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9—2016-02收治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比较2组术后24h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前、术后6个月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24h血肿清除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DL评分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层入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和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手术显微镜进行小切口或扩大翼点入路,经外侧裂治疗;对照组经颞叶皮层入路治疗。观察2组术后24h经CT检查显示血肿清除的程度、6个月后的ADL评分、GOS评分以及手术时间、偏瘫开始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血肿清除情况有显著差异;观察组ADL评分、GOS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入路治疗,可减少血肿情况,对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还能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3-11—2016-03收治的79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经颞叶皮层入路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术后24h观察组血肿清除率90%为34例(85.00%),高于对照组的20例(5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预后,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单纯基底节区内囊以外的血肿患者,其中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28例。从手术方法、血肿暴露、血肿清除难易、术中止血、术中脑组织损伤、术后复查、患者恢复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外侧裂-岛叶与经颞上回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组比较,在72 h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中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优于经颞上回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早期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01—2014-10我院收治的7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观察组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结果 2组术后24h血肿清除率相比,观察组28例血肿清除率95%,≤80%者仅1例,血肿清除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5例(14.3%)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3例(37.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DL1~2级、ADL3级、ADL4级的比例分别为77.1%、14.3%、8.6%,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颞叶皮层入路手术相比,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早期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术后远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和颞叶沟裂造瘘治疗基底核区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例资料。外侧裂组47例,采用锁孔入路经外侧裂-岛叶进入血肿腔;颞叶沟裂组62例,采用锁孔入路经颞叶沟裂造瘘进入血肿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G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外侧裂组术中出血量与术中止血时间明显少于颞叶沟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结论锁孔入路能很好完成血肿清除,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优于颞叶沟裂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70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骨窗经外侧裂显微手术的方法和技巧。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90%以上,患者术后全部存活,未出现再次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术前无脑疝及严重颅高压的患者,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止血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入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4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外侧裂入路内镜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清除血肿(经侧裂组)和经皮质造瘘清除血肿(经皮质组),经皮质组部分借助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结果经侧裂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残废率、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皮质组。结论经外侧裂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等量(30~6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经颞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1周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近期预后,术后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评估远期预后,术后1周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比2组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近期恢复良好率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DL评分Ⅰ级占3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4.52±1.71)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89.27±5.3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近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颞叶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肿近全清除,4例因再出血行第二次手术。手术治疗后存活25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25例术后随访4-6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6例,轻残14例,中残4例,死亡1例。结论经颞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高血压基底节区血肿创伤小、易操作,适用于绝大部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内血肿患者在急性期接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复查CT示10例血肿基本清除,2例清除约70%。随访3个月时GOS评分:恢复良好8例,轻度残疾3,重度残疾1例,本组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的特点,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并减少了颞叶皮层及血管的损伤,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以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0年7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3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显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A组(经侧裂—岛叶入路,58例)和B组(经颞叶皮质入路,35例).比较分析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脑损伤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1月行侧裂入路手术的54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行颞叶皮质入路手术的50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预后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方面,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方面,治疗组血肿清除90%比率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7.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颞叶皮质入路手术,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良好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入路治疗壳核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优劣性。方法选取2011-12—2013-12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B组患者采取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清除血肿。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止痛效果及各项生活质量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血肿大部分清除33例(66%),明显多于B组的22例(44%),再出血5例(10%),少于B组的15例(30%),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好转29例(58%),多于B组;A组患者术后预后良好38例(76%),多于B组的26例(52%),而完全性失语1例(2%),明显少于B组的12例(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质入路在手术清除壳核血肿的治疗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以76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n=37)及引流组(n=39),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引流组治疗采用钻孔经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颅组病人的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Barthel生活指数明显优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引流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的脑出血,可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远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壳核出血的优劣性.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壳核出血病例7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经外侧裂岛叶进入血肿腔,B组经颞叶皮质进入血肿腔.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血肿清除量与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操作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入血肿腔更容易、血肿残腔止血更顺利、对意外发现血管病变处理更方便、去骨瓣减压病例数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95%以上的例数较经颞叶入路为多,再出血例数较经颞叶入路为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清除脑壳核血肿,经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质入路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航天中心医院2012-01-2016-01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患者为观察组(n=38),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38),2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血肿复发、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昏迷程度,比较2组手术期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评价量表(GOS)评分评定2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P0.05),血肿清除率(84.59±6.49)%、术后14dGCS评分(10.62±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13.95±4.74)d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血肿复发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32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清除血肿,同时开放侧裂池,降低颅内压。结果术后24h内常规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量近100%5例,>90%19例,>80%6例;术后再出血2例,二次手术后血肿清除量均>90%。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5例,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死亡2例,死亡率6.25%。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既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肿,又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减少再出血及脑损伤,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对术后存活者进行评估。结果8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死亡3例,死亡率3.5%,存活82例;ADL分级法评估结果如下:Ⅰ级20例,Ⅱ级41例,Ⅲ级16例,Ⅳ级3例,Ⅴ级2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和止血,而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证明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层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不稳定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7例不稳定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结果27例术后按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定预后:I级5例,Ⅱ级10例,Ⅲ级7例,Ⅳ级3例,死亡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联合额叶皮质造瘘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佳、预后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