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CTA图像分析,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置,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识别并测量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密度(PFD),比较颈动脉斑块PFD与对侧正常颈动脉PFD及同侧正常颈动脉PFD,比较双侧正常颈动脉PFD。分析PFD与斑块厚度、钙化斑块、狭窄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颈动脉斑块PFD高于对侧及同侧正常颈动脉PFD(-58.61±11.52)HU、(-66.05±11.81)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8.82±12.75)HU、(-66.70±13.84)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侧正常颈动脉PFD与同侧正常颈动脉PF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91HU±11.69)HU、(-66.37±16.06)HU,(P=0.806)。颈动脉斑块厚度与PF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组间斑块是否含有钙化、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571、P=0.749)。根据PFD诊断斑块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基于MRI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与脑白质高信号(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1月-2022年10月在本院经超声或CTA检出颈动脉斑块的9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于2周内行常规颅脑MRI平扫(T1WI、T2WI、T2-FLAIR、DWI)及颈动脉高分辨率MRI扫描(3D-TOF、T1WI、T2WI、CE-MRA及对比增强3D-T1WI)。根据颅脑MRI影像表现,采用Fazekas量表对WMH进行评分,0~2分为WMH轻度组(n=57),3~6分为WMH中重度组(n=36)。基于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对斑块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判断斑块的性质(易损/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的特征包括斑块内出血(IPH)、脂质坏死核心(LRNC)、纤维帽薄或破裂(TRFC)及斑块表面钙化。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和斑块性质进行组间比较,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脑白质高信号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易损斑块组内斑块特征在WMH轻度组与中重度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WMH中重度组的年龄和易损斑块的占比均高于WMH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后,年龄≥60岁(OR=4.049,95%CI:1.441~11.380,P=0.008)和颈动脉易损斑块(OR=3.935,95%CI:1.321~11.728,P=0.014)是中重度WMH的独立危险因素。易损斑块内出血(IPH)的发生率在WMH轻度组与WMH中重度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颈动脉易损斑块是影响WMH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易损斑块中颈动脉IPH与WMH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技术分析富脂坏死核心(LRNC)与颈动脉斑块负荷的相关性,并探讨影响LRNC的相关临床因素。 方法 回顾性收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病人323例,男235例,女88例,平均年龄(61.75±10.64)岁。所有病人在出现症状2周内完成颈动脉HR-MRI检查,并记录病人临床资料。基于HR-MRI影像测量并计算颈动脉斑块负荷指标,包括平均管腔面积(LA)、平均管壁面积(WA)、管壁体积(WV)、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NWI)、平均及最大管壁厚度(WT)、管腔狭窄程度,识别LRNC、钙化、斑块内出血(IPH),鉴定高危斑块。根据症状侧颈动脉有无LRNC将全部病人分为LRNC(+)组(178例)和LRNC(-)组(145例)。对2组病人颈动脉斑块特征及临床因素进行比较,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2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影响LRNC的颈动脉斑块负荷指标及相关临床因素。 结果 相比LRNC(-)组,LRNC(+)组男性更多,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者更多,年龄更大、总胆固醇水平更高(均P<0.05);LRNC(+)组平均LA更小,平均WA、WV、平均NWI更大,最大WT、平均 WT更厚,管腔更狭窄(均P<0.05);IPH、钙化、高危斑块发生率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大WT是LRNC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总胆固醇是LRNC的危险因素(β=0.408,P=0.02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LRNC的保护因素(β= -3.145,P=0.045)。 结论 最大WT与LRNC密切关联,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LRNC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易损与非易损斑块冠周心外膜脂肪衰减指数(FAI)与主动脉根部心外膜脂肪CT值(AOEATV)比值间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2021年2月—2022年1月258例患者503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图像,根据易损斑块CCTA特征分为非易损斑块组(A组)182根、1项易损特征斑块组(B组)173根、≥2项易损特征斑块组(C组)148根,比较各组斑块体积差异;计算人工智能所测冠周FAI与人工测量AO-EATV比值;比较各组间FAI、AO-EATV及FAI/AO-EATV的差异,并采用LSD-t检验对各组FAI/AO-EATV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FAI与FAI/AO-EATV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各组间斑块体积、冠周FAI及AO-EATV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FAI/AO-EATV分别为0.75±0.08、0.73±0.06、0.7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0,P=0.001);事后两两比较显示,A组>B组(t=27.58,P=0.006),A组&...  相似文献   

5.
