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了解高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组织学类型及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肾小管功能、肾功能和蛋白尿作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本组肾小管功能不全和小管间质形态学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多项肾小管功能检测指标的异常与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小管间质损害亦与肾组织学类型、肾功能和尿蛋白量有关。结论监测高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对有条件者行肾活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小管间质病变,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培培  苗华 《铁道医学》1997,25(3):137-139
了解高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老年及老年前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组织学类型及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肾小管功能,肾功能和蛋白尿作了观察与分析。结论监测高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对有条件者行肾活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小管间质病变,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肾脏疾病的持续进展而来,其中主要的形态学改变有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的纤维化等。以往人们对该病的研究多集中在肾小球上,然而,自1970年Schainuch发现肾小管间质(TI)损害与肾  相似文献   

4.
刘小荣  沈颖  伏立兵 《北京医学》2005,27(5):276-278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儿童肾小球肾炎进展中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44例肾小球肾炎患儿,对其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9例.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患儿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加,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减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血肌酐呈正相关;肾小球和血管的病变也加重,球性硬化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球性硬化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是决定儿童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儿童肾小球肾炎进展中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选择44例肾小球肾炎患儿,对其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肾小管间质损害轻度15例,中度20例,重度9例。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患儿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加,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减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血肌酐呈正相关;肾小球和血管的病变也加重,球性硬化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与球性硬化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是决定儿童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38例狼疮肾炎(LN)患者行活检,对两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不同程序脑肾功能进行观察。结果发现:31例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间质损害,其中以病理Ⅳ型常见,肾小管以多灶肾间质损害为多,受累面积在30% ̄70%。尿RBC、Scr,Ccr等不同。提示肾小球间质损害与临床肾功能减退、血尿有密切联系。狼疮肾炎肾小球的病理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可以有各种情况。  相似文献   

7.
肾康注射液治疗轻中度慢性肾衰竭4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结果,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至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目前该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探讨延缓CRF的病情进展,使疾病在早中期得以控制,我院肾病中心一病房于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病人44例,获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荣  沈颖 《北京医学》2003,25(2):125-126
近年来 ,人们通过大量临床、病理研究认识到肾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脏疾病进展的速度密切相关[1] ,而小管间质的病变以炎性细胞渗出、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为特征[2 ] 。现就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的研究综述如下。一、肾小管间质病变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表明 ,不同类型肾炎预后的决定因素是肾小管间质病变的有无和严重程度 ,病变活动性组织学指标与蛋白质的多少、肾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而肾功能减退更密切相关于间质纤维化 ,而并非肾小球的损伤。间质内单核细胞浸润的密度密切相关于肾功能损害程度。肾小管间质导致肾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儿童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住院的IgA肾病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探讨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其他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98例符合IgA肾病诊断标准的患儿中,23例未见肾小管间质损害,56例患儿存在肾小管间质轻度损害,19例存在重度损害。与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患儿比较,肾小管间质损害患儿的病情加重,表现为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和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增高(P<0.05)。病理可见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肾小球损害程度亦加重,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发生率逐渐增多,以及评价肾小球总体损害的积分逐渐增高(P<0.05)。结论 IgA肾病患儿的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程度相平行,随着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IgA肾病患儿的病情亦逐渐加重,提示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病变直接相关,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是影响儿童IgA肾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发展,最终导致的肾功能衰竭有着共同的病理特征,都表现有肾小球系膜区扩大和细胞增生、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微小血栓形成和肾小球硬化。现认识到,肾功能损害(包括功能和形态上的损害)的发生和发展,除了感染、外科手术、急性应激状态、免疫反应和有效循环改变这些临床易于发现的促成因素外(临床上首先应处理这些问题),更多的一些在慢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浓度与肾脏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对肾穿刺活检确诊的78例HSPN患儿按肾血管损害、肾小球病理损害、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进行半定量积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各分为轻、中、重3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尿中VEGF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局部VEGF表达及肾脏微血管密度。