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生物体的发育,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肿瘤发生发展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lncRNA在皮肤黏膜疾病发生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就lncRNA及其在皮肤黏膜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UCA1(lncRNA UCA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A431细胞增殖、侵袭及其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通过RT-qPCR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癌旁正常组织、A431细胞、HaCaT细胞中lncRNA UCA1的表达;siRNA技术下调lncRNA UCA1表...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该病以皮肤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主要特征。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均属于非蛋白质编码RNA,广泛参与细胞生命活动和多种人类疾病,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该文将miRNA和lncRNA与银屑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组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近年研究发现,lncRNA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肿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皮肤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lncRNA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误诊.微小RNA(miRNA)是一种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分化、增殖、代谢、凋亡等生命活动,miRNA的功能失调对肿瘤的发生起作用.目前发现,一些miRNA在蕈样肉芽肿的发病、辅助诊断、判断预后起作用,并对蕈样肉芽肿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如miR-155、miR-22、miR-150能促进蕈样肉芽肿的发病,miR-233、miR-200c则抑制蕈样肉芽肿.一组miRNA,miR-155、miR-203和miR-205,有助于鉴别诊断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良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6.
表观遗传学主要是研究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发生的基因表达水平可遗传的变化,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控.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一组原发于皮肤的T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蕈样肉芽肿和Sezary综合征是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近年来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不仅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达到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目的.  相似文献   

7.
CD4~ CD25~(bright)调节性T细胞是一个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丰要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发挥抑制作用,参与机体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近年研究发现,CD4~ cD25~(bright)出调节性T细胞在多种皮肤科相关疾病,如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肿瘤、银屑病以及特应性皮炎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以T细胞介导免疫炎症和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分化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两种疾病在免疫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共患病和治疗方法方面有很多共性,但也存在差异.两种疾病的相似性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对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发生异常反应,其增殖和分化发生改变,这也是两种疾病表型的主要原因.但两种疾病的T细胞极...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途径,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T细胞包括CD8+T细胞、CD4+T细胞等。T细胞参与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derma,SS)、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等疾病的免疫应答过程,是参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节性细胞。本文主要是从T细胞DNA甲基化的角度出发,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T细胞活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异常性疾病.其中T细胞的活化及其功能的发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可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银屑病中T细胞的活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近几年来银屑痛T细胞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068对黑素瘤细胞系A375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2015年1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经病理确诊的皮肤黑素瘤患者21例,采用定量PCR(qPCR)检测其黑素瘤组织与相邻癌旁组织中lncRNA 068的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在A375细胞中过表达...  相似文献   

12.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核苷酸且绝大多数不编码产生蛋白质的分子。研究发现lncRNA可在表观遗传、转录、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 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浸润等过程, 参与瘢痕疙瘩、血管瘤、鳞状细胞癌、黑素瘤等皮肤良、恶性增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综述lncRNA在皮肤良、恶性增生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皮肤衰老是机体衰老的表现之一,由于表皮和真皮内细胞结构、功能以及细胞外基质组分的变化所致.微小RNA是一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研究表明,微小RNA与表皮、真皮的衰老以及紫外线诱导的皮肤衰老相关.在真皮中,微小RNA可以靶向作用于细胞外基质组分和细胞黏附分子,或调控细胞周期、端粒酶活性、细胞内信号通路及氧化应激等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衰老.在表皮中,微小RNA可通过染色质重塑和p63途径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衰老,或靶向作用于转化生长因子β依赖或非依赖的途径影响朗格汉斯细胞的衰老.而在紫外线诱导的皮肤衰老中,微小RNA在组蛋白甲基化、细胞周期调控因子以及转录激活因子等层面参与皮肤衰老过程.此外,有一些微小RNA如微小RNA 125b参与皮肤衰老的机制可能与表皮干细胞相关.  相似文献   

14.
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由初始T细胞受到刺激后形成, 并驻留在外周组织, 介导机体对类似刺激迅速产生免疫反应。虽然这种免疫反应有助于保护机体对抗局部感染, 但在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如白癜风中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在皮肤的长时间驻留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本文对组织常驻记忆T细胞与白癜风之间的关系及潜在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以皮肤辅助性T细胞的单克隆扩增为特征的皮肤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在对该疾病进行的大量研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树突状细胞与Th细胞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皮肤CD8+T细胞淋巴瘤罕见,常见于成人.皮肤损害可表现为蕈样肉芽肿(MF)样、Sezary综合征样、全身性银屑病样、播散性湿疹样网状细胞增生病(PR)、限局性PR和皮肤结节等.约半数病例为侵袭性或惰性.瘤细胞常示向表皮性和主要浸润于皮肤附属器周围,示CD8+、CD7+、CD3+,但常丢失CD2和CD5,不常表达活化抗原(CD25、CD30、Iα).此瘤需与富于CD8+T细胞的疾病如皮肤红斑狼疮、银屑病等鉴别,以及与MF之反应性CD8+细胞区别.  相似文献   

17.
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负调控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细胞群,根据细胞表面的分子标志,调节性T细胞可以分为CD8 和CD4 两大类,CD4 调节性T细胞又可分为天然型调节性T细胞和适应型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抑制或分泌相关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在过敏性疾病的敏感个体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可能成为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属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以皮肤内辅助T细胞的单克隆扩增为特征。他与有相同组织学亚型的累及皮肤的原发性淋巴结淋巴瘤在临床及组织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都明显不同。如今最常用的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类是EORTC分类 ,HTLV -Ⅰ可能与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相关 ,有待进一步验证。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较为独特的免疫表型 ,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其早期诊断及疾病的转归和预防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T细胞在成熟过程中通过T细胞表面受体基因重排,从而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任何失调都会导致疾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是由于单个淋巴细胞的恶性增殖所导致的,病变组织表现出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克隆性。蕈样肉样肿和Sézary综合征为最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的检测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研究、分类、诊断、判断预后上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皮肤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其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皮肤 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与 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用 CD45RO、 CD3ε、 TIA- 1、 CD20、 Ki- B5、 CD68和 LMP1等抗体;用 EBER1/2原位杂交检测 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 RNA。结果 5例皮肤 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占同期皮肤恶性淋巴瘤的 5.68%;男 4例,女 1例,平均年龄 34岁,主要表现为皮肤无症状肿块, 2例有溃疡形成;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在真皮和皮下脂肪内,易形成血管浸润性和破坏性病变,瘤细胞大小、形态各异;瘤细胞表达 T细胞标记( 5/5)和 NK细胞或细胞毒性 T细胞标记 TIA- 1( 4/4), EBER1/2( 3/4)。结论皮肤 NK/T细胞淋巴瘤具有临床病理独特性,与 EB病毒感染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