MR测定颈动脉易损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特征与扩散加权成像(DWI)证实的急性脑梗死(ACI)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入组发生单侧肢体症状(颈内动脉供血区)的ACI患者103例,均在发病后1周内行颈动脉磁共振黑血成像(MR-BBI)及头颅常规MRI,测得症状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参数(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和成分)和相应供血区ACI病灶分布及大小,借此分析症状侧颈动脉斑块特征与ACI发生、大小的关联程度.结果 研究发现,症状侧颈动脉管壁体积标准化指数(PWV)及富脂质核(LRNC)含量是同侧供血区ACI病灶发生及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管腔狭窄和临床因素前后,P<0.05).结论 ACI发生及大小与同侧供血颈动脉的斑块易损特征(高斑块负荷和大LRNC)相关联.MR-BBI能细致化评估斑块易损特征,有利于临床分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易损斑块与颈动脉支架置入(CAS)术后30 d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接受CAS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稳定斑块组(A组,19例)及易损斑块组(B组,38例),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及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稳定性与术后30天不良事件的关系。 结果57例患者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10例(17.54%),其中稳定斑块组1例,易损斑块组9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4例(7.01%)。术后严重不良事件3例(3/57,5.26%)均为B组患者,其中急性脑梗塞2例,颈动脉溃疡斑块破裂渗血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8.789,95%CI =1.648~214.220,P=0.018)、易损斑块(OR=21.806,95%CI= 1.278~372.177,P=0.033)及应用开环型支架(OR=14.645,95%CI= 1.407~152.417,P=0.025)为CAS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论CAS术后30 d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与易损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分辨MRI,探讨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颈动脉磁共振检查的患者64例,将体质指数BMI<24.0kg/m 2患者分为非肥胖组(31例),BMI≥24.0kg/m 2分为肥胖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成分及负荷的差异。结果肥胖组缺血性脑卒中〔21(63.60)vs 11(35.50),P=0.024〕及高血脂〔16(48.50)vs 7(22.60),P=0.031〕患者较非肥胖组多。肥胖组斑块内钙化体积〔(13.32±21.08)mm 3 vs(3.00±11.0)mm 3,P=0.017〕及脂质核体积〔(75.45±123.62)mm 3 vs(18.80±62.75)mm 3,P=0.026〕明显大于非肥胖组。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易损斑块(P=0.021)、斑块最大管壁厚度(P=0.025)、管壁标准化指数(P=0.0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MRI可评估不同体质指数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为肥胖患者病情预测及临床干预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动脉狭窄无创性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颈动脉狭窄影像学与病理对照资料。方法 7例14支颈动脉行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DUS)、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脑脑总CT/MRI检查,其中3例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7例病人均行重度狭窄侧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并实施影像-病理对照。结果 7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达70%-99%,狭窄侧脑部梗死灶多于无狭窄侧分布区。影像与手术对照:狭窄部位与术前DUS、MRA、CTA所示相符。DUS评估狭窄程度与手术所见相符5例,MRA相符者6例,CTA相符者7例,斑块影像与病理对照;CTA显示为高密度斑块者,DUS回声强,MRA为低信号,病理可见大片钙化灶及纤维组织;CTA表现为低、等密度者,DUS回声低,MRA信号强度不均,斑块镜下显示大量无定形坏死物质及积聚脂质的泡沫细胞。结论 DUS、MRA、CTA结合使用能提高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CTA对斑块的观察更为直观、确切。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通过CT血管成像(CTA)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脂肪组织(PCAT)炎症与斑块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头颈部CTA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Hcy值分为高Hcy组和Hcy正常组,再根据是否患高血压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Hcy组、对照组,记录各组PCAT的衰减值(平扫期及增强期),斑块特征参数(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并计算净增强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PCAT炎症变化和斑块特征参数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Hcy组与对照组在PCAT增强期衰减值与净强化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易损斑块率与单纯高血压组、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型高血压(OR=8.228,95%CI:2.371~28.549,P=0.001)、Hcy值(OR=1.183,95%CI:1.049~1.334,P=0.006)、管腔狭窄程度(OR=1.087,95%CI:1.054~1.122,P<0.001)及净强化值(OR=1.205,95%CI:1.101~1.319,P<0.001)是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头颈部CTA在定量斑块特征、PCAT衰减方面有重要作用,H型高血压、Hcy值、管腔狭窄及PCAT净增强值是评估斑块易损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由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而斑块破裂继发于斑块进展,因此早期识别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A(CCTA)对易损斑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易损斑块的CT影像特征、流体力学特征、血管