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电磁场(PEMFs)对去势雌性大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30只10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一组去势造模(造模组),另一组行假手术(空白组),第三组去势造模后暴露于50 Hz、0.16 mT的磁场环境下60 min/d,共90天(磁疗组).实验期间动态观察大鼠全身及颅骨骨密度,期满处死后测定血清雌二醇水平及骨密度.结果 ①空白组雌激素水平和子宫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②至60天时,空白组、磁疗组的颅骨骨密度显著高于造模组(P<0.05),全身骨密度在90天时才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空白组和磁疗组相比,造模组椎体骨密度(P<0.01)比腰椎骨密度(P<0.05)差异更显著,磁疗组股骨骨密度虽较造模组有所上升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骨密度与颅骨骨密度结合可有效评估大鼠活体骨密度动态变化;PEMFs对因去势造成的骨密度下降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不同部位骨密度影响程度不同;采用去椎弓的单一椎体为骨密度衡量点能更为敏感的反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50 Hz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对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24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等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0.1 mT SEMFs组;0.6 mT SEMFs组。除对照组外,分别给予各SEMFs组3h/d的磁场干预,8周后双能X骨密度仪检测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分离骨组织于AG-X系列台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左侧股骨和椎骨生物力学指标,micro-CT扫描并分析右侧股骨骨微结构形态改变。剥离心、肝、脾、肺、胃、肾、肾上腺和子宫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 各组大鼠脏器的器官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改变。与对照相比,50Hz 0.1mT正弦交变电磁场组全身骨密度、股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第4腰椎最大载荷、弹性模量以及micro-CT扫描股骨得出的骨形态参数中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量和厚度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骨小梁分离度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50Hz 0.6mT正弦交变电磁场组与对照相比无统计差异。结论 说明50 Hz 0.1 mT电磁场能增加SD大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微结构,有效提升骨生物力学性能,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0 Hz 1.8 mT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对SD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方法 :将30只1月龄体重为(110±1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电磁场组,各15只。分别给予对照组50 Hz 0 mT和电磁场组50 Hz 1.8 mT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干预,1.5 h/d,每周称取体重1次,每天监测进食量变化,6周后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并用双能X骨密度检测全身骨密度,处死后检测股骨骨密度及椎体骨密度;ELISA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血清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 5b);剥离肝、肾、子宫称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HE切片做常规病理学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电磁场组大鼠各周体重、每日进食量未见明显变化;2、4周后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变化,6周后全身骨密度及离体股骨和椎骨骨密度显著增加;血清OC表达量显著增加,血清TRACP 5b表达量显著降低;子宫、肝脏、脾脏HE染色未见病变,脏器指数无异常。结论:50 Hz 1.8 mT正弦交变电磁场能通过提高骨形成降低骨吸收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提高青年大鼠的峰值骨密度,为临床电磁场预防骨质疏松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1 h和1.5 h下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生长期大鼠骨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4周龄30只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115.8±1.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 h组和1.5 h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在电磁场装置中每天静置1.5 h,1 h组和1.5 h组均使用50 Hz 0.6 mT强度脉冲电磁场每天分别干预大鼠1 h和1.5 h。每2周称量大鼠体重,检测大鼠全身骨密度值,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右侧股骨和腰椎离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值。ELISA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浓度。品红-苦味酸染色后观察其右侧胫骨微组织结构,IPP 6.0软件对骨小梁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各组不同时间点大鼠体重和脏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密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周时1.5 h组的全身骨密度、股骨和椎骨离体骨密度显著增加;且1.5 h组股骨和椎骨骨密度高于1 h组。