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采用微导管技术,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剂对23例cAVM患者行血管内栓塞,一次栓塞6例,分次栓塞17例,共45人次。11例栓塞后行γ-刀治疗。结果23例患者,血管畸形团完全栓塞达6例,>95%4例,70%~95%9例,70%以下4例,术后出现头晕、头痛3例。随访23例,4例仍有癫痫发作,余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cAVM安全有效,单纯栓塞可治愈部分cAVM,血管内栓塞结合γ-刀放射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农村卫生》2014,(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均应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观察组选择ONYX胶,对照组选择NBCA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更佳,观察组平均栓塞体积缩小(12.32士2.62)cm~3,术后恢复时间为(23.62±1.32)h,住院时间为(16.21±1.92)d,栓塞率为84.0%,术后复发率为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NYX胶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效果满意,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医用真丝线段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33 例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取得主要供血动脉后,采用Magic 1.8F微导管超选择进入大脑前、中动脉直至病灶内。栓塞剂为5/0 真丝线段,栓塞至畸形血管团消失或减少。结果: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6 例,消失达95% 7 例,90 % 6 例,70% 5 例,50 % ~70% 7 例。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真丝线段血管内栓塞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显示了介入放射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Onyx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7例行Onyx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护理方法.结果 术后无远期并发症,3~6d出院.结论 Onyx血管内介入栓塞脑动静脉畸形效果显著,加强精心护理,采取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介入栓塞术治疗和显微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7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7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157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以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治疗,且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进行半年的随访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对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加强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栓塞后早期显微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S-M分级:Ⅲ级3例,Ⅳ级6例,Ⅴ级4例.畸形血管团最长径2.6~ 11.8(6.8± 1.6) cm.均接受栓塞后早期(≤3 d)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 4例术后无症状加重;2例症状改善;7例出现相应部位的定位神经功能障碍,其中感觉障碍1例,单肢轻偏瘫2例,偏盲1例,失语1例,四肢瘫痪1例,癫痫1例,无死亡.术后GOS 5分6例,4分4例,3分2例,2分1例.术后血管造影示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结论 栓塞后早期显微手术切除是脑动静脉畸形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影响效果的因素。方法复习1999~2003年收治5例动静脉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5例病人均行栓塞和或手术治疗。结果3例先天性动静脉瘘。1例股部刀刺伤致股动静脉瘘。1例因椎间盘手术致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5例病人均有症状。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瘘病人进行性加重的心衰、血尿、蛋白尿。股动静脉瘘病人持续性高血压,左心扩大。5例病人术前全部确诊。2例病人术中主要瘘口缝扎切断,加周围血管栓塞,1例术前周围血管栓塞,术中结扎主要瘘口,1例单纯行栓塞治疗,1例瘘口修补加人造血管包被。术后2例患肢肿胀,治疗后痊愈。结论手术联合介入栓塞疗法对先天性及后天性动静脉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全身麻醉下行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患者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0例拟行全身麻醉下介入栓塞术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n=15)术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P组(n=15)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安慰剂。记录患者麻醉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5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糖值及皮质醇浓度,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SAS镇静评分。结果与P组比较,D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镇静评分、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血糖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5min恢复,血皮质醇的变化与血糖一致。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预防脑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全麻后的拔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影响射波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的因素,分析不同直径的准直器对脑AVM剂量分布的影响,为脑AVM射波刀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2020年在某院经脑AVM栓塞术后接受射波刀治疗的12例脑AVM患者,根据GTV横断面长径的30%、40%、50%、30%+40%+50%选取不同尺寸的准直器,为每位患者制订4个不同的治疗计划,分别作为A组、B组、C组、D组。分析GTV形状和体积、准直器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并对靶区外的剂量跌落情况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TV宽度、高度、体积和规则度对适形性指数、新适形性指数、几何适形性指数和治疗射野数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和D组相比,GTV的最小剂量、中位吸收剂量、靶区覆盖率、靶区梯度指数和处方剂量线提高,GTV的适形性指数、新适形性指数、几何适形性指数及射波刀治疗计划的治疗机器跳数、治疗节点数和治疗射野数降低,且差异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内介入栓赛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Ⅱ级、Ⅲ级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42例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脑动脉瘤采取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与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更佳,且术后并发症较低,具有良好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先天性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2006年收治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者45例,7例行手术治疗,8例行单纯性栓塞治疗,30例行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7例,5例复发;单纯性栓塞治疗8例,6例复发;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30例,1例复发.手术联合介入栓塞治疗与手术治疗及单纯性栓塞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联合介入栓塞的方法是治疗先天性动静脉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自主性感知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患者依从性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6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109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前完成中文简版自主性感知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自主性感知水平、生活满意度及社会支持度。比较并分析不同患者的自主性感知水平差异,通过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探讨患者自主性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109例宫颈癌患者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的自主性感知评分总分、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社会支持度总分分别为(53.376±10.343)分、(22.982±4.262)分及(48.459±8.951)分。不同生活满意度评分和社会支持度总分的患者其自主性感知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活满意度评分和社会支持度总分是影响患者自主性感知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0.544~1.311,0.376~0.859,均P<0.05)。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度对宫颈癌患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自主性感知水平的总效应分别为2.313和1.01...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诊疗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98例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介入诊疗资料。结果 DSA能明确诊断 ,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的情况。 5 2例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 1 0 0 %,单纯真丝线段栓塞 36例 ,真丝线段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联合栓塞 1 6例。栓塞程度 :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者 1 2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 75 %以上者 2 1例 ,畸形血管团减少在 5 0 %~ 75 %者 1 1例 ,畸形血管团缩小不足 5 0 %者 8例。结论 DSA检查是脑动静脉畸形合理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有利于估计其预后并制订治疗方案 ,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