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他汀类药物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石”,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1]。其常见不良反应有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升高、肌炎、头痛、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等[2]。  相似文献   

2.
1例74岁男性泌尿道感染伴发热患者给予头孢他啶2 g, ivd, q12h联合环丙沙星0.4 g, ivd, q12h联合抗感染治疗。2天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体温恢复正常,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血常规报危急值:WBC 1.49×109/L,RBC 2.67×1012/L,PLT 97×109/L,NEU 0.57×109/L,NEU%38.2%。尿常规:白细胞2+,余正常;hs-CRP 48.30 mg·L-1;PCT 8.72 ng·mL-1。考虑为头孢他定联合环丙沙星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停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后,予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75μg, ih)单剂升白细胞支持治疗,12天后患者的全血细胞减少恢复[1]。  相似文献   

3.
<正>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能随着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属于临床上常见的病症[1]。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自身免疫等有关[2]。临床甲状腺结节发生率较高[3],可单发也可多发,若未能得到有效治疗,则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4]。临床上将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目前手术方式治疗在临床中多见。射频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逐渐被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5]。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1]。睡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可影响人体内代谢平衡[2]。睡眠不足或过多与血糖升高[3,4]和脂代谢异常[5]有关。睡眠时长异常引起T2DM、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升[6~8],其中短时间睡眠为T2DM和肥胖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10]。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协会主张成年人的最佳夜间睡眠时长为至少7h,不足6h为睡眠剥夺或过少,多于9h则为睡眠过多[11]。约1/3~1/2的T2DM患者存在睡眠异常情况[12~14]。  相似文献   

5.
<正>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又称化脓性链球菌,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浅表性感染、侵袭性感染、毒素介导的疾病以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性疾病等[1]。风湿热是GAS感染相关免疫性疾病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研究发现,GAS感染还与过敏性紫癜[2]、川崎病[3]、幼年特发性关节炎[4]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发病有一定关联,本文主要就GAS感染与儿童风湿性疾病发病机制进行阐述。1 GAS感染简述GAS是革兰阳性球菌,常定植在人类鼻咽部和皮肤,其主要致病机制[5]:(1) GAS的菌体成分及其分泌的多种毒力因子,促使链球菌粘附于宿主细胞表面,侵入宿主组织,破坏宿主防御机制,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正>肩周炎是一种由关节囊炎导致的疾病[1]。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2]。中医上称之为痹症,主要分为风寒阻络型和瘀血阻络型[3]。其中,瘀血阻络型肩周炎常常会使肩关节及周围组织有较强烈的疼痛感,犹如针刺,而且痛处固定不移,尤其在夜间,疼痛会明显加重,且肩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也较为明显,局部可能还会发生肿胀、青紫[4-5]。该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的发病率比男性略高,  相似文献   

7.
<正>中肠旋转不良(Midgut malrotation,MM)是胚胎早期中肠旋转运动障碍,导致肠管位置变异及肠系膜附着不全的一种先天性疾病[1]。多数MM患者在出生后1周岁内即被确诊,故常被认为是一种儿科疾病[2]。成人MM患者的诊断多为偶然发现,因其症状不典型,最初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部分患者易导致急性或间歇性胃肠道梗阻,继而导致小肠坏死[3],因此术前影像学准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至关重要。上消化道造影(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strast,UGC)是目前诊断MM的金标准,并广泛应用于儿科[4]。然而在成人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正>长期以来临床存在“千人一方、千人一药”的情况,相同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相似,药品选择、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大多相同,但所产生的治疗效果却相差甚远[1]。受遗传因素和基因多态性的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因人而异[2]。2015年美国提出“精准医疗”的概念,启动精准医学计划[3],随后医疗领域开始探究“个体化”治疗的医疗概念和医疗模式[4]。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为神经系统常见病,患者多伴有基础性疾病,常面临服药种类多、依从性差、药效不理想和药物间相互作用增加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正>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有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相比,狼疮性肾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及心肌梗死等[2]。同时,长期狼疮性肾炎的患者也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3]。痛风也被证实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多项研究也表明痛风的心血管疾病共患率可达74%~91%[4]。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肺部病变被早期发现,早期确定这些病变的性质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1]。经气管肺病变活检具有并发症低的优点[2],但对于周围型肺结节,传统支气管镜诊断率低[3]。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 ENB)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方法[4]。ENB是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实时导航,将专用工具引导至目标病灶,  相似文献   

