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在肝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浙江省绍兴市第六医院(312000)王华钧,孙小军干扰素(Interferon,简称IFN)是在特定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基因控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蛋白质。它具有抗病毒繁殖及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活性。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慢性B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近年发现,有免疫刺激活性的细菌DNA和一些人工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序列中都含有非甲基化5'-CG-3’二核苷酸,统称为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主要免疫效应为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2、IL-18和TNF-α,促进B细胞分泌IL-12和IL-6;通过IL-12上调NK细胞产生了γ-干扰素(IFN-γ),增强杀伤活性;通过上述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但有关CpG ODN能否改善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其对干扰素疗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γ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由人活化的T细胞、NK细胞及NKT细胞产生。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除手术以外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免疫治疗。干扰素-γ可通过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促进肾癌细胞凋亡以及提高机体对肾癌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进而对肾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本文对干扰素-γ来源与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受体与信号传导及对肾细胞癌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 ,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 ,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 ,分析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以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有所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治疗组 :30例丙肝为 1995~ 1998年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所有患者至少一年内未用过免疫抑制剂。其中男性 2 2…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增伍 《临床荟萃》1995,10(5):200-202
干扰素(IFN)是指由细胞基因控制,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类高活性、多功能诱生蛋白质。这种诱生蛋白质—IFN从细胞产生出来,又可作用于相应的其它同种细胞,使其恢复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免疫活性”。由于该药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基因工程生物制品的发展和广泛的临床上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IFN种类繁多,依据其抗原性,分为α、β和γ三种。旧的分类法将α干扰素称为白细胞干扰素(Leukocyte IFN)和将β干扰素称为成纤维干扰素(fibrobiast IFN),这种分类法缺乏充分的根据,不够合理,因为二者往往可由同一种细胞产生。γ干扰素又称免疫干扰素(immune IFN)。目前主张将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二者统称Ⅰ型干扰素,将γ干扰素称为Ⅱ型干扰素,因为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许多特性很相似,而γ干扰素不论在生物学及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7.
知识角     
何谓免疫应答?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免疫应答是指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其中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以及免疫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成熟,进而产生免疫效应的过程。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记忆性,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并排除非己异物或改变的自身成分,从而产生生理性免疫保护作用引起病理性免疫损伤。——摘自《护士继续教育手册》什么是干扰素?可分几种类型?答: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和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应答的作…  相似文献   

8.
CpG ODN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发现,有免疫刺激活性的细菌DNA和一些人工合成的寡脱氧核苷酸序列中都含有非甲基化5‘-CG-3‘二核苷酸,统称为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1], 主要免疫效应为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12、IL-18和TNF-α,促进B细胞分泌IL-12和IL-6;通过IL-12上调NK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 增强杀伤活性;通过上述一系列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2].但有关CpG ODN能否改善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功能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干扰素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 ,是细胞内能够阻止病毒复制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它在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方面有良好作用。其机制是 [1 ] :1调节机体免疫监视、防御和稳定功能 ,使杀伤 NK细胞、TC细胞的作用增强 ;2增强吞噬细胞活力 ;3诱导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的 2′,5′-寡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 ;4增加或诱导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抗原表达。常用剂型有 :注射剂、栓剂、片剂、霜膏等。近年来 ,随着干扰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在治疗很多疾病中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1 治疗轻、中度哮喘高燕等 [2 ] 采用…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依赖于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充分调动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CD4+辅助性T细胞在CHB介导的肝损伤免疫反应中起着核心的调节作用。根据产生细胞因子的不同,CD4+T细胞主要分为Th1和Th2型细胞。Th1细胞主要产生干扰素(IFN)、白介素(IL)-2等,调节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产生IL-6、IL-10、IL-4等,调节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量培养细胞快速磷脂转换的薄层层析方法,以淋巴瘤Raji细胞系和白血病J6-1细胞系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天然Ⅰ型干扰素对生长因子刺激磷脂转换的影响,发现:经IFN处理48小时后,Raji细胞主要的磷脂转换明显降低,而J6-1细胞却没有改变;IFN拮抗生长因子刺激的PIP2转换与^3H-TdR掺入和抗Raji细胞增殖呈正相关。由于细胞磷脂转换是发生在生长因子启动增殖信号的早期,提示IFN抑制生长因  相似文献   

