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收集系统2015—2019年云南省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和病原监测数据,分析数据特征,掌握流行规律和病原谱的变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2015—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监测信息和病原分布特征。结果 2015—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报告均居于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年均发病率187.1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2 6/10万,年均重症率为1.76/10万,病死率为0.67/万。每年呈两个发病高峰,夏季高峰流行强度明显高于秋季高峰。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重点防控州市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占比分别为23.7%、27.8%和48.5%。不同症状类型的病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5.281,P<0.001)。在轻症病例中,病原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Cox A16次之,最后是EV 71;重症病例中,病原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EV 71次之,最后是Cox A16,EV 71在死亡病例中占优势地位。结论 持续长期的手足口病监测可提供病原型别和流行特点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0 — 2022年手足口病(HFMD)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HFMD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中江苏省2010年1月1日 — 2022年12月31日上报的238起HFMD暴发疫情的相关数据,对江苏省HFMD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应用ArcGIS 10.7和GeoDa1.18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FMD暴发疫情罹患率和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江苏省2010 — 2022年上报的238起HFMD暴发疫情累计暴露人数167934人,累计发病数5296例,暴发疫情罹患率中位数为3.43%;HFMD暴发疫情在春季(3 — 5月)和秋季(9 — 11月)高发,分别占36.97%和29.83%;有68.07%的HFMD暴发疫情由苏南地区报告,暴发疫情发生的主要场所为托幼机构或学校,占99.16%;HFMD暴发疫情发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别为0~44 d和3~78 d,发现时间和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8 d和15.5 d;HFMD暴发疫情流行优势毒株在2010、2012、2014、2015、2018、2019和2021年均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为主,2011、2013和2017年均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2020年以柯萨奇病毒A6型(Cox A6)为主,2016年以Cox A16和EV71为主,2022年以Cox A16和Cox A6为主;HFMD暴发疫情在空间上呈现聚集性分布,暴发疫情罹患率的高 – 高聚集区主要位于无锡市惠山区、滨湖区、梁溪区、江阴市,常州市武进区、溧阳市和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x A16感染和混合感染、疫情持续时间 ≥ 21 d、报告来源为其他机构的江苏省HFMD暴发疫情罹患率较高,暴发场所为其他机构的江苏省HFMD暴发疫情罹患率较低,事件级别为一般、场所地为县镇、疫情发现时间 ≥ 15 d的江苏省HFM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较长。 结论江苏省2010 — 2022年HFMD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Cox A16为主要流行株,苏南地区为HFMD暴发的聚集区;暴发场所、感染病毒类型、疫情持续时间、报告来源和事件级别、场所地、疫情发现时间分别为江苏省HFMD暴发疫情罹患率和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4-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西城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305起,其中暴发疫情3起,涉及病例938例,疫情报告高峰为5~7月(50.49%)和11月(14.10%)。大部分手足口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61.97%,189/305),其次为家庭(25.90%,79/305)和学校(11.80%,36/305)。发病率居前3位的街道为新街口(10.45/10万)、什刹海(8.52/10万)和展览路(7.45/10万)。2014年以EV71和CVA16为主,2015-2017年的优势毒株依次为其他肠道病毒、CVA16和CVA6。结论 托幼机构仍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主要场所,春夏季和冬季是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疾控部门应在流行季到来之前,加强宣传教育,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做好监控,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为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赤峰市上报的手足口病病历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谱变化情况。结果 赤峰市2012—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 637例,年均发病率为72.74/10万,其中2012—2015年手足口病发病率分别为75.38/10万、59.32/10万、106.75/10万、49.43/10万,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波浪式变化;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4个月的手足口病发病例数为9 045例,占总发病例数的71.5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幼托和散居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29:1;2012—2015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29例,占发病总数的0.23%,死亡2例,重症病例病死率为6.89%,全部病例病死率为0.02%;2012—2015年采集的2005份样本中,检出肠道病毒733份,阳性率为36.46%,其中EV71、CoxA16、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28.37%、21.28%、50.34%。CoxA16是2012年赤峰市优势病毒,EV71是2013年赤峰市优势病毒,2014、2015年则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病原,赤峰市不同年份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5.841, P<0.05)。结论 赤峰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且呈波浪式变化,病原以EV71、Cox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北京市房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构成,为调整房山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0年房山区手足口病病例信息和病原学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0年房山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 048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29.95/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发病具有季节性,高峰多在6-7月。病例中男女比为1.45∶1;1~5岁组占79.02%;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占86.97%;59.71%的病例集中在长阳镇、拱辰街道、城关街道、窦店镇和阎村镇。年均报告发病率在不同乡镇/街道、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1岁组起随年龄呈下降趋势(P<0.05)。累计检出阳性标本1 294份,其中其他肠道病毒为29.98%;CV-A6为29.21%;CV-A16为27.98%;EV-A71为12.60%,病原体构成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山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具有季节性、1~5岁儿童和重点地区高发、年度间病原体构成不同的特征,应在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贵州省2013—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应用SPSS 13.0分析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三间分布和病原学特征。