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64排飞利浦brilliance型号CT为例,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外伤中的检查方式及运用。方法对60例踝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通过研究踝关节的骨折线走行、骨折碎片移位的程度以及关节面塌陷的程度等,以此来分析螺旋CT轴扫、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在重建图像上的特点及优势。结果在这60例踝关节外伤患者之中,通过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以及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进行重建图像,外伤的情况可以很直观的显现出来,而这60个受外伤的踝关节都被显示了出来。结论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来进行图像的重建,能够更好的把踝关节外伤的情况清晰的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为临床医疗上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病变在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对79例腰椎间盘病变部位行64排CT螺旋扫描(其中14例先行椎管造影),并进行三维重建、矢状重建及轴位重建。结果:对腰椎、骶椎共79例病变部位行矢状重建,其中腰间盘膨出31例,腰间盘突出44例,正常4例。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立体显示腰椎的整体形态;矢状重建的影像学特征为类似MR的图像,纵向显示脊椎的排列情况及椎管的整体形态,造影后矢状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脊髓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能提供三维立体图像及类似MR的腰椎图像,对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以及MR对于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患者的CT及MR影像学表现,患者均在受伤后1周内行CT以及MR检查.结果:CT图像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撕脱性小碎骨片4例,9例未见异常,阳性率79.1%;MRI则显示43例患者中有30例骨折(其中13例合并骨挫伤),撕脱性骨折1例,5例骨挫伤,7例未见异常,阳性率83.7%;二者结合,阳性率93%.MRI对于发现急性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性高于CT,而CT尤其是三维图像对于小碎骨片的显示优于MRI.结论:CT及MRI联合应用明显提高踝关节外伤患者骨质损伤的检出率,更加全面的了解急性踝关节骨质损伤的信息,从而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6层CT血管造影(CT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16层CTA检查资料,应用容积重建(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曲平面重建(CPR)对下肢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30例16层CTA的VR、MIP、CPR图像对下肢血管主干及其主要分支显示率100%,清晰显示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血管钙化。结论 16层CTA安全、快捷、简便且重建图像质量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扫描动门脉期三维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经临床、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的肝癌和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在工作站利用容积再现技术(VR)和最大密度多平面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肝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腹腔干、脾动脉、肝总动脉左右动脉及其2~3级分支,包括肿瘤供血血管及变异血管、门脉期、VR图像和MIP多平面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1~6级门静脉血管结构及1~3级肝静脉血管分支,具有较强的空间立体感。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重建成像是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64排螺旋CT分析在股骨颈疝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飞利浦Ingenuity 64排螺旋CT,对25例患者行双髋关节螺旋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又叫多平面重组成像。结果 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能全面、多方位显示股骨颈疝的3项主要CT表现:①病灶部位:位于股骨头基底前外侧皮质下11例、股骨颈基底前外侧皮质下16例、股骨头基底和股骨颈前外侧皮质下4例。②病灶形态:圆形8例、类圆形20例或"8"字形3例,周边有硬化环的骨质缺损区,9例邻近的皮质与病灶相连见局限性裂隙样缺损。③病灶大小:约3~10 mm,平均6mm。结论 64排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MPR),大大提高了股骨颈疝窝的显示率和影像特征,对股骨颈疝窝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可避免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在股骨颈疝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软骨成像中的优势以及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Lightspeed 16层CT对30例38处外伤所致软骨骨折患者,全部应用AW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以获得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和三维重建(VR)图像。结果 通过对30例肋软骨骨折患者扫描,表现为条状低密度影12例(连续性中断并见透亮裂纹),断端错位18例表现为肋软骨连续性中断伴断端明显错位,肋弓处23例30处,近胸骨7例8处。单发肋软骨骨折为14例,多发肋软骨骨折为8例16处,复合伤8例。结论 MSCT扫描数据通过选择适当的后处理重建阈值50~700 HU及重建曲线类型(区域曲线),取得VR图像及MPR图像,清晰的显示肋软骨及其损伤情况,较直接横轴位的CT扫描图像增加了诊断所需要的信息,避免误诊漏诊,建议可作为司法鉴定的常规检查应用。  相似文献   

8.
