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与HLA—DR抗原表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了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HLA-DR和其它细胞免疫类型,其中38例,表达HLA-DR抗原,表达HLA-DR的的ANLL常伴有CD7的表达,而较成熟的髓系细胞表面标记CD15则不表达,HLA-DR^=的ANLL与FAB亚型M1,M5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粘附分子在蕈样肉芽肿(MF)病理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6例MF皮损部位ICAM-1/LFA-1和HLA-DR的表达。结果:IACM-1/LFA-1和HLA-DR在MF表皮和/或毛囊上皮角朊细胞 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ICAM-1的表达与MF亲表皮性明显相关。结论L:ICAM/1LFA-1在MF亲表皮性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了5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HLA-DR和其它细胞免疫类型,其中38例(667%)表达HLA-DR抗原,表达HLA-DR抗原的ANLL常伴有CD7的表达,而较成熟的髓系细胞表面标记CD15则不表达,HLA-DR+的ANLL与FAB亚型M1、M5a有密切关系。HLA-DR-组缓解机会大于HLA-DR+组(P<005),检测HLA-DR抗原不仅有利于ANLL的诊断而且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HLA—DRB1等位基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山西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HLA-DRB1等位因基的频率。方法: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山西汉族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并与山西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组HLA-DRB1*1501/1502基在频率明显增高(P〈0.05),O 23.44%;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山西汉族人群中HLA-DRB1*15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具有遗传因素的作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遗传与HLA-DQ基因具有高度相关性。本文通过对MODY和IDDM两个糖尿病家庭成员的DNA进行HLA-DQA1和DQB1基因PCR扩增,以Bio-11-dUTP标记核苷酸探针杂交分析,证实:1,MODY的遗传与HLA-DQ基因无关联。2.IDDM的遗传不仅与HLA-DQ基因高度相关而且具有环境因素作用。3.易感基因之间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利用Raji细胞表面具有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一DR)特点,以及被检血清中抗HLA一DR抗体与抗人HLA一DR单克隆抗体(McAb)竞争结合Raji细胞表面HLA一DR抗原的特征,建立检测血清抗HLA一DR抗体的Raji细胞免疫酶抑制法。对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13例健康者血清检测结果表明:SLE患者和健康各血清中抗HLA一D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0%和1.8%。此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阳性血清CV为4.7%,阴性血清CV为0%),抗体涌度范围1:5~1:4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Raji细胞表面具有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特点,以及被检血清中抗HLA-DR抗体与抗人HLA-DR单克隆抗体(McAb)竞争结合Raji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特征,建立检测血清抗HLA-DR抗体的Raji细胞免疫酶抑制法。对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13例健康者血清检测结果表明:SLE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抗HLA-D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0%和1.8%。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MHC-Ⅱ)基因反义RNA是否可调控脐血细胞MHC-Ⅱ类基因的表达及降低脐血细胞的免疫原性和脐血细胞移植时发生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程度。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含人HLA-DRβ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过狭缝杂交、电泳、酶切分析鉴定,获得了HLA-DRβ基因反义RNA重组体,用lipofectin(脂质体)将重组体导入包装细胞PA317。结果:产重组病毒的细胞PA317的病毒滴度可达1×105cfu/ml。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可从转染的脐血干细胞中扩增出DR-β基因cDNA,说明反义RNA重组体目的基因已有效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转染的脐血细胞HLA-DR抗原阳性细胞率为28%(对照组为45%),其抑制率为38.2%。结论:导入脐血干细胞的HLA-DR基因反义RNA重组体成功地降低了其HLA-DR抗原的表达程度,为临床上降低脐血移植的GVHR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CD7阳性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7^+AML约占AML总数的10% ̄20%,多同时有CD34^+和HLADR^+,而髓系较成熟表型CD11b和CD15阴性。染色体核型无特征性异常。IgH和TCR基因重排多处于胚系状态。白血病祖细胞对IL-3和SCF有较强的刺激增殖反应。主要分布于FAB分类中的M0、M1和M5亚型,部分M2和M4,M3未见。临床上年轻男性患者多见,肝肿大、DIC和CNSL的发生率、外周血平均WBC和原始细胞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求粘附分子在蕈样肉芽肿( MF) 病理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16 例MF皮损部位ICAM1/LFA- 1 和HLADR 的表达。结果:ICAM1/LFA1 和HLADR 在MF 表皮和/ 或毛囊上皮角朊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ICAM1 的表达与MF 亲表皮性明显相关。结论:ICAM1/LFA1 在MF 亲表皮性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检测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30例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结果显示,30例正常结肠粘膜上皮及腺体不表达HLA-DR抗原,而60例UC中有32例结肠粘膜上皮和腺体不同程度表达该抗原。其中,42例活动性UC中29例表达,18例非活动UC仅3例表达,同时发现UC结肠粘膜上皮表达HLA-DR抗原还与粘膜炎症程度成正比。结果提示,细胞免疫机制在UC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多表位BCR—ABL融合基因的合成,克隆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免疫治疗是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并最终根治CML的方向之一,包含BCR-ABL融合区的多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体内、外可诱发BCR-ABL特异的T细胞克隆。以BCR-ABL融合肽瘤苗激发特异性T细胞应答CML免疫治疗有希望成为根治CML残留白血病的有效手段。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设计一个280bp的融合抗原基因片段,包含HLA-A2,HLA-A3,HLA-DR11等3  相似文献   

