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明确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的焦亡水平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PTTG1野生型(WT)小鼠和PTTG1基因敲除(KO)小鼠各1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为PTTG1 WT对照组(control组)和实验组(3%DSS组),PTTG1 KO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自由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DSS)6 d诱导急性实验性结肠炎,对照组给予无菌双蒸水。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收集小鼠结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ASC、GSDMD的表达水平。在人源结肠上皮细胞系(HcoEpic)中,通过shRNA沉默PTTG1的表达,TNF-α刺激细胞以诱导细胞炎症模型,检测GSDMD的表达水平。结果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组织中PTTG1表达减少(P <0.01),PTTG1敲除加重小鼠结肠炎症,PTTG1 KO实验组小鼠的结肠黏膜上皮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05)。在HcoEpic中沉默PTTG1的表达,TNF-α刺激后,细胞的GSDMD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相似文献   

2.
王艳玲  谭芳  游意莹  余小芳  黄菲 《新医学》2022,53(4):238-242
目的 探讨原钙黏附蛋白7(PCDH7)是否参与脂多糖(LPS)刺激引起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焦亡过程。方法 构建LPS刺激HK-2损伤模型,使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PCDH7、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力,TUNEL法确定细胞焦亡率,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LPS组细胞生存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升高,细胞损伤指标LDH含量明显升高,PCDH7的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调,细胞焦亡指标NLRP3、caspase-1、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均< 0.05)。结论 LPS通过下调PCDH7的表达,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明显细胞焦亡损伤。  相似文献   

3.
曾统  唐硕  张迪  邹峰  邹学农  陈海堡  靳松 《新医学》2021,52(9):680-686
目的 探讨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负载干细胞对新西兰兔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构建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检测丝素蛋白支架的结构,培养兔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BMSC表面蛋白CD34、CD45、CD90和CD105表达,活细胞/死细胞双重染色检测水凝胶与BMSC的生物相容性,CCK-8 法检测BMSC增殖情况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水凝胶对BMSC的蛋白聚糖(AGN)、Ⅱ型胶原a1(COL2a1)、成软骨分化调控基因Sox-9 mRNA的表达,分析水凝胶对BMSC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利用甲苯胺蓝染色评估水凝胶对兔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功能化自组装多肽可以形成纳米纤维网状结构;第2代BMSC表面蛋白结果显示 CD105 阳性和CD45阴性的比例为91.22%,而CD90阳性和CD34 阴性的比例为 95.10%。生物相容性检测示兔BMSC 在自组装水凝胶中生长状态稳定,以绿染的活细胞为主。CCK-8 法检测示BMSC复合水凝胶组在培养3 d时增殖能力高于BMSC组(P < 0.001)。PCR检测示空白组、水凝胶、诱导液组和水凝胶与诱导液混合组的AGN、COL2a1、Sox-9 mRNA表达在第2~4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01),有水凝胶的环境更有利于BMSC成软骨分化。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水凝胶负载干细胞对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优于BMSC组和缺损对照组(P均< 0.05)。结论 自组装纳米多肽水凝胶负载BMSC对软骨缺损的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焦亡相关基因构建肾细胞癌(RCC)预后风险模型。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RCC组及正常组mRNA数据及临床数据,筛选焦亡相关差异基因,将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最终筛选出的焦亡相关基因用于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低风险组。通过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及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与免疫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了42个焦亡相关差异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最终筛选出5个焦亡相关基因用作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GO与KEGG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适应性免疫反应、病毒介导的细胞免疫和炎性细胞的趋化等有关;ssGSEA表明,高风险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免疫相关途径活性总体高于低风险组。结论 基于5个焦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为RCC的诊断、治疗和靶点预测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的血肿周围组织及对照样本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与ICH后细胞焦亡相关的关键分子,进一步探讨ICH的病理机制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GEO数据库中选取4例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和对侧相应部位(白质与灰质)正常脑组织样本中差异表达基因谱数据,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RGs)和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s,PRGs)进行合并分析,确定差异表达的焦亡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PRGs,DE-PRGs)。对筛选出的DE-PRGs进行聚类,并进行GO、KEGG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织相比,在血肿周围组织中,共发现44个DE-PRGs。GO和KEGG分析表明,这44个DE-PRGs主要富含在细胞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的正调控、核因子κB通路正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及细胞焦亡过程中。