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了解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学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非偏斜侧的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较偏斜侧向前下移位;非偏斜侧的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较偏斜侧高;非偏斜侧的髁突前斜面斜度、关节窝后斜面的斜度较偏斜侧大。双侧髁突前斜面斜度与关节前间隙、关节窝深度呈正相关;髁突上部高度与髁突高度呈正相关;偏斜侧髁突后斜面斜度与关节窝后斜面斜度呈正相关;非偏斜侧髁突后斜面斜度与关节上间隙、关节结节高度呈负相关。结论: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具有形态学差异。双侧髁突形态的变化与其同侧关节窝形态的变化及其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成人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下颌偏斜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及其位置的变化.方法:对21例下颌偏斜患者和20例个别理想[牙合]志愿者拍摄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选择描述髁突位置及髁突和关节窝形态的15个指标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患者双侧关节结节高度、关节窝指数增大,髁突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减小;偏斜侧的关节前间隙、关节前后间隙面积比,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减小;对侧的关节上间隙、髁突高度、髁突上部高度、髁突前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关节窝后斜面与水平基准线的夹角增大.结论: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突和关节窝形态及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尤其以非偏斜侧髁突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冠状面形态结构的关系。方法 将福尔马林液浸泡1年以上的,能将下颌固定在牙尖交错位的15具尸头的28侧TMJ,斜冠状位磁共振质子加权扫描,以下颌升支中线为基准,作相应测量。结果 ①横径由大到小排序为:关节窝内外径、髁突内外径、关节窝内径、髁突内径、髁突外径、关节窝外径。②髁突外径与关节窝外径间,髁突内径与关节窝内径间,髁突内外径和关节窝的内外径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③变异系数关节窝外径大于髁突外径、内径大于其他横径。④关节间隙面积与关节盘断面面积正相关。结论 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冠状形态及大小具有高度协调性,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内外位置关系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MR冠状影像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冠状面形态结构的关系。方法将福尔马林液浸泡1年以上的,能将下颌固定在牙尖交错位的15具尸头的28侧TMJ,斜冠状位磁共振质子加权扫描,以下颌升支中线为基准,作相应测量。结果①横径由大到小排序为:关节窝内外径、髁突内外径、关节窝内径、髁突内径、髁突外径、关节窝外径。②髁突外径与关节窝外径间,髁突内径与关节窝内径间,髁突内外径和关节窝的内外径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③变异系数关节窝外径大于髁突外径、内径大于其他横径。④关节间隙面积与关节盘断面面积正相关。结论颞下颌关节各结构的冠状形态及大小具有高度协调性,髁突相对于关节窝的内外位置关系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探讨维吾尔族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维吾尔族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成年患者的颞下颌关节CBCT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颞下颌关节窝间隙、髁突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颞下颌关节形态之间的差异.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成年维吾尔族患者髁突在颞下颌关节窝内的位置无性别差异(P>0.05);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颞下颌关节窝前间隙、上间隙及深度均大于安氏Ⅰ类患者,后间隙小于安氏Ⅰ类患者;髁突的内外径及前后径在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安氏Ⅰ类患者的髁突位置及颞下颌关节形态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存在差异,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髁突位置改变在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髁突在关节窝位置对TMJDS结构紊乱的诊断意义,作者选择颞下颌关节紊千百万综合征结构紊乱患者26例,均拍摄关节完全矫正关节侧位体层片,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关节间隙的面积及线性测量。其中19例(21侧)进行关节上腔造影检查。结果表明;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患者髁突位置呈明显后移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虽然髁突后移位与关节盘前移位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关节盘前移位的诊断最终仍需依靠关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匹配关系。方法:下颌骨髁突和颞骨关节窝完整的颅骨标本30副,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结果:髁突横径(19.73±1.78)mm,髁突前后径(9.59±1.23)mm;关节窝内外径(22.06±1.70)mm,关节窝前后径(14.63±0.98)mm。髁突形态差异明显,有的呈扁长形,有的则呈卵圆形,髁突前后径、内外径均表现出较大变异。对髁突、关节窝进行分型,髁突中等型为57%,薄宽型和厚窄型分别为25%、18%;关节窝深度中等型为63%、浅型为30%、深型为7%。结论:颞下颌关节各个骨性结构的匹配性资料可供研究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性 II 类高角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41例成年女性 CBCT 影像(正常对照组21例;骨性 II 类高角20例),采用 Mimics17.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比较2组髁突位置和形态、关节窝形态及关节间隙等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反映髁突形态的指标中,实验组髁突长轴角度、髁突倾角大于对照组,髁突长轴直径、髁突高度实验组较小。反映髁突位置的指标显示实验组髁突相对颅底更靠后。反映髁突与关节窝位置关系的指标中,实验组的关节后间隙更大,而关节上间隙相对较小。反映关节窝形态的指标中,实验组的关节窝更浅,关节结节后斜面角更小。结论:成年女性骨性 II 类高角骨面型患者关节窝、髁突形态和位置与正常人群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正常(牙合)成人颞下颌关节形态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形态正常(牙合)人群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点.方法:自3700人中筛选出正常(牙合)成人75例,(其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17-24岁)通过严格的TMJ临床检查将之分为健康关节组和TMD患者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ICP位颞下颌关节标准薛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正常(牙合)成人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性别差异不明显,双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基本对称,使用张震康法时,健康关节组1n(P/A)均值为0.1639,TMD组1n(P/A)均值为0.0522;使用Cohlmia法时,健康关节组1n(P/A)均值为0.1939,TMD组1n(P/A)均值为0.0079,且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关节窝形态在健康关节组与TMD患者组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TMD症状的正常成人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比具有健康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牙合)成人显著偏后.前者髁突多接近居中位,而后者的髁突多为稍偏前位.但两者均存在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10.
7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许氏位片中髁突位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许氏位片来分析患者的髁突位置变化。方法选取76例TMD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为17~53岁。采用Cohlmia法对76例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TMJ)的牙尖交错位标准许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76例TMD患者左侧颞下颌关节的PO1(反映髁突矢状向位置)平均值为1.220±0.422,PO2(反映髁突垂直向位置)平均值为0.386±0.085,右侧颞下颌关节的PO1平均值为1.119±0.386,PO2平均值为0.397±0.098,左、右侧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许氏位片中,髁突位置变化不明显,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