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稳定期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06例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肺功能、体重指标等,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治疗前的2.45±0.73降低到治疗后的2.20±0.51,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体重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两者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稳定期实施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2007年1月~2011年12月5家北京军队干休所1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收集5家北京军队干休所诊断为COPD的患者,根据2011年COPD全球倡议修订版规定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设计的调查表及自制调查表进行统计。结果患者高龄,合并疾病多,发病平均年龄(69.4±6.5)岁,平均COPD病程(10.1±8.3)年,该组COPD患者综合评估:A低风险24例(15.0%),B低风险64例(40.0%),C高风险50例(31.2%),D高风险22例(13.8%)。占比例较高的是联合用药,单药治疗最常见的是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激动剂(ICS/LABA),占29例(18.1%)。在联合用药当中,是以ICS/LABA为基础的联合用药,包括联用茶碱,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药。结论患者对COPD的认知程度有限,治疗比较规范,高风险人群比例较高,以ICS/LABA为主的联合治疗是该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方法应用抗炎症支气管扩张剂治氧疗法,呼吸体操增加营养,加强自我健康教育。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稳定期的康复治疗中,危重病人反复发作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急性发作死亡2例,治愈率97%。结论运用以上综合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稳定期社区管理的临床疗效,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慢阻肺稳定期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上兰、中北和太纸3个社区的65~86岁的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肺功能严重程度,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管理组给予包括健康宣教、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的社区管理,患者定期复诊或定期主动随访,对照组只给予定期随访,随访期1年。评估指标包括管理前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预计值(FEV1%pred)]、改良的英国呼吸困难量表(m 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急性加重次数。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管理组管理前FEV1/FVC、FEV1%pred(分别为53.14%±5.65%、56.39%±5.36%)与管理后(分别为53.79%±5.29%、55.48%±5.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管理前FEV1/FVC、FEV1%pred(分别为54.06%±5.59%、55.17%±5.78%)与管理后(分别为49.30%±6.88%、50.67%±6.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前,管理组和对照组m MRC分别为(2.63±0.85)、(2.62±0.89)级,与管理后[分别为(2.02±0.68)、(3.57±0.65)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前,管理组和对照组CAT评分[分别为(24.49±10.81)、(27.77±11.12)分]与管理后[分别为(20.38±10.16)、(29.80±10.6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组管理后m MRC、CAT评分下降,对照组管理后m MRC、CAT评分上升。管理组急性加重次数2次/年、≥2次/年构成比分别为66.0%、34.0%,与对照组(分别为43.7%、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5),管理组在管理期间发生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社区管理,可以延缓肺功能减退,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相似文献   

5.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对稳定期COPD和肺心病患营养状况的分析,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忆法,并进行营养测量、生化检验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其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88名患热能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明显不足;碳水化合物摄入偏高。21.59%体重偏低。营养及生化指标均与肺通气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纬论 热能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特征为气流受限,累积患者的肺脏,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中一般通过康复护理使其康复.本文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护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长、易复发,许多患者常伴随发生营养不良,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还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负面影响,故适当的营养干预如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健康管理对COPD患者非常重要。目前COPD相关营养干预研究的目标人群主要聚焦在临床急性期患者,缺乏对稳定期患者的研究。为探索适合COPD稳定期患者的营养干预手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COPD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适当的营养干预方式的确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且各种营养干预方式联合使用或结合康复管理干预效果更佳,其中营养干预联合社区康复管理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预后更为有利。这表明社区或将成为未来COPD防治的主阵地,相关学者需加强在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肺康复训练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COPD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浙江医院门诊治疗的10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人)和优化康复训练组(53人)。对照组采取常规肺康复训练,优化康复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门诊优化肺康复训练,疗程均为12个月。于干预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测、6 min步行距离(6MWD)、主观疲劳程度量表(Borg量表)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量表)调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治疗效果。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和量表测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优化康复训练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康复训练组的6MWD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康复训练组的Borg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康复训练组的各项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肺康复训练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孙树志 《医疗装备》2021,(9):195-19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持续存在且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或因阻塞引发的肺通气功能障碍.疾病稳定期患者若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病情将会进展至急性加重期,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不利于预后改善.近年来,肺康复治疗逐渐被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该文即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探索cOPD临床发病规律,指导临床综合诊治.方法?采集该院2008—2011年住院部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史资料,其中男65例,女35例.病例包括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43例,单纯性肺气肿7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50例.统计分析一般生活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等.结果?研究发现100例cOPD患者83%伴有吸烟史5年以上,单纯慢性支气管炎43例,56%以咳嗽起病,23%以咳痰起病,67%肺功能异常.单纯肺气肿7例,以咳嗽、胸闷起病,胸廓畸形.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50例,以咳嗽、咳痰起病.结论?cOPD中老年高发的呼吸系统常见病,把握该病临床特点,可加强该病的预防和延缓急性加重期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死率.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期,一项对我国7个地区的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陧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程中,总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交替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特点与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症状好转出院58例,占96.7%,死亡2例,占3.3%.结论 在做好一般性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外,呼吸道护理、氧疗护理、用药护理和康复护理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主要内容,必须做好,不可怠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院外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院外行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COPD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的依从性、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改良呼吸困难(Borg)评分、疾病认知(BCK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CAT)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KQ、6M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SDS、Borg、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实施院外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科医师对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中医干预的技术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门诊就诊的10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疾病分级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门诊、社区随访管理,观察组52例实施社区中医干预。对两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加重次数、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odified Britishmedicalresearchcouncil,MMRC)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 volumein1second,FEV1)、1s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orge’s respiratory qu...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气流受限通常进行性加重,且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稳定期是肺功能恢复的有利时机,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而教育和管理是COPD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气流受限通常进行性加重,且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稳定期是肺功能恢复的有利时机,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提高生活质量”[1]。而教育和管理是COPD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稳定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积极、系统、合理的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COPD的认识和自身处理疾病的能力,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加强预防措施,减少急性加重期的发作,维持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经费开支。我们对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66例稳定期COPD患者行健康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指导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我国属发病率较高.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类慢性疾病。由于肺通气障碍。影响了全身状况,生活和劳动能力以及生存质量下降。2002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对患者间断服用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药物治疗外辅以康复指导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吕庆康 《工企医刊》2003,16(3):40-4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从1999年~2002年共收治COPD100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COPD100例,男性70例,占70%,女性30例,占30%。年龄51岁~81岁,65岁以下5例,占5%,65岁以上95例,占95%。合并高血压40例,占40%,冠心病25例,占25%,糖尿病8例,占8%,心律失常10例,占10%,支气管粘膜下淀粉样变1例,占1%。白细胞增多60例,占60%,并发心衰的60例,占60%,并发呼衰的40例,占40%,其中肺性脑病20例,占20%。肝功能异常30例,占30%,肾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诸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8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AQ20、SAS、SDS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Q20得分有56.1%的患者处于较差以下的水平,12.2%的患者生命质量极差,COPD患者的焦虑SAS、SDS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月收入、BMI指数、吸烟史、文化程度、FEV1分级、病程。结论 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指导康复,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对99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综合干预,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记录肺功能、血气分析、6 min步行距离(6MWD)、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体重指数。结果两组血气分析、6MWD、CAT评分干预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干预组效果更显著。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