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中医在改善其各种症状及提高乳腺癌患者的QOL已得到肯定和认可,但目前尚缺乏针对中医治疗乳腺癌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PRO是近年来提出的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重视问诊和患者主观症状不谋而合,它以直接提供给患者的自填式问卷为主,因这种方式不受医生的干预,要比由临床医生实施的访谈或打分等方法更为可取。这比基于观察者报道的测量更为可靠和科学,更具客观性,PRO评价体系可以作为今后研究中医药辨证论治乳腺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目前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中医提高乳腺癌的生存质量(QOL)已得到肯定和认可,本研究旨在初步建立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病人报告结局(PRO)疗效评价系统。PRO是近年来提出的以患者主观感受为主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一种直接来自于患者对于其健康状况的各个方面的反映,和中医重视包含主观感受和生存质量的问诊是一致的。我们提出量表的预想概念结构模型,提出的条目池覆盖中医治疗乳腺癌理论特点和PRO内涵的内容,最后形成确定的初选量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用量表测评的方法,探索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中医治疗的PRO评价体系。方法: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参考PRO量表概念,提出量表理论模型,形成初始量表,再形成预调查量表,并进行现场调查,然后采用统计方法进行筛选,经可行性考察后形成终选量表,再进行考核和测评。结果:对选取的临床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患者发放量表300份,收回281份,量表完成率为93.6%。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的粗筛选和再筛选,初步形成中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的PRO量表,共分4个领域8个方面。结论:中医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期PRO量表,可初步用于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今仍被广泛使用,但传统医学对疾病的疗效评价都以临床症状的形成、发展、改善、消失为标准,再加之传统医学临床经验、治疗效果的总结又大多以个例、医案为主,一直未形成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多年来,中医治疗肿瘤仍以患者的主观感受及症状改善为疗效的评价标准,正因为中医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的模糊性与不统一性造成了中医治疗肿瘤始终无法明确自身的治疗地位,无法进一步迈出中国,获得世界的认可。所以创立一套能充分反映中医临床疗效特点,并为国内外医学界认可的疗效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更加完善。方法:通过前瞻性描述研究对4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从疗效指数及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SSD-PRO)评分来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SSD-PRO的效度分析结果同健康状况量表(SF-36)的维度有较大关联,SSD-PRO显示总分和评分都明显提升。结论: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治疗过程中,SSD-PRO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是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常见病,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我国2000年来城市地区乳腺癌仅次肺癌为妇女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乳腺癌高发病率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生死的恶性疾病。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是以西医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中医作为辅助性预防治疗,适用于乳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对西医治疗乳腺癌是有益的补充,目前研究虽然直接杀灭肿瘤不如西医明显但却可以减毒增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尤其对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率有一定辅助预防作用,同时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该文主要论述中医药对于乳腺癌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三方面来论述:(1)乳腺癌前病变的中医药预防研究进展,(2)乳腺癌根治术及保乳手术后中医的辅助性预防乳腺癌复发的进展研究,(3)对于乳腺癌常见的复发转移部分,骨转移、肺转移、肝转移等常见部位中医的辅助性预防研究与进展。结论:中医预防乳腺癌有明显作用,可以预防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降低乳腺癌的复发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无疾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同时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中医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现状为:主要以中医个体化治疗、辨病辨证治疗为主,以扶正祛邪为治则,缺乏统一标准公认的治疗方案,期待进一步后续研究展开,完善传统中医治疗预防乳腺癌理论及方法,中医药预防治疗乳腺癌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妇女恶性肿瘤发病之首位。我国每年约有13万妇女被诊为乳腺癌,临床常规根治以手术为主,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中医药在乳腺癌临床综合治疗中具有提高疗效,增强机体抵抗力,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扶正祛邪,减轻术后化疗引起的消化道毒副反应等显著的特色优势和作用,受到国内外肿瘤临床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术后用扶正祛邪法调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雪冰  冯献斌 《广西医学》2007,29(8):1278-1279
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乳腺癌治疗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手术后原则上还应进行局部治疗(放射治疗)与全身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中医药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对6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扶正祛邪法治疗,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诊疗理论自成系统,评价方法与现代医学存在差异,对现代医学评价技术和方法的简单套用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并不可行,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点的评价技术体系。