11.
<正>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发展速度快、死亡率高,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1]。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仍需使用抗肿瘤药[2]。近年来,靶向药物由于其细胞毒性小、选择作用强等优点,在临床上备受关注[3]。安罗替尼(anlotinib)是一种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成为晚期肺癌三线治疗不可或缺的药物选择[4]。  相似文献   

12.
<正>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护生的职业认同是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积极情感和正向看法[1]。强烈的职业认同感是留住和招聘员工的关键,也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2]。临床实习阶段是护生首次全面接触临床工作,了解护理专业的现状,形成职业认同的关键期[3]。承接临床实习的教学医院是与护理院校完全不同的机构,实践环节和学校教育存在脱节情况[4],因而护生职业认同感存在降低的可能。本研究通过调查临床实习期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正>围产期出现情绪低落、情感缺失等主要症状,同时出现对周围事物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沮丧、苦闷等表现,统称为围产期抑郁,可分为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1-2]。围产期抑郁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产前抑郁可能导致胎儿早产[3]、胎儿低体质量[4]、胎儿神经及大脑的发育不良[5-6]及婴儿皮质醇水平失调[7];而产后抑郁可能对新生儿产生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4.
<正>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患病率及病死率高[1]。患者在疾病进展中会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如累及心脏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肌损伤,称为脓毒性心肌病(Septic cardiomyopathy,SCM),其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70%~90%[2]。SCM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至今未明,可能涉及心肌抑制因子的释放、肾上腺素能途径的下调、一氧化氮和活性氧的释放、钙调节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冠脉微血管功能紊乱以及肌球蛋白和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的下调等多种途径[3]。目前SCM的定义及诊断尚无统一标准[4],  相似文献   

15.
<正>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感染性病因,仅次于下呼吸道感染。2017年全球大约有53.3万例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1]。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腹泻死亡的主要病毒[2],但随着轮状病毒疫苗的使用及其对儿童的有效保护[3],其他病原体如腺病毒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4]。  相似文献   

16.
<正>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以频繁持续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等为主要特征[1]。65岁以上老年人失眠发生率约在20%~50%,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还会明显增加其患有痴呆、脑萎缩等疾病风险,需给予早期有效治疗[2]。目前,临床治疗老年失眠以镇静、催眠药物为主,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长期用药会产生依赖性,停药后极易复发,且还会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存在一定风险[3]。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已被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健康体检人数及体检率不断提高[1,2]。但由于各种原因,体检人群的弃检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水平,甚至造成漏诊、误诊[3~5],因此,针对弃检现象临床开展了不少研究[3~9],其中智能导检系统的应用即受检者从打印指引单,完成体检项目到交回体检指引单的全程由智能引导控制[10],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健康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10~13],而针对全智能导检系统对弃检率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  相似文献   

18.
<正>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型和肠道病毒71型病毒引起,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1-3]。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等,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预后良好,较少出现脑炎、肺水肿、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4]。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多样,给临床诊疗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血常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专科团队数量不足,我国基层医护人员需借助科技优化患者管理,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逐渐发挥作用。AI应用程序从多个方面辅助糖尿病管理,如疾病预测[1]、记录饮食和运动[2]、精准用药[3]、血糖监测及危急值的报警提醒[4]等。本文围绕AI应用程序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优势,以及近5年国内外AI应用程序在糖尿病管理五驾马车(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建议、精准用药、血糖监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管理团队借助AI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诺如病毒(norovirus,No V)是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全球胃肠炎暴发的主要原因[1]。据估计,No V每年在全世界造成大约6.84亿例胃肠炎发生和约20万人死亡[2],导致了世界范围内较重的经济负担[3]。该病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具有自限性,但在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中可出现严重后果[4]。在No V的流行中,重组株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