对44个DE-PRGs进行蛋白质网络分析,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IL-1β、CXC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噬调控多功能蛋白p62/SQSTM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调控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p62在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CCK-8、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抑制和促进p62表达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抑制和促进p62表达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和自噬相关蛋白(ATG5和Becline1)表达水平的影响;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抑制p62表达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内肿瘤质量的影响。结果 癌旁组织p62表达(1.01±0.08)低于肺癌组织(2.81±0.17)(P <0.05);p62在si-NC、si-p62、pcDNA-NC、pcDNA-p62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3、0.62±0.07、1.03±0.01、2.69±0.12。与si-NC组细胞比较,si-p62组细胞中的p62表达显著降低(P <0.05);与pcDNA-NC组细胞比较,pcDNA-p62组细胞中的p62表达显著升高(P <0.05);转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芩苷(Baicalin)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DB增殖、焦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的黄芩苷处理DB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焦亡形态,LDH含量释放检测验证细胞膜完整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焦亡相关mRNA及蛋白(NLRP3、GSDMD、GSDME、N-GSDMD、N-GSDME)表达。为进一步阐明黄芩苷诱导DB细胞焦亡与ROS生成之间的关联,将细胞分为对照组、黄芩苷组、NAC组及NAC联合黄芩苷组,NAC组用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2 mmol/L预处理DB细胞2 h;联用组经预处理后加入黄芩苷,培养48 h,用DCFH-DA法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黄芩苷剂量依赖性抑制DB细胞的增殖活性(r=-0.99),作用48 h的IC50为20.56μmol/L,倒置显微镜观察到药物组DB细胞焦亡形态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黄芩苷组细胞释放LDH明显升高(P<0.01),表明细胞膜完整性丧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两者在乳腺癌细胞凋亡、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9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Livin和PTEN的表达,另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析Livin和PTEN表达与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 结果在90例乳腺癌中Livin和PTE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4%, 48.9%,凋亡指数为4.79%±1.62%,与良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 0.01);Livin阳性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 < 0.05),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 < 0.05),与年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未见显著相关(P>0.05);PTEN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 < 0.05),与凋亡指数呈正相关(P < 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未见显著相关(P>0.05)。 结论Livin和PTEN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分别起抑制和促进作用,Livin高表达和PTEN失表达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调控两种基因的表达有望影响乳腺癌细胞凋亡以及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ncRNA SNHG8在胎盘植入(placenta accreta,PA)中的表达及对滋养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q RT-PCR检测PA组及对照组各30例胎盘组织中lncRNA SNHG8的表达,同时与30例PA患者产前超声评分做相关性分析。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干扰lncRNA SNHG8后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 cells)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同时,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情况;StarBase软件预测lncRNA SNHG8下游靶点,并在两组胎盘组织中检测其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ncRNA SNHG8与miR-542-3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SNHG8在胎盘植入组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P <0.05),并与产前超声评分呈正相关。干扰lncRNA SNHG8后抑制了滋养细胞的侵袭迁移(P <0.05),MMP-2及MMP-9蛋白表达也明显下降(P <0.05)。生物学预测miR-542-3p存在与lncRNA SNHG8的结合位点,miR-542-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高糖状态对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Wnt抑制因子1(WIF1)通过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通路影响高糖状态下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处理结肠肿瘤细胞株SW620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行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细胞计数实验,用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WIF1和β-catenin的表达。转染siRNA和过表达质粒调控WIF1的表达后,检测WIF1对SW620细胞增殖能力和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随着糖浓度的增加,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P均< 0.05),WIF1的表达下降而β-catenin的表达增高(P均< 0.05)。下调WIF1的表达,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且β-catenin的表达增高(P均< 0.05),而过表达WIF1后,SW620细胞的增殖能力受到抑制且β-catenin的表达下降(P均< 0.05)。结论 高糖状态下WIF1表达的下降,可能通过活化Wnt/β-catenin通路促进高糖状态下结肠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新型趋化因子CKLFSF8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检测CKLFSF8基因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将CKLFSF8基因转染到HL-60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KLFSF8基因转染前后HL-60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检测到CKLFSF8表达;CKLFSF8基因转染前后HL-60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转染前后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LFSF8基因转染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和EGFR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靶向纳米基因载体单链神经节苷脂抗体-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scAbGD2-PEG-g-PEI-SPION)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可行性、效率及体外细胞MR显像能力。