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宋飏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4):186-187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是指颅脑损伤后首次颅脑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一段时间后复查出现脑内血肿;或在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均称为迟发性颅内血肿。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23例,其中DTICH36例(占11.2%)。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发生机理、CT特点及复查时间。方法 收集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主要对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多在伤后12~24h之后,血肿一般不大,多居脑外围,额叶居多。结论 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最佳CT检查时间为伤后12~48h。对临床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CT复查。  相似文献   

3.
李理 《中外医疗》2013,32(7):174-17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早期CT征象。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损伤患者82例,其中37例复查证实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研究组,45例患者复查未出现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次CT表现,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的早期CT预警征象。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CT检查显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血肿)、颅脑(内)占位效应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首次CT显示颅骨骨折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界面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内)占位等对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有重要预警作用,对于有上述征象的患者,必须及时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迟发性脑挫裂伤出血。  相似文献   

4.
郑文斌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209-2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及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例迟发性脑肿出现时间、CT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在外伤后出现症状和体征,首次颅脑CT平扫均未见脑内血肿。伤后0.5h至数小时甚至几天才出现脑内血肿。其中30~60min者4例,1~3h者10例,3~24h者5例,24h以后者1例。首次扫描颅内可未见异常,可见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在脑挫裂伤基础上发展形成。结论多次CT扫描可发现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及临床表现。方法:搜集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资料80例,统计分析迟发性颅内血肿CT复查发现的时间、部位及临床表现。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患多数在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部分患症状加重出现颅内高压征象。伤后72小时至10天内发生病变占93%,发生在额叶占63%。结论:脑外伤10天内复查CT,首次CT检查提示脑水肿及出现颅内高压症状应及时、多次地复查CT,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CT检查应用的普及,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渐被重视,迟发性颅内血肿,指在颅脑外伤后首次 CT检查并未发现明显颅内血肿,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复查 CT,或手术、或尸检发现的血肿,或首次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其他不同部位又出现血肿,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及脑内血肿.亦有人把少量出血处扩大形成血肿归为此病.迟发性颅内血肿占颅脑损伤的2.37-10%,预后较差,文献报道死亡率在25%-55%[1].早期诊治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了123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CT追踪性检查。结果近几年来我院接诊了123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及CT追踪性检查,结果发现有8例出现了迟发性脑内血肿,发病率为6.5%。发生于伤后24小时内3例,占37.5%,发生于伤后48小时内的7例,占87.5%,并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发生血肿的部位均在脑挫伤区内,有单发,也有多发。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及类型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持续性ICP监测对早期诊断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发生有意义,本组死亡为25%。作者对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发病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颅内血肿为首次CT扫描时没有明显的影像异常 ,而是在相隔几小时甚至10多天后再次复查时才发现的颅内血肿。我科1998年度共收治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例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6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中 ,3例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2例迟发性脑内血肿,1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3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在伤后3h到1d内第1次CT检查未见血肿 ,但在血肿形成处有颅骨骨折,伤后7d左右CT复查发现血肿 ,经手术清除血肿后治愈。1例迟发性脑内血肿伤后4h第1次CT检查未见血肿及脑挫裂伤 ,伤后3dCT复查发现脑内血肿…  相似文献   

9.
庾汉华  钟升院  陈汝华  谭卓 《吉林医学》2009,30(17):1924-192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可能的首次检查的CT表现的特点及应该复查的时间。方法:收集40例颅脑外伤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对其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无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对照。结果: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出现时间为24h之后,主要表现包括:局限性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局限性脑轻度占位效应、硬膜下血肿。结论:外伤后首次CT检查,当出现局限性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限性脑轻度占位效应、硬膜下出血的患者,应在24-48h内进行CT复查。  相似文献   

10.
黄贵生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67-3068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创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创伤后CT复查时发现迟发脑挫裂伤的CT资料36例,分析发现脑内迟发性出血灶和水肿灶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颅脑创伤后7h~48h为迟发性脑挫裂伤形成的高峰,占迟发性脑挫裂伤的83%。结论:颅脑创伤后2d内是CT复查的最佳时机,伤后7d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史旭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3998-3999
目的:为了及早诊治外伤性脑内迟发性血肿,探索CT复查的合适时间。方法:搜集颅脑外伤后CT复查时发现迟发血肿的CT资料30例,分析发现脑内迟发性血肿的时间及临床表现。结果:颅脑外伤后7h~48h为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高峰,占迟发血肿的83%。结论:颅脑外伤后2d内CT复查的最佳时机,伤后7d内积极复查,CT能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形成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经CT扫描或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血肿发生部位与手术部位关系:邻近型8例、远隔型12例、对侧型9例;发生在脑内9例、硬膜外12例、硬膜下7例、脑室内1例;12例术后硬膜外血肿中有9例可见颅骨骨折,其中5例骨折线与脑膜血管走行交叉,3例为跨中线线形骨折,原发血肿与术后血肿各在骨折线两端,9例脑内血肿7例术前CT扫描发现血肿发生部位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血肿发生的术后24h内16例、24-72h8例,72h以上5例。结论:颅脑损伤一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血肿,脑血管麻痹、低血氧症等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多数外伤患者外伤当时出血较明显,但也有9%人血肿形成较晚。笔者对20例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发现早期CT检查时有预期诊断迟发性脑内血肿意义的征象,以利于外伤性脑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与冶疗。  相似文献   

14.
陈瑛  周佩如  佘文莉 《广东医学》2006,27(1):142-14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前瞻性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及最佳观察时期。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术后迟发性血肿的高危人群置专科ICU进行监护,发生病情变化即行CT检查及处理。结果1023例急性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中,发生迟发性血肿43例,其中再次手术32例,死亡14例,病死率为32.5%。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中,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者均有可能发生迟发性血肿。首次手术后24h至2周内加强预见性病情观察,可以及早发现迟发性血肿,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5.
迟发性脑内血肿指伤后首次CT检查时无血肿,而在以后的CT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此种现象可见于各种外伤性脑内血肿。对本院2000年7月至2008年5月,97例颅脑外伤发现迟发血肿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分析脑内迟发性血肿发现的时间、临床表现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CT检查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诊治价值。方法10例颅内血肿患者均在第一次开颅术后带气管插管行颅脑CT检查,发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立即行迟发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9例,死亡1例。结论在清除一侧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若患者出现脑膨出,对侧瞳孔散大,术前对侧有脑挫裂伤或小血肿应带气管插管行颅脑CT检查,尽早发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及早期CT复查指征。方法 对迟发性颅内血肿2 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青壮年减速性损伤者 ,常发生于 6 - 2 4小时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以额颞部多见 ,80 %以上为脑内血肿。脑挫裂伤是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动态观察、及时CT复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受伤后首次影像学检查(CT)无血肿,经再次检查后重新出现的血肿~([1])。外伤性迟发性颅脑血肿可分为脑外膜、硬膜下、脑内及脑室内血肿,其中以脑内血肿最为多见,外伤性迟发性颅脑血肿具有病死率高、病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CT检查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手术,减少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方法:25例DTIH患者,伤后30 min~6 h完成首次CT扫描,1~10 d复查CT.结果:25例患者,复查CT发现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4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后颅内血肿的重要类型,如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就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这对于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血肿原因,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原因.结果35例患者中迟发性颅脑内血肿在首次手术对侧27例,同侧手术周围及脑内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后应严密观察,尽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