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早期应用地塞米松的合适剂量。 方法  血小板计数 (PLT) <2 5× 10 9/L的患儿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Ⅰ组地塞米松 1mg/ (kg·d) ,Ⅱ组 2~ 3mg/ (kg·d) ,Ⅲ组 5mg/(kg·d) ,静脉点滴 ,连用 3d ,然后改用强的松 1 5~ 2mg/ (kg·d) ,分次口服 ,疗程 3~ 4周。有 3例曾输血 ,未用血小板 ,静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从用药第 2天开始每天测定PLT至第 5天。 结果   3组均在 2 4h内停止大出血 ,48h未再出现新的出血点。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为 :Ⅰ组为 ( 4 5± 0 5 )d ,Ⅱ组、Ⅲ组为 ( 2 5± 0 5 )d。至第 5天 ,PLT >5 0× 10 9/L ,Ⅰ组 5例 ,Ⅱ组 19例 ,Ⅲ组 2 0例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Ⅱ、Ⅲ组比较 ,P >0 0 5 ,无显著差异 )。至 3~ 4周时 ,全部患儿血小板都恢复正常。除患儿轻度向心性肥胖外 ,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 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ITP起效迅速 ,效果好 ,首先出血症状减轻或停止 ,以后血小板上升。鉴于地塞米松 2~ 3mg/ (kg·d)效果好于 1mg/ (kg·d) ,而与 5mg/ (kg·d)近似 ,故选用 2~ 3mg/(kg·d)合适。  相似文献   

2.
两年来我科采用血浆、激索、左旋咪唑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2例,取得较好疗效。32例中男16例,女16例。~3岁18例,~6岁6例,~9岁2例,~12岁6例。病史3月~8a。入院时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30例,鼻衄6例。血小板计数20×10~9/L~50×10~9/L。均给予地塞米松3~10mg静滴,7d后改为强地松lmg/(kg·d),输新鲜血浆,左旋咪唑2.5mg/(kg·d·次)  相似文献   

3.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种疗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引起的免疫异常性传染病。我院对1998年1月~1999年9月确诊的IM患儿116例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α-干扰素(IFN-α)或病毒唑治疗结果比较。患儿符合以下3项标准:①发热、咽炎、肝睥淋巴结肿大、睑肿等;②外周血中变异淋巴细胞分类≥0.1;③血清EBV-IgM阳性。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IVIG0.2g~0.4g/(kg·d)组28例,IFN-α100万U/d组46例、病毒唑10mg~15mg/(kg·  相似文献   

4.
更昔洛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至2003年2月我科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6例 ,全部病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 ,并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年龄为50d至18个月。观察组28例 ,男18例 ,女10例 ;对照组28例 ,男18例 ,女10例。观察组用丽科伟(注射用更昔洛韦)10mg/(kg·次) ,加于5 %GS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 ,连用3~5d ,至喘息症状基本消失 ;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次) ,加于5%GS中静脉滴注1次/d ,连用5~7d ,。两组均用镇静、吸氧、超雾、止咳化痰、激素治疗 ,预防应用抗菌素等 ,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加用强心剂及酚妥拉明治疗。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及住院天数的比…  相似文献   

5.
头孢拉啶致肉眼血尿1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院儿科1996年6月~1998年5月收治16例应用头孢拉啶后导致肉眼血尿患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6例均为应用头孢拉啶(头孢拉啶胶囊,江苏扬子江制药厂,批号:960513,971017。头孢拉啶针剂,深圳市制药厂,批号:960325,971216。)后出现肉眼血尿就诊,用药前均无肾脏病史,2例同时应用妥布霉素。年龄2~10 a,男10例,女6例,上呼吸道感染8例,气管炎5例,肺炎3例,4例伴呕吐,2例应用妥布霉素4~5 mg/(kg·d),qd×3。给药途径:口服7例[剂量50 mg/(kg·d)],2例100 mg/(kg·d);静脉9例[50~100 mg/(kg·d)],1次或2次应…  相似文献   

