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HPV(16/18型)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SCC)及其癌前病变(CIN)中的关系。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80例慢性宫颈炎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感染以及P16INK4A表达的情况。结果(1)与慢性宫颈炎相比,CINⅡ级、CINⅢ级、浸润癌HPV16、18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2)宫颈鳞癌组织、CINⅠ级、CINⅡ级、Ⅲ级及慢性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阳性率分别为100%、20.0%、46.7%、100.0%和10.0%;(3)在宫颈鳞癌及CINHPV16、18感染的标本中P16INK4A表达均是阳性。结论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感染、P16INK4A过表达是呈正相关关系,P16INK4A可作为CIN的标志物对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16INK4a与HPV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寻求预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展及预后的生物学标记.方法 选取不同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上HPV16/18-E6和p16INK4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HPV16/18-E6和p16INK4a在正常宫颈组织、慢性宫颈炎组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 Ⅰ级上呈阴性表达或弱表达,在CIN Ⅲ级和宫颈癌组织上表达明显增强(P<0.01).p16INK4a在宫颈癌上的表达和宫颈癌的病理分化和肌层浸润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论 HPV16/18-E6和p16INK4a在宫颈CIN Ⅲ和宫颈癌上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前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PV16E7基因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慢性宫颈炎和CINⅠ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患者81例、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57例,采用PCR扩增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HPV16E7基因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病变组织P16INK4A蛋白表达,用SPSS软件行等级相关分析和χ2检验。结果:⑴HPV16E7特异性片段阳性率在慢性宫颈炎、CINⅠ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中分别为17.0%、26.5%,在CINⅢ及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61.5%和74.2%;HPV16E7分布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⑵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Ⅱ分别为10.6%和30.0%,在CINⅢ和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分别为96.0%和100%;P16INK4A蛋白的表达在慢性宫颈炎、CINⅠ和CINⅢ、宫颈浸润性鳞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⑶在HPV16E7特异性片段表达阳性的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均是阳性。宫颈病变组织中P16INK4A蛋白与HPV16E7的表达有相关性(r=0.482,P<0.001)。结论:HPV16E7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HPV16E7和P16INK4A蛋白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p16INK4a在子宫颈细胞学分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瘤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中p16INK4a蛋白和HPV16/18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89例子宫颈细胞涂片样本中p16INK4a蛋白及HPV16/18型DNA进行检测.结果:p16INK4a蛋白阳性率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LSIL、HSIL及ASC-H的p16INK4a蛋白阳性率均高于ASC-US(P<0.05);ASC-US和LSIL的p16INK4a阳性表达与HPV16/18阳性表达无差异性;LSIL和ASC-US的HPV16/18阳性表达无差异性.结论:子宫颈细胞涂片样本中p16INK4a蛋白检测能协助子宫颈细胞学诊断分级,尤其对于ASC-US的病例.需同时做p16INK4a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p16INK4a蛋白在宫颈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伴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及无hr-HPV感染的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6例宫颈疾病(CC 40例,CIN 67例和宫颈炎19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其中,hr-HPV( )宫颈疾病89例(CC 32例,CIN 48例和宫颈炎9例),hr-HPV(-)宫颈疾病37例(CC 8例,CIN 19例和宫颈炎10例),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 40例CC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48例hr-HPV( )和19例hr-HPV(-)CIN中,p16INK4a阳性表达分别为39例和12例;9例hr-HPV( )和10例hr-HPV(-)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均为4例.hr-HPV( )或hr-HPV(-)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均依次升高.CC和CIN中p16INK4a蛋白表达与hr-HPV感染相互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INK4a在CC及癌前病变中过表达,且与hr-HPV感染无关,提示p16INK4a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在其他恶性肿瘤中不同.检测p16INK4a蛋白表达有助于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筛p16INK4A查ASCUS中潜在宫颈病变的价值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4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病人进行p16INK4A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剩余标本中HPV16,18型DNA的表达,其结果与p16INK4A表达结果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48例AS...