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不同类型的药物均可产生严重的血液系统毒性,甚至可引起骨髓粒系祖细胞严重的生成障碍或成熟障碍,以及外周血粒细胞破坏过多,最终导致外周血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完全缺如。严重的粒细胞缺乏极易并发感染。如何预防和治疗感染,已经成为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1983年至1998年间我院收治的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25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并发肺结核的研究张怀国,王慧,管剑龙,王冠利,管霞,刘洪瑞(临沂地区人民医院内科)(临沂市第一人民医院付庄分院)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结核病某些血液病常需接受大剂量化疗、放疗等,因而易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此时病人易患各种感染,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9月来血液科接受治疗并自愿参与实验的38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因化学药物的应用而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与院内感染等不良现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其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通过分析得知,上呼吸道为其主要的病变位置,所占比例为23.68%(9/38),其次则为肺部感染,所占比例为21.05%(8/38),口腔则紧随其后,所占比例为15.79%(6/38)。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率最为明显,其比例达到了66.67%(10/15),其次则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为42.86%(3/7),慢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则为16.67%(2/12)。白细胞总数处于0-0.5×109/L患者的住院时间、感染比例以及粒细胞缺乏症的严重情况明显高于其他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在化学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以及感染等不良现象,因此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临床表现,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措施,使其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得到降低,对患者的安全进行保证。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2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霞  包小娟  姚冬芳 《广西医学》2004,26(1):135-136
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时 ,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完全缺乏或低于 0 5× 1 0 9/L ,称为粒缺 ,其发生率虽然很低 ,在 0 5 %以下〔1〕,但病情凶险 ,如不及时处理 ,可导致死亡。我科 1 985年 8月至 2  相似文献   

5.
甲巯咪唑为甲亢(Graves病)治疗的一线药物,粒细胞缺乏症是口服甲巯咪唑的少见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预后差,病死率达50%。因此,处理十分棘手。2003—2010年我所共收治12例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对9例因服用ATD致粒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TD引起粒缺不管服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初治或复治都能发生,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考的松(HCSS)疗效肯定,联合应用G—GSF效果更明显。结论:对服用ATD患者必须常规监测白细胞,若发现粒缺尽早应用HCSS和G—GSF,如合并感染选用抗生素,配合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8.
调查1988~1996年恶性血液病住院病人118例,发生医院感染40例,感染率为33.9%。40例医院感染病人病死率为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口腔最为常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及真菌。化疗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高龄及白细胞数减少、住院时间延长是感染增加的危险因素。建议今后加强对这类病人院内感染的监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药的发展,由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也有所增加,尤其是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病急,病死率较高.本文收集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1994~1999年所收治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11.
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临床较少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有效治疗,患者会因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笔者分析了我院1997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11例粒缺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  李路  袁凤易 《广东医学》2008,29(4):669-67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甲亢药物(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5例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激素组。对照组予粒细胞缺乏症的常规治疗,激素组予常规治疗和15~45 mg/d的强的松治疗,粒细胞正常后减量至停用。观察两组患者粒细胞恢复的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激素组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7.8±1.8)d、住院时间为(17.3±4.2)d,较对照组的(11.5±2.7)d和(22.7±5.4)d时间缩短(P<0.05)。激素组出现上消化道不适、神经系统症状比对照组增多,血压升高及新出现感染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具有有效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正>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Graves病的主要方法,药物有硫脲类和咪唑类。我院常用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抗甲状腺药物最大副作用为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缺乏症,是常见内科急诊之一。我院内分泌科自1987~1997年收治Graves病人发生粒细胞缺乏症2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男7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3。年龄14~76岁,平均为32.6岁。病程1个月~1.5年不等,平均为5.4个月。 1.2 服药种类及剂量:服他巴唑20例,服丙基硫氧嘧啶8例。服药最短时间为10天,最长为服药7个  相似文献   

15.
药物性粒细胞缺乏症二例报告王向党,王金彬,刘琳1临床资料2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20岁、46岁。1例因甲亢口服他巴唑30~49mg/d×14d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症。另1例为成人Stiil病,口服青霉胺0.25g/d×7d后发生粒细胞缺乏症。临床表现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抗甲状腺药物(ATD)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因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0.46×109/L),依据缺乏的轻、中、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停用抗甲状腺药后,给予rhGM-CSF 150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每天复查血常规1次,直至中性粒细胞≥2.0×109/L停药。结果A、B两组患者用药后粒细胞计数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A组(5.20±3.82)d恢复,B组(8.66±4.38)d恢复,C组患者恢复时间较A、B两组明显延长,应用rhGM-CSF4~24 h中性粒细胞不升,之后上升缓慢,7例患者平均13.23 d达正常水平,3例仍然不升,因甲亢危象、感染而死亡。结论①rhGM-CSF对轻、中度患者效果明显优于重度患者。②rhGM-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③第1次注射rhGM-CSF 4~24 h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rhGM-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影响因素、治疗措施及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的重要性。方法 对26例因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住院患者进行因顾性分析。结果 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患者年龄、服药时间长短、以及是否为初治或复治,均可发生。碳酸锂,G-CSF、糖皮质激素对ATD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治疗效果明显。常规监测周围血白细胞发现的无感染症状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已证明能加速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恢复。作者将其应用于5例由抗甲状腺药物、苯衍生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ATD引起粒缺的危险因子。方法:对12例由ATD引起的粒缺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由服用他巴唑(MM)引起,1例由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引起,多于服药后3-8周发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显著缩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粒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结论:MM可能比PTU更易引起粒缺,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白细胞,G-CSF对ATD引起的粒缺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