6.
于2005-10—2006-07我们利用ELISA法检测了28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对象患儿组全部为本院血液科或儿科初诊患儿,符合急性ITP诊断标准。共28例,其中男5例,女23例;平均年龄11岁。采血前4d内无输血及糖皮质激素使用史,排除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对照组10例,为健康查体者。1.2临床治疗及疗效标准激素治疗一般选用泼尼松1~2mg/(kg·d),部分出血症状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0·3~0·5mg/(kg·d),连用3~7d后,渐减量改为泼尼松口服。其余可加维生素C…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92年10月~1997年10月采用脾动脉部分栓塞方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男4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1:2;年龄8岁~14岁,平均年龄(11±2.06)岁。发病时间6个月~3年,平均(26.4±3.6)月。所有病例均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1mg~2mg/(kg·d)治疗3个月无效或减量后复发。6例加用长春新硷2mg/(m~2·w)。5例于血小板<20×10~9/L时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80mg/(kg·d)×(2~3)次。暂时BPC上升,停药后1月下降至治疗前水平。BPC14~35×10~9/L,全部患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患儿15例,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例,过敏性紫癜5例,病毒性脑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2例。上述病人除给予支持疗法及病因治疗外,均采用地塞米松短期应用,按0.25mg/(kg·日)投药,给药前白细胞(5.5~12.5)×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32~0.62。治疗后第9d~12d患儿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至(20.0~24.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0.82~0.90。此时15例病人体温均正常,临床无感  相似文献   

9.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CBP)对儿童脓毒性休克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CBP的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模式治疗了9例脓毒性休克患儿,检测CBP治疗前及治疗中各时相点血气、生化、中分子物质浓度等指标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血压、尿量等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9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体重3.1~14kg(平均8.3 kg±3.5kg),治疗时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细菌血培养阳性5例,全部需升压药维持血压。CBP治疗前pH7.14±0.23,BE(-11.3±4.25)mmol/L,MMS(3532±519)U/L,PO_2/FiO_2 188±33,CRT≥5s,尿量(0.85±0.52)ml/(kg·hr),肾上腺素用量(1.36±0.48)μg/(kg·min),多巴胺用量16.35±3.27μg/(kg·min)。CBP治疗24h后pH 7.38±0.16,BE(-0.28±1.37)mmol/L,MMS (2576±375)U/L,PO2/FiO_2 285±63,肾上腺素用量(0.08±0.04)μg/(kg·min),多巴胺用量(8.53±6.72)μg/(kg·min),CRT<2s,治疗结束时尿量(2.9±1.6)ml/(kg·hr)。与CBP治疗前比均(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12d的治疗,2例死于MODS(肠套叠并肠坏死1例、大面积烫伤1例),1例肠扭转术后肠漏放弃治疗,6例治愈出院。结论CBP联合其他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的氧合能力、纠正酸中毒、稳定血压、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清除中分子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哮喘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1997年1月~2002年3月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儿58例 ,诊断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及分度标准。其中男27例 ,女31例 ;学龄期39例 ,学龄前期19例。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0例 ,对照组28例 ,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激素 (全身用药或/和吸入疗法 ) +β2 受体激动剂 +茶碱类 ,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IVIG200~400mg/(kg·d) ,疗程3d。结果以呼吸困难、喘息、咳嗽缓解 ,喘鸣音消失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为标准 ,统计结果采用方差分析 q检验和秩和检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观察组 (1.8±0.10)d ,…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9~2002年收治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12例 ,其中男7例 ,女5例 ;年龄在0.5h至3d ;足月儿11例 ,早产儿1例 ;顺产4例 ,难产8例 ;窒息9例。均为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就诊时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青紫 ,合并呼吸急促5例 ,消化道出血1例 ,拒乳3例。静脉血Hct在0.68~0.78,Hb197~259g/L,RBC(6.00~7.71)×1012/L。肝功能异常8例 ,心肌酶升高10例 ,肾功能异常2例 ,低血糖5例 ,电解质紊乱4例 ,胸片未见异常。入院后均采取部分换血疗法 :先分别静滴生理盐水10ml/(kg·d)及低分子右旋糖酐10ml/(kg·d) ,1~2次/d ;再从肘正中静脉放血10~20ml/(kg·…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安定治疗惊厥大发作35例(其中15例呈癫痫或惊厥持续状态)48次,抽搐均止,未见严重副反应。患儿惊厥发作时以安定原液静脉注射,抽搐止即停止注射。所需剂量0.18~0.29mg/(kg·次)共12次,0.3~0.5mg/(kg·次)共22次,0.51~0.83mg/(kg·次)共12次,1.0mg/(kg·次)共2次,抽搐止后不久又复发12次,占25%。  相似文献   