结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血管病理积分及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总病理积分轻、中、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脏血管损害愈轻,微血管密度、血与肾局部中VEGF浓度则愈高,而尿中VEGF排泄也愈低,轻、中、重组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肾小球积分与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肾脏总积分相互呈高度正相关(r=0.596,0.612,0.728,分别P<0.05,0.05,0.01),微血管密度与血VEGF和肾VEGF相互呈高度正相关,与尿中VEGF呈高度负相关(r=0.601,0.696,-0.639,均P<0.01)。结论:尿中VEGF排泄增加使肾局部VEGF浓度下降进而导致的肾血管损伤,可能是HSPN患儿肾血管损害与病理慢性进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内白介素-6(尿IL-6)水平与肾小球、小管间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本院肾内科50例IgA肾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尿的IL-6水平,并对IgA肾病组肾小球、小管间质病理损伤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IgA肾病组尿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gA肾病患者尿IL-6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r=0.35,P〈0.05)、尿NAG酶/尿Cr(r=0.45,P〈0.01)呈正相关,并与肾脏病理中的肾小球慢性病变指数(r=0.32,P〈0.05)、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指数(r=0.28,P〈0.05)、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指数(r=0.41,P〈0.01)均呈正相关;尿IL-6水平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活动性指数无关。结论:尿IL-6水平增高可以反映IgA肾病患者肾小球慢性病变、肾小管间质尤其是近端肾小管的损伤程度,对IgA肾病病情判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肾小管间质病变与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与肾间质病变的关系及细胞增殖、凋亡换衡在肾脏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对40例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观察PCNA,Fas-FasL,Bcl-2,Bax在肾小管间质的表达。结果 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血肌酐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59,P=0.001);PCNA在中度肾小管间质病变时表达增加,重度病变时表达减少(r=-0.68,P=0.021);Bax的表达随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加重而增加(r=0.46,P=0.0043),肾小管间质内未见明显的细胞凋亡,Fas-FasL,Bcl-2的表达在不同程度的肾不管间质损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本研究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慢性肾病进展相关,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可作为判断慢性肾病预后的指标。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纤维化与细胞增殖、凋亡失衡有关,肾小管间质中度损害时以细胞增殖为主,促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随肾小管病变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联邦止咳露致海洛因相关性肾病5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海洛因相关性肾病是指一种长期使用海洛因类成瘾性药物所致的肾脏损害,本文旨在观察联邦止咳露所致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和分析我科今年收治的5例长期服用"联邦止咳露"(可待因)所致肾脏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联邦止咳露所致的海洛因相关性肾病主要表现以小管间质损害为主,其突出特点为肾小管酸中毒,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损害.结论 联邦止咳露所致肾脏损害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高尿酸血症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肾病理活检证实的177例LN患者,比较正常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和肾病理的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肾损伤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LN合并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发生率、血清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较正常尿酸组显著升高(P<0.01),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抗U1RNP抗体阳性率较正常尿酸组显著降低(P<0.01);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肾病理损伤评分(活动性指数、慢性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LN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血清肌酐、肾病理分型和肾病理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合并高尿酸血症的LN患者肾损伤较重,高尿酸血症是狼疮性肾炎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型糖尿病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肾小管问质的病理变化。方法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65mg/kg)建立SD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注药后7d造模成功后分别于4周、12周和24周Masson染色观察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TILS),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肾脏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lagenⅢ)在肾脏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肾脏光镜与电镜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肾脏纤维化指标PVCA、TILS、collagenⅠ、collagen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电镜发现糖尿病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化。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模型已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损伤的肾小管问质有助于早期判断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属于趋化因子CC亚家族,它的主要功能是趋化和激活单核巨噬细胞至炎症部位,在IgA肾病的肾小管间质损伤、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少量蛋白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其肾功能减退的可能因素。方法:对412例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表现(包括病理半定量检查)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5年间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10.2%。其中,肾功能正常者占87.1%,肾功能异常者占12.9%。肾功能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蛋白尿和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P<0.05)。肾功能异常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显著重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同时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血管病变亦较重(P<0.05)。结论: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的肾功能及病理损伤亦可能较重。蛋白尿、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均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中应积极行肾穿刺,及早发现有治疗价值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