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的克隆性疾病,临床上以睡眠后出现血红蛋白尿为特征。本文就我院1980年 ̄1995年间确诊的39例PNH病人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男性患者较多(男:女为2.4:1),发病年龄较轻(20 ̄40岁组患者占全部病例的61.5%),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常伴有一定的诱因,本组病例的常见诱因有:上感、发热、感染、劳累、精神紧张、妊娠及服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机理并观察疗效。方法:应用山莨菪碱治疗PNH69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等变化,判断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9例中治愈25例,缓解17例,进步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2%。结论:山莨菪碱具有降低红细胞膜的渗透性、减少血细胞破坏、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可做为治疗PNH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田娜  叶敏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22):1984-1985
eculizumab(Soliris)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是惟一被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药物,它能抑制末端补体蛋白C5从而减少溶血、血红蛋白尿和输血,改善PNH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药理学、药动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为后天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磷脂酰肌醇聚糖A (PIG-A)基因在(Xp22.15)上突变使糖化肌醇磷脂(GPI)连接细胞表面的锚连蛋白缺乏,对补体敏感性异常增高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管内溶血病,重者有血红蛋白(Hb)尿发作[1-4].该等锚连蛋白有多种,主要为补体调节蛋白C3转换酶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反应性溶血膜抑制物(MIRL,亦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CD 59)缺乏.不仅红细胞缺乏,CD55/CD59,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也都缺乏.临床特点有溶血性贫血[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增高,非结合或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游离血红蛋白(Hb)增高结合珠蛋白缺减]、血红蛋白尿发作,血细胞减少,易有胆石症和(或)静脉血栓形成及肾功能减低,并有可能向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甚至白血病转化等[1-4].男性多于女性,发生率占溶血性贫血的25%~50%.PIG-A基因突变不能解释骨髓衰竭和GPI-PNH细胞克隆扩增.可能PNH的自反应CD3+ CD8+ CD57+T细胞选择性攻击正常GPI+造血干细胞,而PNH的GPI -细胞逃过此攻击后渐扩增而发病[5].故PNH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为提高PNH的诊断水平,探讨PNH的诊断、治疗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50年来本院阵发性唾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对症治疗。方法:分析1950年至2002年本院诊断PNH274例所采用的主要治疗。结果:不同的治疗各有其优缺点。结论:对症治疗对本病仍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1985年--1995年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的有关PNH临床报告共计670例,与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总结的232例相对照,再与国外发表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进一步明确我国PNH的临床特点;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以贫血居首位,合并严重血管栓塞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脑栓塞及肢体静脉栓塞比腹部血管栓塞多见,死亡原因以感染居首位。PNH患生存期可很长,可以临床自然缓解,转为恶性血液病的机率很低。结论:从临床看,本病基本属于慢性良性疾病,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与欧美国家病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Alexion生物制药公司在日本递交了血液疾病治疗药Soliris的新药申请,希望该药能在日本获准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联合化疗对难治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MP方案(马法兰 2mg d~ 6mg d ;泼尼松 30mg d)。所有患者均行 1个~ 2个疗程化疗。结果 :19例患者中 14例有效 ,且 7例达到近期临床缓解 ,5例达到近期临床痊愈 ,5例无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骨髓抑制及毒副反应。结论 :低剂量MP方案联合化疗可提高难治性PNH的疗效。PNH可选择低剂量联合化疗作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并发成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1例保山地区人民医院内科柳永华,包正华,徐延,姜应东,张银灿,李少娅,于毅患者,男,26岁,因头痛、鼻阻、腹泻、呕吐、发热、畏寒三天,以后解酱油尿及黑大便多次,在当地医院治疗18天(用药不详),出现表情...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血细胞膜缺陷的克隆性疾病.因造血于细胞发生X染色体.上PIG-A基因突变,使糖化磷脂酸肌醇(GPI)合成障碍,GPI锚连蛋白缺乏(其中包括一些科体调节蛋白),由此种变异于细胞分化增殖而来的血细胞对补作敏感而易破坏溶解所导致的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与睡眠有关、间歇发作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或反复血栓形成.我科1987~01~1997-12共收治PNH患者14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情况加以分析.l对象和方法14例中,男9例,女5例,均为我院初诊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年龄,20岁以下者1人,SO岁以…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10岁,于4年前体检时发现“面黄、脾大”未予重视。此后每遇“呼吸道感染”则面黄加重,在外院拟“溶血性盆血”治疗无好转。4天前突发高热,同时全身皮肤黄染明显,无其它不适。查体:重度贫血貌,精神萎摩,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PNH异常克隆中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 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就诊的31例PNH患者为病例组,其中发作性PNH 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3~69岁)、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A-PNH)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0~68岁);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56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细胞和Th细胞亚群变化以及CD4+CD25+T细胞和Th3细胞数量,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叉头框蛋白P3(FOXP3)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采用F检验、Bonferroni方法、H检验、χ2检验。