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型防痰液喷溅器在老年脑卒中气管切开未应用呼吸机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选取脑卒中住院患者67例,随机分为防喷溅组和对照组,防喷溅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在吸氧情况下,对照组采用病房常用的自制防尘、湿化罩,防喷溅组应用防痰液喷溅器,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痰液粘稠度进行对比。结果 防喷溅组在痰液粘稠度、血氧饱和度(SP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防痰液喷溅器可以减少痰液喷溅,改善环境并抑制细菌传播,加强了气道湿化,提高血氧饱和度,而且使用简单,便于护理人员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排痰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诱发咳嗽排痰和适时吸痰法帮助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方法 观察分析48例患者的排痰有效率;排痰后痰鸣音消失情况,并对其中35例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至CO2潴留,SaO2下降患者作了3种排痰法对比性探讨.结果 诱发咳嗽排痰有效率为95.24%,痰鸣音完全消失率为90.48%;适时吸痰法有效率92.3%,痰鸣音完全消失率为88.64%.上述两种方法与常规深部负压吸痰法比较,纠正CO2潴留,提高SaO2效果优于常规深部负压吸痰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诱发咳嗽排痰和适时排痰能有效地帮助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排痰.纠正PaCO2提高SaO2,降低负压吸痰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张延红  赵晓丽  刘岩  来锦  白雪 《河北医药》2014,(7):1089-1090
目的探讨临床上急性脑卒中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吸痰方法,试验组双手载无茵手套插入吸痰管,用大拇指按压、移开吸痰管末端侧孔控制负压实施与断开,吸痰管插入一定深度,遇到阻力后不上提。比较2组患者剧烈咳嗽、黏膜损伤情况。结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组一次插管吸净率高,延长了吸痰间隔时间,减少了吸痰次数,避免了呼吸道黏膜频繁刺激,减轻了吸痰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是一种人性化吸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气管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道阻塞、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和切开置管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莉  杨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03-1804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的时机.方法 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听诊器置胸骨上窝听诊气道有明显痰鸣音时再进行吸痰.观察组每3小时翻身拍背后吸痰.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昏迷患者,在无异常情况下,每3小时翻身拍背后吸痰1次,降低了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窒息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行持续湿化的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52例喉癌气管切开术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持续湿化治疗,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对症护理干预,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26.9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护理管理、术后护理、护理舒适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效果满意,对喉癌气管切开术患者术后护理具有重要作用,可减少治疗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因无法正常吞咽常造成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在此期间护理工作者须对患者进行负压吸痰的护理操作,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内潴留的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该护理手段是促进患者通气、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1]。我院的临床吸痰方法采用的是常规吸痰法,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其与多种方法治疗结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6例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治疗(A组),29例给予雾化吸入治疗(B组),27例行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C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血液内氧氟沙星浓度的差异,分析持续气管内滴药预防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气管切开后3、6、9、12 d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25、0.016、0.021),A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治疗后6、12、24、48、72 h血中氧氟沙星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0、3.004、3.346、3.035、2.938,P=0.007、0.011、0.019、0.020、0.017),A组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持续气管内滴药用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优于雾化吸入及间歇气管内滴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在神经外科应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为传统气管切开组(传统手术组)和技术改进组,每组45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大量出血、切口感染、气胸、皮下气肿、食管损伤、气管软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技术改进组在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术改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技术改进,能有效快速建立神经危重症患者的气道,操作简便、安全,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田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50-1552
目的探讨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100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间断滴注湿化液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发生率[4.0%(2/50)]低于对照组[18.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0.0%(40/50)]高于对照组[60%(3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滴注法与间断滴注法相比能明显缓解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刺激性干咳、降低术后并发症比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气管切开术后安全性较高的护理方法之一,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4年8月行气管切开的患者384例,其中176例行PDT术,208例施行传统的开放式气管切开术(ST),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围术期及后期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P<0.05),切口长度短于ST组,术中出血量少于ST组,瘢痕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围术期、后期部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是一种简单微创的外科手术,适合在ICU开展.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抢救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气管切开对患者也是一种损伤,有较多的并发症甚至意外发生,如术后护理不当,观察不细,常会发生再度窒息,再危及生命。因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需加强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本科通过1例典型的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痰痂阻塞呼吸道的抢救,体会到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要加强导管及呼吸道的管理,有效地湿化呼吸道及有效地吸痰,确保患者再度窒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对吸痰的影响.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持续用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试验组持续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比较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和吸痰效果.结果 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结论 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较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更容易吸出痰液,不易造成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对吸痰的影响。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持续用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试验组持续用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比较2组患者痰液的性状和吸痰效果。结果试验组痰液性状及吸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痰痂形成,对照组4例痰痂形成。结论呼吸机湿化器湿化给氧较普通湿化瓶湿化给氧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更容易吸出痰液,不易造成痰痂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急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接受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129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快速、安全、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值得在医院ICU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湿化液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道护理是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主要内容之一。由于人体各正常器官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当气管切开时,大量吸入湿化不足的气体,易引起气道黏膜损坏纤毛运动受限,痰痂阻塞。临床实践证明。肺部感染率也是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湿化液在气道护理工作中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且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给予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对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转出ICU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喉梗阻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合并症的预防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喉梗阻临床患者病例32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气管切开术后行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喉梗阻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