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高职助产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访谈、德尔菲法及优序图法,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及统计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对从事助产护理的23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的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第2轮问卷函询专家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828、0.836,判断系数为0.903、0.926,权威系数为0.866、0.881;第1轮、第2轮函询的肯达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9和0.112(P<0.05);共构建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56项,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职业素养、一般保健护理、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6个方面。结论 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助产护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内容较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为国内高职护生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客观科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监测、评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在研究证据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订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在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过程指标(0.491),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计划及实施指标(0.327)。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0.00%与100%,权威系数为0.821与0.840,协调系数为0.312~0.361。结论 构建的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参考,以不断改进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临床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方法 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本院临床数据分析,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各指标内容及及重要性,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后,得到聚焦于过程质量指标下的一级指标1项即肠内营养规范符合率;4项二级指标即营养风险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护理评估落实率、肠内营养溶液配制落实率和肠内营养输注护理落实率;每项二级指标下级包括依次为3项、2项、3项、13项,共21项三级指标。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可有效指导护士行为,评价肠内营养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助产本科师资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培养本科助产教师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确立粤港澳大湾区助产本科师资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经层次分析法设置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 德尔菲法专家权威系数0.85~1.0,2轮德尔菲总协调系数分别为0.394,0.410,P<0.05,2轮专家协调性较好,层次分析法中一致性检验CI<0.1,所得权重具有一致性。最终构建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助产本科师资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最终确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助产本科师资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对粤港澳地区培养助产本科教师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5.
汪苗  杨燕  李远珍  管慧  陶秀彬 《护理学报》2022,29(11):20-24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角色理论、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小组讨论、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并确立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确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科学性好,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方法 根据前期文献回顾,临床调研实证结果,以奥马哈系统和护理结局分类作为本研究指标构建理论依据,研究小组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筛选并确立评价指标。结果 最终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生理领域、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11项二级指标和39项三级指标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肝癌介入治疗术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作为患者结局及量化护理服务效果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订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94.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0.93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451、0.409,P<0.01。最终形成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信息的延续性、管理的延续性、关系的延续性、患者的结局)、15个二级指标、56个三级指标。 结论 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对规范脑卒中患者延续性护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适用于我国护理教学的不良事件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为建设适用于护生的不良事件教学案例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研究小组讨论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初稿,运用Delphi法对19名专家实施2轮专家咨询。结果 专家权威度系数为0.733,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2.61%和100%,Kendall协调系数为0.318和0.405(P<0.05),形成的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19项。结论 所构建的不良事件教学案例文本结构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建设面向护生的不良事件案例数据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韩云玲  李兰花 《护理学报》2019,26(13):26-29
目的 建立一套客观、科学、实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质性访谈,在“三维质量结构”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问卷指标初步拟定。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初拟指标进行初筛筛选;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最终拟定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62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专家选择意见逐步趋同。结论 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为规范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机构进行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以4 R危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分析、质性访谈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88%、91%;专家权威系数为0.813、0.848;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72(χ2=225.352,P<0.001)、0.135(χ2=164.312,P<0.001);变异系数为0~0.220、0.044~0.198。最终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46个三级指标组成。结论 研究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可靠,且具有科学性,对互联网+护理服务行业进行风险管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中医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推拿科护理人员管理和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半结构式访谈法及德尔菲(Delphi)法构建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专家赋值评价分配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均发放15份,应答率均为100%;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87;各级指标协调系数差异性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的均数为4.27~5.00;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62项。结论: 推拿科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专家意见集中、协调程度好,结果可信度高,可用于指导推拿科等相关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岗位评定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初步构建并确立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初步构建的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指标评价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 00%和96.15%,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84.62%和92.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和0.91,两轮专家函询中各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在0.396~0.424之间。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集中,专家权威性和积极性较高,可为肺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服务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及行为事件访谈,运用胜任力模型理论进行理论研究,初步编制胜任力指标框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理论研究及访谈确定了指标条目;21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4%和100%,权威系数为0.86,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0.309,最终确定29个指标条目;层次分析确定一级指标中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技能、知识、动力、职业特质。结论 护理学专业骨干教师胜任力评价的量化指标体系设置合理,为主管部门遴选、考核教师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为骨干教师自身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芳  郭杰敏  杨璐  陈倩  魏秀红 《护理学报》2019,26(23):11-15
目的 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和91%,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0.921,协调系数分别为0.259、0.266(均P<0.01),构建的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项一级指标(教师、学生、教学设计、教学资源),13项二级指标和66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设置合理、权重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护理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张翠 《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75-178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实用和完整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质量。方法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以及用人单位对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要求,应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要素及内涵进行分析,拟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Delfhi)组织3轮专家咨询,确定了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身心素质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新的指标体系体现了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的特点,为评价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确定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服务能力各级评价指标权重,以构建护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政策文件内容分析法、专题小组讨论法初步拟定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集合;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构建各评价指标指标条目,层析分析法构建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的赋值。结果 确定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的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均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 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可用于客观评价老年社区慢性病护理服务能力水平,为社区护理工作者或管理者提供其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提供系统、客观、可量化的标准。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理论模式,在规范和指南指引下,应用文献回顾初步拟订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稿,编制指标条目问卷,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的方法对15名临床专家进行2轮咨询,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指标的权重。结果 经过2轮专家函询,2轮次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值分别为0.843、0.865,协调系数(W)值分别为0.396、0.405,P<0.01。构建了制度建设、急救管理和效果评价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三级指标权重系数,经过了一致性检验(CR<0.1),各级指标变异系数都<0.10。结论 构建的严重创伤急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中,各级层指标条目客观、权重分配合理、易操作,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对规范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4所高职院校918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10.74±12.12)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专业态度、毕业后是否投入到护理工作、家庭氛围、共情能力总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是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1),共解释了总变异的32.5%。结论 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职业课程,引导高职护生父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通过共情培训课程提高高职护生的共情能力,给予高职护生足够社会支持,以提升高职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