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早进行干预,早期获得语言能力,减少损伤对婴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便携式新生儿听力耳声发射筛查仪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结果对128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95.21%,复筛通过率88.40%。结论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有效减少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的研究表明正常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比率在0.1%-0.3%,其中重度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0.1%,国内现有研究结果与此相仿[1]。新生儿通过早期听力筛查对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最大限度减少因听力问题造成的残疾,使耳聋患儿聋而不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同的体位、时间对所测试的结果有差异。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减少复筛,我院产科于2009年9月——2012年7月对出生的新生儿2050例进行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筛查,对患儿在做听力筛查时的体位、时间和技巧上得到一些体会,为提高初次筛查通过率,减少家属对"假阳性"疑惑,有必要探讨最佳体位和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3年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新生儿听力筛查是通过一种高科技仪器,采用耳声发射方法在孩子出生24小时以后,仅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测定孩子的听力情况,是无创伤的,对孩子没有任何影响,操作方法经济、简便、易于普及接受,以便早发现听力障碍,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率,以降低假阳性率。方法:通过对310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程序、听力筛查仪的选择、测试环境的选择、婴儿测试状态、婴儿测试的位置与卫生问题的护理体会。结论:提高了筛查的准确率,减少产妇和家长不必要的担心和紧张,以达到减少儿童听力障碍发生率和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出生缺陷,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调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听力残疾人口共2 004万,我国每年约2 000万~3000万名新生儿出生,按先天性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病率1‰~3‰,每年将新增先天性新生儿听力损伤患儿3万左右[1-2].现将我县2009~ 2010年听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390-391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已明确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并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我国从上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在北京、上海开展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 到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已覆盖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几年来, 为减少听力缺陷, 我国将新生儿听力筛查也列入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为规范新生儿筛查工作, 切实提高筛查质量, 卫生部制定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具体包括: ①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②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④新生儿疾病筛查追访与管理技术规范; ⑤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本刊从 2005年第 2期开始对以上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7.
张德俊  刘玉娇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200-4200
目的:掌握现阶段新生儿听力损失的情况,寻找降低新生儿听力损伤的途径。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所有正常新生儿进行初筛、复筛;对通过者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初筛、复筛未通过者占总人数的1.2%;听力损失者占总人数的5.7%;耳聋者占总人数的0.8‰。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对新生儿听力损伤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避免语言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8.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 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千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 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现阶段本地区新生儿听力损失的现状,以期早期发现,主动干预,降低新生儿听力损伤。方法:采用瞬态声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所有正常新生儿进行初筛、复筛;未通过者,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初筛、复筛未通过者占总人数112%;听力损失者占总人数5.7‰。耳聋者占总人数的0.8‰。结论:新生儿听力损伤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避免语言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朴春姬  黄福今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4674-4675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损伤情况,为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新生儿3个月转到耳鼻咽喉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850例,6例诊断为听力障碍,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21%。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使语言能力的发育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11.
张玉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3):120-121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 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12.
张玉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12):120-121
目的:探讨如何将新生儿听力筛查这项服务以怎样的模式应用到农村基层的新生儿。方法:以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合作的方式,确定42d~3个月为筛查时机,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技术,对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控制筛查率,提高复查率,严格掌握转诊时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3.2%,转诊率为2.2%,失访率为0.07%,筛查结果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为0.11%。结论:采取乡级儿保医生预约的方式,以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建立复查和逐级转诊技术线路,进行普遍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模式,适用于农村基层。  相似文献   

13.
孙会青  李传行 《现代保健》2013,(13):148-149
目的:通过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及时康复,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有效地减少儿童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方法:利用耳声发射(TEOAE)进行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上级医院进行确诊与干预治疗。结果:听力筛查率为98.7%,初筛通过率为94.5%,复筛率为89.1%,听力障碍者为0.12%。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TEOAE是快速可靠、简单无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听力筛查2266名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以便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促进其正常的言语发育。【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技术对在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7月以来出生的2266名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性筛查,对未通过复筛的新生儿于生后3月龄时采用听觉诱发电位技术进行诊断。【结果】2546名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中有2266名(88.37%)接受了听力筛查,初筛通过1881名,通过率83.01%。385名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中有364名(94.54%)接受门诊复筛,通过344名(94.50%),最后未通过复筛的20名新生儿都进入诊断评估程序,确诊听力损失9例,另有1例迟发性听力损失,共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10例。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4.41‰,初筛的假阳性率为15.34%,整个筛查程序的假阳性率为0.48%,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9.51%。【结论】攀枝花城区局部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率为4.41%,高于国外标准。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损失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某妇幼保健所近3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意义,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依据,为进一步做好听力筛查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应用耳声发射法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初次筛查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转诊到安徽省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诊断和干预。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2643例,7例在该所几次复查均未通过(发生率为0.26%),拟诊为听力障碍,转省听力诊断中心进一步确诊。结论:通过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减少或避免其语言发育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意义与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锡山区2005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普遍筛查。结果:3768例新生儿接受了DPOAE听力筛查,3072例(81.53%)新生儿通过初筛。696例新生儿需接受“复筛”,实际进入“复筛”程序者657例(94.40%),其中605例(92.09%)通过“复筛”,52例(7.91%)未通过“复筛”。52例(1.38%)需要转诊,进行听力学评估,其中29例在年龄12~25周之间,接受了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最终有1例显示听力损伤,占同期出生新生儿总数(3963)的0.2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的必要措施,DPOAE作为有效的筛查方法具有敏感、快速、方便、无损伤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701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先天性听力异常发病率。方法应用德国Maico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仪,分别对7011例新生儿在出生24 h后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力初筛,1个月后进行复筛,听力异常的在市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测诊断。结果初筛通过率93.1%,发现听力异常28例,听力异常发病率4‰,其中单耳聋6例,双耳聋22例,轻度听力障碍5例,中度听力障碍15例,重度听力障碍8例。结论东明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害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及早发现听力障碍患儿,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育,降低聋哑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崔仙  郑仙女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14-5115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其通过率及影响听力筛查的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 42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分娩方式、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74.84%,初筛结果与分娩方式的差异,高危因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听力筛查应从新生儿开始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预防先天性听力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听力筛查在先天性听力损失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采用耳声发射对新生儿进行初筛、未通过42 d进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诊断性检查,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率为96.11%,通过率81.96%;复筛率52.89%,通过率为83.04%;确诊听力障碍的发病率为1.48‰。【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可行的听力筛查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30 641例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结果,了解厦门市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的30 641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于听力筛查未通过者,42天行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3.5个月行再次复筛。第二次复筛仍未通过者于半岁前行ABR、ASSR、声导抗等全面听力学评估及跟踪随访。结果接受听力筛查的30 641例新生儿中,初筛通过26 431例(86.26%)、未通过4210例(13.74%);42天复筛未通过553例(1.81%);3.5月龄第二次复筛未通过220例(0.70%)。2010-2012年筛查的新生儿中,最终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包括单侧耳聋)的共有127例,发病率为0.4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早发现、早干预。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