股骨三点弯曲和椎骨压缩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 h组股骨和椎骨最大载荷值明显增加,且1.5 h组股骨最大载荷值显著高于1 h组,而3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 h组大鼠OC水平明显提升,且显著高于1 h组,而各组TRACP 5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 h组骨小梁厚度、数目和分离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1.5 h组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目均显著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显著下降;1.5 h组较1 h组骨小梁厚度和数目也明显增加,分离度减小。结论:50 Hz 0.6 mT低频脉冲电磁场干预大鼠1.5 h可以有效提高青年大鼠峰值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增强骨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大鼠血液中骨形成标记物的浓度,表明脉冲电磁场可作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合脉冲电磁场(PEMFs)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OP)的预防作用,以寻求防治OP的新途径。方法 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去卵巢组(O)、去卵巢加苯甲酸雌二醇处理组(E)及去卵巢加PEMFs处理组(EM),治疗8周后测定骨生物力学、骨密度、骨形态学。结果 生物力学性能测定显示,经PEMFs治疗后股骨最大抗拉强度和椎骨最大抗压强度明显提高,较O组分别增加39.2%、37.9%(P<0.01),并超过N组和E组(P<0.01);EM组骨密度(BMD)尽管未恢复至正常(P<0.05),但与0组相比仍有明显改善(P<0.01),且已基本达到E组水平;骨形态学分析发现EM组骨小梁增宽、致密,分布有序,结构优于O组和E组。结论 PEMFs能够增加骱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性能和骨结构。鉴于其对OP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骨质量来实现的,我们认为在PEMFs一定程度上优于苯甲酸雌二醇,是颇具潜力的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采用不同治疗时间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干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大鼠股骨骨密度变化,探索PEMF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方法 将50只雌性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ovariectomy, OVX)对照组、OVX后不同时间治疗组(OVX Ⅰ组、OVX Ⅱ组及OVX Ⅲ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不切除卵巢;余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OVX Ⅰ组、OVX Ⅱ组和OVX Ⅲ组大鼠每天分别用强度3.8×10-10A/m、频率8Hz干预20、40及60min,共30d;假手术组和OVX对照组不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于干预结束后次日处死大鼠,作左侧股骨骨密度测定.结果 术后OVX对照组大鼠毛发逐渐稀疏,活动迟缓,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较为迟钝;其余4组大鼠毛发光洁,精神及活动正常.假手术组、OVX对照组、OVX Ⅰ组、OVX Ⅱ组及OVX Ⅲ组股骨骨密度分别为(0.226±0.011)、(0.210±0.011)、(0.231±0.013)、(0.231±0.017)及(0.229±0.013)g/cm2,OVX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其他组(P<0.05),假手术组、OVX Ⅰ组、OVX Ⅱ组及OVX 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日采用PEMFs对去势大鼠治疗20~60min能阻止其骨密度下降,接近正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3种治疗时间对骨密度的维持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脉冲电磁场(pus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大鼠破骨细胞的作用。方法取10w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PEMFs组、Control组和Sham组;其中PEMFs组、Control组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Sham组不切除卵巢。术后12w对PEMFs组大鼠进行PEMFs作用(70Hz,2mT),Control组和Sham组不进行PEMFs作用。作用结束后,取大鼠股骨骨髓,进行体外破骨细胞诱导培养。7天后分别进行破骨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检测和整合素αvβ3、NF-κB受体激活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经PEMFs作用后,TRAP检测显示破骨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阳性破骨细胞也明显减少。结论 PEMFs对破骨细胞功能分子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提示PEMFs作用可以抑制SD大鼠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50 Hz不同强度正弦交变电磁场(sinusoidal electromagnetic fields,SEMFs)对SD大鼠骨密度和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0.1 m T磁场组)和C组(0.6 m T磁场组)。除对照组外,分别给予各磁场组每日3 h的磁场干预。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各组大鼠全身、股骨及椎体骨密度,并对左侧胫骨及椎体L4分别进行骨组织静态和动态分析评价。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全身、股骨和椎体骨密度显著增加;股骨和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宽度显著增加,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观察双标记有明显变化。C组骨小梁数目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0 Hz 0.1 m T磁场强度的正弦交变电磁场,能够有效增加大鼠骨密度,改善大鼠的骨组织微结构,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及分析软化型氟症大鼠骨密度(BMD)和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及硼预防对此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过量氟组、高过量氟组和硼预防组,实验20周后测量大鼠BMD和血清氟、硼含量、四肢骨氟含量及进行股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低过量氟组和高过量氟组大鼠血清游离氟、骨氟含量显著增高;全身和胫骨BMD降低,腰椎BMD变化不大;股骨最大负荷减低,最大形变增加。