊水成分在肺小动脉内时序演变过程,为羊水栓塞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兔羊水栓塞症模型,用旺,阿尔辛兰-荧光桃红改良染色法及TEM法,观察羊水中细胞进入兔肺后的时序变化及病变过程。结果:角化上皮等进入兔肺血管后经15d即分解消失,但其引起的多发性结节性小动脉炎经22d才可见到,TEM可见到角化上皮的凋亡过程。结论:羊水中角化上皮细胞在肺小动脉内的时序改变及继发血管改变在病理诊断医疗事故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观察小鼠免疫性冠状动脉炎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动态变化,以模拟川崎病(KD)冠状动脉炎相应的内皮细胞及线粒体改变。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连续5 d予腹腔注射白色念珠菌水溶物或磷酸盐缓冲液(PBS)。末次注射后24 h、3 d、7 d、14 d及28 d,每组取6只小鼠处死,取血检测部分血常规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心脏及冠状动脉标本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结构。结果实验组小鼠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值,血浆IL-6、TNF-α水平,在注射后3 d、7 d时升高(P均0.05)。冠状动脉组织病理学在初期(3 d)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中期(14 d)后出现弹力纤维断裂、血管瘤形成。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在初中期(24 h、3 d、7 d、14 d)表现为肿胀、空泡样变,数量减少,嵴模糊,电子密度降低。结论构建的小鼠模型能够模拟出与人KD相似的免疫性冠状动脉炎特征,提示内皮细胞线粒体参与免疫性冠状动脉炎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制的平阳霉素磁性微球 (MPMs)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 :将 2 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 4组 ,分别将MPMs、平阳霉素及空白微球注入兔耳缘静脉 ,2 1d后处死动物 ,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兔耳静脉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MPMs、平阳霉素及空白微球对血管壁均有损伤作用 ,以MPMs组引起血管闭锁最为明显。结论 :MPMs可通过平阳霉素的药物作用以及本身的栓塞作用使血管闭锁 ,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治疗的一种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8.
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向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向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优化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体外适宜诱导条件;并初步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心肌成血管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分别用5-氮胞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利用免疫组化、RT-PCR鉴定分化后的细胞.结果:在传代培养至72 h时,加入10 μmol/L5-氮胞苷诱导24 h后换液培养,以后每7 d换液1次,培养14 d进行再次诱导的条件下,细胞能出现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肌管样结构,诱导率达(39.47±0.56)%.心肌特异性的表面抗体α-横纹肌肌动蛋白、心肌连接蛋白-43表达阳性,RT-PCR检测有心肌特异性因子α-肌球蛋白重链表达.在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48 h后,出现呈直线排列的血管内皮细胞;7 d后,有部分区域细胞相互连接呈血管内皮细胞网状;14 d时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诱导后的细胞血管内皮特异性表面抗体CD31和Ⅷ因子表达阳性.结论:QY1骨髓多能间质干细胞系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具有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糖尿病大鼠深二度烫伤模型,研究创面愈合过程中血管化现象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 60只清洁级SD大鼠,随即分为正常组(对照组,n=30)和以链脲霉素(STZ)诱导的速发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n=30).制备占总体表面积(TBSA)20%的深二度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1、3、7、10、14、21 d创面皮肤组织样本,行组织学观察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创面组织的血管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以了解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变.结果 伤后14 d,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较对照组显著延迟,为(31.5±1.0)% vs(59.4±4.2)%(P<0.01).伤后1、3、7、14、21 d,糖尿病组新生血管化荧光密度值分别为1±0.1、7±0.8、12±1.4、15±2.1和17±1.8,对照组分别为8.5±0.5、35±1.5、60±3.0、72±3.4和72±3.4.各时间点糖尿病组创面血管化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各时间点两组创面组织中CD31抗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仅少量血管内皮细胞周边有代表血管化的蓝色荧光微球.结论 糖尿病深二度烫伤难愈创面存在血供不良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与血管化低下的分离现象,其本质是新生血管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骨桥蛋白(OPN)转基因小鼠(OPN^-/-)心肌梗死后心肌血管新生能力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采用OPN^-/-小鼠体外心肌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体内心肌Matrigel植入及心肌梗死3种模型,以野生型小鼠(WT)作为对照。结果 体外培养的OPN^-/-小鼠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在Matrigel的管结构生成显著减弱,可溶性OPN能明显改善OPN^-/-内皮细胞的管结构生成能力。在OPN^-/-小鼠心肌Matrigel植入模型,毛细血管样结构生成的体积明显降低。OPN^-/-小鼠心肌梗死后7和14d,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均明显降低。且在梗死后7~14d,OPN^-/-小鼠小动脉的去血管化速率显著加快。OPN^-/-小鼠心肌梗死后,左室扩大及梗死区室壁变薄均较对照组显著。结论 OPN的促血管新生机制在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的平阳霉素磁性微球(MPMs)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4组,分别将MPMs、平阳霉素及空白微球注入兔耳缘静脉,21d后处死动物,在光镜、透镜电镜下观察兔耳静脉的组织学变化。结果:MPMs、平阳霉素及空白微球对血管壁均有损伤作用,以MPMs组引起血管闭锁最为明显。