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卵透明带—3β融合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全长猪卵透明带3β-(pZP3β)DNA的5′端重新测序分析,发现文献报道的该克隆基因5′端非编码序列中漏读了两个碱基,继而选择符合pZP3βcDNA阅读框的pWR450-2载体质粒,通过双酶切构建了β-半乳糖苷酶/pZP3β融合蛋白基因的细菌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后用IPTG诱导,SDS-PAGE分析表明pZP3β融合蛋白在E.coli中获得表达,并在蛋白印迹鉴定中能同兔抗猪ZP IgG呈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胶质瘤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构建并高效表达抗胶持瘤单链抗体(ScFv),为基因工程双功能抗体的制备及进一步用于脑肿瘤的诊治奠定基础。方法 以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构建ScFv基因,并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5X-1,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以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证实,基因构建正确,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为52000,与理论值相符,表  相似文献   

3.
猪卵透明带-3α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遗传工程获得ZP3α融合蛋白,以便用表达产物制备ZP3α单克隆抗体。方法根据重新测序的猪ZP3αcDNA5'端非编码碱基数,pWR450表达质粒家族的pWR450-2被选用来表达β-半乳糖苷酶(LacZ)/ZP3α融合蛋白。带5'端非编码区和信号顺序的全长ZP3αcDNA片段,用EcoRⅠ酶切自pZ58质粒,然后被重组插入pWR450-2质粒中被截短LacZ'基因的3'端多克隆区。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TG1后,ZP3α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IPTG诱导。结果在1mmol/LIPTG存在下可观察到LacZ/ZP3α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表达量约占总细菌蛋白的5%。在SDS-PAGE上,融合蛋白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0.2×104。在蛋白印迹实验中,融合蛋白显示了与兔抗猪ZPIgG的特异免疫学反应。结论猪ZP3α融合蛋白的可获得性将有助于今后开展制备抗ZP3α单抗和评价它的抗生育功效等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人IFα2b基因进行突变和修饰,从翻译水平上调控IFα2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PCR技术,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引物,对人IFN-α2b基因进行了改造;在不改变氨基酸的前提下,将5‘端编码区的四个G、C位点突变为A,T;去除3’端非编码区,将突变和修饰后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BV32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效价测定。结果 3‘端删除非编码区,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钩端螺旋体病的有效预防亟需广谱、高效、安全、价廉的疫苗。为了获得重组表达的钩体内鞭毛亚单位蛋白抗原,以探讨制备新疫苗的途径,我们设计一对引物(P1=5’-GCCGTCGACATGATTATCAAT-3’,P2=5’-GGCTAGCTATTAGATATGCTGCAG-3’),以赖型017株钩体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其编码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扩增产物经SalI、ClaI双酶切消化后定向克隆于pT7-7载体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LF2。将该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DE3)中,经I…  相似文献   

6.
抗胃癌鼠单抗3H11 Fab段载体的构建、表达及抗体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构建和表达抗胃癌鼠单抗3H11的Fab段小分子抗体。方法 采用RT-PCR方法,利用第一骨架区通用引物扩增重链Fd段和k链的基因,克隆到Fab表达载体中,并根据已克隆的3H11 VL的真实序列,重建设计k链5‘端引物,将骨架区引物在k链5’端所造成的氨基酸残基改变纠正为原始序列,再次构建Fab表达载体。结果 利用第一骨架区通用引物构建的Fab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但未检测到抗原结合活性,将骨架  相似文献   

7.
王鹰  郝飞  杨希川  邓军 《免疫学杂志》2006,22(1):104-106
目的 设计并构建SV40TAg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从pUC19-SV40载体中克隆切除了内含子的SV40LT基因全长,在其5’端连上loxP位点,EcoR I、BamH I双酶切,同时采用重叠延伸拼接法从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克隆EGFP基因全长,并在3’端连上loxP位点,两个酶切产物连接后定向克隆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SV40LT基因和两个loxP位点成功克隆至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中。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SV40LT重组质粒为利用SV40T抗原进行黑素细胞发育、分化,黑素生成以及黑素瘤发生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8.
CDKN 2/p16基因甲基化失活与肺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研究CDKN2/p16基因5’端调控序列区CpG岛甲基化的状态与肺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甲基化敏感性核酸酶切基因组DNA的方法,对89例肺癌的CDSN2/p16基因进行了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89例肺癌发现该基因甲基化21例,甲基化频率为23.6%(21/89),其中17例发生于42例P16蛋白 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CDKN2p/16基因5’端CpG岛甲基化可能是该基因失活的重  相似文献   

9.
miR-196a靶向调控HOXA9基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OXA9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筛选靶向调控HOXA9基因的microRNA。方法:利用Tar-getscan在线分析软件预测特异性靶向HOXA9基因3’端非编码区域(3’UTR)的microRNA,采用PCR方法从1例健康供者DNA中扩增HOXA9基因3’UTR序列,插入经XbaI和PstI双酶切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M,采用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及microRNA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构建miR-196a结合位点突变的HOXA9基因3’端非编码区域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采用脂质体SuperFect包裹荧光素酶突变型重组质粒及miR-196a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miR-196amimics以脂质体Hiperfect转染至MV4-11细胞,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HOXA9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1628bp的HOXA9基因3’UTR序列的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pGL3-HOXA9-3’UTR,并通过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示miR-196a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成功构建了miR-196a的2个结合位点突变的HOXA9基因3’UTR序列的突变型荧光素酶报告重组质粒pGL3-HOXA9-mut3’UTR,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的鉴定。miR-196a可以下调野生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影响突变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MV4-11细胞中过表达miR-196a,可以明显下调HOXA9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miR-196a通过靶向结合HOXA9基因3’UTR的结合位点特异调控HOXA9基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含托斯卡那病毒S片段全序列的cDNA质粒pGEM3ZS中获得核蛋白基因片段,通过多克隆接头与5’端含有6个组氨酸残基的pQE30表达载体连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核蛋白。  相似文献   