结果 AA-PNH组CD4+/CD3+细胞和CD4+/CD8+比例低于对照组[(44.55±11.91)%比(57.61±6.90)%、0.66(0.38,1.26)比1.32(0.86,1.64)],CD8+/CD3+细胞高于对照组[(62.31±10.76)%比(45.51±5.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A-PNH组Th1/CD3+CD4+细胞高于发作性PNH组及对照组[(24.27±4.30)%比(12.61±3.02)%、(4.0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PNH组及发作性PNH组CD4+CD25+ T细胞和Th3细胞的数量高于对照组[(67.82±15.67)×106/L、(97.11±17.10)×106/L比(43.86±9.52)×106/L,(57.15±10.58)×106/L、(82.27±15.15)×106/L比(42.35±9.33)×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性PNH组、AA-PNH组中FOXP3及TGF-β的mRNA的阳性表达率和TGF-β及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86.67%(13/15)、75.00%(12/16)比40.00%(10/25),73.33%(11/15)、62.50%(10/16)比36.00%(9/25),(49.76±2.03)μg/L、(37.29±1.78)μg/L比(17.01±3.27)μg/L,(7.86±1.17)pg/ml、(5.57±1.13)pg/ml比(1.33±0.4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NH患者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功能亢进,推测其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使其在PNH异常克隆中逃避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PNH患者进行血常规及网织红细胞计数、溶血方面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等检测和临床表现方面的分析.结果 PNH患者首发症状较典型,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占81.25%;半数患者有血红蛋白尿;所有患者网织红细胞计数均升高;16例患者中有13例骨髓增生活跃,所有患者粒红比减低且倒置;PNH患者CD55、CD59异常表达率高,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8.75%及100%,敏感性高.结论 流式细胞仪计数(CD55、CD59)用于诊断PNH灵敏度高,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诊断PNH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糖基磷脂酰肌醇锚蛋白(GPI-AP)缺陷与再生障碍性盆血(AA)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关系。方法:用REDQUANT CD55/CD59,CELLQUANTCD55/CD59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测15例正常人,47例AA和42例PNH或AA-PNH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细胞GPI-AP的表达,结果:47例AA中16例(34.04%)血细胞CD55和CD59表达不同程度降低,且缺陷细胞百分率明显你芋AA-PNH综合征和PNH患者(P<0.01),结论:AA,AA-PNH及PNH患者外周血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GPI-AP缺乏,缺陷细胞百分率检测可作为相关疾病诊断与转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玲  王椿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8):469-471,49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种少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HSC)疾病,临床主要特点是慢性溶血,易发生静脉血栓和骨髓抑制。临床根据经典PNH或低增生性PNH的不同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新近报道的人源化抗C5单克隆抗体eculi- zumab的出现,给PNH患者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葛雪如  梁晋全 《河北医药》1993,15(6):337-338
对40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进行了临床分析,其结果以男性发病率较高,工人、农民多见(80%)。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者50.2%,症状常不典型,早期误诊率可达60%。AA-PNH3例,7.5%),早期易误诊为增生性再障。并发症发生率13%。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改用COAT方案治疗可以凑效。本文2例难治性PNH应用COAT方案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在我国北方地区是较常见的溶血性贫血之一.临床表现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笔者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PNH32例(包括再障-PNH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治疗组32例,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47±18)岁;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48±19)岁.两组病人的病种、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可见面色萎黄或白,心悸气短、头晕耳鸣,晨起床时尿呈酱油色或啤酒色.部分病例有鼻衄、龈血、身有…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63岁,汉族,安徽籍。2003年8月起出现反复解酱油色小便,以清晨为明显,伴头昏、乏力、心悸、气促,单位体检时发现“贫血”,随即就诊我科。当时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胸骨无压痛,浅表淋巴结、肝脾未触及,皮肤无出血点。入院后检查血常规Hb66g/L,骨髓象符合增生性贫血,酸溶血及糖水实验阳性,Rous’实验阳性,骨髓CD55Ⅱ类细胞53.20%,Ⅲ类细胞17.80%,CD59Ⅱ类细胞90.70%,Ⅲ类细胞6.03%。确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cl-1基因异常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异常克隆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3例PNH患者为病例组(男7例, 女6例, 中位年龄27岁), 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8例, 女7例, 中位年龄38岁)。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PCR)检测PNH异常克隆细胞与正常细胞中Mcl-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然后敲除PNH患者CD59-细胞中Mcl-1基因后检测siRNA-Mcl-1转染前后PNH异常克隆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等生物学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PNH患者CD59-细胞组、CD59+细胞组、对照组的Mcl-1基因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2.48±0.25)、(1.61±0.19)、(1.21±0.08), CD59-细胞组高于CD59+细胞组及对照组(P=0.031、0.022), 而CD59+细胞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同时PNH患者Mcl-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CD59-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