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6):3798-3799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4-06/2008-06收治首次脑梗死患者921例根据入院第一次空腹血糖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观察组)323例和非高血糖组(对照组)598例,对两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在梗死灶、神经功能缺损、病死率方面、急性期预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随血糖水平的增高而增加。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估计脑梗死范围及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心功能、心律失常及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分成非糖尿病组及糖尿病组,前者又被分为应激性血糖增高组及血糖正常组,并详细记录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糖尿病血糖增高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院内死亡率均高于血糖正常组,而血糖>10.0 mmol/L组,则上述指标与糖尿病患者相似。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伴有应激性高血糖可增加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院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脑出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血糖增高是脑出血病情严重时出现的应激反应,脑损伤后应激性血糖增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对预后的不利影响已被多家文献所证实[1~2].我们对2000年1月-2003年1月住院的无糖尿病史的108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糖进行前瞻性检测观察,其中无血糖增高者70例,并发血糖增高者38例,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发生率为35%.两组血糖进行比较,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外周血糖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入院次日晨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将2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86例)和血糖正常组(170例),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血糖升高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较血糖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加强血糖监测,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为A组(空腹血糖<6.0 mmol/L)、B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和C组(空腹血糖≥8.0 mmol/L),对比分析各组临床症状、病死率.结果 血糖明显升高组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与病死率均高.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提示病情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反应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血糖中度、重度增高组较血糖正常组临床病损重、康复差、病死率高。而血糖轻度增高组与血糖正常组二者在病损范围、康复程度、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脑卒中后应激反应越重、血糖越高、预后越差。因此,我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时检测血糖,有利于病情的诊治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糖尿病血糖升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210例因颅脑外伤住院且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规律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变化规律。结果: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升高将其分为两组,HbA1c正常组(应激性血糖升高117例)与HbA1c升高组(糖尿病血糖升高93例)。较于对照组,两组的HbA1c含量均有提高,而且糖尿病血糖升高患者组的HbA1c含量明显高于应激性血糖升高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A1c是鉴别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和糖尿病血糖升高的一个良好指标,在颅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该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作为治疗方案的分组依据,以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脑梗死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糖代谢的影响及其近期疗效。方法:选择84例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胰岛素皮下注射)和对照组(42例,格列齐特口服),观察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治疗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糖达标天数(2.8±1.3)天,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口服降糖药格列齐特比较,胰岛素能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糖代谢,尽早恢复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应激性血糖升高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颅脑损伤后应调控的血糖阈值。方法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GOS4~5级,45例)与预后较差组(GOS1~3级,34例)。按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分为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组(67例)与对光反射消失组(12例)。分别比较GOS评分、瞳孔对光反射与入院时血糖及术后血糖的关系。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4分组入院/术后血糖较5~6分组、7~8分组均明显偏高(均为P〈0.01)。预后良好组(GOS4~5级)入院/术后血糖均较预后较差组(GOS1~3级)明显偏低(均为P〈0.01),并且入院时血糖≥8.3mmol/L,术后血糖≥11.1mmol/L的患者,预后较差。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组较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组入院血糖明显偏高(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升高的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能够作为早期预测预后的简易指标。入院血糖≥8.3mmol/L,术后血糖水平超过11.1mmol/L者,预后欠佳,应予降糖处理。  相似文献   

10.
应激高血糖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很常见,高血糖可加重脑梗死患者的脑损伤[1],导致预后不良。研究认为胰岛素可改善脑梗死急性期伴发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预后,持续皮下胰岛素灌注(CSII)简称胰岛素泵是目前控制血糖的理想方法,作者观察胰岛素泵在该类患者的治疗应用,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分为观察组(应激性高血糖)和对照组(正常血糖),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梗死病灶、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大病灶例数及不良事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基本治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显著,临床医生应该重视并对其血糖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 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600例进行分析,其中128例合并急性脑梗死(21.3%),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发轻,中,重3组,并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成高血糖A组,高血糖B组和高血糖C组,并对3组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者以多发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梗视为主(81.3%);入院时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死亡率愈高(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 (SHG)对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68例伴 SHG(SHG组 )和 66例血糖正常 (NBG)的 ACI患者 (NBG组 )进行研究 ,比较两组短期预后和临床事件发生率。结果  SHG组预后差、住院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高于 NBG组 ,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SHG对 ACI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 ,并使临床事件发生率增高 ,可作为短期临床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崔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6):1211-1212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时常见到空腹血糖升高现象.大多能迅速降至正常水平,仅少数患者可确诊为糖尿病。现将我院2000~2005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Multi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患者血糖控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方法:7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在急性脑梗死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MSII治疗;治疗组(n=35)在急性脑梗死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CSI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于治疗两周前后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达到靶血糖值的时间分别为(4.20±0.91)d和(6.02±1.13)d,胰岛素用量分别为(37.6±8.5)U/d和(50.6±10.1)U/d,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分别为2次和6次,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SII更适合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状态病人的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常红  罗祖明  罗方  万文斌 《华西医学》1999,14(2):199-200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ACI的临床特点、CT改变与预后。方法:81例70岁以上经CT证实的ACI与72例70岁以下者比较,对起病状态,起病到就诊时间、临床表现、危险因素、CT改变,预后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1例多数起病于安静状态或睡眠中,在超急性期就诊者仅占22.7%。临床表现以肢体无力和头昏头晕最多见,梗塞部位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梗塞最多。结论:≥70岁老人ACI死亡率高,住院时间明显长于<70岁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血脂未达标患者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 组46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B 组43例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治疗2周及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肝功能,肌酶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下降比例分别为32.7%和17.3%;而治疗12周后平均下降比例分别为48.4%和27.2%,组间比较 A组下降较 B 组更早更快,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 P <0.001),且和 B 组相比肝功能,肌酶等无变化,治疗12周后 A 组达标率56.5%(26例),B 达标率20.9%(9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02)。治疗12周后总胆固醇(TC)下降约45%和28%,与 B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03)。治疗12周后三酰甘油(TG)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增加肝毒性和肌毒性且能使 LDL‐C 达标时间缩短,达标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66-2169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组91例、对照组51例。研究Lp-PLA2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急性脑梗死发生、进展与复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清Lp-PLA2水平是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Lp-PLA2水平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有斑块者的均高于无斑块者(P0.05),病例组中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组(P=0.004)。血清Lp-PLA2水平复发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P0.05)。血清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300,P0.01)。结论高血清LpPLA2水平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Lp-PLA2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复发脑梗死组血清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