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地区妊娠和育龄妇女抗ToRCH—IgM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武汉地区妊娠妇女和育龄妇女ToRCH-IgM抗体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867例妊娠妇女和295例育龄妇女血清中ToRcH-IgM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妇女ToX、RuV、CMV、HSV1和HSV2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6.1%、3.8%、2.6%和1.2%,育龄妇女的分别为2.8%、1.0%、3.0%、0.68%和0.68%。妊娠妇女RuV-IgM阳性率显高于育龄妇女RuV-IgM阳性率(<0.01)。有异常孕产史妇女ToX-IgM阳性率为11.4%,明显高于无异常孕产史妇女ToX-IgM阳性率2.3%(P<0.05)。妊娠妇女中农民组RuV-IgM阳性率为1.2%,明显低于服务行业组(8.2%,P<0.05)。结论:武汉地区妊娠妇女ToRCH-IgM抗体水平高于育龄妇女,应加强优生优育教育。  相似文献   

2.
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 ( CMV)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形、流产、宫内生长迟缓及智力发育障碍等。为了解妊娠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 ,我们检测 4 10名孕妇血清 CMV特异性 Ig G和 Ig M抗体。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来我院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 ,取静脉血 2 ml分离血清检测 CMV抗体。1.2 方法酶免疫斑点技术检测抗体。2 结果2 .1 孕妇 CMV- Ig G、CMV- Ig M阳性率4 10名孕妇中 CMV- Ig G阳性为 4 0 2名 ,阳性率为98.0 5% ;CMV- Ig M阳性为 9名 ,阳性率为 2 .2 0 %。2 .2 各年龄组孕妇抗体阳性率比较按孕妇年龄分为≤ 2 5岁 ,2 6岁~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深化孕产妇管理在预防巨细胞病毒 (CMV)宫内感染方面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检测有异常孕产史的育龄妇女 2 90 7例、孕妇 3 193例外周血中 CMV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筛查出 CMV Ig M阳性育龄妇女 2 10例、孕妇 2 45例 ,观察中药对 Ig M转阴率以及孕妇的宫内传播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观察育龄妇女治疗转阴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可使育龄妇女 CMV Ig M转阴率从自然状态下的 41.2 8% (45/10 9)提高到 77.2 3 %(78/10 1) (χ2 =2 7.91,P=0 .0 1)、孕妇从 41.94% (52 /12 4)提高到 75.2 1% (91/12 1) (χ2 =2 7.90 ,P=0 .0 1) ,孕妇宫内传播率从 41.46% (17/4 1)降低到 2 0 .83 % (10 /4 8) (χ2 =4.45,P=0 .0 3 ) ,流产等胎儿异常明显减少 (χ2 =5.43 ,P=0 .0 2 )。结论 :应用 EL ISA法 ,从孕前开始筛查 CMV Ig M阳性者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应纳入孕产妇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TORCH筛查的9 578例妊娠早期妇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技术(捕获法)测定TORCH特异性抗体。结果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CMV-Ig G(92.83%)和Rv-Ig G(79.68%)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8.06%);CMV-Ig M(0.5%),Rv-Ig M(0.40%)和Tox-Ig M(0.42%)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HSVII-Ig M阳性率(0.11%)(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98.61%)和Rv-Ig G(81.94)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9.72%),三者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正常孕产史妇女CMV-Ig G(95.34%),Rv-Ig G(80.23%)和Tox-Ig G(8.47%)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阳性率高于正常孕产史妇女(P0.05),两组之间Rv-Ig G阳性率和Tox-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尤其是不良孕产史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MV)和风疹病毒(RV)感染为主,提示不良孕产史妇女是TORCH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不良孕产史妇女进行TORCH感染预防和监测,对生产健康优质胎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对早孕自然流产妇女 10 0例血清进行人巨细胞病毒 (HCMV) Ig M、 Ig G的检测 ,并和正常早孕妊娠妇女进行比较 ;应用 EL ISA对 2 0例早孕自然流产后绒毛进行 HCMV- Ig M、 Ig G检测。结果显示 :流产组中HCMV- Ig M阳性和 HCMV- Ig G、 Ig M双阳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2 0例流产绒毛阳性率 6 0 % ,说明HCMV通过血液传播给胚胎 ,引起流产。孕妇原发与继发感染与早孕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HCMV- Ig M和 HCMV- Ig G与 HCMV-Ig G、 Ig M双阳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柳州地区习惯性流产患者抗β2糖蛋白1 (抗β2-GP1)抗体阳性率,为当地习惯性流产的诊治提供资料。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确诊为习惯性流产的患者30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院体检的正常妇女2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抗β2-GP1 Ig G、Ig M水平,并分析阳性率。结果病例组血清抗β2-GP1抗体总阳性率为7. 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例组血清抗β2-GP1 Ig G阳性率为6. 0%,与对照组的1. 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抗β2-GP1 Ig M阳性率为1. 0%,与对照组的0. 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抗β2-GP1 Ig G检测可作为习惯性流产的筛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自然流产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然流产妇女与弓形虫 (Tox)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对自然流产的 4 76例孕妇外周血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 (CAg)和特异性抗体 (Tox- Ig M,Tox- Ig G)的检测 ,并和正常妊娠妇女作比较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经 EL ISA测定为阳性的 1 4例孕妇流产物进行 Tox- DNA检测。结果 流产组 CAg,Tox- Ig M,Tox- Ig G等阳性率分别为 5 .2 5 % ,6 .30 % ,1 1 .76 % ,其中 CAg及 Tox- Ig M阳性率与正常孕妇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 ;1 4例流产物中 Tox- DNA阳性 8例 ,阳性率为 5 7.1 4 %。