13.
口服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对照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口服头孢克洛 (希刻劳 )与口服头孢拉定 (泛捷复 )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 ,将202例急性咽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希刻劳组105例 ,予希刻劳25mg/(kg·d)×7d ;泛捷复组97例 ,予泛捷复25mg/(kg·d)×7d。结果发现希刻劳组临床有效率为83.8% ,泛捷复组为76.3 % ,P>0.05。提示希刻劳治疗儿童急性咽扁桃体炎与泛捷复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4.
余建莉  蔡定邦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806-806,809
为评价大剂量速尿[5与10mg/(kg·次)]对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少尿期及电解质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速尿治疗前后ARF患儿24h尿量、肾功能指标及血钠、钾、氯、钙的变化。结果:两种大剂量速尿组较早出现利尿反应,少尿期缩短,肾功能恢复快,血透率低,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而5mg/(kg·次)速尿使用总量与常规速尿组差异无显著性,毒副作用少。提示大剂量速尿疗法是缩短重症ARF患儿少尿期的有效措施,按5mg/(kg·次)可用较少药量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两种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持续静滴和鼻饲安定两种方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静滴组18例,鼻饲组16例,两组均为具有典型症状的足月新生儿,两组潜伏期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静滴组予安定6 mg/(kg·d),以0.4 mg/(kg.h)速度用微量泵控制滴入,视抽搐情况调整安定总量及滴速,总量不超过10 mg/(kg·d),滴速不超过1.0 mg/(kg·h)。鼻饲组予安定5.0~7.5 mg/次,每4~6 h一次。均用至抽搐缓解,轻刺激时有抽搐,并逐渐减量停药。比较两组抽搐缓解天数(抽搐次数较人院时减少一半以上所需时间)分别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心衰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洋地黄强心、利尿剂利尿。近年来,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应用,使肺炎心衰的治疗有了改变。本文用较大剂量的多巴胺[5~10ug/(kg·min)]及酚妥拉明[0.5~1 mg/(kg·次)],静脉持续滴注治疗  相似文献   

17.
1988年以来,我们试用超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本文男6例,女4例,年龄5~14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5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3例,外伤后引起血小板减少、药物中毒后引起血小板减少各1例。皮肤粘膜紫癜、淤斑10例,牙龈出血、鼻出血8例,肝脾肿大7例,骨髓巨核细胞数都在150×10~9/L以上。除病因治疗之外,采取止血、对症、中西医结合等治疗加用超剂量地塞米松0.4~0.5mg/(kg·d)加入葡萄糖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  相似文献   

18.
长效确杜先联合维生素B6及丙戊酸治疗症状性婴儿痉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丙戊酸及大剂量维生素B620mg~50mg/(kg·d)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人工合成的ACTH-长效确杜先0.01mg~0.015mg/(kg·d)治疗症状性婴儿痉挛症23例。,长效确杜先疗程结束后1月,21例患儿(91.3%)的发作得到完全控制,长效确杜先用药至抽搐发作完全停止的平均时间为3.5天±1.6天(1.5天~5.0天)。23例患儿平均随访(15.2±12.1)月(3月~26个月),4例(17.4%)患儿出现复发,无演变为其它类型发作者。10例(43.5%)出现肝酶一过性增高,8例(34.8%)出现短暂的、不同程度的兴奋症状,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9.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冲击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VIG)两种方法替代全血或血小板输注在重度、极重度急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 36例入院时PLT≤ 18× 10 9 L、出血倾向明显的重度、极重度急性型ITP患儿随机分两组 ,Ig组 :IVIG 4 0 0mg kg·d ,连用 5天 ,接强的松 2mg kg·d口服 ;MP组 :MP 15- 30mg kg·d ,连用 3天 ,接强的松 2mg kg·d口服。连续监测治疗效果。结果 IVIG组用药 2 .1± 1.1天出血征开始减轻 ,5 .0± 1.9天PTL升至≥ 10 0× 10 9 L ,6 .7± 1.8天PTL达到峰值 334± 10 6× 10 9 L。MP组用药 5 .3± 1.5天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7.3± 2 .4天PLT升到≥ 10 0× 10 9 L ,10 .0± 2 .5天PLT达到峰值 199± 92× 10 9 L。两组三项指标均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在重度、极重度急性型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比HD MP冲击疗法升高PLT的作用更迅速、显著 ,是重度、极重度急性型ITP防治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代替血小板输注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20.
我科于1983年~1991年共收治婴儿期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0例,报告如下。男14例,女6例,年龄30d~3个月;母乳喂养13例,混合喂养2例,牛乳喂养5例,凝血时间>10min10例,5~10min 5例,<5min 5例。检查脑脊液12例外观均为血性,血钙降低6例。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维生素K_1 10mg/(次·日)静注,连用5~7d,输新鲜血10ml/(kg·次),结果4例死亡,12例病残,4例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