13.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法对广西壮族HLA—DQA1进行基因分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82名无血缘关系的广西壮族健康人的HLA-DQA1进行基因分型。共检出7种DQA1等位基因,以DQA1*0301的频率最高,达31%,其次为DQA^0104,0102和0501,检出率分别为24.3%,16.9%和11.7%。未出的等位基因有DQA1*0201,0302和0601。结果表明,壮族的HLA-DQA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除与中国南方人相似外。  相似文献   

14.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PCR法对广西壮族HLA-DQA_1进行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82名无血缘关系的广西壮族健康人的HLA-DQA_1进行基因分型。共检出7种DQA_1等位基因,以DQA_1*0301的频率最高,达31%,其次为DQA_1*0104,0102和0501,检出率分别为24.3%,16.9%和11.7%。未检出的等位基因有DQA_1*0201,0302和0601。结果表明,壮族的HLA-DQA_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除与中国南方人相似外,尚有其特点。序列特异引物PCR方法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HLA-DQA_1基因分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免疫表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免疫表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预后价值,分析了57例住院成人AML患者的初诊免疫表型与完全缓解(CR)率和CR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33>SI6>CD65>CD15>CD11b>CD14。干/祖细胞分化抗原CD34的表达率为42%,以M1和M5最高(80%和86%),M3则几乎不表达CD34和HLA-DR。淋系抗原CD2、CD7、CD10、CD19和CD22在部分AML中阳性。单参数统计分析显示,CD7+、CD11b+和CD34+的病例较阴性病例具有低CR率(P<0.05,<0.01,<0.005)和短CR期,表明免疫表型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AML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反义寡核苷酸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基因表达,将HLA0DPB1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对HL-60和K562白血病细胞株由γ-干扰素诱导的HLA-DPB1表达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当反义寡核苷酸浓度在40μg/ml时,1小时后即出现HLA0DPB1基因表达抑制现象,持续时间达48小时,72小时后表达又逐渐恢复;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基因表达有很高的特异性,在HLA-DPB1表达完全被封闭的情况下,与它  相似文献   

17.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CD20^+)以及B,T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发现MM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比率(9.38±2.83%)以及B,T细胞中HLA-DR^+细胞比率(26.04±6.80%和12.50±4.22%)明显低于对照组中B细胞的比率(12.20±2.92%)及B,T细胞中HLA-DR^+细胞...  相似文献   

18.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骨髓移植(BMT)受者及78例无关供者HLA-DPB1基因,作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初步选出与受者HLA-DPB1SSCP带型相同者;最后进行反向杂交检测,确定HLA-DPB1更为相容的供者。应用上述技术,从78例无关供者中选择出1例与BMT受者基因相同的供者。整个过程快速、经济、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9.
用PCR和单链构型多态性(PCR-SSCP)法检查供受的HLA-DRB-1基因座的多态性的一致性,以此做DRB的基因配型。16例同胞供受对的DRB-1的PCR-SSCP配型,有6对相合(6/16),10对不合(10/16)。此基因配型结果与其它配型结果比较,说明DRB-1的PCR-SSCP配型在区分同胞供受对Ⅱ类抗原多态性上有较高的灵敏度,同时表现此类配型在应用于骨髓移植前检查同胞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血清学、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基因配型法分析了骨髓移植供受者HLA-II类抗原的匹配程度。结果HLA-DR血清型相合的85对供受者中仅有31对基因配型相合;DR血清不合的8对中有7对DRβ_1基因不合。说明基因配型较血清配型有较高的不匹配率和灵敏度。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配对刺激指数(RRI)>15%时大部分供受者对的HLA-II类基因配型是不合的,而RRI<15%时则不能肯定地反映供受者对II类基因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