方法 合成scAbGD2-PEG-g-PEI-SPION后,采用凝胶阻滞实验评估其复合外源性基因的能力;动态光散射法测量scAbGD2-PEG-g-PEI-SPION/pDNA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大小及表面电位;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对hBMSCs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cAbGD2-PEG-g-PEI-SPION靶向转染hBMSCs的效率,并设置PEG-g-PEI-SPION组、cAbGD2-PEG-g-PEI-SPION组、抗体竞争抑制(scAbGD2-PEG-g-PEI-SPION+free AbGD2)组和同型抗体(scAbIgG2a-PEG-g-PEI-SPION)组,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hBMSCs对纳米复合物的摄入。通过体外细胞MR扫描验证scAbGD2-PEG-g-PEI-SPION的MR成像功能。结果 scAbGD2-PEG-g-PEI-SPION细胞毒性小,复合外源性基因后能够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粒径80~100 nm。在相同的N/P比值下,scAbGD2-PEG-g-PEI-SPION组的转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01)。N/P=20时,靶向组具有最高转染率[(59.60±4.50)%]。同时,scAbGD2-PEG-g-PEI-SPION中的SPION可有效标记hBMSCs,在MR T2/T2*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结论 scAbGD2-PEG-g-PEI-SPION是一种MRI可视的、可有效转染hBMSCs的靶向纳米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临床-CT模型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侵犯脉管(LVI)和/或神经(PN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ESCC患者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LVI和/或PNI阳性者归为阳性组(n=58)、LVI及PNI均阴性者归为阴性组(n=98);比较组间临床及CT资料,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观察其评估LVI和/或PNI的效能。结果 组间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厚度、肿瘤体积、静脉期CT值(CTV)、CTV与平扫CT值(CTP)差值(ΔCTV-P)及静脉期增强率(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评估ESCC LVI和/或PN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2、0.690、0.731、0.744、0.621、0.631及0.599。CEA、CA199、肿瘤厚度、肿瘤体积及CTV为ESCC LVI和/或PNI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之建立的联合模型评估ESCC LVI和/或PNI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05%、65.52%及91.84%,且其AUC为0.838,高于各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 所获临床-CT模型可有效评估ESCC LVI和/或PNI。  相似文献   

14.
张娟  李雪  蒋浩  黄晓萍 《新医学》2022,53(4):266-272
目的 观察竹节香附素A(RDA)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使用0、5、10、20及40μmol/L的RDA干预HeLa细胞48 h,CCK-8实验测定细胞增殖率,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确定药物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家族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将HeLa细胞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RDA组和联合用药组,检测及比较各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和p-PI3K、p-Akt和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随着RDA浓度的增加,HeLa细胞的增殖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均< 0.05),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 0.05),Bcl-2、p-PI3K、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 0.05);IGF-1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后,RDA仍然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P均< 0.05),降低p-PI3K、p-Akt、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P均< 0.05)。结论 RDA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产生抑制增殖与促进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杜经纬  彭丽娟  吉爽  杨燕  冯俊 《新医学》2021,52(7):488-493
目的 探讨微RNA-21(miR-21)在脂多糖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中表达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多糖诱导建立HNEpC炎症反应细胞模型,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炎症细胞模型建立前后miR-21和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取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分为miR-21抑制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miR-21抑制物和阴性对照物转染入2组HNEpC细胞,比较转染后2组细胞中miR-21和PTEN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率以及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IL-10的水平。结果 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增高(P < 0.05),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 < 0.05)。miR-21抑制物组细胞中miR-21表达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5),转染后24、48、72 h后的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并且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IL-10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细胞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结论 miR-21在脂多糖诱导的HNEpC炎症反应细胞模型中表达升高,抑制miR-21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HNEpC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炎症反应,同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对PTEN基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Sam68基因对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Jurkat增殖的影响.