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调查普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98例行普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伤口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各类手术切口感染情况,调查手术切口感染因素。结果 100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98例。各类手术切口感染例数由多到少依次为:胆囊切除感染,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感染,甲状腺切除术感染,阑尾切除术感染,肠道修补术感染、切除术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及手术时间。III型切口、年龄在60以上、行急诊手术及住院时间>15d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较大。结论普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其中主要和切口类型、年龄、手术性质及住院时间有关。临床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强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56-2257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切口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298例行阑尾切除治疗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为7.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合并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切口感染有关,而切口感染与性别和切口长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手术方式、BMI、手术时间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开腹手术、BMI≥24kg/m2、手术时间≥1 h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性大,对以上三个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勇 《现代保健》2011,(28):46-47
目的探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找出预防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7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78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3.98%。切口类型、手术时间、阑尾切除方式、阑尾病理类型等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结论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与控制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引起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以2008年1月~2014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57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我院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6.06%,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7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阑尾逆行切除、手术时间长、病理类型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是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692、2.402、0.998、0.078。结论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术式、在疾病早期实施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引起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8年1月-2010年12月阑尾手术患者1580例为研究对象,将阑尾手术切口感染者分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阑尾手术患者合并切口感染5.69%,单因素分析12个因素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P<0.05),行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为:BMI高、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时间长、阑尾化脓坏疽穿孔、阑尾逆行切除,OR值分别为3.23、3.10、2.98、2.76、2.62.结论 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危险因素实施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南部战区陆军第74集团军医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骨科收治的196例老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造成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96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19例,感染率为9.69%;Ⅲ型手术切口、手术时间180min、住院时间≥10d、开放性骨折、导管留置时间≥24h、以及全麻是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类型、导管留置时间是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当针对性给予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息肉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探讨有效的干预预防对策,为临床资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2005-2012年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自身因素、手术情况、住院时间的分析比较,寻找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部2 963例经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的患者共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0.94%;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麻醉方式、围术期的护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住院时间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规劝患者戒烟、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手术熟练度缩短手术时间、做好围术期的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综合性护理和防治措施是控制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2010年8月-2011年12月施行阑尾切除术的512例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结果512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2例,感染率8.20%,均为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皮下组织厚度、是否患糖尿病、麻醉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季节、手术切口类型、阑尾病理类型等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切口类型(OR 95%CI: 2.75~67.45)、皮下组织厚度(OR 95%CI: 4.54~45.81)、是否患糖尿病(OR 95%CI: 5.13~29.91)、麻醉类型(OR 95%CI: 1.79~53.28)、手术持续时间(OR 95%CI: 8.10~78.63)及阑尾病理类型(OR 95%CI:5.51~54.74)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重点防控,预防阑尾切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更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2年1月-2008年4月,行结肠癌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7例结肠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7%,其中单变量分析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的是否患有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是否有低血压和是否碘伏冲洗切口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变量分析中手术时间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低血压和是否碘伏冲洗切口等,其中手术时间是影响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希望可以进一步减少医院普通外科手术后的感染问题发生概率。方法:对六百例在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信息以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和额分析,通过全面通缉的方式找出医院内部普通外科手术后发生感染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六百例在普通外科进行手术的疾病患者之中,手术结束后切口出现感染问题的有十七例,实际的感染率为2.8%。实际出现感染问题的普通外科手术类型及部位具体有阑尾炎手术部位、结肠手术部位、胆囊手术部位以及乳房手术部位等等,这几种常见的容易发生术后感染的手术实际的感染率为15.8%、29.6%、11.4%以及10.2%。结论:在患者接受普通外科的手术治疗以后,进行手术的具体类型、患者自身的年龄以及身体素质、在医院进行住院的具体时长以及手术切口的实际类型都是会造成手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出现的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5月10日-2013年5月10日在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9例老年患者,根据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及感染相关因素,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例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7例,感染率为24.6%,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感染与合并疾病、术前未用药、手术切口>9cm、手术时间>45min及急诊手术有关(P<0.05),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疾病、术前用药、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长短、急诊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折手术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此来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为临床上治疗骨折手术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6月-2015年10月接受骨折手术患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由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结果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2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1%,例次感染率为5.65%;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手术时间3h、卧床时间7d、皮肤损伤、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切口类型、基础疾病、留置导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免疫功能低下、皮肤损伤、卧床时间7d、手术切口类型、基础疾病、留置导尿、切口引流、急诊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可以以此着手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改善手术环境,以减轻患者的负担,降低医院骨科中骨折手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分析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60例肝胆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和手术操作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 460例肝胆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90例占19.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依次是肥胖(OR=8.89,P<0.01)、切口类型(OR=7.22,P<0.01)、手术时间(OR=6.50,P<0.01)、术中失血量(OR=6.03,P<0.05)、糖尿病(OR=4.12,P<0.01)、患者年龄(OR=3.97,P<0.05).结论 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手术环境卫生、加强术后切口的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肝胆疾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预防结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100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其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620例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3例,其中切口感染100例,感染率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与患者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术中输血、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为术前低白蛋白、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低体温及手术时间。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复杂,通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大力推广腔镜手术、避免围手术期出现低体温及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张红伟 《现代保健》2011,(27):126-127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笔者随机对800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8例,感染率2.25%。住院时间、手术类型、抗生素的使用等是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手术后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4年1-6月7 890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统计患者术后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不同专科、不同手术类型和手术切口、不同ASA评分等级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可能与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5.57%,其次为血流感染占15.49%;心脏外科、胸外科、血管外科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23%、6.93%、6.17%、4.72%,居于各专科手术的前4位(P<0.05);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为6.54%,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的2.07%(P<0.05),且手术切口污染程度越高,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P<0.05);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随术前ASA评分等级的增高而增高(P<0.05)。结论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并将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作为重点部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进一步降低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医院诊治的500例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中有70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4.00%;共分离出70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5株占64.29%;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d、恶性肿瘤、夏季手术、手术时间>2h,有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及预防用药等为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治疗,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患者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乳腺外科手术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沈阳市某院乳腺外科行乳腺手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30)及非感染组(n=370)。对感染组患者进行手术切口病原菌培养,并进行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共30例发生切口感染,占比7.5%;共分离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59.26%),革兰阳性菌11株(40.74%),革兰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33.33%),革兰阳性菌中以葡萄球菌属居多(3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情况、手术方式、是否初次手术、手术切口类型、手术类型的研究对象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3h、急诊手术、非初次手术、合并糖尿病及乳腺癌手术为乳腺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Ⅰ类手术切口为乳腺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在行乳腺外科手术时应尽量将手术时间控制在3h以内;谨慎对待非初次手术及乳腺癌患者;在患者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择期手术,并在术前尽量纠正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同时,对于非Ⅰ类切口患者应采取预防抗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在该基础上提出积极解决策略,以最大程度降低肝胆外科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中,11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8.73%;共检出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2株占52.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切口分类、手术过程失血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引流管的留置是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有关,医疗工作者应关注患者及手术操作两方面影响,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降低SSI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10月在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发生SSI 43例,感染率20.48%;发生浅表切口感染占60.47%,显著高于深部感染的34.88%及纵隔感染的4.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h、术后3d高热、术后住ICU3d、术后高血糖及切口实施皮下连续缝合是患者发生S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浅表切口感染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SSI的主要途径,而手术时间3h、术后3d高热、术后住ICU3d、术后高血糖及切口实施皮下连续缝合是导致SSI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