结论:MPMs可通过平阳霉素的药物作用以及本身的栓塞作用使血管闭锁,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治疗的一种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16只兔分三组:对照组、预防组和空白组。前二组均饲胆固醇,预防组同时加月见草油脂肪酸钠盐,空白组仅给基本饲料。经过150d喂饲之后,全部动物以空气栓塞致死。三组用HE,油红O,Weigert-VG,Pollak,AB-PAS,Von—Kossa染色。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表明,预防组的病变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该药对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减轻病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兔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在基底动脉表达的影响。方法切开置管法制备HTEB模型的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成3组(n=10):假手术组、单纯SAH组、HTEB治疗组。HTEB治疗组硬膜外以1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0.1%罗哌卡因至实验结束。"枕大池二次注血法"(0.5 mL/kg)制成兔SAH模型,7 d后处死兔取基底动脉,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并测定基底动脉内腔面的横截面积以及动脉管壁的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基底动脉NF-κB和COX-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SAH组、HTEB治疗组基底动脉内腔横截面积减小,管壁增厚(均P<0.05),NF-κB表达活性增高,COX-2表达增加(均P<0.01)。与单纯SAH组相比,HTEB治疗组基底动脉内腔横截面积增大,血管壁变薄(均P<0.05),NF-κB表达活性降低,COX-2表达减少(均P<0.01)。结论 HTEB可减轻兔SAH后脑血管痉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和COX-2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生兔胎粪吸入后的生理参数的变化。方法将24只新生兔随机分为空白组、25mg/mL胎粪吸入组、45mg/mL胎粪吸入组、65mg/mL胎粪吸入组。胎粪吸入组气管导管内分别注入4mL/kg的25、45、65mg/mL的胎粪混合物。整个实验过程用Stephanie呼吸机监测四组10min内的心率、肺动态顺应性(Cydn)、呼吸频率、潮气量的变化。结果四组之间心率、Cydn、呼吸频率、潮气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心率、呼吸频率、潮气量值在四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Cydn值25mg/mL组和45mg/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45mg/mL组和65mg/m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3);但空白组最高,65mg/mL组最低。结论胎粪吸入可引起Cydn和潮气量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探讨脂肪乳剂对食管癌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33例食管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为对照组接受不含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B组(18例)接受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2组病人的一般临床情况、非蛋白热量分布一致。分别于术前术后不同时段测定血清中IL—6、IL—10浓度、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1、3天两组血清IL—6水平均显升高,且B组显高于A组。血清IL—10与IL—6变化相似。术后3天血清IL-6浓度与IL—10浓度显正相关。术后血清IL—6/IL—10比值显升高,术后7天B组显高于A组。术后CD4^ /CD8^ ,NK细胞活性均显降低,术后10天B组CD4^ /CD8^ 比值显低于A组。术后3天CD4^ /CD8^ 比值与术后1天IL—6水平显正相关。结论:高应激病人输注脂肪乳剂能增加细胞因子产生并促进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IL - 2联合平阳霉素胸腔内灌注的疗效。方法 将 4 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 ,IL - 2 PYM组 ,IL - 2或 组 ,其它药物组。结果 IL - 2 PYM组有效率 91.3% ( 2 1/ 2 3) ,IL- 2或 组有效率 71.4 % ,其它药物组有效率 53.3% ;全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且毒副反应轻 ,患者均能耐受。结论 IL - 2联合平阳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个安全且有效率高的治疗方案 ,尤其适于老年及体质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宽叶缬草(ValerianaOficinalisVarLatifoliaMiq,VOL)油对实验性高血脂家兔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32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兔采用免疫损伤合并高胆固醇喂饲45d,复制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1)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CAS组);(2)小剂量VOL组(VOL1组);(3)大剂量VOL组(VOL2组);(4)舒降之组(Simvastatin,ST组)。继续喂养60d。于实验前、实验第45、75、105d分别抽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VOL油能显著降低TC、TG、LDL-C,升高HDL-C,VOL2组及ST组与CA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VOL1组与ST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OL油具有显著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两种给药途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模型组(SAH组)、利多卡因静脉治疗组(L1组)及利多卡因枕大池治疗组(L2组),每组各10只。麻醉下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枕大池制备SAH模型,sham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NS);30 min后sham组、SAH组及L1组的动物,再次从枕大池注入0.3 mL NS, L1组同时静脉给予0.3 mL 2%利多卡因治疗,L2组从枕大池注入0.3 mL 2%利多卡因治疗。所有动物 72 h后处死。分别于造模型前、治疗后72 h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72 h后取脑基底动脉以及海马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fos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基底动脉腔面积(AA)和直径(AD)、海马正常神经元密度(NNDHP)、C-fos阳性细胞数目(CCPHP)。结果 各组动物造模前血清IL-6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72 h各组IL-6水平均较术前高( P<0.05),SAH及L1组高于sham组和L2组( P<0.05)。SAH及L1组基底动脉的AA、AD及海马NNDHP比假手术sham组和L2组减少( P<0.05),而SAH及L1组海马CCPHP比sham组和L2组增多( P<0.05)。结论 同剂量利多卡因经枕大池注入比静脉注入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