结果 贵州省2013—2014年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2 496起,涉及病例7 66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15%,暴发54起,占聚集性疫情的2.16%,暴发病例566例,占聚集性病例的7.39%,重症病例70例,占聚集性病例的0.91%;与2013年比较,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起数上升了37.94%,病例数上升了52.45%;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流行趋势与手足口病总疫情基本一致,呈双峰分布,主峰为3—6月(72.72%),次峰为10—11月(8.57%);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分布于9个市(州)的88个县(市、区),居于前5位的市(州)依次为遵义市、黔西南州、贵阳市、六盘水市和毕节市,居于前10位的县(市、区)依次为红花岗区、遵义县、汇川区、钟山区、仁怀市、安龙县、册亨县、水城县、湄潭县和道真县;疫情聚集发生地以农村居多(52.84%),发生场所以家庭聚集最多(45.95%);贵州省2013—2014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5:1,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94.18%),以幼托儿童为主(48.69%);对870起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进行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肠道病毒检出率为77.82%,单一感染中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32.20%),其次为CoxA16感染(25.58%),120起混合感染中以EV71合并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最多(7.53%),其次为CoxA16合并其他肠道病毒感染(7.24%),2014年的感染谱与2013年有所不同。结论 贵州省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随总体疫情增强而扩展,家庭及幼托机构多发,病原变迁,需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和监测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河南省许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9—2022年许昌市的手足口病资料,结合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数据分析。结果 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 714例,年均发病率43.74/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91例,重症比例为1.18%,死亡0例,不同年份发病率、重症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分别为1 126.645、23.056,P均<0.05),且呈逐年下降趋势(χ 2趋势=947.916,P<0.05)。9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前3位为东城区(124.21/10万)、禹州市(56.62/10万)和鄢陵县(44.40/10万)。2020年发病呈单峰,2019年、2021—2022年发病呈双峰模式。男性4 357例(48.20/10万)、女性3 367例(39.07/10万);年龄集中在5岁及以下,累计7 400例(95.93%),以1~<2岁组发病率最高(1 165.12/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64.8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收集并系统分析云南省2009-2019年手足口病病例和病原监测数据,掌握流行规律、防治重点人群和地区,病原谱的构成及变迁.方法 自2008年起,云南省按照国家方案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收集云南省2009-2019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手足口病监测信息,分析全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强度、严重程度、人群分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龙胜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胜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8—2015年,龙胜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8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49/10万~252.33/10万,年均发病率为122.00/10万,死亡1例,死亡率为0.06%,发病高峰在4—5月.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占75.21%)为主,托幼儿童(占18.85%)次之.男女比例为1.34:1.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县城发病数最多.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以EV71病毒为主,2011年以Cox A16病毒为主,2012年以后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龙胜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病毒流行优势株不稳定,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病原学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2010年临沂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流行相关因素,为今后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重心的确立和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临沂市2007—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0年报告病例数分别为6 138、6 149、14 697、12 942例;发病高峰期集中在4—7月,发病年龄以≤5岁组为主占95.36%,职业分布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3.38%,整体呈散发状态。2007—2009年病原型别分别以EV71型、CoxA16型、EV71型为主,2010年1—9月以Cox A16型为主,10—12月以EV71型为主。结论 2007—2010年临沂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和托幼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流行毒株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描述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分年龄组、轻症和重症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2009-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湖北省手足口病例个案信息和湖北省各级CDC病原学监测的信息;通过对病例年龄、病例类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及不同血清型分层分析。 结果 2009-2015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95 783例,年均发病率为1 231.0/100万。手足口病高发的年龄段为0.5~5岁,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风险的高发年龄段为6~11月龄。轻症病例2009-2015年的优势病原每年依次是EV71、Cox A16、Cox A16、Cox A16、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发病高峰出现于每年的4-6月和11-12月,偶数年比奇数年发病峰值高。 结论 2009-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重点干预人群是0.5~5岁婴幼儿,尤其是发生重症死亡风险高的6~11月龄婴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有效防控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disease,HFMD)主要是由EV71和CoxA16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2008年我国大部分省市发生手足口病流行,同年5月,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敏感,但5以下儿童发病比例最高。近年来,手足口病在马鞍山市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探索手足口病流行因素,掌握其流行规律,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对2012年马鞍山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遂宁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0.40/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37.85/10万,女性为22.60/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76∶1;四五月报告发病占47.1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2.60%和23.60%;各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岁年龄组发病占76.71%。结论根据遂宁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重点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疫情报告,及时掌握流行趋势;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了解扬州地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现状及病原学特征,为该地区HFMD防控提供依据。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市6家哨点医院常规监测的HFMD病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病原学特征分析。