相比高过量氟组,硼预防组大鼠血清游离氟和骨氟含量明显下降;全身、腰椎和胫骨BMD显著增高;胫骨最大负荷明显增加,最大形变明显减小。4组大鼠血清硼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软化型氟骨症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明显,呈现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饲料加硼对此变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脉冲电磁场对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s)对去势后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去势组、对照组和3个PEMFs治疗组。治疗组磁场强度分别为2、4和8G,每天治疗6h,共12周。术后12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骨钙素、骨密度、生物力学参数、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PEMFs治疗可以提高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目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能。PEMFs还可以降低去势后升高的血清骨钙素。结论:PEMFs治疗可以预防大鼠卵巢切除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BEMF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bF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组(BEMF+OVX,EM)、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OVX,E).OVX、EM、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 W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 W.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脉冲电磁场治疗,1 h/1次/d,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 W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扫描电镜观察椎体骨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治疗10 W后EM组大鼠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较OVX组显著性增高(P<0.05),骨结构明显改善.bFGF的表达主要位于成骨细胞、骨细胞,EM组椎体骨组织中bFGF表达显著性高于OVX组(P<0.01).结论 提高骨组织中bFGF的表达是BEMF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BEMF对OVX—OP大鼠骨形态计量学指标的影响,探讨BEMF对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个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OVX)、假手术组(Sham)、仿生电磁场治疗组(EM)、雌激素治疗组(E)。术后8周,E组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EM组大鼠暴露于仿生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左侧胫骨进行骨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治疗10周后,EM组大鼠%Tb.Ar、Tb.Th、Tb.N较OVX组显著增加(P〈0.01),Tb.sp显著降低(P〈0.01),与E组变化相似。E组、EM组大鼠成骨细胞数(%L.Pm)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P〈0.01)。E组、EM组破骨细胞数(N.Oc)低于OVX组(P〈0.01);EM组、E组仍高于Sham组,(P〈0.01);EM组高于E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EMF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结构的作用;与雌激素的治疗作用存在不同机制。  相似文献   

13.
DEXA测量松质骨BMD与其生物力学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骨生物力学相关性;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对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假体置换术取下的股骨头共42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离体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值;在股骨头主要承重区取柱状试件,行纵向压缩力学试验,记录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利用SPSS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Pearson相关分析法或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判定BMD与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的相关性.结果 (1)BMD测量值在0.39~1.05 g/cm2之间,呈正态分布,为0.71±0.17 g/cm2;(2)极限应力在2.09~23.49 Mpa范围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9.69±6.36 Mpa;(3)极限能量在2.04~11.76 J范围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5.45±2.80 J;(4)弹性模量在16.59~218.58 Mpa之间,呈非正态分布,为88.89±48.45 Mpa;(5)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极限应力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765,P<0.001;(6)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极限能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717,P<0.001;(7)人股骨头主要承重区BMD与弹性模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rs=0.669,P<0.001;结论 BMD与极限应力、极限能量和弹性模量具有线性正相关性,通过测量股骨头的BMD可以初步预测骨的抗压强度和硬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去势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探讨PEMFs治疗OP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6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12)、PEMFs实验组(B组,n=12)、雌激素对照组(C组,n=12)、卵巢切除对照组(D组,n=30)。