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衍生的斑块特征、无创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及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等参数与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血运重建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04例(病变血管118支),均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且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的斑块特征、最狭窄处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PB)、重塑指数(RI)、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餐巾环征”及斑点钙化;计算冠状动脉CTA衍生的FFRCT、测量病变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根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将患者分为PCI血运重建组和非血运重建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冠状动脉CTA衍生的病变解剖特征、血流动力学及病变周围炎症参数的关系。逻辑回归分析PCI血运重建与斑块特征、FFRCT、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等指标之间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预测PCI血运重建效能。结果 与非血运重建组相比,PB、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及低衰减斑块在PCI血运重建组明显更高,FFR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排CT显示颈动脉粥样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根据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成非腔隙性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腔隙性脑梗死与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非腔隙性梗死组的易损斑块率为76.9%(40/64),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47.5%(1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调整年龄、性别、心血管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后,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有很好的相关性(OR,2.865;95%CI,1.047~7.813).结论 易损斑块是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64排CT可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3.0 T和1.5 T MR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序列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和铁含量(R2*)测量值的异同。 方法 于2019年12月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志愿者20名[其中男性13名、女性7名,年龄(23.7±2.5)岁]并用不同脂肪含量的塑料试管模型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在3.0 T(A组)和1.5 T(B组)2台 MRI设备上应用IDEAL-IQ序列进行扫描。在自动生成的FatFrac图和R2*图上自动勾画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模型、健康志愿者的肝脏和皮下脂肪的PDFF、R2*值。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方差齐)和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进行比较。 结果 模型A1组和B1组PDFF的测量平均值分别为(20.59±14.39)%和(21.89±1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0,P=0.121);A1组和B1组R2*的测量平均值分别为(84.86±116.43) Hz和(43.61±54.59) 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48,P=0.001)。健康志愿者3.0 T和1.5 T MRI肝脏、皮下脂肪PDFF测量平均值分别为(3.33±2.95) %和(4.39±2.80) %、(81.78±6.33) %和(81.54±5.5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867、t=?0.301,均P>0.05);A组肝脏、皮下脂肪的R2*测量平均值为(52.42±12.22) Hz、(50.88±10.32) Hz,分别高于对应的B组[(32.73±5.62) Hz、(39.41±9.11) Hz],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920、t=4.372,均P<0.001)。 结论 基于IDEAL-IQ序列的3.0 T和1.5 T MR模型、健康志愿者肝脏和皮下脂肪的PDFF测量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 T MRI的PDFF测量值可能比1.5 T MRI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2种场强获得的R2*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影响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朱飞鹏  王璟  路莉  张龙江  周长圣  江时森  董敏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13-1216
目的:探讨在双源CTA检查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各组份构成比方面的差异,提高对易损斑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血管造影(CAG)检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测量ACS患者罪犯病变处斑块(易损斑块)、稳定斑块及sAP患者稳定斑块的体积,分析比较这3组病变的斑块负荷量;测量3组病变斑块内脂质和钙化成份的体积,并分析其构成比。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罪犯病变处的斑块负荷量明显高于稳定性病变处(P〈0.05),3组分别为50.45%±10.03%、36.35%±11.17%、42.39%±11.77%。易损斑块组的脂质含量明显高于2组稳定斑块,三者的脂质含量百分比分别为43.82%±14.74%、14.65%±13.11%和14.47%±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钙化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稳定斑块,三组分别为23.21%±16.80%、57.68%±26.78%和60.74%±25.74%(P〈0.05)。两组稳定斑块之间的脂质和钙化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8)。根据斑块内脂质(〉31.5%)和钙化百分比(〈41%)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9.5%、87.0%、79.1%和93.8%。