结论  Tox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引起流产 ;孕妇急性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CAg,Tox- Ig M,CAg+Tox- Ig M阳性率与发生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孕前妇女保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方法收集1035例孕前妇女外周血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RV)、单纯疱疹(HSV)的Ig G以及Ig 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感染率。结果 Ig G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1. 64%(17/1035),CMV阳性率为89. 47%(926/1035),RV阳性率为87. 73%(908/1035),HSV阳性率为94. 98%(983/1035)。Ig M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0. 97%(10/1035),CMV阳性率为2. 80%(29/1035),RV阳性率为5. 12%(53/1035),HSV阳性率为15. 75%(163/1035)。HSV、CMV、RV感染模式均以Ig M-/Ig G+为主,而TOX感染模式则以Ig M-/Ig G-为主。结论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的感染较普遍,急性感染以HSV为主,且HSV、CMV、RV既往感染率或疫苗接种率较高,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而对TOX抵抗力相对较差,需加强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肺炎衣原体Ig M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Ig G抗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Ig M、Ig G抗体。结果 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Ig M阳性的9例,阳性率为23.81%;肺炎衣原体Ig G阳性的6例,阳性率为7.14%。结论 肺炎衣原体抗体Ig M阳性可作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孕期TORCH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 TORCH孕期感染与母婴垂直传播 ,采集 2 0 0 0例孕妇静脉血及孕妇 TOX、 CMV、 CT、 U U-Ig M抗体阳性者的围产儿脐血 ,用 EL ISA法检测血清中抗 TOX、CMV、CT、U U- Ig M抗体。结果 :孕妇血抗 TOX、CMV、CT、UU- Ig 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4%、 5 .3%、 6 .4%、 5 .9%。围产儿脐血 4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9% .3%、2 8.3%、 2 6 .5 %、 2 9.1%。说明孕妇 TORCH感染可造成母婴垂直传播 ,并导致围产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3 260例老年患者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Ig M抗体,了解老年患者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 260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血液中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Ig 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不同年份的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Ig M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014年-2018年5年的乙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甲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阳性率(P 0. 05)。2018年老年患者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阳性率最高。老年患者甲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阳性率最高在冬季、春季,而乙型流感病毒Ig M抗体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不同性别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的Ig 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重视老年患者的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征,尤其是乙型流感的流行特征。持续监测老年人群流感病毒的Ig M抗体有利于更好地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孕妇 TORCH感染的危害程度 ,临床预防并干预先天性心脏病 ( CHD)患儿的出生。方法 :应用 Ig M捕获免疫技术对健康首胎及 2胎孕妇进行抗人巨细胞 Ig M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结果 :首胎孕妇 732 1例 Ig M阳性 880例 ,阳性率为 12 .0 2 % ;2胎 5 2 3例中阳性 93例 ,阳性率 17.80 % ;2 34例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孕妇 Ig M阳性率 2 2 .2 2 % ,两者之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 P<0 .0 1)。随访发现 ,在这些孕妇中其 CHD的出生率分别是 0 .76 % ,2 .6 5 % ,7.6 0 %。结论 :母亲 TORCH感染 ,特别是 CMV感染 ,CMV Ig M抗体阳性与 CHD密切相关 ,开展孕妇 CMV血清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孕早期孕妇TORCH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门诊孕期体检的1 252例孕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TORCH抗体,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 252例孕早期孕妇血清的TOX、RV、CMV和HSV的Ig 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0. 08%、0. 24%、1. 28%和1. 60%。孕早期孕妇血清的TORCH Ig M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因素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背景农村、有宠物喂养史和有不良妊娠史是TORCH抗体Ig M筛查阳性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孕早期孕妇TORCH感染率较高,家庭背景农村、有宠物喂养史、不良妊娠史是孕早期孕妇TORCH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感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广东地区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广东地区育龄妇女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特异性Ig M和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0%(700/50 086)、16.72%(341/2 039)。结论开展育龄妇女人细小病毒B19感染筛查工作,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自然流产患者中的HPV B19 Ig M、Ig G抗体及DNA,探讨其对自然流产的预防及诊治价值。