2015至2019年扬州市累计检测HFMD临床标本2 129份,共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 151份(总阳性率为54.06%),包括EV71型148份(6.95%)、CA16型382份(17.94%)和其他型肠道病毒(其他EV)621份(29.17%)。不同年份(χ 2=99.28,P<0.05)、不同月份(χ 2=92.09,P<0.05)、不同区县(χ 2=71.39,P<0.05)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种型别优势毒株交替流行,4至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720份,62.55%),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8∶1,病例以≤6岁儿童为主(971份,84.36%)。2015至2019年扬州地区HFMD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分布特征,提示应继续加强监测,尤其重视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的防控,并关注由其他EV引起的HFM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阳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9.52/10万,两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为119.56/10万,女性为78.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V71病毒感染占41.18%;6—9月份报告发病占81.80%,其中7、8月份报告发病占56.30%,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72.60%和23.60%,职业高峰明显;城区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6.15/10万,农村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3.09/10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91.58%,其中2~4岁年龄组占报告发病总数的64.57%,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的态势。结论该市应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做好疫情监测分析,及时做出流行趋势预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南充市2008—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南充市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充市2008—2021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21年南充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6 09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1.81/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716.88,P<0.001)。各月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整体疫情4—7月(18 586例)和10—12月(16 860)报告病例数较多,各月之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9324.41,P<0.001)。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地区是阆中市(69.63/10万)、仪陇县(67.88/10万)、西充县(64.45/10万),各区、县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 919.45,P<0.001)。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上栗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1—2021年上栗县手足口病的病例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1年上栗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 894例,重症病例为42例,无死亡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6.81/10万。不同年份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 159.846,P<0.001),其中2018年最高(352.49/10万),2019年最低(103.89/10万),总体呈“隔年高发”的特点。手足口病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4~7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76.53%),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多发(98.76%)。病原学监测显示,实验室诊断病例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占51.67%;2016年后,EV71的比重逐年降低。结论 上栗县手足口病具有隔年高发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季节、人群和地区流行特征。可根据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制定针对性的手足口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武鸣县手足口病病原学与流行特征,探讨不同优势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病原学检测结果与手足口发病率、聚集性疫情、重症率、重复感染率之间变化关系。结果 2012—2014年武鸣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2 653例,聚集性疫情151起,重症病例150例,重复感染1 493例。3年间优势病原不断变化,实验室累计诊断手足口病284例,其中EV71阳性142例,占50.00%,Cox A16阳性65例,占22.89%,其它肠道病毒阳性77例,占27.11%。3年间出现4个发病高峰,以EV71和其它肠道病毒为主。共出现3次聚集性疫情高峰,优势病原为EV71和Cox A16。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80例(占75.47%),Cox A16阳性12例(占8.05%),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4例(占9.40%)。报告重复感染病例1 493例,平均重复感染率为11.80%,重复感染率相对较高的是2012年第1季度(17.23%)和2014年第4季度(16.60%),2013年第3季度重复感染率较低(6.26%)。结论武鸣县EV71病毒隔年成为优势病原,构成比例越高,发病强度越大,聚集性疫情、重症病例、重复感染率也随之增加。武鸣县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应继续加强病原学监测,根据病原学变化,及时调整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福建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及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20年福建省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及病原学结果。结果 2016—2020年福建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49 274例,5年间发病波动较大,发病率67.62/10万~243.57/10万,年均发病率178.77/10万;各地区发病发病率差异较大,年均发病率前3位:龙岩(280.84/10万)、宁德(228.63/10万)和三明(222.89/10万);季节分布明显,呈现2个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213.63/10万)高于女性(142.63/10万);病例年龄以<3岁为主,占64.95%(226 849例);幼托儿童高发,占20.11%(70 240例)、其次是散居儿童76.82%(268 305例);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幼儿园,占88.00%(66/75);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为71.09%(17 217/24 218),实验室诊断病例构成中其他肠道病毒阳性为主,占64.03%(8 532/13 326)。结论 福建省手足口病防治重点人群是儿童,应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沈阳市沈河区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沈河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9—2010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6.67/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02.37/10万,女性为71.05/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43∶1;EV71病毒感染占59.09%;6—9月报告发病占81.65%,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幼托儿童、散居儿童2项职业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病例的48.21%和46.41%,职业高峰明显;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2.25%,其中2~4岁年龄组占报告发病总数64.60%,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态势。结论该区应落实托幼机构各项传染病防控措施,重点做好晨检和消毒隔离工作;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疫情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高发态势并预警;做好应急处理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