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曲霉菌感染是肺移植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20%~40%,病死率超过70%,我院于2002年4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双肺移植1例,术后并发肺曲霉菌感染,患者存活41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仅28例初步诊断考虑有肺曲霉菌感染,19例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26例经手术治疗,32例为内科保守治疗;53例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诊断困难,且常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相鉴别。肺曲霉菌球经手术切除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需长期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老年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曲菌球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继发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的10例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继发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继发曲霉菌感染误诊率不高,症状不典型,治愈率高.远期效果稳定。结论提高对老年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继发曲霉菌感染的警惕性,及早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CT和MR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13例脑脓肿患者,对其CT和MR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脑脓肿患者中,3例多发脓肿,10例单发脓肿。大多数为单房脑脓肿,幕上12例,颞叶6例,额叶4例,枕叶1例,脑室旁1例,幕下左侧小脑1例。CT图像表现脑实质类圆形的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可以伴有脓腔;MR根据脑脓肿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影像表现。结论增强和DWI对脑脓肿定性诊断有很高的诊断价值。CT和MR对脑脓肿可以精确定位,指导介入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宋晓兵 《广东药学》2014,(9):685-686
目的对1例曲霉菌感染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报道1例曲霉菌感染抗真菌治疗临床用药选择及换药过程。结果患者先后使用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临床药师通过深入临床,查阅相关文献,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对抗真菌药物的选择做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脑脓肿在神經科并非罕見疾病,国内已有报告,由中耳乳突炎引起者多見。先天性心脏病併发脑脓肿的报告在国内尚未見到。我科由1954年7月至1961年12月共收治脑脓肿患者103例,共中併有先天性心脏病者7例,占6.7%。其中法魯氏四联症4例,室間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閉1例。玆将其中有代表性者4例报告于下: 病例报告:病例1,女、33岁、于1957年4月26日入院。前額部头疼16日,不发热。13天前头疼加重突然昏迷,全身性抽动連续发作5—6次。清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体质量68 kg,2022年6月7日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月,房颤2周”入院。患者2022年4月出现活动后心前区不适,口服速效救心丸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5月3日平路步行3~5 m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明显加重,无法爬楼。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无心悸、晕厥等症状。5月25日心电图:快速房颤,心室率136次/分。  相似文献   

8.
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患者予伏立康唑首日6mg/(kg.次),每12h一次,以后每次4mg/(kg·次),2次/d,静脉滴注治疗,疗程视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和微生物学反应而定,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1%和69.6%。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结论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是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李桃霞  郭咸希  陈莹 《中国药师》2022,(11):2000-2001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2岁,因间断喘气伴呼吸困难半月余于2022年2月14日收入院。患者于半月前因受凉感冒流涕后,突发活动后喘气伴呼吸困难,休息时喘气症状好转,有全身乏力,无发热、头晕,无胸痛、肌肉酸痛,无腹痛腹泻,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门诊以“呼吸困难”收入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患者于2020年1月16日在肿瘤医院确诊左肺下叶浸润性腺癌(pT3N0M0,Ⅱ期),3月17日行培美曲塞0.9 g d1+顺铂60 mg d1~2化疗1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瘤型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瘤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出院后随访1~5年,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 20例瘤型脑脓肿患者,入院时初步诊断为脑脓肿者2例,脑肿瘤16例,其中胶质瘤10例,脑膜瘤5例,垂体瘤1例,入院后均行MRI检查,20例患者确诊为瘤型脑脓肿,误诊16例,误诊率为80%。经细菌培养,无菌生长9例,革兰阳性菌5例,链球菌3例,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给予手术切除治疗13例,穿刺引流5例。术后随访1~5年,治愈17例,好转3例。未留有严重后遗症。结论因瘤型脑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与发生在同部位的脑肿瘤临床表现相似,鉴别诊断较难,从而易发生误诊。MRI扫描可以给予较明确的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脑肿瘤的诊断难以鉴别时,可以结合MRS培养和DWI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化疗后并发感染是导致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霉菌感染是白血病化疗后常见感染之一,尤其近年来大剂量化疗或干细胞移植日益增多,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更严重,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预防和治疗霉菌感染已成为临床医生治疗白血病中的一项重要任务[1]。本文将着重回顾23例次白血病化疗后并发霉菌感染,探讨其治疗策略。