A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不切除卵巢;其余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去势OP大鼠模型。术后12周,B组采用低频PEMFs(8 Hz、3.8 mT、40 min/d)干预治疗30 d;C组采用倍美力0.065 mg/(kg.d)灌胃30 d;A、D组正常饲养。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术后12周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干预治疗30 d后处死大鼠,取L4椎体作组织学切片,行静态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术后D组大鼠毛发逐渐稀疏,活动迟缓,精神不振,反应较迟钝;A、B、C组大鼠毛发均光洁,精神及活动正常。术后12周,A组和D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分别为(54.93±23.52)pg/mL和(31.99±23.45)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29)。干预治疗30 d后HE染色观察示,D组骨质变薄,骨髓扩大,骨小梁分布稀疏并变细,见断裂现象;A、B、C组骨小梁粗细一致,分布均匀,无断裂现象。B组大鼠L4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D组(P<0.05),也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厚度显著高于D组(P<0.05),低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数量显著低于D组(P<0.05),高于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分离度高于D组,低于A、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 Hz、3.8 mT的PEMFs干预30 d可有效改善去势OP大鼠骨显微结构,增加骨小梁面积百分比、骨小梁厚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对大鼠OP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仿生脉冲磁场(BEMF)联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兔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模型的促血管再生、骨再生的修复作用。方法取成功造模的液氮型ONFH模型24只,并随机分为4组,A组为制作模型而不填充任何材料,B组为单纯明胶海绵和PBS液填充,C组为填充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D组为填充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明胶海绵,并予仿生脉冲磁场照射4周(2h/d)。于治疗后2、4、8周对各组股骨头进行解剖学、X线片、CT、组织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血管染色,并进行血管计数。结果 (1)股骨头大体及CT观察:A组2周时可见典型的骨坏死;B组2周时可见明胶海绵吸收,4、8周骨坏死缺损清晰可见;C、D组:2周可见明胶海绵吸收,4周有新骨形成伴髓腔再通,8周新生骨与宿主骨界限模糊;(2)血管计数:术后4、8周C、D组新生血管计数大于A、B组(P〈0.05),C、D两组比较,D组新生血管计数大于C组(P〈0.05)。结论 BEMF联合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促进坏死股骨头内血管再生和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胶原含量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取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sham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雌激素治疗组;D组:切除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除A组外,其他三组通过切除双侧卵巢法12周后制成骨质疏松模型,24周后分别行k的力学特性、右侧股骨三点弯曲试验、羟脯氨酸含量、k骨密度(BMD)测定,Masson三色染色法显示骨胶原形态。结果A、C、D组与B组在k羟脯氨酸含量、BMD、k压缩力学参数值、右侧股骨生物力学参数值、骨胶原染色含量及形态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羟脯氨酸含量与BMD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值呈直线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骨胶原含量的下降与BMD降低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呈相关性。应用雌激素和降钙素治疗去势后骨质疏松大鼠,不仅可以提高其BMD含量和骨生物力学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骨胶原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电针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药物组、电针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只暴露双侧卵巢但不切除;其余3组行双侧切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造模13周后开始治疗,电针组取"肾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次电针刺激15 min(断续波,2 Hz,1.0m A)并灌服与药物组相同体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间隔2 d,2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药物组大鼠以戊酸雌二醇水溶液(0.02 mg/mL,1 mL/100 g体质量)灌胃,疗程同电针组;空白组不予处理,常规饲养;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灌服与药物组相同体积的蒸馏水,疗程同电针组。治疗结束后麻醉处死大鼠,分离股骨和第4腰椎,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股骨和腰椎BMD;三点弯曲法和压缩法检测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和第四腰椎离体BMD、股骨和第四腰椎的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均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药物组大鼠股骨和第四腰椎离体BMD、股骨和第四腰椎的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均显著性升高(P0.01);电针组、药物组大鼠股骨和第四腰椎离体BMD、股骨和第四腰椎的最大载荷及弹性模量均显著性低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针刺能有效增加大鼠骨密度,阻止骨量降低,减缓骨力学的退变,增强骨强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