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本文报导了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片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
确可靠,重现性好,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回收率99.36%,变异系数o.46%。 相似文献
5.
盐酸洛美沙星系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部分厌氧菌均显示强有力的杀菌作用。动物感染模型体内抗菌效力试验表明,洛美沙星优于诺氟沙星,依诺沙星。新药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角膜炎和细菌性结膜炎有特效。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测定进行研究,收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含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胶囊的含量。激发/发射波长为287/455nm,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0.98%。在0.1~1.0μg/ml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谷氨酸洛美沙星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测定波长为286nm;回归方程为A=0.07l37C—0.0024,r=0.9999,在2.5~12.5μg/mL范围内,谷氨酸洛美沙星的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0.2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注射液及胶囊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洛美沙星注射液及胶囊中洛美沙星的含量。方法 :样品稀释后 ,以285nm为激发波长 ,445nm,为发射波长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洛美沙星在0 5~2 5μg/ml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为 :Y=19 64C—0 34 ,r=0 9998。注射液及胶囊回收率分别为99 7 %(RSD=0 6 %,n=5)和99 6 %(RSD=0 8 %,n=5)。结论 :本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可用于洛美沙星注射液及胶囊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洛威胶囊中洛美沙星的含量。 方法 样品稀释后 ,于 2 2 0~ 42 0 nm处扫描得最大吸收波为 2 87.4nm,在此波长下测定系列浓度吸收度。结果 洛美沙星在 1.5 1~ 12 .5 7μg·ml- 1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 :A=0 .0 5 5 40 C+0 .0 0 2 63 ,r=0 .9999。胶囊回收率为 99.64 % ( RSD=0 .5 4% ,n=6)。 结论 本法简便可行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洛威胶囊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药房》2015,(31):4360-4363
目的:研究头孢丙烯(C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289、299、309 K温度下作用50 min时CE与BSA的相互作用。根据Stern-Volmer方程计算动态猝灭常数(KSV)和动态猝灭速率常数(Kq),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和紫外吸收光谱图判断猝灭类型;根据双对数方程计算结合常数(Kb)和结合位点数(n);根据热力学公式计算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根据Hill方程计算Hill系数(nH)。结果:3个温度下的BSA荧光强度随着CE浓度升高而有规律地降低;KSV、Kq、KLB、Kb、n和nH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ΔG<0,ΔH<0,ΔS<0;n约等于1;nH小于1。结论:CE对BSA荧光产生静态猝灭,二者间具有一定的结合作用;其反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主要结合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位点主要位于亚螺旋域ⅡA;CE对结合反应产生负协同作用,对BSA构象不产生影响;结合位点更接近于酪氨酸。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下米诺环素与人血清蛋白(HSA)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米诺环素对HSA的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确定荧光猝灭的方式,并根据热力学方程讨论两者间主要的作用力类型。结果米诺环素对HSA荧光呈规律性猝灭,T=299 K时,Ksv为3.29×104 L8226;mol-1,T=310 K,时Ksv为3.53×104 L8226;mol-1。米诺环素使清蛋白的同步光谱中最大发射峰红移。 结论米诺环素对HAS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电喷雾离子阱串联技术探讨阿莫西林的裂解方式,为阿莫西林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提供依据。方法:先采用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纯化,再应用电喷雾串联质谱仪研究阿莫西林裂解方式和碎片结构。结果:阿莫西林同时具有3种不同的β-内酰胺环开环方式;m/z:114碎片可通过其中2种不同开环方式获得碎片;易失去中性碎片NH3,形成的m/z:349碎片可以作为阿莫西林分析的特征碎片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所采用的技术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进一步探讨阿莫西林的体内代谢转化情况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灯盏花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生理条件下(pH 7.4)的相互作用机制。 方法 固定BSA浓度,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溶液,在激发波长为280 nm下,290~5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荧光猝灭光谱、同步荧光光谱扫描。 结果 灯盏花素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在温度288 K和310 K时,二者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8.295×105和3.302×105 L·mol-1;二者的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239 3和1.177 0。由热力学参数焓变(ΔH=-31.080 kJ·mol-1)小于零和熵变(ΔS=5.392 J·mol-1·K-1)大于零,确定灯盏花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生成自由能变(ΔG)为负值,表明灯盏花素与BSA的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此外,应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灯盏花素对BSA构象的影响。 结论 经过荧光光谱分析,可以确定灯盏花素与白蛋白的作用机制,为其开发成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在人体生理条件下顺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 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顺铂与BSA的作用机制;考察其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考察顺铂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 顺铂对BSA的猝灭过程是形成基态复合物的静态猝灭,顺铂与BSA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1.36×104 L·moL-1和0.991,两者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同步荧光表明两者结合作用影响色氨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结论:顺铂能与BSA结合并改变BSA的构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昂丹司琼(ON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结果在296K和310K时OND与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24×104L/mol,4.68×104L/mol,热力学参数ΔH为20.08kJ/mol。结论 OND对HSA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二者有一个结合位点,其作用力类型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 UV),研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奥美拉唑浓度,采用DAS2.0程序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Cmax分别为(1 176.26±622.48)和(1 278.19±733.30) ng8226;mL 1,AUC0→t分别为(3 514.80±3 353.86)和(3 800.49±3 566.14) ng8226;mL 18226;h,AUC0→∞分别为(3 696.12±3 667.41)和(4 017.86±3 925.34) ng8226;mL 18226;h ,tmax分别为(2.65±0.93 )和(2.45±0.94) h,各参数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牛蒡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结果:在△λ=15 nm时,牛蒡子苷对BSA的荧光具有规律性增强作用,最大发射波长蓝移,表明牛蒡子苷的加入影响了BSA中酪氨酸残基的微环境.用荧光效应增强方程计算它们在298 K、310 K和318 K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K1=7.899×104 L/mol、K2=5.962×104 L/mol和K3=3.903 × 104 L/mol,对应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H=-26.874 kJ/mol,△S分别为3.601、4.737、3.395 J/(mol·K),△G分别为-27.940、-28.340、-27.951 kJ/mol.结论:牛血清白蛋白与牛蒡子苷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力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