针对Sam68 mRNA 531-552靶位点设计并合成shRNA,构建pLKO-Tet-On条件性真核干扰载体,制备慢病毒并感染Jurkat细胞;应用强力霉素(Doxycycline)诱导干扰载体表达,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干扰效率,用改良MTT法检测沉默Sam68基因对Jurkat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体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沉默Sam68基因对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沉默Sam68前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am68基因的表达被有效抑制(P<0.05);沉默Sam68基因降低了Jurkat细胞活力,抑制了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并且导致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G2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结论:利用shRNA靶向干扰Sam68基因的表达可以有效抑制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针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小片段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研究shRNA表达质粒沉默GnT-V基因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GnT-V基因的小于扰RNA(siRNA)靶序列,构建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PC-3细胞,通过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GnT-V基因的细胞株,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GnT-V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通过CCK-8增殖实验、流式细胞仪评价GnT-VshRN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GnT-VshRNA表达质粒,且该质粒明显下调GnT-V的表达;PC-3细胞GnT-V/1079的tuRNA和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6.5%和67.0%,对PC3细胞呈明显抑制效应;CcK-8增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3GnT-V/107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以48h为著;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PC-3GnT-V/1079的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hRNAGnT-V能显著降低GnT-V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该GnT-V的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背景:成熟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分化稳态的丧失是血管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目的:观察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已建立的稳定转染CREG过表达细胞hVSMCs-CREG和CREG表达沉默的hVSMCs-siCREG细胞株通过刮伤实验和Transwell小室细胞移行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CREG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和JNK表达及活化情况,应用JN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剂阻断研究分析上述信号分子表达变化在细胞迁移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证实,CREG蛋白表达在hVSMCs-CREG组中增加(P〈0.05),而在hVSMCs-siCREG组中减少(P〈0.05)。刮伤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结果证实hVSMCs-CREG组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受抑。相反,hVSMCs-siCREG组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和明胶酶谱分析证实hVSMCs-siCREG组细胞中MMP9活性明显增加(P〈0.05),同时JNK蛋白活化。进一步应用JNK抑制剂阻断研究证实,CREG蛋白表达抑制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增加与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均受到剂量依赖性抑制。结果证实,CREG蛋白表达可抑制JNK-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号通路的活化,以此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TX(LncFTX)对肠癌细胞增殖迁移行为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RT-qPCR检测不同肠癌细胞株中LncFTX本底表达。利用siRNA干扰下调HT-29细胞中LncFTX表达,CCK8和Transwell实验验证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评估细胞内PPARγ及下游Leptin、TNFα和糖酵解相关蛋白表达,ELISA分析HT-29细胞参与糖代谢有关酶的变化。结果 LncFTX在不同肠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肠癌HT-29细胞中LncFTX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细胞内PPARγ和Glut4的表达亦明显下降,而PDHA1及Leptin、TNFα则显著升高;下调LncFTX后胞内PFK、LDH的含量分别为(0.14±0.02)U/mg和(72.03±14.64)U/L,低于对照组(均P <0.05)。而CS含量则升高至(8.07±0.50)U/mg(P <0.05)。在LncFTX降低的HT-29细胞中激活PPARγ后,相应的蛋白表达和PFK、LDH及CS的含量变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结论 LncFTX可通过调控PPARγ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用RNA干扰(RNAi)技术抑制小鼠Fas基因表达,观察其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增殖及FADD-FLIP-TRAF-NF-κB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 为后续FasL低剂量兴奋效应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设计合成靶向小鼠Fas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片段,用脂质体包埋转染bEnd.3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检测bEnd.3细胞Fas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 检测 Fas、FADD、FLIP、TRAF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Fas-siRNA组细胞增殖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805,P>0.05);RT-PCR 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的Fas mRNA表达水平比较,Fas-228-、Fas-310-、Fas-427-、Fas-891-siRNA组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127,P<0.05);western blot显示,Fas-siRNA组与空白对照组Fas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01,P<0.01);Fas-siRNA组FADD、FLIP、TRA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达均下调(t=28.315、17.563、8.903,P<0.05)。 结论:Fas-siRNA能有效封闭Fas基因的表达,抑制Fas下游信号FADD、FLIP、TRA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