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55例伴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根据超声斑块形态分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组30例和稳定斑块(stable plaque,SP)组25例,另选30例无斑块组(NCP)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浆ET、NO的含量。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ET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ET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ET、NO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变化,ET,NO与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静  陈越平 《西南军医》2008,10(4):15-16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与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7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根据超声斑块形态分为易损斑块(vulnerable plaque,VP)组30例和稳定斑块(stable plaque,SP)组40例,另选50例无斑块者(NCP)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脂水平的含量。结果与无斑块组比较,有斑块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无斑块组显著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有明显变化,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与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3.0T MR上运用高分辨黑血技术定量测定颈动脉斑块负荷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将36例具有颈动脉斑块及近期缺血性脑卒中史的患者(脑卒中组)与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在3.0T超导MR仪上对颈动脉行多序列(亮血3D-TOF;黑血T1WI、T2WI和PDWI)扫描,在MIP重建的MRA图像上测量管腔狭窄度,在黑血横断面图像上测量血管总面积(TVA)和管腔面积(LA),计算管壁面积(WA=TVA-LA)和管壁标准化指数(NWI=WA/TVA)并进行对照分析,包括脑卒中组颈动脉与健康组颈动脉的比较、大脑前循环缺血侧与非缺血侧颈动脉病变程度的比较.结果:①脑卒中组与健康组颈动脉TVA、WA和NW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脑前循环缺血侧颈动脉的TVA、WA与非缺血侧血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腔狭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WI≤0.53组和NWI>0.53组导致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不一致(P<0.05).结论:基于MRI黑血技术的颈动脉血管壁的定量分析具有可行性,NWI能直观、有效地反映斑块进程和评价动脉斑块负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DSCTA)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评估颈动脉狭窄<50%的斑块特征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4例,回顾性分析颈动脉分叉处斑块特征,急性脑卒中侧为实验组,无急性脑卒中侧为对照组。分析内容包括斑块类型、斑块表面形态、钙化分布、钙化数目,对两组颈动脉斑块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颈动脉斑块较对照组更容易出现以下特征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出现率更高(Z=-2.39,P=0.02),斑块表面不规则和溃疡出现率更高(Z=-6.04,P<0.01),浅层钙化(Z=-2.06,P=0.04)和多发钙化出现率更高(Z=-2.52,P=0.01)。结论 DSCTA可更好的显示斑块特征,颈动脉非钙化性和混合性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或溃疡形成、浅层钙化和多发钙化可能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收集300例因怀疑冠心病(CHD)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的病例的资料,由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前降支MB。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MPR、CPR、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结果:在300例受检对象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74例(24.7%,74/300)。MB组与非MB组前降支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6.5%与31.3%,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1%与45.1%,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8.4%与44.6%,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0;P=0.18;P=0.97)。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对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分布特点,探讨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588例AIS患者及性别、年龄匹配的630例非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颈动脉斑块的分布规律;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将AIS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47例)、稳定斑块组(93例)、易损斑块组(24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认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S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7.99%、50.95%,其中易损性斑块检出率分别为42.18%、33.81%,AIS组颈动脉斑块和易损性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不同斑块组间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3,95%CI 1.027~1.061,P=0.000)、男性(OR=1.973,95%CI 1.377~2.828,P=0.000)、糖尿病(OR=1.454,95%CI1.004~2.106,P=0.047)、收缩压(OR=1.011,95%CI 1.002~1.020,P=0.016)是AIS患者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破裂、脱落继发栓塞可导致AIS的发生;年龄、性别、糖尿病和收缩压是AIS患者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