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用药规律,收集整理近年来文献报道中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中药复方148首,统计分析发现在所使用的123种中药中,以淡渗利水、补阴、活血破血、行气及补益类中药为主,符合中医理论对泌尿系结石病因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徐绍俊 《中外医疗》2010,29(2):32-32
目的观察体外震波碎石术联合中药复方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每日1次,同时联合中药复方排石汤治疗,每日1剂,以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本组88例经治疗痊愈68例,占77.27%;有效18例,占26.47%,无效2例,占2.27%。总有效率97.73%。结论体外震波碎石术联合中药复方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龚保军  刘廷玲 《大家健康》2016,(11):117-118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采取中药古方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的方法,对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采用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对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30例,其中治愈20例,总治愈率73%。结论:中药古方石韦散合八正散加减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五金汤配合总攻疗法顺势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予以中药五金汤合总攻疗法,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介绍了总攻疗法中的多种运动方式,并强调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依据解剖特点,选择相应运动方式.结果:经过4疗程治疗观察,33例患者中31例结石排出,有效率为93.9%.提示:上述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效捷、价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排石汤(金钱草、滑石、车前子、牛膝等)治疗本病40例。结果总有效率95%。结论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后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分为3组,西药组以黄体酮注射和双氢克尿噻治疗,中药组以排石验方加减治疗,中西联用组以西药联合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结石排出时间。结果中西联用组结石排净时间及排石总时间均少于单用西药和中药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用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结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叶仲良 《西部医学》2009,21(8):1301-1302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中药排石汤I号治疗48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85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经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92.8%,治愈率80%,罕见愈后复发病例。结论中药排石汤I号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联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02~2011-02在该院住院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行ESWL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独行ESWL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和术后情况。结果138例结石患者结石清除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组结石清除率、术后止痛药应用率、发热率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L联合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能有效清除各类结石,明显提高ESWL手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亚  王健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47-14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及西药抗菌解痉利尿治疗,配合中药三金排石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16例,同时进行跑步、跳跃等体育锻炼。结果:16例中治愈14例,显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在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结石的排泄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石,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临床以腰腹剧痛、少腹拘急等为特征,常引起尿路梗阻、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目前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结石是可以防治的,中医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较好的排石效果,中药治疗以其疗效好、无创性等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泌尿系结石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临床路径指导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其中中医临床路径组50例,均根据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西医临床路径组50例接受常规治疗。采用回顾性队列的研究方法,对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愈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改善愈后方面,西医临床路径组与中医临床路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实施中医临床路径指导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西药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双侧上尿路结石40例,对其临床情况、手术措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均作了阐述和分析;对双侧上尿路结石处理原则、急性尿闭、鹿角状结石、肾部分切除、回肠代输尿管、由于结石梗阻而形成的肾周围脓肿、中药排石等问题作了较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法与方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的规律.方法:筛选建国以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有关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论文,对文献中使用的治法、方剂及中药名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有治法165种,以活血法为多;方名277种,以理气类为主;中药459种,以补气类最为常见.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以补气、理气、活血方药为主,兼顾清热、滋阴及袪湿.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医辨治阳痿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31部载有阳痿论治内容古医籍的研究,发现古代医家总体上认为阳痿病因多为七情所伤和房事不当,病机多为肾脏功能失调,论治多从肾虚立论,以温补肾阳为治法之主流,用药以植物药为主并辅以动、矿物药。内治方喜用酒盐汤为引,善佐行气、开窍、活血药;外治方喜用温热、活血、开窍之品,开尿道给药治疗阳痿之先河。从医学发展史分析,宋以前的医家几乎以肾为中心以温补为大法治疗阳痿;自金起,主张单从肾脏论治的医家逐渐减少,开始出现主张从多脏多因论治阳痿的医家,至清时辨证论治阳痿的体系已趋成熟。  相似文献   

15.
中医平衡阴阳法治疗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平衡阴阳法对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在补肾利水、溶石排石的基础上,配合酸甘化阴或甘温成扶阳中药治疗尿路结石患者10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100例做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8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治愈率8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70例,无效6例,治愈率24%,总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医平衡阴阳法治疗尿路结石,可使结石加速溶解,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和挖掘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处方用药组方规律。[方法]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自198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已发表文献中有效的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145个有效处方,包含188味中草药,使用频次总和为1 582次,其中红花出现频次最高。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两味药组合有14组;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三味药有56组,四味药有8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演化得出三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四味药的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 临床中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药物以祛风湿类药物为主,兼配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理气类、温里类等药物,共凑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方剂应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组成方剂的数味中药中,有些中药为常用药,值得被进一步研究,但始终没有明确的界限区别常用药与不常用药。本研究旨在明确方剂中的中药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并根据中药信息齐普夫分布情况,获得常用中药的分界临界值。方法 共采集84,418首方剂信息。首先预处理方剂中的中药信息,其次分析了中药的分布是否符合齐普夫定律及齐普夫分布,最后进行了线性拟合实验进一步证明中药的频次与排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结果 方剂中的中药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及分布。本研究根据分布曲线获得了常用中药与不常用中药分界的临界值。结论 齐普夫定律适用于方剂信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治法、用药规律和文献现状。方法:检索CBM、CNKI和TCM数据库中2000—2010年间中药复方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80篇进行分析,其中临床研究23篇,动物实验42篇,专家经验15篇。涉及中医治法10种、常用中药67味。常用的中医治法是活血法、益气法、养阴法和通络法。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是治疗肺纤维化常用治法,在选方用药时可选择相关中药随证加减。针对肺纤维化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和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以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泌尿系结石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防治尿石症提供新的方向和策略。方法?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的成年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998例,统计其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发病部位、是否复发等基本信息及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并对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成人泌尿系结石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各体质类型与其BMI、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显著相关(P<0.01)。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分型是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其中男性患者以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女性患者则以阳虚质、痰湿质为主。998例成人泌尿系结石患者共发现23种结石成分组成,其中单一结石成分334例,2种复合结石成分462例,3种复合结石成分194例,4种复合结石成分8例,临床上结石成分多以混合形式出现。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最常见的结石成分。患病人群以中年人为主,其体质多为痰湿质、阳虚质;青年结石患者体质多为湿热质;老年结石患者体质多为阴虚质。结石患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上尿路。气虚质较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成年患者更易患感染性结石(P<0.003)。湿热质患者较其他体质患者结石复发率更高,平和质患者结石不易复发(P<0.003)。结论?成人泌尿系结石与中医体质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出发,为临床防治成人泌尿系结石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