郑剑 《现代保健》2013,(6):103-10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4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多层螺旋CT重建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片检查确诊42例,可疑2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1.3%;多层螺旋CT扫描确诊4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与X线片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可以清晰、完整的显示踝关节骨折的特征,对于其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CT表现的认识,以减少、避免误诊。方法:分析本院2008-2011年确诊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的症状、体征和X线及CT表现影像学表现。结果: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上呈多发多形性改变。本组30例患者表现为结节或肿块阴影的有10例,表现为肺实变及肺不张的有13例,表现为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块状阴影7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影像表现多样,CT图像显示优于X线胸片影像,需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VR)在踝关节细微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42例疑似踝部及足部外伤患者,分别采用X射线片、螺旋CT MPR和VR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观察3种方法踝关节细微骨折的检出情况,对比分析X射线片与螺旋CT对踝关节细微骨折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DCT)的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诊断四肢复杂小关节外伤的价值。方法:收集50例四肢复杂小关节外伤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在工作站上进行MPR重建。结果:50例外伤患者MPR图像全部清晰显示其骨折情况,无1例漏诊,而仅CT轴位图像有4例骨折未显示或显示不清晰。结论:MDCT的MPR技术能充分利用CT图像信息,在不同的方位及角度显示骨折的特征,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了MS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VRT)对骨盆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MSCT行骨盆扫描64例,重建层厚1125mm,间隔016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MPR及VRT处理,并对横断面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骨盆骨折患者共发现骨折118处.MPR图像可清楚显示骨折线及细小骨碎片,但不能显示三维空间关系,VRT图像可以从各个方位准确显示表面骨结构的空间改变,但对细小无移位的骨折线显示不佳.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相结合能够清晰立体地显示骨盆骨折的全部细节,能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肾钙乳症的多排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钙乳症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肾钙乳症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8例CT图像均清晰显示钙乳囊肿及"半月征",其中4例变换体位后显示钙乳形成的半月形高密度影始终位于病灶最低处,病变均为单侧,平均直径2.6 cm.囊肿型7例,积水型1例.结论 多排螺旋CT检查可进行多平面重建,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变,显示丰富直观的图像信息,充分显示与肾钙乳症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在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胸部外伤临床拟诊肋软骨骨折患者组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和薄层重建,于工作站上进行VR、MIP、MPR三维图像重组,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受检者均获得较满意的重组图像,12例胸部外伤患者,CT共发现肋软骨骨折14处,肋骨骨折19处。螺旋CT三维重组图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肋软骨骨折三维重组图像表现特征包括肋软骨钙化中断伴断端错位和肋软骨条状略高密度影中的线样低密度骨折线。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能清晰显示肋软骨骨折的部位、形态,为检测肋软骨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骶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例骶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经手术、活检病理或随访证实,其中脊索瘤12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转移瘤8例,神经源性3例.所有病例经行X线和MDCT检查.结果:骶骨肿瘤患者均摄骨盆X线片,东芝(Toshiba Aquilion)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CT三维重建成像的后处理.并且使用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做骨盆图像任意角度旋转,获得骨盆各个方位的图像,详细获得了包括肿瘤范围、肿瘤中心、破坏程度、软组织肿块影和不同的钙化灶的资料.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及其重建技术对骶骨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疾病的发现和评估更为敏感,尤其是对骨质的破坏程度的确定,微小钙化的显示,对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排CT(multidetector CT,MDCT)及其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重建技术检查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外伤后0~3 d进行MDCT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扫描数据后形成图像重建数据,用MPR、VR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进行后处理技术重建,分别得到MPR和VR图像。从髋臼骨折类型、骨碎片移位程度和髋关节腔内骨碎片3方面将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显示髋臼骨折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判断髋臼骨折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13%、87.50%和100.00%,VR重建图像最高;检测骨碎片移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19%、100.00%和96.04%,MPR重建图像最佳;显示髋关节腔内骨碎片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00%、100.00%和72.00%,MPR重建图像最好。结论 MDCT原始图像、MPR和VR重建图像检查髋臼骨折各有优缺点,三者结合能够互为补充,可靠判断髋臼骨折类型、准确检测骨碎片移位程度、全面显示髋关节腔内骨碎片,为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很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骨外伤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骨外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为5mm;螺距为1.375:1;将原始数据重建为层厚1.25mm;间隔为0.625mm(重叠率50%).将重建图像传输至GE公司AW4.2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应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对图像进行双盲法分析.结果:68例骨外伤中,SSD与MPR均提供了准确的影像诊断.结论:MSCT检查,特别是三维和MPR重建对骨关节损伤的正确诊断和分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布一加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两年来经超声及临床证实的布一加氏综合征55例.均使用64排多层螺旋CT机行中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以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内段血管形态。结果: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重建图像中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肝内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压、狭窄征象;同时在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中,布-加氏综合征在影像表现上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血管形态良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骨关节创伤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MSCT检查,包括三维重建技术(3D)、多平面重建技术(MPR)、CT内窥镜(CTVE)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3D可见骨折与脱位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显示并不理想,其中3例鼻骨微小骨折未显示;MPR可从任意方向与角度重建,从而获取最佳的骨折及其周围软组织视角图像;CTVE可显示骨折片后移导致的椎管狭窄程度。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有不错的价值,配合3D、MPR、横断面图像及CTVE,不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且可显示椎管狭窄程度,从而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原始数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4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CT的原始数据,通过改变兴趣区(ROI)大小、图像算法、层厚等进行重建处理,得到优化的CT显示数据,总结CT原始数据在临床及科研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图像部分超出视野外的病例,重建后154例能完全显示;180例兴趣区结构细小、空间分辨率低的病例,重建后均得到满意的图像;38例发现扫描部位以外的病变,重建后30例得到了完整的病变区图像.结论:利用CT原始数据可以对CT图像进行优化,提高图像质量,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避免患者二次扫描,减少辐射计量,提高球管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