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hrHPV-DNA载量及p16INK4a蛋白的表达,探讨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早期诊断以及预测宫颈病变进展提供可靠的检测指标。方法利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hrHPV-DNA载量,采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p16INK4a蛋白,运用检验与Spearman等级相关研究HPV-DNA和p16INK4a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随着活检分级升高,hr HPV阳性率和p16INK4a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正常或慢性宫颈炎中hr HPV阳性率、p16INK4a阳性表达率、HPV(+)/P16(+)表达率低于在CIN1、CIN2、CIN3、SCC中的表达(P<0.05);等级相关性分析在HPV(+)/P16(+)与活检分级呈正相关,在HPV(-)/P16(-)与活检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均可以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联合检测hrHPV-DNA和p16INK4a蛋白可以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 16INK4A蛋白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中的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宫颈浸润型鳞状上皮癌、30例宫颈上皮内新生物(CIN)、20例宫颈浸润型腺癌和20例非肿瘤性宫颈病变(慢性宫颈炎)标本中P 16INK4A蛋白的表达[结果]p 16INK4A 蛋白过度表达在100%的宫颈浸润型腺癌,79%的宫颈浸润型鳞状上皮癌和97%的CIN病变标本中出现.[结论]P 16INK4A蛋白的过度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在绝经后妇女宫颈萎缩及不同程度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HPV DNA16/18,P16INK4A、Ki-67蛋白在104例萎缩和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PVl6/18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总检出率为28.57%(24/84);在CINⅡ/Ⅲ级、宫颈鳞癌组中阳性表达率较高。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P16INK4A、Ki-67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增趋势。P16INK4A、Ki-67与HPVl6/18型感染关系密切。萎缩病变HPVl6/18、P16INK4A、Ki-67为阴性表达。结论P16INK4A、Ki-67可以作为绝经后宫颈HPV感染有关的肿瘤性病病变的标记物,对区分绝经后宫颈萎缩及上皮内瘤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p16INK4A的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对门诊宫颈活检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的病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16INK4A的表达,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分型测定实验。结果 p16INK4A的表达随病理学分级的增高而递增,炎症组与上皮内瘤样变各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16INK4A的表达强度也随病理学诊断的分级升高而递增。结论薄层液基细胞学、p16INK4A和HPV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P16INK4A联合HPV L1壳蛋白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患者,收集69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标本,行P16INK4A、HPV L1壳蛋白检测,分析P16INK4A、HPV L1壳蛋白及P16INK4A联合HPV L1壳蛋白在各级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P16INK4A在LSIL组、HSIL组、SC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5%、85.2%、100.0%。同LSIL组比较,P16INK4A在HSIL组及SCC组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HPV L1壳蛋白在LSIL组、HSIL组、SC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6%、18.5%、0%,HPV L1壳蛋白在LSIL组中阳性率明显低于HSIL组及SCC组(P<0.01)。随着宫颈病变加重,P16+/L1-阳性率有升高趋势(P<0.01),P16-/L1+阳性率有下降趋势(P<0.01)。LSIL组中P16+/L1-阳性率明显低于HSIL组和SCC组(P<0.01),SCC组P16+/L1-阳性率较HSIL组有明显提高(P<0.05)。LSIL组中P16-/L1+阳性率明显低于HSIL组和SCC组(P<0.01)。P16+/L1-较P16INK4、HPV L1壳蛋白单一检测筛查HSIL+特异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 P16INK4A联合HPV L1壳蛋白有望成为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检测及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明 《医学综述》2013,(24):4550-4551,4554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妇科就诊的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各50例,检测HPV阳性例数、HPV水平及HPV阳性患者中HPV DNA亚型的构成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HPV感染98例,阳性率为63.33%,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2%(11/50)、78%(39/50)、96%(48/50);HPV水平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HPV-DNA-16、HPV-DNA-18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9.80%、86.73%;HPV-DNA-52、HPV-DNA-56、HPV-DNA-58阳性率其次,分别为52.04%、57.14%、50%。三组HPV-DNA各亚型的阳性率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P〈0.05)。结论高危型HPV-DNA类型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P16INK4A基因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组织中P16INK4A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及P16INK4A基因检测对宫颈癌及CI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2006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宫颈浸润癌患者18例、CIN患者150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57例,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标本中P16INK4A阳性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IN组和浸润癌组患者的P16INK4A阳性表达率与慢性宫颈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P16INK4A的表达强度和阳性表达率不断升高(P<0·01)。