随着生存质量、病人报告结局等工具的引入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医药临床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提出主观复合性指标的概念,即来自病人自身、医生和病人看护者的对于疾病改善状况的主观反映指标,它区别于实验室指标,是多维的、复合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强调疾病评价信息的来源途径,并结合实际研究案例"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观复合指标评价方法的建立",介绍中医主观复合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期抛砖引玉,启迪同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我科“十一五”建设重点肿瘤专科乳腺癌协作组诊治梳理方案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型、理化指标的回顾性评价.将180例患者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冲任失调证,燥毒蕴结证,气血双亏、邪毒内陷证4型.结果:经中医药治疗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好转154例,总有效率达85.56%,死亡3例,占1.67%,稳定10例,占5.56%.在癌热控制等方面,从治疗前9.44%降至治疗后的2.78%;对癌痛控制,从治疗前的25.00%到治疗后降至8.33%.其中医证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呈正相关,生活质量改善达78.33%.CEA、CA153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以乳腺癌诊治梳理方案为原则对乳腺癌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型、理化指标、体征、生活质量等方面是积极的、有效的,显示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急性毒副反应观察与护理。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化疗治疗,观察组予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咽黏膜、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O.05);且因化疗毒副反应中断治疗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治疗,可减轻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病案举隅,对徐力教授辨证论治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中医药的准确辨证论治能较好的改善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毒副反应;而准确辨证是成功施治的前提和保障,在古方基础上灵活化裁是临证取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2例,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辨病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位生存期、无疾病进展期及一年生存率。结果: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的瘤体稳定有一定作用,辨证分型中,气阴两虚证占多数,而且针对气阴两虚证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存在优势。随着年龄增加,疗效有增加的趋势。卡氏评分越高者临床疗效越好,且长期应用中医药治疗可以稳定甚至提高卡氏评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中医药干预的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且与干预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其特有的地位,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术后复发患者中60%~70%出现骨转移,针对乳腺癌骨转移5年以上中医药门诊治疗的跟踪报道相对较少。作者采用益气养阴解毒方加减,对1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长达8年的中医门诊辨证施治过程进行研究。治疗后,患者神疲乏力、腰部疼痛、夜寐不安、食欲不佳、大便秘结、口干口苦等症状逐渐缓解消退。治疗8年后,患者下肢知觉正常,并能行走,骨无疼痛,食欲精神均可,体质量增加11kg,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治疗手段与治疗观念的改变,医生及患者的关注点已不单纯局限于生存期,更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癌因性疲乏因此愈发得到了医患的共同关注。癌因性疲乏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虚劳”的表现。中医药在治疗癌因性疲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改善患者疲乏及整体生活状况都有显著疗效。笔者总结近2年中医药治疗癌性疲劳的研究,分别从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中医联合治疗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框架、证候诊断指标与疗效评价指标差异、中医疗效评价量表、中医PRO量表、中医临床疗效个体化评价方法、中医辨识证候的评价标准等观点.并就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即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必须符合辨证诊疗模式、采用量表学方法以建立中医评价量表、应用多学科技术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注意研究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手段多样,中医内治法和外治法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两者结合治疗FD同样疗效显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目前中医药治疗FD存在一定的不足:(1)临床观察或实验研究的病例数目较少,缺乏说服力;(2)各医家对FD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尚无统一标准;(3)疗效评价亦多受患者主观感受的影响,缺乏观察疗效的客观标准,准确性有待商榷。因此,今后的研究亟须严格科研设计,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及实验研究,同时,探讨FD的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统一标准,科学准确地评价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中西医对乳腺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分析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探讨“既病防变”思想在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乳腺癌的指导作用。“既病防变”在临床诊治疾病中主要体现于“截断扭转”和“先安未受邪之地”两种原则。由乳腺癌早期即有血行转移的特性可知,临床治疗乳腺癌的成败不仅与外科手术彻底清除局部病灶有关,更依赖于中西医结合的整体综合治疗。乳腺癌的治疗应遵循“祛邪扶正并施,标本兼治”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西医的治疗着重于“截断扭转”,以力挽狂澜之势达“祛邪消瘤治标”之功,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在于“先安未受邪之地”,以中医药防治复发转移,达“扶正祛邪固本”之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省级中医院肿瘤科门诊初诊患者来诊特点及需求。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6月—7月辽宁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殷东风教授门诊初诊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应用MicrosoftExcel制表,进行数据收集并加以统计,以总结肿瘤科门诊患者来诊特点及需求。结果:来诊患者中人数最多的为肺癌及乳腺癌患者,而已手术的患者中出现复发转移的占55.22%;71%的患者来诊时正在或已经接受其他治疗;52%的患者单纯为服用中药来诊,而48%的患者来诊目的还包括来诊断、西医治疗中疗效评价、商讨变更方案;根据ZPS评分及患者各大系统功能状态,早、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比例约为2∶1。结论:患者来诊的目的多样化,除服用中药治疗外,还包括来诊断、西医治疗中疗效评价、商讨变更方案等,这对肿瘤科医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