方法收集病例组(自然流产孕妇)和对照组(中晚期正常妊娠孕妇)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HPV B19 Ig M、Ig G抗体,PCR检测HPV B19 DNA,比较自然流产患者与正常待产孕妇感染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检测到3例HPV B19 Ig M阳性标本,对照组未检测到阳性标本;病例组HPV B19 Ig G阳性率为46.15%,低于对照组阳性率63.46%;病例组HPV B19 DNA阳性率为21.15%,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率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沙地区自然流产孕妇中HPV B19的感染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推测HPV B19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生殖保健中心、南昌市人口计生委宣教服务中心及南昌市所辖地区的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点进行TOX、RV、CMV特异性抗体检测的15 879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及TOX、RV、CMV感染情况。结果:南昌地区育龄妇女TOX-IgM阳性率为4.20%、TOX-IgG阳性率为5.50%、RVIgG阳性率为96.70%、CMV-IgM阳性率为6.50%、CMV-IgG阳性率为95.20%。地域、季节、动物接触史及不良孕产史均为影响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率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南昌地区上述3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将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列为重点筛查人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育龄妇女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建议育龄妇女妊娠前三个月的致畸敏感期尽量避开春季,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后导致胎儿流产、畸形、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等。方法 :对 1318例 (分成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妊娠 13~ 4 0周、年龄 2 2~ 38岁孕妇应用 EL ISA法及 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和胎儿脐血 ;对检出巨细胞病毒阳性患者进行 PCR检测。结果 :1318例孕妇中共检出 HCMV- Ig M阳性患者 2 9例 ,两组阳性率分别为 2 .5 6 %和 1.79%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在 2 9例阳性孕妇中有 3例自然流产 ,1例孕 2 4周死胎引产 ,1例孕 2 8周 B超提示无脑儿行引产术。在 1318例孕妇中检出 HCMV- Ig G阳性 97例 ,两组阳性率分别为 11.97%和 2 .2 8%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 P<0 .0 1)。对 HCMV- Ig M、HCVM- Ig G阳性患者进行 PCR检测 ,并追踪 HCMV- Ig M、Ig G阳性孕妇在该院分娩的胎儿 4 3例 ,抽取胎儿脐血检测 HCMV- PCR,结果 PCR阳性率分别为 17.2 4 %、 3.0 9%、 9.30 % ,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在 5例 HCMV- Ig M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中 ,有 3例畸形 (兔唇、狼咽 1例 ,腹壁缺损 1例 ,足外翻 1例 )。结论 :在优生优育门诊中 ,EL ISA法是检测孕妇宫内感染的筛选方法 ,结合 PCR技术是当前迅速、简便的早期诊断宫内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巨细胞病毒 (CMV )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特别是妇女妊娠期发生CMV隐性感染或显性观 ,对下一代影响更大。本文特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资源来源  1998年 2月~ 2 0 0 0年 6月 ,对年龄在 2 3~ 3 3岁的 1785名育龄妇女进行CMV筛查。1.2 方法 详细询问既往孕产史 ,现是否妊娠 ,有无感冒及其他疾病。用ELISA检测血清HCM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 ,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2 结果2 .1 两种抗体检测结果  1696名育龄妇女CMV IgM检出率17 0 % (2 89/169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感染情况及其规律,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6-2017年于该院就诊的16 891例育龄期妇女进行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 Ig M和Ig G血清学检测。结果①IgM检测结果显示,HSV-IgM (Ⅰ+Ⅱ)阳性检测率最高,为9. 24%,其次为RV-IgM 1. 68%,TOX-IgM 0. 47%,CMV-IgM 0. 26%。各项Ig G阳性检测率分别为,TOX-Ig G1. 36%,RV-IgG 80. 93%,CMV-IgG 93. 90%,HSV-IgG (Ⅰ+Ⅱ) 92. 92%,TOX-IgG阳性率最低;②季节分析结果表明,RVIg M、HSV-IgM (Ⅰ+Ⅱ)以春季为高发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 3%和33. 1%。同样RV-IgG、CMV-IgG及HSV-IgG (Ⅰ+Ⅱ)阳性检测率均在春季较多,分别为30. 6%、30. 5%及32. 2%。③不同疾病暴露(妇科炎症、不良孕产史、不孕症、胎儿发育异常)状态下TORCH感染阳性率的分析表明,胎儿发育异常组中RV-IgM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 2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具有季节分布的特点,且RV感染与胎儿发育异常相关,各级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感染高发季节的筛查范围及频率,加强相关疫苗的接种,避免TORCH感染,减少不良妊娠,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0~5岁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385例,入院当日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季节的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85例婴幼儿中,Ig M抗体阳性率为19.64%;下呼吸感染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091、7.992,均P〈0.05)。1~2岁、3~5岁婴幼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1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03,P〈0.01);1^2岁和3~5岁婴幼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9,P〉0.05)。春季阳性率最高(19.64%),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931、5.553、8.214,均P〈0.05)。3~5岁婴幼儿中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22%,明显高于〈1岁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4,P〈0.01)。结论焦作地区春季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最高,以女性为主,3~5岁为感染高发年龄段,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年长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