结论P16INK4A基因表达与宫颈癌及CIN病变程度及其进展有关;P16INK4A基因可作为宫颈癌和CIN早期诊断、判断病情、预测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16INK4A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即液基细胞学薄片(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LCT)的表达及其用于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CC)筛查的意义。方法225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SCC)5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41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76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lesions,ASC)32例,正常范围(within normal limits,WNL)20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INK4A的表达。比较P16INK4a联合LCT及单纯LCT的病理诊断符和率。结果单纯LCT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LSIL52.08%,HSIL77.14%,SCC 98.21%;P16INK4a联合LCT的病理诊断符合率为LSIL 68.75%(33/48),HSIL 91.43%(32/35),SCC100%(56/56);差异有显著性(P<0.05)。32例ASC的P16INK4a联合LCT阳性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3%,与单纯LCT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16INK4a联合LCT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尤其对于ASC的确诊,较单纯LCT有更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与HPV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与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 H P V) 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158 例宫颈涂片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同时行宫颈 P C R H P V D N A 检测。结果: 慢性宫颈炎、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L S I 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 H S I L) 和宫颈癌的 H P V 16/18 感染率分别为866 % 、3469 % 、6889 % 和8333 % , H S I L 的 H P V 16/18 感染率明显高于 L S I L ( P< 001) 。 H P V 16/18 ( + ) 的 A S C U S 中 H S I L 检出率明显高于 H P V 16/18 ( - ) , H P V 16/18 ( + ) 的 L S I L 中 H S I L 检出率明显高于 H P V 16/18 ( - ) 。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与 H P V 16/18 感染密切相关, 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 H P V 16/18检出率升高, 提示 H P V 16/18 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 P C R H P V 16/18 D N A 的检测可用于 A S C U S、 L S I L 患者活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eratinoeyte gowth factor reeeptor,KGFR)与P16INK4a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接(SP)法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70例CIN组织(CINⅠ25例、CINⅡ25例、CINⅢ20例)及4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标本中KGFR、P16INK4a的表达。结果 (1)K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浸润性宫颈鳞癌82.50%,CIN62.86%,慢性宫颈炎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浸润性宫颈鳞癌82.50%,CIN47.14%,慢性宫颈炎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在宫颈各组织中,KGFR蛋白与P16INK4a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58,P=0.073)。结论 KGFR和P16INK4a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KGFR和P16INK4a无协同作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16INK4a和KGFR检测可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宫颈癌进展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7.
包磊  任丽芳  蔡红光  杨惠英  李美平  鲁波 《浙江医学》2011,33(12):1783-1786
目的 探讨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宫颈脱落细胞筛查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对182例细胞学诊断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及以上病变的病例,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余标本制作细胞块,进行p16INK4a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p16INK4a蛋白在宫颈炎及低级别病变表达为41.37%(36/87),高级别及癌中的表达95.78%(9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细胞学诊断结果为ASC至鳞状细胞癌(SCC)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病变级别呈正相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对高级别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7.20%,特异性83.40%,阳性预测值92.12%,阴性预测值74.02%,诊断准确率92.37%.在宫颈病变的病例中细胞块与组织学标本中p16INK4a蛋白表达率分别为92.92%(105/113)和93.80%(106/11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细胞块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进行p16INK4a蛋白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同时细胞块可长期保存,重复切片及进行多次检测,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