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21年Banting和Best发现胰岛素并于次年应用于临床以来,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治疗已有80多年的历史,成为糖尿病治疗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药物。然而长期多次皮下注射给药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所以,人们对不需要注射的胰岛素制剂抱有很大的期望,多年来国内外专家也投入很多时间和经费致力于这项工作,并已经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成绩。现就主要非注射胰岛素制剂的研发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非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主要包括:肺吸入剂、口服制剂、黏膜给药制剂以及经皮给药系统。本文从以上几个类型介绍了近年来非注射途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动态及较有前景的给药途径,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临床上以注射为主,随着国内外对胰岛素制剂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工业的发展,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研究新进展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是1型糖尿病患者维持生命和控制血糖所必需的药物,临床上以注射为主,随着国内外对胰岛素制剂的深入研究和药剂工业的发展,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研究新进展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近几年来胰岛素新型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综述出通过注射、口服、黏膜、经皮吸收、自动调节式给药等给药的胰岛素新型制剂.结论:胰岛素在非注射途径给药方面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目前用胰岛素临床常用剂型为皮下注射,这给病人长期用药带来痛苦与不便,且伴发多种不良反应。为此,国内外医药工作者致力于研发非注射胰岛素,尤其是口服胰岛素由于其给药途径的方便,患者应从性好。本文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剂型及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健  马晓静  贾伟平 《上海医学》2006,29(9):669-672
自1922年首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以来,胰岛素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但在临床实践中提高胰岛素治疗率仍存在不少障碍。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外,长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不便是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还包括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还不能完全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长期给药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等。因此,胰岛素治疗方式的研究是目前的一大热点,主要包括改进注射给药系统、研制新的基因重组胰岛素和改变给药途径等,现就其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口服用药和注射给药,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会带来许多困苦和不便,因此,非注射给药途径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肽类口服给药由于被胃肠道破坏,起不到治疗作用,其非注射途径用药,且希望达到全身作用研究越来越活跃,尤其经眼黏膜给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肽类非注射给药途径展示了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10.
周辰  冯岚 《中国医药导刊》2006,8(5):336-339
糖尿病(DM,Diabetes Mellitus)是指以慢性高血糖为特点,伴随因胰岛素(Insulin)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多病因代谢疾病。在医疗应用中,胰岛素不仅是治疗1型糖尿病所必不可少的药物,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糖  相似文献   

11.
12.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胰岛素注射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最近的研究提示正确的注射技术同胰岛素类型和剂量一样。对良好的血糖控制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为使胰岛素的吸收稳定可靠,就要采取正确的注射技术,真正做到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3.
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慧  陈兵  蔡红卫  王富华 《重庆医学》2006,35(10):906-906
皮下注射是临床胰岛素常规给药途径,但部分可发生胰岛素局部过敏反应,既往报告对胰岛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有多种,如加抗组织胺药物、换用胰岛素剂型、脱敏注射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将近期采用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当前胰岛素制剂的主要分类标准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动物胰岛素以及人胰岛素两个角度入手,对胰岛素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进而概括了近年来在胰岛素注射剂、注射装置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效,希望能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促使胰岛素制剂的发展方向更加的规范、有序,为胰岛素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莉 《中华当代医学》2004,2(7):112-113
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的反应性差异等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现将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及其特点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双链多肽激素,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分解代谢,因此,目前临床上基本是采取注射(静脉、皮下、胰岛素泵缓释持续皮下注射)法给药,其它给药途径也曾有过报道,但由于吸收的速度、作用时间,以及所致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现将胰岛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近日批准首个吸入性胰岛素(Exubera)用以治疗1和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自上个世纪20年代发现胰岛素以来,作为吸入性重组人胰岛素(rDNA)粉剂的Exubera和给药系统是首个新型的胰岛素给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综述国内外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方向,介绍几种口服剂型,指出目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江敏 《中外医疗》2012,31(33):117-118
目的对胰岛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胰岛素给药途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血糖的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的平均用量、血糖的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血糖的达标时间,减少了胰岛素的使用量,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皮下注射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与注射时疼痛、血糖控制情况及肌肉萎缩、局部红肿、皮下硬结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需强化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对照组随机轮换注射部位,两组各注射2800次,观察两组疼痛、血糖控制情况与并发症.实验组50例均无肌肉萎缩,血糖控制稳定,疼痛强度、局部红肿、皮下硬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时,运用注射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既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不易导致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