12.
粗制人白细胞干扰素生产中几种条件的改良450053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郭如华赵君笔者对批量生产人白细胞干扰素生产过程中影响干扰素产生的几种条件进行了改良,使工艺简便、周期短、粗制干扰素质量好,产量高。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诱生用细胞收集血站单...  相似文献   

13.
背景:有研究表明CpG寡脱氧核苷酸可增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功能,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CpG寡脱氧核苷酸对1型糖尿患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根据刺激物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CpG寡脱氧核苷酸组。用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mRNA和白细胞介素10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型糖尿患者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2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P〈0.01)。1型糖尿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CpG寡脱氧核苷酸组刺激后,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2mRNA的表达增高(P〈0.01),白细胞介素10m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结果提示,CpG寡脱氧核苷酸可促进1型糖尿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γ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2。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Ⅰ型干扰素诱导的复杂宿主反应越来越深刻地了解,科学家们在一些细胞因子相关的疾病治疗方案的研发上取得了新进展。本研究发现,在TLR-9受体激动剂CpGA的刺激下,通过自分泌Ⅰ型干扰素的受体依赖途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可产生Ⅰ型干扰素,后者可诱导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包括细胞的脂肪酸氧化(FAO)和氧化磷酸化(OXPHOS)水平增加。直接抑制脂肪酸氧化及其相关过程,如脂肪酸合成,可抑制pDC的完全激活。Ⅰ型干扰素也能促进非造血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FAO和OXPHOS的升高。PPARα参与了Ⅰ型干扰素诱导的代谢变化过程。我们的研究提示了FAO、OXPHOS、PPARα可作为潜在的Ⅰ型干扰素效应的下游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5.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作用于其他细胞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根据产生干扰素细胞来源不同、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的差异,干扰素(IFN)有α—IFN、β—IFN和γ—IFN三种,以α-干扰素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1956-1956
干扰素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实现其抗病毒作用:(1)干扰素作用于正常组织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A,从而抑制病毒在正常组织细胞中的复制,产生广谱抗病毒作用;(2)干扰素能激活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从而使病毒赖以生存的细胞破坏,中止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7.
答: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根据反应细胞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1)中性粒细胞型,最为常见,见于各种感染等;(2)嗜酸性粒细胞型,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等;(3)淋巴细胞型,常见于某些病毒性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疫情的蔓延,多耐药结核病例相应增加,因此探索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案已成为结核病控制工作努力的方向。结核病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机体自身免疫力不能控制细菌的繁殖而发病。类淋巴细胞干扰素(干扰素γ)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刺  相似文献   

19.
β-干扰素对人PC-3前列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年研究者发现了一种能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增殖的蛋白质,即干扰素(Interferon,IFN),分为Ⅰ型干扰素和Ⅱ型干扰素两大类。Ⅰ型IFN家族包括IFN-α,IFN-β。IFN-α和IFN-β的分子有序列同源性,共用相同的细胞表面受体,并且有类似的功能。Ⅱ型IFN又称为免疫干扰素或γ-干扰素(IFN-λ)。其中,β-干扰素(Interferon-β,IFN-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0.
郑秀萍  尹娅红 《家庭护士》2009,7(18):1638-1639
干扰素(IFN)是一种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由IFN-α、IFN-β、IFN-γ3个成员组成.由于IFN-α和IFN-β在理化特性、抗原性及受体等方面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发挥相似的生物学效应.故以往被合称为Ⅰ型干扰素,而IFN-γ则归为Ⅱ型干扰素[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