11.
通过RT-PCR从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出庚型肝炎病毒E1区5’端基因Ep,经限制性内切酶化后克隆入pUC19质粒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中国河北株相关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2%,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X31b中,成功地构建了pEX31b-Ep重组质粒,经42℃诱导表达,在Mr20000处可见一条明显的表达带,表达产物约占总菌体蛋白的8%,经尿白铜染洗脱法纯化蛋白,ELISA检测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汉滩病毒S片段cDNA3‘端非编码区基因对核蛋白表达的影响,先后构建了两个核蛋白的表达质粒,其中pBVS22不含非编码区基因,pBVSX含有3’端非编码区基因,比较两者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核蛋白的水平后发现3‘端非码区对核蛋白的表达有明显的负调控作用,表达量下降近50%,可能的原因是非编码区中含有非常丰富的AT碱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汉滩病毒核蛋白的表达量积累了经验,也为高效表达其它病毒结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研究表明心脏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4(GATA4)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但其机制不明,而目前尚未查及GATA4真核表达质粒构建类的报道。目的:构建人类心脏特殊转录因子GATA4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对重组质粒pUC57-GATA4进行酶切获得GATA4基因编码区序列,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和GATA4基因在双酶切后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MV-Myc-GATA4,转化至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后经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酶切重组质粒获得GATA4基因编码区约1.3kb的目的片段,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鉴定以及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中含有正确的GATA4基因序列,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GATA4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HSV-1型胸苷激酶基因部分缺失的重组质粒并进行序列测定。方法:以pUC18/TK重组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TK5'端503bp基因片段,并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入载体pUC18中(pUC18/TK1);用PstI和HindⅢ双酶切pUC18/TK,获得TK3'端383bp片段,将此酶切片克隆入pUC18/TK1中,并进行测序。结果:构建成重组质粒pUC18/TK^-。经酶切鉴定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赖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表达,为钩端螺旋体DNA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从赖型钩端螺旋体017株全基因组中PCR扩增出目的基因,双酶切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LipL32.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LipL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获得瞬时和稳定表达.结论:赖型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为钩端螺旋体DNA疫苗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编码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N端片段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总RNA中扩增BPI蛋白N端片段cDNA编码区基因,DNA序列分析鉴定;将测序证实的BPI蛋白N端片段编码区基因PCR产物直接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BAD/Thio-TOPO中,再次测序鉴定;通过在大肠杆菌中以L-阿拉伯糖进行诱导表达,然后以SDS-PAGE、Westerm blot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分析。重组蛋白经初步纯化处理后,进行生物学活性检测。结果:RT-PCR扩增出一个835bp的DNA片段,DNA测序表明为所需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序列分析表明,BPI蛋白N端片段正确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AD/Thio-TDPO中,SDS-PAGE和Wester blot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BPI蛋白N端片段。对该蛋白进行初步活性测定显示其可与BPI单克隆抗体结合并具有杀灭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结论:成功构建了BPI蛋白N端片段编码区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5‘非编码区酶切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05例HCVRNA阳性标本用Sau3AⅠ和HaeⅢ两种酶对其5’NC区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结果呈现4种酶切类型。对不同酶切类型的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酶切类型的扩增产物都源于HCV,核酸序列中的酶切点与酶切结果完全吻合。对文献中已经确定基因型的33株HCV作了比较,分析了酶切类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发现对HCV5’NC区-297至-41片段PCR扩增产物用这两种酶分别酶切,可以把HCV按Chan氏分型(1992)分为1、2、3三组。本文105例标本,1组(包括Ⅰ、Ⅱ型)占82.9%,2组(包括Ⅲ、Ⅳ型)占15.2%,1、2组混合占1.9%,未发现3组。其中以1组(Ⅱ型)为最多,但不超过69.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人 IFN- α2 b基因进行突变和修饰 ,从翻译水平上调控 IFN- α2 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技术 ,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引物 ,对人 IFN- α2 b基因进行了改造 :在不改变氨基酸的前提下 ,将 5’端编码区的四个 G、C位点突变为 A、T;去除 3’端非编码区。将突变和修饰后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 BV32 1,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效价测定。结果 3’端删除非编码区 ,表达水平比删除前提高 4倍 ;5’端四个位点突变 ,表达水平比突变前降低 2倍。结论 IFN-α2 b基因的 3’端非编码区抑制其在原核系统的表达 ,删除该区可提高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低表达往往与基因5’端核苷酸序列不利于翻译起始有关。未经修饰的GM-CSF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很低,我们选用GM-CSF作为报道基因,在不改变氨基酸序列的前提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构建了两类包含5’端10个密码子的简并序列库,为便于快速筛选高表达的克隆,构建了四环素抗性(TetR)选择载体筛选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外源基因与TetR基因串联,高表达的GM-CSF5’端带动TetR的表达,逐渐提高四环素浓度就可以筛选出适合高表达的GM-CSF5’端序列。最终在四环素浓度高达60μg/ml的培养基上筛选了数个高表达克隆。这种系统对大肠杆菌中表达量低、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离、克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SM44株胸苷激酶基因(TK),采用原代兔婴肾细胞培养HSV-I SM44株病毒,提取病毒核酸作为模板,设计了HSV-1 TK基因的上、下游引物,在引物的5‘端分别引入BamH1和EcoR1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通过PCR方法扩增出TK基因,经BamH I/EcoR 1双酶切与PUC19质粒载体相连接,构建重组体转化受体菌JM109,通过筛选和酶切鉴定,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