1资料和方法23例次白血病全部来自我院住院病例,均是经常规剂量化疗后出现发热,T38~40℃,分别伴有咳嗽、腹泻、0腔炎等症状。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厂例次,急性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脓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5例脑脓肿患者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正确使用脱水药和抗菌药,及时控制癫痫和发现脑疝及脓肿破溃症状;术后注意观察脓腔引流和生命体征情况,正确使用脱水药,抗菌药使用足够疗程。结果治愈18例,好转2例,死亡2例。结论脑脓肿的护理关键在于术前正确用药、及时发现护理危象,不仅可以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而且能改善患者预后;术后恰当把握抗菌药的使用疗程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正>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临床上并不少见,疼痛剧烈,常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虽诊断明确但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绞痛反复发作,甚至有部分患者无法明确病因,治疗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1]。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12月对40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查,对发现的3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双导管碎石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79年以来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病二例,均为男性成人,X 线摄片示右上肺点片状“结核样”病变,长期因反复咳血治疗未愈。病期各达5年和15年之久.病程中除咳嗽咳血外,无发热盗汗等症状,痰结核菌检查阴性。二例分别在1979年12月3日和1981年1月19日行右上肺切除术。术中可见病肺广泛粘连不张,肺切除标本可见支气管增厚及不规则扩张,内有黄色稠厚液体和血迹,病理报告为曲霉菌感染。临床上肺曲霉菌病少见,但发病率似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肝功能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8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筛查出疑似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24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5例患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肺泡灌洗;14例患者进行了肺活检;2例患者因经济原因停止治疗,3例患者不愿意进行侵袭性的检查只进行了抗真菌的治疗,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例患者中出现发热共17例,干湿性啰音3例,5例没有出现呼吸系统的症状;影像学:双肺呈炎症性改变者12例,毛玻璃样改变着4例,右侧上叶病变3例,出现空洞者2例。24例患者经过抗真菌治疗后1例治疗无效死亡。经过随访,最终23例患者中完全恢复人数为12例,临床症状部分恢复9例,1例出现瘫痪,1例死亡。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患者更应该积极治疗,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部真菌感染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大蒜素注射液治疗肺部真菌感染 36例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 2 0 0 3年经我院确诊有肺部霉菌感染的 36例病人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 ;年龄 2 5~72岁 ,平均 5 8岁。其中单纯肺部霉菌感染 6例 ;肺结核合并肺部霉菌感染 12例 ;慢性呼吸衰竭继发肺部霉菌感染16例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继发肺部霉菌感染 1例 ;脑血栓形成合并肺部霉菌感染 1例。均经血、痰、尿、大便连续 2次涂片找到菌丝或孢子或培养出真菌。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32例 ,曲霉菌 2例 ,热带念珠菌 1例 ,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的检出率,并总结疾病最佳的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某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2例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取患者的痰液进行培养、取患者肺泡灌洗液进行G实验、取患者静脉血进行GM实验,然后再行组织病理切片,以病理切片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微生物检验方式对不同阳性类型肺部曲霉菌的检出率。结果:GM实验对寄生阳性和侵袭阳性肺部曲霉菌的检出率最高,G实验其次,痰液培养检出率最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临床分型行针对性治疗后,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未有患者死亡。结论:为提高肺部曲霉菌感染患者检测的准确率,可首选GM实验方式对其血液中微生物进行检测,微生物检验结果可作为患者疾病预后诊治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4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0.5年~1年,随访率100%,病理检查其中35例为曲霉菌感染,5例为毛霉菌感染,治愈33例82.5%,好转6例15%,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接技术在消化道重建术后行常规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4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重建术后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169例患者资料,其中行常规ERCP治疗失败的21例,采用对接技术治疗。结果 21例采用对接技术治疗的患者中,16例经通过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与ERCP对接成功(PE-RV),1例经超声内镜穿刺胆管(EUS-BD)与ERCP对接成功(EUS-RV),对接成功率达80.9%。4例失败,2例因输入襻肠管冗长扭曲呈锐角,1例输入襻肠管缺血挛缩致肠腔狭窄,致内镜无法到达盲端;另1例因外科手术损伤胆管中段,纤维化而致严重狭窄,未能顺利对接,改行腹腔镜下胆肠吻合术。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包括2例胰腺炎,1例胆管炎,1例腹痛,均予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 对接技术是一种对消化道重建术后行常规ERCP治疗失败患者安全、有效的补救方法,可提高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例罕见红斑丹毒丝菌致脑脓肿的患者,主治医生首先经验性选用万古霉素鞘内注射和静滴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药师建议:用氨苄西林鞘内注射+静脉滴注,医生采用临床药师建议,并加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疗效显著;但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患者出现伪膜性肠炎,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